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萌娃玩轉皮影,品味中外傳統文化

2020-12-19 中國常州網

    中國常州網訊 皮影戲是我們中國最早的「電視」,又稱「影子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萬聖節是每年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呢?11月1日,鳴珂巷幼兒園中(2)班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光影遊戲——皮影戲活動。小萌娃們通過觀看皮影戲、親手製作、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對皮影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古老民間藝術的神奇魅力,激發了小萌娃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上午。

    為了讓萌娃們更好進行活動,教室布置必不可少。

    活動中,小萌娃們觀看了皮影戲《飄著幽靈的小房子》《龜兔賽跑》,表演時,演員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人物,一邊講故事,相互間配合默契,劇情更是十分精彩。

    小萌娃們目不轉睛地看著這些精美的皮影戲,充滿了好奇,時而歡笑,時而驚嘆,時而送上熱烈的掌聲,深深沉浸在皮影戲之中。

 
 

    現場還有互動實驗。影子都是黑色的嗎?影子如何變大變小?現場邀請小朋友到臺上試驗,揭秘科學,寓教於樂,寓學於樂,在玩中學。

    精彩的故事表演完畢,小朋友們躍躍欲試,氣氛很嗨,中二班的吳老師和周老師提問大家想表演哪些故事呢?有孩子回答了《小兔子乖乖》《三隻小豬》等等等等,看來小傢伙們準備把平時在幼兒園「區域角」裡的「故事區」搬到皮影上呢。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寶貝們開始迫不及待地做屬於自己的皮影,「我要畫小汽車,剪下來」,「我的是太陽」,「我畫了小公主」,「老師快看,我畫了好多形狀」,「我們一會兒要上去講個馬路上小汽車的故事」…各式各樣的造型設計,讓人忍俊不禁,也由衷佩服孩子們的天馬行空。

    用卡紙剪出輪廓,加上小木棍做把手就可以了,精彩皮影秀即將開場!

    終於輪到自己操作啦!看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用團隊的形式,把各自的作品串聯成一個小故事,盡情的玩耍起來!哇,皮影要不要這麼有趣。

    本次皮影戲活動,讓小萌娃們在親身製作參與中提高了敘述故事能力、表演能力、記憶力、想像力,真實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希望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小萌娃們心裡生根發芽,傳承下去。(吳燕 周煜潔

    來源:中國常州網

相關焦點

  • 講述中國故事 展示傳統文化羅山皮影戲在法國巴黎專場演出—綜合...
    本報訊(記者 龔立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羅山皮影戲,10月2日至6日在世界文化之都的法國巴黎舉辦專場演出。據悉,此次演出是應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邀請,在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組織下,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和巴黎十三區政府演出《龍鳳呈祥》《楊文廣掛帥》《諸葛亮招親》《麒麟送子》《徵北番》《哪吒鬧海》等經典劇目,為法國人民及海外僑胞送去風格迥異的中國文化,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擴大河南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 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又稱「燈影戲」或「影戲」。
  • 皮影製作進書屋 傳統文化顯魅力
    9月11日下午,由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巡展巡講巡演」閱讀推廣活動,走進我縣運河鎮孫埝村農家書屋,讓孩子們了解傳統文化,並體驗皮影製作的樂趣。隨後,又利用身邊簡單的材料,教孩子們自己動手設計、製作皮影,將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引進課堂。在巡講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成功創作皮影短劇「孫悟空打妖怪」,並現場進行了表演。運河中心小學學生夏思琪說,通過老師的這節課,她了解了《西遊記》,還和皮影有了很深的接觸,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可愛的小皮影,讓她受益匪淺。
  • 藝術家帶幼兒玩轉皮影
    「傳統文化進幼兒園的過程中,我們曾走了些彎路。」園長詹霞回憶道,剛引入皮影戲時,教師們想的多是如何讓孩子們學會操作皮影,「其實很難」。孩子們的手小,靈活度和力度都不夠,如果一味追求操作的熟練度,反而挫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什麼辦法既能讓孩子們開心地學,又能體現傳統文化的韻味?幼兒期是發展語言的關鍵期。
  • 手工紙粽、彩色「龍舟」……濟南一幼兒園老師帶小萌娃們過創意...
    小萌娃展示彩紙做的手工「粽子」「小花布的邊邊角角、揉扁搓圓的彩泥、路邊的樹葉,經過孩子們的小手加工都變成了惟妙惟肖的小粽子。」端午節來臨,濟南市天橋區濱河幼兒園舉辦了「愛溢端午 粽享非遺」主題活動,老師們結合非遺特色,融入趣味手工,為孩子們設計了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端午活動,孩子們在艾香粽意中品味非遺,玩轉端午。
  • 當皮影戲與現代元素碰撞~傳統故事的別樣演繹,這樣的皮影你愛了嗎?
    當皮影戲與現代元素碰撞~傳統故事的別樣演繹,這樣的皮影你愛了嗎?今天,「皮影大王」馬德民攜「馬氏皮影戲團」來到了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為萌娃和家長們獻上全新的傳統劇目《武松打虎》和《火焰山》。
  • 古老皮影進課堂 從製作到演繹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圖)
    古老皮影進課堂 從製作到演繹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圖) 2016-11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近年來,蘭州安西路小學開發了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將中國傳統文化隴東皮影藝術引進課堂
  • 遼寧盤錦皮影戲展演: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非遺文明
    孩子們親手操作皮影人。(遼河晚報 記者 劉楊 攝)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文明,將非遺保護與少年兒童教育有機銜接,叫響遼河口文化品牌。姚遠帶著5歲的兒子來到了展演現場,看著孩子興奮地看著表演,時而大聲歡呼,時而跟著皮影做動作,姚遠覺得這次活動真的沒白來。「皮影戲雖然古老,但特別有趣。孩子不僅從皮影戲裡學到了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傳承這門古老的藝術。我覺得這是孩子在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希望以後能夠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讓孩子更多地了解非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姚遠說道。  「哇!
  • 湖南幼幼新宇幼兒園:皮影藝術入校園,傳統文化潤童心
    湖南幼幼新宇幼兒園:皮影藝術入校園,傳統文化潤童心 發表時間:2020-11-12 10:33:00    來源:未成年人網
  • 回放 馬派皮影戲傳承人教你如何玩轉皮影
    回放 馬派皮影戲傳承人教你如何玩轉皮影
  • 傳承傳統文化 感受皮影技藝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文潔)日前,蘭州市城關區白銀路街道正寧路社區組織轄區少年兒童開展皮影製作活動,讓孩子們了解皮影,感受我國古老民間藝術的魅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豐富社區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
  • 傳統文化碰撞流行元素 陝西皮影與街舞同臺競技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 (記者 白圩瓏)日前,北京798藝術區正在播放一段特別的紀錄片,街舞達人張靜旋與陝西皮影非遺傳人李天赦同臺切磋,張靜旋在街舞上吸納了皮影的動態技巧,變得更為輕盈。李天赦則從張靜旋的舞姿中,獲取了潮流的靈感,他想讓皮影的舞動更有現代的節奏。
  • 視頻丨湘潭:皮影藝術進校園 師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皮影表演。皮影表演。紅網時刻湘潭11月19日訊(記者 曹利敏 通訊員 周穎)皮影戲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一張獸皮、一根絲線、一盞明燈就可以演繹各種栩栩如生的劇目,讓人嘖嘖稱奇。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湘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進課堂」活動常態開展,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於11月中下旬來潭,為湘潭市20所中小學校師生免費提供木偶、皮影藝術展演劇目,用細膩傳神、大氣精湛的表演,讓學生欣賞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非遺進社區——青島市南區八大峽街道開展「傳承傳統文化 感受皮影...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0日訊為豐富社區居民生活,傳承中國傳統文化,11月10日上午,「非遺永流傳」社區教育傳統民俗公益講堂皮影雕刻程陽老師走進青島市南區八大峽街道挪莊社區,帶領社區居民一起動手製作皮影,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幼兒園裡開演皮影戲 創意活動讓孩子們品味傳統
    仙林幼兒園的小朋友正在演繹《嫦娥奔月》皮影戲  浙江在線9月25日訊(通訊員 周洋倩 浙江在線記者 吳曉婷)投影儀的燈光下,白色的布景中來回跳動著雕鏤精細、栩栩如生的皮影形象  幫嫦娥姐姐找玉兔互動遊戲
  • 風箏喚起兒時的記憶、皮影喚起傳統文化知識的……
    每一次說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時候,每個人的心理都是一樣,覺得非常沉重。因為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裡蘊藏了太多太多的東西,畢竟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個非常大的面,所以如果把面落實到點上,還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內的,那只有皮影戲和風箏了!把中華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也只能找出他們倆作為代表了!
  • 華州皮影:傳統文化的創新傳承_本網專稿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在皮影工作室,記者們近距離觀看了皮影的製作過程,親手觸摸這些存在於幕後的皮影,切身感受到從古至今文化傳承下來的厚重感。   真正令採訪團驚豔的是,華洲皮影不僅僅只是傳承了傳統文化,更是從皮影的樣式、演出形式和內容等方面做了創新,比如皮影戲《喜舞迎春》就是以皮影人物跳芭蕾的形式展現了《白毛女》選段。
  • ...隴東道情皮影傳承基地」被省教育廳認定為全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每日甘肅網訊 9月2日,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全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共有三所高校的三個基地獲此殊榮。隴東學院「隴東道情皮影傳承基地」位列其中。另外兩所是天水師範學院的「天水雕漆基地」和蘭州工業學院的「傳統大漆文化基地」。
  • 皮影進校園師生共賞傳統藝術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尹春芳)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體旅遊局主辦,深圳戲院承辦的少兒演出季攜手杜鵑花皮影藝術中心日前走進蓮塘房地產幼兒園,為現場的孩子們帶來一場別出心裁的皮影表演。 當天晚上,皮影戲表演藝術家們為孩子上演了《小刺蝟的煩惱》、《聰明的小猴》、《紅樹林的故事》、《狼來了》、《三隻小豬新傳》等經典劇目。
  • 皮影——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代表
    皮影藝術在流傳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入鄉隨俗,衍生出很多流派。赤峰阿旗皮影藝術早年師從於唐山灤州皮影,傳承過程中也做了移風易俗的演變。康鋼,1968年出生,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人,中共黨員。現任北京玩具協會會員;中國詩書畫協會會員、中視頻道書畫院院士;赤峰市阿旗皮影藝術團團長;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德康傳統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赤峰市級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多次應邀參國內大型文化活動並獲獎。被文化部相關部門授於「弘揚傳統文化、熱心公益事業"先進個人。多次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國家級媒體報導宣傳。
  • 灤州皮影的文化歷史
    今天給大家來講講灤州皮影是源於河北的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它起源於河北灤州,故名灤州皮影又被稱為樂亭皮影及冀東皮影和灤州影戲。灤州古鎮因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最廣為人知的名字就是河北皮影、唐山皮影,它是中國皮影戲三大流派(陝西皮影、潮州皮影、北方皮影)中北方皮影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