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視劇發展的很快,不止發展的快,許多抗日題材的電視劇發展的也超級快,有的時候看電視隨便換個臺都能看到各種不同的抗日電視劇,有的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有的是編劇自己編寫的,不管是杜撰還是真實的,都讓我們看的熱血沸騰,人神共憤,但是有的電視劇可慘不忍睹,一些奇葩到無邊的神劇,讓我們看的無言以對。從抗日電視劇發展到現在,大多數都是一些穿插愛情故事的抗日題材電視劇,《亮劍》、《雪豹》還有一些電視劇,情節很流暢,看得人痛快不已。
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引起了我們心中深埋的愛國心,收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每晚都會看個一兩集電視劇,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打發了我們枯燥無味的生活,也讓我們記得我們中國所遭受的屈辱,銘記歷史。現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電視劇題材的重要一部分。現在的抗戰電視劇都大同小異,除了電視劇名字和人物不同,故事情節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都是說中國軍隊如何絕處逢生,怎麼樣用自己的愛國精神大敗日軍,怎麼樣以少勝多,怎麼樣用自己的謀略反抗日軍,同時穿插一些愛情故事,豐富了劇情,讓人忍不住追完整部劇。
但是,不管是哪一部抗日電視劇,都會出現一個詞語,那就是「八嘎呀路」,通常我們都是聽日本兵這樣侮辱我們中國人,罵我們中國軍隊,雖然看電視我們都知道這句話是罵人的,但是我們都很好奇,這一句話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又為什麼會成為罵人的話呢?但其實它罵的是什麼會義?只知道是罵人的話,卻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八嘎呀路」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首先想弄明白這句話,那自然就要從日本歷史文明來說起。中國文化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發展,特別是語言,發展的可算是我華夏文明中一個特色,漢子和其他國家的字完全不一樣,而日本卻和我們有著相同的地方,比如漢字,許多小夥伴會發現,日本中竟然也會出現漢字。
因為我國在漢唐時期,日本就有使臣來訪,一直沒間斷過,千裡迢迢來到我國,學習我們的文化,學習我們的技術,最頻繁來訪的時候是在唐朝,日本派出了「遣唐使」到唐朝學習的次數高達十幾次,學習過後帶回去模仿和改造,變成了自己的文化,可以說是,日本文化是從中國文化演變而來的,日本文化可要喊中國文化祖宗呢。而在抗戰電視劇中,日語"八嘎呀路"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八嘎呀路」在日本書面上其實是叫「馬鹿野郎」的,「馬鹿」和「野郎」組成了這句話,而在日本文化中,「馬鹿」是名詞,是笨蛋的意思,這樣說別人就是,指笨的意思。 而「野郎」的意思,其實是指男人的意思,可是在生氣時,由於音譯的原因,「野郎」又變成了罵人的意思,在我國,這個就是「混蛋」的意思。
所以「馬鹿野郎」在人生氣的時候,就變成了罵人的意思了,在日本,這句話也是只有生氣才可以說這個話,這句話就相當於中國的「混蛋」,讓人聽人也很生氣,很傷人自尊,因為這句話代表了藐視和侮辱,是一句不堪入耳的髒話,誰聽了都不會高興,在日本如果有人說出這句話,那麼肯定會引發動手的,輕的,就吵幾句,嚴重的還會大打出手,所以這句話一定不要輕易說出口,尊重別人的人格。既然知道了「八嘎呀路」原來叫「馬鹿野郎」,而我們在電視上聽到的可不是「馬鹿野郎」,這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因為爆發了九一八事,日本人在侵略中國的東北三省的時候,看到我國很弱,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他們鄙視中國人,認為中國人都是目不識丁的,所以他們也不願意用他們的文化來罵中國人,用日本的文化來罵中國人是對自己國家文化的侮辱,他們就用「八嘎呀路」這個由「馬鹿野郎」演變的話來侮辱我們中國人,而日本人如此目中無人,也讓我們氣憤不已,明明從中國學習了文化,卻用來侮辱中國人,早知道如此,就不讓日本來中國學習文化,這群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明明這句話在日本不能輕易提起,卻在中國卻隨處都能聽見,毫不掩飾的用來侮辱我們中國人,日本人在侵華時期,可以說是不把中國人當人看,一點也不尊重中國人,所以才會做出一系列暴行,殘暴程度讓人髮指。我們現在知道了"八嘎呀路"的意思有多麼的侮辱人了吧,而我們中國人卻不會對任何一個國家的人說這句話,我們尊重國家差異,尊重每個人,因為我們深知這句話帶給別人的是多大的傷害。
雖然現在中國強大了起來,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隨意欺負了,但是我們必須勿忘國恥,記得我們所受的一切恥辱,奮發圖強,只有中國強大了,才可以讓那些侵略者後悔自己當時所做的一切暴行,現在,我想借用周恩來總理的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告誡所有青少年,你們都是中國的棟梁,努力學習吧,成為中國有用的人材,為國家的崛起貢獻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