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輔導孩子做作業是一門學問,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自己做作業培養孩子責任感,所以他不會盯著孩子做作業。
但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自己是做不好作業的,所以就會一直盯著孩子,那麼輔導孩子作業時該不該盯著他呢?或許「霍桑效應」會告訴你答案。
------引言
小蘭的孩子是出了名的搗蛋大王,成績壞又調皮,做作業時不認真,態度極其不好。老師也曾三番五次地跟小蘭談話,反映孩子的情況。
但是小蘭的工作非常的繁重,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小蘭最終決定換了一份有很大時間自由的工作,小蘭換掉工作之後,她每天都在監督孩子學習,沒想到沒過一個月,孩子有了很大的進步。
小蘭感到非常的興奮。我問小蘭為什麼有勇氣辭去她從事已久的工作來輔導孩子做作業,小蘭對我說霍桑效應給了他很大的啟發。
霍桑效應是指當一個人在被人盯著的情況下做事情,那麼這個人的行為,以及言語都會有很大的改變,因為他想給別人更好的印象。
所以小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肯定是需要人盯著的,因為小孩子想給父母非常好的印象,也想在父母面前表現,從而獲得父母的鼓勵,或者獲得其它的小獎品。
1.多花時間關注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成績很上心,因為當孩子的成績出來的時候,他們都會去詢問,但是這種關心是真的好嗎?他們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孩子學習的時候,他沒有一點點參與,他只看到孩子的最後結果,不滿意他就會罵孩子。家長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要多多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儘可能地抽出一點時間來輔導孩子。
2.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跟孩子說什麼東西他都不懂,但是其實孩子有自己的認知,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長的這個時候一定要額外注意,跟孩子聊天的時候要跟孩子多一些交流與溝通。
因為孩子是一個很敏感脆弱的個體他需要我們的細心呵護,尤其是當孩子的成績退步的時候,家長應該跟孩子一起溝通交流,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
3.多給孩子一些空間
霍桑效應所說的盯著孩子看,不是讓家長全程都盯著孩子,如果一直盯著的話,孩子可能會對家長產生一定的依賴性,比如說作業不會做的話,就會一直詢問家長,可能會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變得懶惰,從而可能會取得物極必反的效果。
1.可以調和親子關係
當父母能夠正確地運用霍桑效應的時候,孩子會認為父母給予自己足夠的關心,而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到父母寵愛的人,可以充分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達到改善親子關係的作用。
2.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就如霍桑效應所說,當然受到別人關注時,那麼這個人的行為都會有很大的改善,所以當家長經常看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地約束自己,從而也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成績也進步了。
當自己的成績進步的時候,就會更加的自信。自信對孩子以後交朋友,或者是外出找工作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自信會提高人的競爭力。
3.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當家長運用霍桑效應來誇獎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會學會誇獎別人,每個人都喜歡跟誇獎自己的人在一起交朋友。
所以當孩子也慢慢的學會霍桑效應的時候,他的朋友也會越來越多,因為他是一個善於發現別人優點,然後進行誇獎的人。
同樣是盯著孩子做作業,但是可能結果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家長要正確地運用霍桑效應。也希望霍桑效應能夠幫助您,提高孩子的成績,也能夠改善親子關係。(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我是崔氏育兒堂,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