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文化的三大社會功能
文化的功能除包括意識形態的功能外,還具有十分廣泛的社會功能。
第一,文化具有知識傳承功能。
人類社會優越於動物界的最根本之處,就在於實現了由生物遺傳機制向社會遺傳機制的飛躍。因為有文化,人類才能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傳承向前發展。文化起著固定、表達、儲存、傳遞和加工社會信息的作用;文化還可以對歷史經驗進行複製和交流,使社會信息的傳遞突破時空的限制,超出個人直接經驗的範圍,把社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把直接和間接的經驗都聯結在一起。
文化的這一功能,使人類歷史的發展呈現出連續性特點,形成社會有機體的「社會遺傳密碼」,從而把社會和人自身按一定的方式不斷地複製出來。
第二,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文化是由人創造的,人所創造的文化反過來又塑造人。文化的教化和培育功能主要通過知識體系、行為方式等規範人的行為,使人有效地適應不同的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成為社會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是文化的存在物。
第三,文化具有認識功能。
人類的認識當然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的,但認識還要依賴於人類自身創造的文化符號系統、科學抽象系統以及概念解釋和理解系統。人不僅是製造工具的動物,而且是創造和使用符號的動物。文化的認識功能首先在於文化提供了人的認知背景。
在一定意義上說,文化便是歷史,它作為各民族的思維傳統,以一種潛在的慣性力量制約著人的思維過程,形成該民族特定的認識背景以及信息選擇、加工和理解系統。其次,比較不同的文化又是各民族自我認識、自我覺醒的重要途徑。
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才能深刻喚醒民族的自我意識。在這個意義上,自鴉片戰爭開始的中國近代史,便是一部中華民族自我認識、自我反思並奮起抗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