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應":有一個會傾聽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2020-10-01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長幼有序,這也使得很多古板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好好說話,只知道擺家長的權威,強行幹涉孩子的生活和興趣愛好。


不知道各位家長平時會不會看《少年說》,它是一檔很有意義的青少年心理釋放表述節目。其中有一期上臺吐槽的小女孩叫做周孟琳,她和母親的一番對話,值得深思。

孟琳說:"媽媽按照自己的喜好,給我報了很多興趣班特長班。她喜歡打桌球,說是國球,就給我報了桌球班;為了不讓我駝背給我報了跳舞班;有一次看了非洲鼓的視頻,她很喜歡,又給我報了非洲鼓班"。


而周孟琳的媽媽,則在臺下一臉緊張地看著自己的女兒,聽著女兒說出對自己的控訴:"這些興趣班,都是你喜歡的不是我喜歡的"。

孟琳不喜歡這些特長班,所以學起來很累很辛苦,甚至有些厭惡。她懇求自己的母親:"你以後能不能詢問我的意見",但母親卻斬釘截鐵地說:"不可以!"甚至母親還表示:"我最近又給你看了很多的特長班,騎馬、化妝、羽毛球、跆拳道都不錯"。


臺上的周孟琳已經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可是我都不喜歡這些特長班怎麼辦?",母親說:"那你可以說一個你喜歡的。"但是這個時候的孟琳卻沉默了,她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因為從小到大,她的生活都被母親安排好了,自己的想法也從來沒有傳到過母親的心裡。

為什麼孟琳會沉默,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因為長期生活在母親的強勢下,她失去了自己判斷的意識和能力,也許以前孟琳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有自己的想法,但強勢的母親不曾傾聽,逐漸讓女兒變得麻木。


"霍桑效應":有一個會傾聽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在育兒心理學中,有一個很著名的"霍桑效應",說的就是傾聽的好處,父母要了解!


美國芝加哥郊區有一家名為霍桑工廠,擁有一流的工作環境、完善的福利制度、醫療設施、養老制度等等。但是在裡面工作的員工,卻忿忿不平,積極性不高,導致工廠的生產效率很低。

後來,來自以哈佛大學心理專家梅奧為首的研究小組,對此進行了兩年研究,他們找來心理專家和工人談話兩萬餘人次,耐心傾聽抱怨和意見,發洩他們心中的不滿。慢慢地,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了,霍桑工廠的生產效率提高了很多。這種現象,被稱為"霍桑效應"。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傾聽對於一個人來說有多麼重要。於父母而言也一樣,學會傾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但生活中,因為工作的壓力、因為放不下家長的架子等等,能耐心傾聽自己孩子心聲的父母少之又少。所以才說,有一個會傾聽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父母不會傾聽對孩子的影響:


①破壞親子關係


心理諮詢師柏燕誼曾將無休止的幹涉比作"愛暴力":把控制說成愛,是世上最大的謊言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很多父母都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名義,幹涉孩子的生活。比如給孩子選擇他們不喜歡的興趣班,甚至是幹涉孩子的人際交往:你不要和XXX玩了,他成績不好。長期被父母"控制"和"忽視",孩子肯定會反抗。


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當孩子的感情被父母忽視或否定時,他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會選擇避免與父母交流;或與父母爭吵,以抵制家長對他的不尊重,最後導致親子關係受到影響。

②影響孩子性格培養


就拿《少年說》裡的周孟琳舉例子,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和媽媽訴說,可是當媽媽反問喜歡什麼的時候,她卻沉默了。一來她沒有想過,二來是不敢想。在性格方面,就是她沒有主見和膽怯內向的表現。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是源於母親的強勢壓迫,她不懂得傾聽,強行安排孩子的生活,導致孩子沒有主見。


父母強勢,還不會傾聽,勢必影響孩子的性格培養。因為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心中的煩悶得不到發洩,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孤僻、內向和自卑。也有可能走向另一個方向,變得暴躁、沒耐心。

學會傾聽,比和孩子講大道理好得多:


①讓孩子變得自信


當孩子把自己的內心的煩悶發洩出來以後,會得到一種"發洩式"的滿足,感到身心舒暢、輕鬆,不再背負那麼多的心理壓力。而心理壓力小了以後,孩子在學習上會更輕鬆,也會變得更加自信。


而且,父母的傾聽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尊重,這種尊重也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都敢於訴說,而不是默默地憋在心裡。

②讓孩子變得善於表達


傾訴自己的感受,需要組織好語言,清楚地表達才能讓對方明白。如果父母懂得傾聽孩子,並且引導他們表達內心情感,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因為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很難的。經常傾聽孩子的心聲的父母,能在無形之中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讓他們變得善於表達。

③鍛鍊孩子的獨立性


等孩子再長大一點,懂得傾聽的父母大多會讓他們參與一些家庭事務的決策。比如問孩子"我想看一下你對XXX問題的看法。"這麼做的好處在於,孩子可以獨立思考,並且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見。


這個意見不一定要正確或有用,但重要的是孩子思考的過程。當孩子開始獨立思考,對其獨立性是很有效的鍛鍊,長此以往,孩子的獨立性會得到提升,獨立自主能力也得到提升。

今日互動話題:你平時會不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教育心理學】霍桑效應:父母需要學會關注孩子的情緒
    霍桑效應也稱為霍索恩效應,是指當人們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會改變行為的傾向。 當年在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很不理想。
  • 「霍桑效應」,才是提高孩子學習專注力的重點,家長該提早了解
    「霍桑效應」,才是提高孩子學習專注力的重點,家長別再罵孩子了。李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在行,興許是因為職業的原因,他對孩子格外地好,別人家的小朋友都會爭吵著要買東西,沒有道理可講,可是李老師不一樣,他和孩子的溝通非常有效,是我們羨慕不來的一個模範家庭。有一次孩子不小心打翻了別人的牛奶,按理來說,孩子需要道歉,畢竟是自己做錯了。
  • 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
    導讀: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變叛逆,很大原因是渴望被父母關注,父母要善用霍桑效應
    導讀:孩子變叛逆,很大原因是渴望被父母關注,父母要善用霍桑效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變叛逆,很大原因是渴望被父母關注,父母要善用霍桑效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輔導孩子時,該不該盯著他?心理學「霍桑效應」會告訴你答案
    或許「霍桑效應」會告訴你答案。我問小蘭為什麼有勇氣辭去她從事已久的工作來輔導孩子做作業,小蘭對我說霍桑效應給了他很大的啟發。1.可以調和親子關係當父母能夠正確地運用霍桑效應的時候,孩子會認為父母給予自己足夠的關心,而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到父母寵愛的人,可以充分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達到改善親子關係的作用。
  • 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父母該緊盯著他嗎?運用「霍桑效應」或有見效
    或許「霍桑效應」會告訴你答案。可以調和親子關係當父母能夠正確地運用霍桑效應的時候,孩子會認為父母給予自己足夠的關心,而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到父母寵愛的人,可以充分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達到改善親子關係的作用。2.
  • 同樣是盯著孩子做作業,為何效率會有天壤之別?霍桑效應了解一下
    導讀:同樣是盯著孩子做作業,為何效率會有天壤之別?霍桑效應了解一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同樣是盯著孩子做作業,為何效率會有天壤之別?霍桑效應了解一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高怎麼辦?巧用「霍桑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有的父母他們屬於忽視型的父母,對於孩子的一個成長變化視而不見,孩子得到了好的成績,進步特別大,父母卻看不見,總是忙自己的事情,忽視孩子的一個感受,這樣的做法導致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學得再好都沒用。而孩子這種因為得不到關注,而變得消極的心理反應,正是受到了霍桑效應的影響。
  • 心理學「霍桑效應」告訴我們,孩子做功課時,家長應該盯著他們
    ,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有一個學期專門花時間盯著,不僅會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進行監督,還會在孩子寫完作業之後進行檢查,小雅笑稱這就是她每天下班後的「副業」。 霍桑效應小雅和她孩子的經歷其實可以用霍桑效應來解釋,霍桑並不是做這次實驗的心理學家的名字,實際上它是一座工廠的名字。
  • 孩子做事積極性不高怎麼辦?父母用「霍桑效應」,幫助孩子更自覺
    很多時候,當孩子正在做作業的時候,父母會發現自己監督孩子做作業會讓孩子做的更快,但是一旦沒有監督孩子做作業之後,他們就會開始表現得很懶散,做事積極性非常低,這其實是霍桑效應。,那麼會對孩子有三大幫助:提升孩子自信心孩子要是發現自己被父母密切關注著,那麼他們就會感覺到認同感。
  •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霍桑效應或稱霍索恩效應,起源於1924年至1933年間的一系列實驗研究,由哈佛大學心理專家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 Elton Mayo)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提出此概念。基本原理:所謂的「霍桑效應」,是指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心理學上的一種要求特徵。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中效應,稱霍桑效應。
  • 「霍桑效應」帶給家庭教育的兩點啟示
    日常生活中,當孩子受到關注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表現得很積極,而沒有監督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會開小差,做事的積極性下降。這裡就要說到一個心理學知識,「霍桑效應」。「霍桑效應」通常指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其他人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的去改變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和說話方式的效應。「霍桑效應」延伸到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
  • 心理學:要讓一個男人對你越愛越深,就要懂得運用「霍桑效應」
    什麼是「霍桑效應」?霍桑效應是由哈佛大學心裡專家梅奧提出的,他們對工廠的工人採取實驗,最終獲得了研究成果,並取名為「霍桑效應」。他通常指的是,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的去改變一些行為或者是言語表達。
  • 了解「霍桑效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培養優秀孩子嗎?
    導語:所有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學習"天才"。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給孩子報了各種的輔導班,想通過這種加強訓練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達到提升成績的效果。還有一些家長會積極輔導孩子作業。
  • 怡康心理——父母必須知道的那些心理效應(14)
    今天怡康心理的心理諮詢師講的是霍桑效應。霍桑效應指的是,當人們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自身的一些行為,達到個人的轉變。父母總希望孩子幹什麼事情都有很大的積極性,通過霍桑效應,我們可以得知真正能激發孩子積極性的是情感上的滿足,這種滿足感來源於:被關注、被傾聽、被尊重。
  • 運用好「霍桑效應」,就可以讓一個男人,愛你越來越深
    於是女人也就表現出比男人更為重感情的一面,她們會為了另一半,為了婚姻放棄事業。無論是單身之前多麼獨立的女性,一旦有了愛情,有了家庭,她們都會始終以愛情為主。正是因為女性會在一段情感中付出太多,所以就會陷入「沉沒成本」的輪迴裡。
  • 心理學"霍桑效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所有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學習&34;。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給孩子報了各種的輔導班,想通過這種加強訓練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達到提升成績的效果。還有一些家長會積極輔導孩子作業,當孩子學習時,或做作業時,坐在孩子的一旁起到&34;的作用。
  • 千奇百怪的效應——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來自於一次失敗的管理研究,也叫霍桑實驗。霍桑效應源於實驗中的意外發現,各種試驗處理對生產效率都有促進作用,甚至當變化條件回歸到初始狀態,促進作用仍然存在最終人們意識到人不僅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觀上的激勵。當受試驗者意識到自己是被關注的,便會有一些行為上的改變, 對此,喬治·埃爾頓·梅奧的解釋是,受試者對於新的實驗處理會產生正向反應,是由於試驗者的出現而改變行為。所以績效的提高,並非由實驗操控造成。
  • 父母培育優秀孩子必須知道的神奇心理效應以及運用
    心理規律五:斜木桶效應——多關注孩子的優勢,而勿把關注點總放在孩子的劣勢上關注孩子的優勢,從優勢切入去改變孩子的劣勢才能事半功倍;心理規律六:霍桑效應——共情式傾聽比講道理更重要共情式傾聽的魔力 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很不理想。
  • 霍桑效應 (Hawthorne Effect)
    霍桑實驗是管理心理學中的一個著名實驗,是關於人群關係運動的實驗研究。1924—1932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Mayo,George Elton,1880—1949)主持的在美國芝加哥郊外的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工廠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