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傾聽,無法談愛:用心傾聽的父母,竟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多好處

2020-10-12 二二看侃

歡迎您來到這裡,和我一起繼續行走在心智成熟的路上,

這是一條少有人會自主選擇行走的路,因為它是一條先苦後甜的修行路。

很多人都是被生活中的苦難逼著成長起來的,

然而,有些苦 我們可以不吃,有些錯 我們可以避免,前提是我們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關注。

心理學家羅洛梅說過:如果用現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個人愛的意願,我們就會發現,愛的意願的本質,其實是一種關注。

愛某個人,我們一定會發自內心地想要關注對方,細心照料對方。

有時 還需要我們付出努力,比如,放下偏見,調整好心理狀態,及時滿足對方的需要。

我們愛一個人,雖然關注TA,是發自內心的,但也是需要努力的,即努力去關注。

體現關注最常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傾聽。

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聽別人說話,可多數人卻不懂得如何傾聽。

有位心理諮詢師說:學校教育學生學習各類科目耗費的時間,與學生長大後運用這些知識的機會,可能恰恰成反比。

他想表達的意思是說:在學校裡,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師在傳授知識,在教孩子如何閱讀、如何解題,教他們說話的時間卻少得可憐,而且幾乎根本不會教孩子如何去傾聽。

然而,在人際交往中,傾聽卻顯得格外重要。

傾聽是對他人表達關注的具體體現。

很多人不懂得傾聽,是沒有意識到傾聽的重要性,或者不願意為此付出努力。

在大部分的傾聽中,我們扮演的角色都不是接受者,而是給予者,尤其是父母在傾聽孩子說話的時候。

一個5歲的孩子,說起話來沒完沒了,對於這種情形,作為父母的人或者如果你是父母,該如何處理呢?或者說,以下常見的5種傾聽方式,你會選擇哪一種?

  • 第1種方式最簡單:喝止孩子,直接讓孩子閉嘴;
  • 第2種方式:不管孩子說什麼,大人都不予理睬,孩子自然自語,說著說著,覺得沒有人回應TA,自然就不想說了。
  • 第3種方式:假裝傾聽,就是大人仍在忙自己的工作,想著自己的心事,偶爾會說一句「嗯、啊、哦」或者「好,真棒」,如此應付孩子。
  • 第4種方式:有選擇地傾聽,孩子說到某些似乎重要的事情時,大人才會集中一下注意力,豎起耳朵聽,在獲取信息後和孩子進行交流。
  • 第5種方式: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儘可能去理解他們的需求,話中的含義。

在以上5種傾聽方式中,父母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可以說是一種比一種多。

從父母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注這個角度出發,你可能會選擇最後一種。

可我想告訴你的是,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而言,父母傾聽他們說的每一句話,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首先,5歲 大的孩子很愛說話,想到哪說到哪,並不一定需要傾聽,即便是自言自語,他們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其次,這個年紀的孩子說話並沒有明確的意圖,常常只是為說話而說話,大多是單調乏味的。如果努力傾聽並認真分析孩子的一切話語,將會使得大人精疲力竭。

另外,如果孩子一直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只會讓大人分心,無法做好手中的事,這時直接讓孩子閉嘴很有必要,或者假裝傾聽;

如果孩子在大人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故意不停地插嘴,這是在表示他們對外人的敵意,或者想引起大人的關注。這時候,大人就要察覺到孩子對關注的需求,在撫慰他們之後,還要告訴他們傾聽的規則,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能隨意打斷別人。

所以,父母對5歲孩子說的話,做到選擇性的傾聽就好。

不過對於大點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全神貫注地傾聽他們說的每句話,本來他們這時候和父母說的話也就不多。

不管孩子處於哪個階段,他們都需要傾聽,這一點永遠都不過時。

父母學會傾聽孩子,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多意外的好處。

第1點:父母願意傾聽孩子,就表明你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孩子能夠感受到你的尊重和愛,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得到尊重和愛的孩子,才會懂得自尊自愛。

第2點: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們就越可能表達出有價值的內容。

真正傾聽孩子講話的人都會承認一點:從孩子的嘴裡,往往能說出最偉大的智慧。

第3點:父母傾聽越多,就越了解孩子,更容易教給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

父母願意傾聽孩子,孩子就越願意表達,親子之間的交流也就越多,隨之父母對孩子也就越了解。

了解孩子的父母,往往能給予孩子,他們真正想要、需要的東西,讓傾聽變得更有價值。

第4點: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們也就更加願意聽父母的話,並給予父母同樣的尊重。

如果父母了解孩子,教育得當,孩子就渴望從父母那裡學到更多。

由此,父母和孩子在傾聽和交流的過程中而互惠,感受到愛和尊重,獲得成長。

不僅是親子之間,很多婚姻的失敗,就是源於夫妻不懂得傾聽彼此

他們不會好好說話,意見不合就爭吵,非得爭出個是非對錯;

不會耐心聽對方說話,覺得對方說的大多都是廢話;

也就不了解對方,不知道對方想要的是什麼;

如果對方長期滿足不了自己的需要,婚姻也就快要走到盡頭了

傾聽,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必須努力去傾聽,這就需要全神貫注,投入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體會說話者的真實意圖和需要。

用心傾聽是愛的體現。

真正的傾聽,意味著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

傾聽的時候,傾聽者需要暫時把個人想法、偏見和欲望放在一旁,認真去體會說話人的內心世界和感受。

傾聽,是一種接納。

說話者在被接納的氣氛下,才會變得更加輕鬆和坦誠,更願意把內心向外人敞開,而不是選擇戒備和隱藏。

這樣的傾聽,能夠增進雙方的理解和信任,達到心心相印的境界。

所以,用心傾聽是一種耗費精力的過程,必須以愛為出發點,願意全身心的接納和投入,才能達到傾聽的目的。

對於不少有心理問題的來訪者,心理醫生的傾聽,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

四分之一的來訪者,還未接受真正的治療,在訴說之後,糟糕的狀況就有了明顯的改善。

這是因為在心理醫生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下,讓患者體驗到了被傾聽的感覺。

要知道很多患者已經很多年,沒有體驗過這種被人傾聽的感受了。

所以,傾聽來訪者,這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治療。

二二看侃:

原創不易,如果內容你剛好喜歡,關注、點讚吧;如果你也認同,就請轉走吧;如果對你有幫助,讚賞不要超過早餐錢哦!

相關焦點

  • 父母學會傾聽孩子,能夠給孩子帶來4點好處
    父母學會傾聽孩子,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多意外的好處。第1點:父母願意傾聽孩子,就表明你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孩子能夠感受到你的尊重和愛,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得到尊重和愛的孩子,才會懂得自尊自愛。第2點: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們就越可能表達出有價值的內容。
  • 愛說話的孩子隨處可見,會傾聽的父母有幾個?好父母,都懂得傾聽
    最近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說兒子波波越來越不愛搭理自己了,不光放學路上不太愛跟自己說話,就連回了家都不說學校裡的事了。若是以前,愛說愛唱的波波能跟爸爸從學校門口一直聊到回家吃飯,這是怎麼回事?經過一番詢問,我才弄明白:波波的改變,原因在於朋友的不會傾聽。
  • 我們是用心聽的父母嗎?為啥對孩子用心了,孩子卻說你聽不懂他?
    滿世界看去,有嘴有耳的人不少,能用心傾聽的人不多。您是不是也會抱怨孩子不好好聽話?言傳身教,父母做得又如何?是說得多,還是聽得多?青春期孩子是否會這樣對父母說:你們聽不懂我?當孩子說您聽不懂他時,作為父母的您,又是什麼感覺?
  • 親子教育:建立和諧親子關係從傾聽開始,識別五種不善於傾聽類型
    當孩子動不動就對你說:「你不懂」 、「懶得和你說」 、「你好煩」「我不想和你說話」這類話時,作為父母的你,是否感到傷心、懊惱、生氣和無奈呢?特別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越主動找孩子交流,孩子反而越反感,你們甚至會因此而吵架,或者孩子乾脆就不搭理你,從此更是不願意與你說話了,此時你想到該怎麼辦呢?
  • 傾聽孩子有多重要?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沒答對就沒答對,哪還有這麼多藉口啊!很多時候,父母希望孩子聽話,但父母經常聽不到孩子的話;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時常不懂孩子的心。,殊不知早已誤解了孩子的想法, 請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多去傾聽孩子的心聲。
  •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有壓力時,父母要去傾聽孩子的內心
    孩子的壓力一部分往往取決於父母帶來的,孩子明明已經很優秀了,父母希望孩子更努力他們更優秀,這些孩子們在聽到一些不好評價的時候,總是會認為自己做的不好,但事實上我們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受到所有人的喜歡的,一定會有一些人不喜歡他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個世界本就沒有十全十全的。成功與失敗往往就是一線之間,這條線就是人的心態。
  • 父母的自我成長:靜下來,傾聽孩子的聲音
    大多數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在溝通中,大多數人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卻一點也不懂對方。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懂與不懂,不多說。心亂心靜,慢慢說。若真沒話,就別說。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內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在傾聽過程中,我們需要主動去表達自己的理解,通過對方的反饋去修正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度世間萬物的想法。
  • 學會傾聽三重奏,做懂孩子的父母
    應該把思考的領地還給孩子,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這樣才能從開啟他們自己的超級大腦,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體系,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密碼7——賦能:作為父母,我們要履行召喚孩子天賦的使命,讓孩子別低估了自己,讓孩子知道並體會到自己的能力,能夠給他人帶來幸福,這樣才能釋放出耀眼的光芒,真正贏得自己,贏得這個世界。
  • 用心傾聽孩子的隻言片語
    從牙牙學語到開始能說上一些有意義的話語,這段時期裡,孩子不僅僅是用心在聽,也產生了說的欲望。而身邊父母親的語言則是他們的樣本。對於孩子隻言片語也要用心傾聽一歲的孩子雖然已從牙牙學語過渡到能說上一兩個有意義的單詞,但在這個時期還只不過是以「馬馬」「卟卟」這樣的擬聲詞為主。但是在這樣的隻字片言中,卻濃縮了孩子想表達的各種意義在裡面。比如說,當他們說:「汪汪」時,可能是說「那兒有一隻狗」或是「我想到狗那邊去」或是「我怕狗狗」等等。
  • 《共情的力量》到《我想傾聽你》:掌握「共情式傾聽」,更好地愛
    《我想傾聽你》:來源於作者對一個家庭的家庭紀實。這個家庭,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但父親卻屢次三番要求孩子要學會對人撒謊,但孩子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謊言。除此之外,孩子還與父母產生了巨大的隔閡還有矛盾,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 "霍桑效應":有一個會傾聽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在育兒心理學中,有一個很著名的"霍桑效應",說的就是傾聽的好處,父母要了解!美國芝加哥郊區有一家名為霍桑工廠,擁有一流的工作環境、完善的福利制度、醫療設施、養老制度等等。但是在裡面工作的員工,卻忿忿不平,積極性不高,導致工廠的生產效率很低。
  • 傾聽,是教育的藝術
    於是林克萊特問他:「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小孩的回答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你聽到別人說話時……你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嗎?你懂嗎?如果不懂,就請聽別人說完吧,這就是「聽的藝術」:1、傾聽不要聽一半。2、還有,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
  • 學會傾聽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
    家人們,大家好我是傑語媽媽,那麼我們今天分享的課題是學會傾聽,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那麼學會傾聽,我想是每個家長都很難做到的,幾乎是為零的,那麼要怎樣來學會傾聽孩子為什麼要學會傾聽孩子?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啊,說一下啊。
  • 家長「傾聽」也要懂技巧,用「反思式傾聽」,讓孩子和家長心更近
    孩子還是在一旁繼續問,後來感覺到媽媽有些不耐煩了,孩子就跑開了,自己到房間裡去了。 後來準備一起吃飯的時候,孩子仍然很沉默,朋友讓他多吃一點,他就簡單點了點頭,就默默吃飯了。剛剛活潑的小男孩,現在變成了安靜的小孩子。 作為旁觀者,我覺得朋友對於孩子的提問以及訴說沒有做到很好的傾聽。
  • 做一位會傾聽的好媽媽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既不是哄孩子開心,也不是強力壓制,更不能冷漠對之,正確的辦法是用心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找出原因,再採用合理的方法解決,讓孩子學會正確對待生活。當孩子沉迷於遊戲不能自拔時,不要因影響孩子學習,擔憂孩子前途而粗暴地用打罵的方式解決,那只會適得其反,也不能覺得自己無法改變孩子的行為而放棄幫助孩子,正確的方法是用心傾聽,了解孩子玩遊戲的原因
  • 善於傾聽他人的孩子與人交往多和睦,亂插嘴的孩子問題多因父母
    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就要做一個注意傾聽的人。——(美國)戴爾·卡耐基我們兩隻耳朵,但只有一張嘴,所以應該多聽少說。——(義大利)芝諾10歲的張昊天是一個開朗好動的男孩。他每天放學回家後,總是把學校發生的趣事說給父母聽。
  • 父母誤解孩子,傾聽方法不對是主要成因,同理心傾聽才是「良方」
    01 「優越感傾聽」是父母誤解孩子的根源為什麼會出現上述這種現象呢?這主要是因為父母用錯了傾聽的方法,他們開啟的是「優越感傾聽」模式。有的父母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跟孩子聊天,孩子沒話說;問孩子問題,孩子也不愛回答。產生這種問題可能有多種原因,但大都和父母採用了不恰當的溝通方式有關,比如父母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經常打斷孩子的說話,一味地輸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孩子就會對這樣的溝通逐漸失去興趣,當然就變成了父母眼中的不愛說話的樣子。
  • 學會傾聽,開啟和孩子高效溝通的第一步
    孩子由出生到漸漸長大,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渴望被家長理解和關注,對自身感受和情緒雖然有模糊的認識卻又不能很好的分析處理;家長則希望能夠正確解讀孩子的內心,理解接納他們的情感,同他們在愛和關懷中建立親密關係,而這些都離不開高效的親子溝通。「傾聽」作為溝通的前提和基礎,直接影響溝通效率和結果,隨著人們對親子溝通的日益重視,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也被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可。
  •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容錯的環境,父母的傾聽
    這種情況出現的一個原因是,孩子從小說話,家長就很少去傾聽孩子,沒有給予回應;當孩子說的話不被傾聽的時候,他的這個傾聽的技能就發育不好,所以注意力也很難集中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沒有處在容錯的環境中,他沒有安全感,時刻擔心犯錯就要被批評挨罵, 焦慮有壓力的孩子,是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的。
  • 朱利竹:用心去傾聽學生的心聲
    朱利竹擔任了近30年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始終念好「嚴、愛、細、活」四字經,像家長愛護子女一樣,呵護學生心靈,點燃學生希望。1985至1988年,他每月從34.5元工資中拿出10元,資助一位貧困生讀完高中。這位貧困生心存感恩,學習刻苦,考取了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後其在大學期間生病動手術,朱利竹又給他寄了300元,解其燃眉之急。朱利竹當時和愛人在立新煤礦子弟學校教書,生活十分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