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蘇聯衣缽,俄羅斯經濟卻滑落深淵,俄國實力為何下滑嚴重

2021-01-20 快樂是根本

普京說,不懷念蘇聯的人沒有良心,想回到蘇聯的人沒有腦子,如今的俄羅斯是當年蘇聯唯一的繼承人,為何經濟會如同陷入泥地一般難以移動,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個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在歐洲的那一部分是屬於東歐平原,北邊是北冰洋,東邊是太平洋,西邊有大西洋、波羅的海、芬蘭灣。

陸地上的鄰居就很多了,畢竟當年大家都是一個地方分出去了,挪威、波蘭、哈薩克斯坦、中國等14個國家相鄰,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裡,海岸線全長37653公裡,境內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東邊主要以山脈平原山地為主,西南聳立著大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3米。

俄羅斯境內的氣候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北極圈一帶屬於寒帶,地大物博的俄羅斯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以及天然氣出口國,庫茲巴斯煤礦、秋明油田、庫爾斯克鐵礦,哪個儲量不是排在世界前三,但是龐大的儲量也導致俄羅斯陷入石油詛咒,何為石油詛咒,某一國家或者某一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儲藏之後,開始大力開發石油,但是並沒有為國家帶來發展,反而出現了倒退,俄羅斯也是陷入這樣的局面。

1978年的時候,曾經的世界第二經濟體蘇聯被日本超越,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倒退現象,2000年普京上臺穩住局勢,國家經濟開始回溫,隨後全球經濟危機和國際油價暴跌,俄羅斯國的經濟增長出現了負增長,以下我們分成三個角度來看。

首先俄羅斯並沒有完全掉入了石油陷阱,嚴格意義上來說俄羅斯經濟處於石油陷阱的邊緣,真正和奈及利亞這樣的國家比還沒有到哪一步,奈及利亞的石油儲量居全球第六,但是人均日收入不到一美元,所有的利潤全都流進了西方資本國家的口袋,石油價格波動和俄羅斯經濟掛鈎這是公認的。

但是當俄羅斯經歷了石油價格高漲,實際匯率升值擴大進口,這些事情之後並沒有出現GDP增長或者下跌,國內製造業也沒有出現增長或下跌,這一點得益於國家內部市場容納性比較大,比如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聖彼得堡工業區等等,石油出口划不來的時候可以內部消化,不至於出現大禍臨頭的局面。

而製造業本身就還在發展的過程中,處於一個中等水平,往上還需要時間,往下也不會下多少,所以算是抵消了波動,俄羅斯這樣的經濟現狀對金融行業的相關學者稱為俄羅斯病,而且還不能對症下藥,因為沒有藥,用得上的藥都是治標不治本,用現有的資源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這是俄國的最佳選擇,現在的國際局勢也不允許俄羅斯可以大刀闊斧的改革,輕則無效罷了,重則陰溝裡翻船,就此退出國際舞臺。

其次陷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陷阱,現在回頭再看俄國的經濟發展,什麼制度改革、財政危機、金融危機等等一系列事件之後,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開始回溫,這一點前面的介紹中也提到了,只不過2008年原油價格下跌,同年9月15日雷曼事件爆發,這是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由於投資失利,在談判失敗後宣布破產,引發了全球的金融海嘯,雷曼兄弟的下場擊碎了整個市場的信心。

這一切導致俄羅斯的經濟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此前年增長率保持在七到8%,事件之後的2009GDP增長為負7.9%,雖然跌落了不少,但是並不是那麼的糟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也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重工業發展較為成熟,IT行業的發展也不錯,例如搜尋引擎、殺毒軟體等等都是俄國本土產品,無論怎麼樣也比西歐眾國表現好,這是外界的變化,就像佐料一樣,關鍵在於俄國的人均收入始終無法突破,剛剛跨過了人均1萬美元大關然後就垮了回來,就這麼來來回回走動,短期內沒有變化,長期沒有進步。

最後俄羅斯陷入這種局面源頭是西方的資本家們,我們對比幾個國家在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中的表現,2009年各國GDP增長率,沙烏地阿拉伯0.1%、挪威負1.5%、哈薩克斯坦1.2%、亞塞拜然9.3%,這些同樣也是依靠石油出口的國家,為何只有俄羅斯如此嚴重,源自西方資本家對俄國市場的認知,以及俄國國民對國家經濟的對比,俄國如今的經濟局面也是來自於此。

石油不僅是商品還是期貨,石油價格上下浮動會產生巨大的蝴蝶效應,工業領域會出現大的變化,世界金融體系也會出現震蕩,世界金融基本被西方資本家掌握,他們看待俄羅斯經濟的時候不是基於石油價格的水準,而是石油價格的波動幅度,如同農民在市場選種子,不是看價格,不是看種子好不好看,而是看這裡種子未來能發育成什麼樣,這些資本家就是這樣的準則。

即使俄國的石油經濟勢頭較好,但是資本家認為俄國不行就會馬上撤資,那俄國的經濟自然也就無法發展,國民也是,他們真正信得過的不是國家出臺的公告或者所謂專家的預測,而是國家原油價格與國內盧布美元波動情況,信也只信這個,有這麼一群人在,俄羅斯病怎麼會有特效藥,在資本的遊戲中一切都可以作為商品,一切也都可以消失,僅僅取決於這些對資本家們是否有幫助。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為何經濟一般,軍事實力世界第二!
    俄羅斯國旗美國毫無疑問,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世界第一。而經濟實力一般的俄羅斯,為何軍事實力能長期保持世界第二呢?這是值得探索、及思考的問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國土及軍事實力。在國際社會及國際組織中,俄羅斯也從法理上繼承了前蘇聯的地位。比如俄羅斯在聯合國繼承了,前蘇聯的常任理事國位置。俄羅斯目前經濟實力一般,在世界國家GDP排名中未進前十。2019財年,俄羅斯GDP總量約為1.69萬億美元,不足全世界GDP總量的2%。現在俄羅斯一年的GDP總量,和我國廣東一省相當。
  • 同為歐洲國家,為何西方一直敵視俄羅斯,國家實力才是根本原因
    如今的世界格局一直在向一超多強的格局發展,雖然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屹立在世界最強的寶座中,但是隨著各國大國的實力逐漸上升,俄羅斯、中國等一些國家實力也越來越強,讓美國也不得不忌憚。
  • 從俄國、蘇聯到俄羅斯,為何始終受到西方敵視?血性自強才是正道
    俄國領土擴張,得罪周邊國家到了俄羅斯帝國的建立開始,彼得一世的對外擴張戰爭勝利後,迅速地將俄羅斯的領土擴張了幾倍之多,全盛時期國家佔據了從北到北冰洋,從南到黑海、從西部到波羅的海、從東到達阿拉斯加。冷戰時期,軍備競賽,成功拖垮蘇聯制度上的差異性,讓蘇聯和美國開始了冷戰,而從冷戰之初,蘇聯心理很清楚自己和美國以及西方國家的差距,當時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冷戰也必須進行。不僅如此,在明知大力發展軍備會對國家經濟造成嚴重損害的時候,蘇聯放棄了經濟建設,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其實內心因素就是沒有安全感。
  • 圍繞中東地區,從蘇聯到俄羅斯時期,中東政策有哪些變化?
    中東地區是蘇聯南下印度洋和控制地中海的必經區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蘇聯的國家安全。冷戰時期中東是蘇聯和美國博弈的重要戰場。蘇聯解體後,繼承主要衣缽的俄羅斯實力有一定下降,但隨著俄羅斯元氣的逐漸恢復,圍繞中東核問題、特別是伊朗核問題的博弈,成為了俄羅斯施展大國影響力、提高國際威望的舞臺展示。
  •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蘇聯是由很多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一個聯邦國家,即使現在俄羅斯聯邦,也由很多自治共和國組成,這也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蘇聯建立後,曾經有一個叫「」,但此國組成不久,卻在蘇德戰爭期間突然消失了。那這些有由德國人組成的加盟國為何消失,這些德國人去哪裡呢?
  • 1956年蘇聯自行提出還回北方四島,卻被日本拒絕,其中有何隱情?
    面對蘇聯的這項提議,日本方面卻出乎意料義正言辭地拒絕了,這又是為何呢?日本戰敗以後,國際形象和國家的綜合實力一落千丈,那時的日本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錢款和資源,賠償給其他國家,因此它不得不採用只以戰爭時期的武器分批抵扣的方式來還債。
  • 為什麼俄羅斯的外交關係混的比蘇聯都更差
    俄羅斯的外交關係和蘇聯相比,根本就是天壤之別。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雙方的實力完全不匹配。蘇聯最為近代史上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之一,擁有著足以媲美美國的強大政治、軍事、經濟影響力。另外,蘇聯紅軍的鋼鐵洪流一直是橫亙在歐洲頭頂的達摩利克斯之劍,讓歐洲人寢食難安。
  • 蘇聯解體時為何我們沒有趁他病要他命收復失地?其中的原因很無奈
    第一,綜合實力的問題。儘管蘇聯解體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其軍事實力上依然強大,所擁有的軍事武器遠比當時的中國要先進,而中國不少武器又要依賴於俄羅斯進口。在經濟上我國儘管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但是經濟實力依然薄弱,兩者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
  • 1867年,美國買下阿拉斯加,今後俄羅斯還能把此地再要回來嗎?
    沙俄為何要賣?俄羅斯帝國自從崛起後,就是一個對領土很貪婪的國家,俄羅斯不斷東徵西討,領土實現了地跨亞歐大陸,但俄羅斯從19世紀到20世紀,就沒有停止過對土地的渴求,為何捨得賣這麼大一塊土地,而且還是「白菜價」賣出?
  • 都說俄羅斯很牛,美國真的怕俄羅斯嗎?
    隨著蘇聯解體,雖然俄國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遺產,但是由於蘇聯的工業在全國布局,並沒有將所有的工業產能全放在俄羅斯,所以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工業能力大幅下降。不少原本在蘇聯時代有能力製造的東西,在俄羅斯時代根本造不出來。在獨立之後,俄國的製造業始終就不怎麼景氣,俄國經濟嚴重依賴能源出口。
  • 自治國、自治州、邊疆區,俄羅斯有點複雜!
    但仍然有一些本身實力較強的共和國不願意加入俄羅斯聯邦。如果俄羅斯聯邦處理不好與這部分共和國的關係,可能會讓這些共和國走向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戈巴契夫主動尋找裡根代表的美國談笑風生,本身也是對蘇聯實力下降的體現俄羅斯聯邦是曾經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繼承了原蘇聯大部分的領土。有相當多的在俄國內戰之時就已經加入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在蘇聯解體後提出主權宣言,甚至要求脫離俄羅斯聯邦。
  • 蘇聯解體後,我們購買蘇27系列戰鬥機為俄羅斯經濟注入新鮮血液
    1991年盛極一時的蘇聯一夜之間轟然倒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體衣缽,俄羅斯在建國之初,關鍵時刻中國給俄羅斯經濟輸入血液,這不僅包括從俄羅斯採購石油和天然氣,還有從俄羅斯採購武器裝備,這才讓俄羅斯經濟有了喘息的機會,讓俄羅斯有了後來和北約爭雄的機會。
  • 波蘭與俄羅斯有很近的親緣關係,為何波蘭投到美國的懷抱中
    原本是同宗同源的斯拉夫國家,波蘭為何不惜得罪俄羅斯,選擇親近和投靠美國,還仰仗美國的保護呢?一、東斯拉夫和西斯拉夫的淵源。實力大增之後,波蘭人利用俄國人應付韃靼人和瑞典王國分身乏術的時機,大兵壓境,迫使俄國將今天西烏及白俄北部的大片領土割讓給波蘭。更為過分的是,1610年,俄國因王位繼承發生內亂,波蘭軍隊竟然佔領了其首都莫斯科,雖然俄國成功將波蘭軍隊趕出,但烏克蘭和白俄的土地又一次被波蘭蠶食。兄弟間的梁子就此結下。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全盤西化向西方靠攏,為何還受歐美國家敵視?
    在蘇聯後期領導人的帶領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蘇聯日趨沒落,最終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宣告解體,而解體後的俄羅斯則宣布告別社會主義,全盤西化,向西方社會靠攏。原本俄羅斯以為通過意識形態的轉化,歐美國家會對其敞開懷抱,並對其施以援手,幫助俄羅斯從經濟下滑中拯救出來,不過出乎俄羅斯的意料,即使其選擇加入資本主義陣營,但歐美國家依然一如既往地敵視俄羅斯,並未對其有所改觀。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以下四點原因導致的。
  • 俄羅斯人口稀少,經濟發展後勁不足 為何科研實力遠超中、日?
    而俄羅斯之所以能在人口不多經濟也較弱的情況下還擁有這麼多科學家,根本原因還是俄羅斯對科技上面的重視,以及歷史中奠定的優勢資源前蘇聯的影響俄羅斯科學家之所以多,主要是高等教育極為發達。蘇聯時期除了發展軍事以外,還全力發展教育,蘇聯時期,世界大國中每萬人中的大學生人數蘇聯位於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加拿大。蘇聯人口2億多,俄羅斯人口1.4億,減少了一半,但卻繼承了大部分大學。目前,54%的25-64歲俄羅斯公民有大學文憑,如果算上大專生(俄羅斯人認為大專不屬於大學教育),俄羅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至少有百分之七十。
  • 極力維持蘇聯體制,白俄羅斯的「蘇聯情結」,為何這樣濃厚?
    1991年八一九事件時,大部很多加盟國的蘇共組織被排擠出政權,但白俄羅斯的蘇共組織卻仍然堅挺,甚至在蘇聯解體後的幾年裡重新執掌了國家政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大力推行「休克療法」,走激進的私有化道路;而白俄羅斯卻逐步推行「循序漸進」的轉軌政策,極力維持蘇聯時代的公有制特徵。在蘇聯崩潰後的國際格局中,白俄羅斯也並沒有西方、北約看齊,而是繼續維護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 俄羅斯從蘇聯手中繼承了一塊寶地,讓整個西歐坐立不安
    在今天的歐洲地圖上,我們發現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沿岸有一個十分起眼的飛地,這塊土地名為加裡寧格勒,是俄羅斯在歐洲的重要軍事基地與港口。俄羅斯在這裡的軍事存在始終是美國主導的北約軍事同盟的眼中刺。那麼,為什麼俄羅斯可以佔領這一飛地呢?
  •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之間是什麼關係?為何白俄羅斯要改名?
    其實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人們對這個東歐小國根本不了解,很多甚至誤認為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壓根就搞不清他們之間的關係。那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何白俄羅斯哭著喊著要改名?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國是鄰居,三國淵源很深,算是遠方親戚。往上推幾十代,三家其實是一家人。三國同屬斯拉夫人,是斯拉夫人中的東斯拉夫一支。
  • 差點讓俄羅斯解體的國中國,面積僅為俄國的千分之一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獨立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聯邦國家。俄羅斯內部共有22個自治共和國,這些自治國受蘇聯解體的影響,很多都想脫離俄羅斯獨立,甚至為了獨立和俄羅斯發生武裝衝突。車臣共和國,俄羅斯西南部北高加索聯邦區自治國,面積1.7萬平方公裡,比北京稍大,人口不到90萬,是俄羅斯聯邦內獨立意圖最強烈的共和國。19世紀初期車臣建立國家,之後被俄國吞併。併入俄國之後的車臣一直以來都不曾放棄反抗,惹來俄國的大肆屠殺。在俄帝國的鎮壓下,車臣內部趨於平穩。
  • 俄羅斯經濟還不如墨西哥,為何美國卻退避三舍?只為一個原因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自從蘇聯解體之後,美利堅在全球布武,連續打了好幾場戰爭,基本上想打誰就打誰。但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美國一枝獨秀,在全球耀武揚威,但也不是每個國家都敢惹的,至少有一個國家美國就不敢惹,恰恰相反,這個國家時不時還會撩撥一下美國,讓美國恨得牙痒痒,而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