砳建築是矗立在臺北基隆河畔一座集優雅與個性於一身的新建建築。這座 70米高的18層辦公大樓,重新定義了作為臺灣新興區域的南港科學園區的天際線。作為一座在設計構思前期即引入綠色概念的建築,其標誌性的植生綠牆不僅令人悅目,更是在功能上成為建築低能耗、高節能結構的有機一環,令砳建築榮獲美國綠建築學會頒發的LEED金級認證。
建築概覽
地點及環境
砳建築位於臺灣臺北市東南面的南港區,區內設金融園、軟體園、展覽館、中央研究院等,為正值快速發展的區域。項目北臨環河東路,南靠重陽路,鄰近南湖大橋及捷運文湖線南港軟體園區站。無論驅車或乘捷運經過這一帶,砳建築總是最亮眼的存在。
建築鳥瞰
驅車經過砳建築
設計概念
砳建築融合在地地域文化,並以當代建築形式呈現。設計靈感來源於附近基隆河畔的鵝卵石,獨特的造型在傳達圓潤和優雅的美學理念的同時,兼具力量和個性。建築的「卵」狀外形作為生命的初始形態,隱喻地區的復興,更是知識的孵化器。同時,卵石由河入海的生命歷程,也象徵著作為臺北新生力量的南港科學園區的全新出發。
基隆河畔的鵝卵石
建築的「卵」狀外形作為生命的初始形態,隱喻地區的復興,更是知識的孵化器
空間運用
砳建築致力打造高效、互動和健康的室內辦公空間。它由多個貫穿各層的「城市客廳」串聯而成,可根據需求安排咖啡廳、烹飪間、小型圖書館和討論區等不同功能,為打造兼具舒適性和啟發性的創意環境提供可能。室內空間的多樣性亦通過建筑北端和南端的戶外露臺延伸到室外,和豐富多彩的立面效果完美呼應。「城市客廳」的存在,使建築不再是以往人們熟悉的刻板、遙遠的龐然大物形象,而是充滿生氣的、會呼吸的有機體。
建築室內空間
城市客廳
室內空間的多樣性通過建筑北端和南端的戶外露臺延伸到室外
建築特色
砳建築採用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建築設計,通過應用Aedas內部工具,透過先進的綠色BIM設計平臺及科學化的綠色建築分析,結合建築美學,度身訂造綠色設計策略。
建築形態分析
西立面「綠牆」構造
高70米的植生綠牆,應用了多種方式有效控制建築熱耗,實現低碳節能的設計目標。辦公樓設計採用直面玻璃,方便施工。西立面作為「會呼吸的立面」,綠植為室內辦公空間提供了有效遮陽,從而降低室內溫度,減少冷氣和能源的使用;植物同時可將室外空氣過濾,令辦公大樓內的空間更為清新。
綠牆覆蓋的西立面
文章來源:gooood
文章連結:https://www.gooood.cn/le-architecture-taipei-by-ae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