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傾聽孩子的心聲

2020-12-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暑期薦讀(一)

蘇霍姆林斯基著作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帕夫雷什中學》等。《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是其代表作品,也是經典之作。

這本書記述了作者晚年與一個班的31名學生五年來朝夕相處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故事,分為「快樂學校」和「兒童時代」兩部分,共計41篇短文。作者用他全部的身心來愛著他的孩子們,書中詩一樣的語言,使人如沐春風;詩一樣的教育生活,使人心馳神往;詩一樣的心靈,使人感受到教育工作的神聖、愉悅與寧靜。

作者對教育本質問題的一系列探索與追問,形成了鮮明的觀點:「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它不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而是真正的、不可再現的、光彩奪目的一種生活。」作者以滿腔熱情發出了「要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的呼聲,這呼聲,直到今天依然是那樣振聾發聵。

用愛來傾聽每一個孩子的心聲,用愛來啟迪孩子們去發現美、學會愛,這便是教育的智慧。(作者王暖訸,系吉林省撫松縣興參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26日第10版 

相關焦點

  • 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
    ,還可能錯誤地讓她誤解,認為我們不願意再傾聽她的心聲,分享她的快樂與悲傷。孩子在童年時期最信任、最依賴的對象就是父母,因此他們無論是看到喜歡的事物,還是遇到害怕的事物,都希望能讓父母了解。孩子渴望通過被傾聽這一行為找到自己的存在與價值,希望自己的感知與情緒能被父母安撫、理解。成年人會從被他人認真傾聽的行為中獲得尊重感,而孩子會從被父母認真傾聽的行為中獲得安全感和愛。
  • 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有更好的溝通
    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有更好的溝通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父母常常滔滔不絕地講話,卻很少傾聽孩子說些什麼,或讓孩子有說出他心聲的機會。漸漸地,孩子也就懶得向父母說出自己的心聲了。於是,造成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當然不能幫助孩子面對問題,甚至無形中還會造成親子間的緊張和衝突。
  • 「師說」:教育的基本功是傾聽孩子寶貴的心聲
    12月2日,來自不同幼兒園近100位教師參與了由愛文世界學校深圳校區舉辦的「師·說」跨校教育交流會,共同探討關於教學、溝通手段、家長交流等各方面的教育藝術。教育的基本功是傾聽孩子寶貴的心聲現場的多位不同背景的老師都提到了「傾聽孩子寶貴的聲音」,傾聽是老師的基本功,孩子們真實的想法對於孩子的成長、實現自我起著關鍵的作用。
  • 善於傾聽學生心聲的「引路人」
    她常說:「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只有傾聽他們的心聲,研究出適合他們的教法,才算抓住了關鍵。」   與學生溝通後,劉敏知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語文教學很重要。    線上線下盡職守   線上教學開始後,劉敏先試講了幾節,隨後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傾聽學生心聲和家長意見,力求用效果好的教法來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和居有所學。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走進孩子心靈,傾聽孩子心聲
    許久,我情緒穩定了,孩子才告訴我,幼兒園的捐獻活動,她準備捐出自己最喜歡的芭比,她想讓芭比乾乾淨淨的,她看我忙著,就想著自己動手給芭比洗衣服。看著孩子委屈的小眼神,我才意識到自己很少認真傾聽孩子的需求,走進孩子的世界,聽一聽孩子的心聲,真正的去理解自己的孩子。
  • 滿分作文 | 中考滿分作文賞析《傾聽心聲》
    《傾聽心聲》心聲是一種來自心底的呼喊,心聲是心靈深處最真誠的聲音。
  • 朱利竹:用心去傾聽學生的心聲
    朱利竹擔任了近30年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始終念好「嚴、愛、細、活」四字經,像家長愛護子女一樣,呵護學生心靈,點燃學生希望。1985至1988年,他每月從34.5元工資中拿出10元,資助一位貧困生讀完高中。這位貧困生心存感恩,學習刻苦,考取了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後其在大學期間生病動手術,朱利竹又給他寄了300元,解其燃眉之急。朱利竹當時和愛人在立新煤礦子弟學校教書,生活十分艱苦。
  • 做智慧父母,傾聽孩子的心聲!看看孩子眼裡的我們是什麼樣子?
    [孩子心語]爸爸,您什麼都好,就是太愛喝酒。記得今年正月初二那天,家裡來了您的同事,您美其名曰招待客人,結果還是把自己灌醉了!您本來愛喝酒,再加上您的同事一來,您更能喝了。那天您一人大概喝了二十幾杯。我真是為您擔心呀,可我和媽媽是敢怒而不敢言呀!
  • 父母拒絕傾聽孩子的心聲,是什麼感受?被無視的孩子痛到骨子裡
    可能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他們什麼都不知道,都是用天真的想法在「揮霍」自己的人生,當孩子想維護自己的想法做出反抗時,父母就有可能會用道理或者暴力解決。仔細回憶,現在的成年人,沒有哪個人敢說父母以愛之名,為他做出的那些事,是真正的讓他快樂的。
  • 怎麼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有這幾點足夠用
    自由自在地生活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一種特別受大家歡迎的人,他們在聽對方談話時,無論對方的地位怎樣,總是細心、耐心地專注地傾聽,說者自然也就感覺暢快淋漓,受到重視。我們也曾這樣耐心地對待過我們的孩子嗎?每當孩子主動要向你傾述,你可曾放下手中的工作,讓他暢所欲言,把心中的鬱悶宣洩出來。有時只是一時想不開,過度地焦慮;有時真希望有人為他分擔一些痛苦。
  • 寬容孩子的錯誤,讀懂孩子的心思,傾聽孩子的心聲
    希希無法招架媽媽這些提問,所以不想繼續這個話題,只能用「很好」「沒有"這兩個詞來搪塞。所以,作為父母,應該以和善、平靜的語氣與孩子交流,即使在生氣的時候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協。居高臨下,以訓話命令的口吻,大人問,孩子回答,孩子答話不合己心意便火冒三丈甚至謾罵,挖苦諷刺,孩子避之不及,怎麼會同大人吐露心聲?
  • 學會傾聽孩子(三):聽懂孩子的哭聲
    那麼如何通過孩子的哭聲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呢?原本孩子想用哭聲來獲得你的同理和幫助,讓情緒獲得康復的支持。結果,你的批評和指責加深了孩子情感的傷害。,孩子覺得大人已經不愛他了。八、每一次傾聽,都會讓孩子成長孩子們在哭過之後,通過大人的傾聽,感受到更多的被接納、被理解、被愛,這讓他們重新煥發自信和熱情。
  • 關於傾聽的作文3篇
    篇一:學會傾聽作文800字  飛鳥用啼叫歌唱生活,遊魚用肢體傳達信息,我們用語言交流思想,抒發情感,表達對生命的讚美和自然的感嘆。
  • 擁有傾聽美德的孩子,他的人生之路會更寬廣
    但這似乎沒有用,二寶依然如故。其他媽媽也有這樣的苦惱。比如一件事兒說了很多遍,但是寶寶好像不過腦子。看起來寶寶們好像故意與大人作對,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寶寶這些表現全因為他們不會傾聽,沒有傾聽的能力。歸根結底,是他們缺乏一種能力,那就是傾聽能力。他們是高三學生了,依然還沒有這種交際能力。這說明,傾聽能力從小沒有養成,長大後也不會自然具有。有育兒專家說,傾聽他人的心聲是孩子必須具備的美德。
  • 什麼樣的孩子最受歡迎:擁有傾聽美德的孩子,他人生路會更廣闊
    但這似乎沒有用,二寶依然如故。其他媽媽也有這樣的苦惱。比如一件事兒說了很多遍,但是寶寶好像不過腦子。看起來寶寶們好像故意與大人作對,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寶寶這些表現全因為他們不會傾聽,沒有傾聽的能力。歸根結底,是他們缺乏一種能力,那就是傾聽能力。他們是高三學生了,依然還沒有這種交際能力。這說明,傾聽能力從小沒有養成,長大後也不會自然具有。有育兒專家說,傾聽他人的心聲是孩子必須具備的美德。
  • 《菲菲受傷了》:傾聽孩子的心聲,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大師
    莫瑞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作業,讓孩子們找一棵自己很愛的樹,仔細觀察,憑記憶把畫畫下來。菲菲有一棵最愛的櫸樹,她的樹是一棵快樂的樹,只要爬到樹上所有的煩惱憂傷都會消失無蹤。畫畫時,為了表現樹的快樂,她沒有用樹原本的顏色,而使用了松石藍,為了色彩搭配,天空,樹葉,整個畫的色彩都和實際不同了。
  • 不懂傾聽,無法談愛:用心傾聽的父母,竟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多好處
    心理學家羅洛梅說過:如果用現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個人愛的意願,我們就會發現,愛的意願的本質,其實是一種關注。愛某個人,我們一定會發自內心地想要關注對方,細心照料對方。可我想告訴你的是,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而言,父母傾聽他們說的每一句話,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首先,5歲 大的孩子很愛說話,想到哪說到哪,並不一定需要傾聽,即便是自言自語,他們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其次,這個年紀的孩子說話並沒有明確的意圖,常常只是為說話而說話,大多是單調乏味的。
  • 傾聽教師心聲 了解出行難題
    9月10日,教師節當天,新城區太華路街辦工作人員和黨員志願者走進轄區學校,傾聽老師心聲,送去節日祝福。按照全市和新城區統一安排,太華路街辦堅持「全員發動、全域覆蓋、全面起勢」,迅速、廣泛、深入開展「聽民聲、解民憂、大走訪」活動。通過發放各類創文宣傳材料、開展志願活動、制止不文明行為、收集群眾問題、解決急事難事等,提升大家對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知曉率、提高轄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 傾聽孩子有多重要?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直到我到站了,媽媽都沒有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女孩子也看起來被誤解了,一直板著臉,心情很不好的樣子,我知道這明顯是這位媽媽把天聊死了,不懂得去傾聽孩子的心聲,也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還有一次我用筷子夾了下肉,媽媽二話不說,就知道挑肉吃,都不知道尊老愛幼,留點給你奶奶吃。媽媽其實我是用筷子夾下肉硬不硬,看奶奶嘗的動不。
  • "霍桑效應":有一個會傾聽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傾聽對於一個人來說有多麼重要。於父母而言也一樣,學會傾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但生活中,因為工作的壓力、因為放不下家長的架子等等,能耐心傾聽自己孩子心聲的父母少之又少。所以才說,有一個會傾聽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