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霍桑效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2020-08-26 育嬰講師李老師

所有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學習&34;。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給孩子報了各種的輔導班,想通過這種加強訓練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達到提升成績的效果。還有一些家長會積極輔導孩子作業,當孩子學習時,或做作業時,坐在孩子的一旁起到&34;的作用。但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嗎?家長到底該不該盯著孩子學習?

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很有不同的看法,有表示贊同的,也有表示不贊同的,說法不一。但所有家長的初心都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學業有成,成為棟梁之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家長不同的教育方式,培養出的孩子也是不同的。所以,一個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一定要慎重選擇,正確的引導孩子。

案例:

朋友家孩子(小文)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很一般,馬上就要面臨人生中第一次最重要的升學考試,家長甚是為其著急。但他卻還是不急不慢的,絲毫沒有一點緊張狀態,每次在家學習時,總是坐不住,學習態度極不認真。父母為此也是非常頭疼,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只好在孩子學習時,坐在孩子的一旁對其&34;。

剛開始孩子是極其不願意的,但由於父母的態度一再強硬,孩子沒辦法,只能選擇妥協。父母在監督孩子學習時,也是非常的安靜,並不是我們想的這種,就坐在孩子身邊眼睛狠狠的盯著他。而是自己找來一本書,與孩子一起學習,這種教育方式就是非常可行的。一段時間後,孩子的學習成績真的有所上升,取得較大的進步。

因此,父母覺得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正確得,於是便兩個人輪流對孩子進行&34;。這種教育方式是一種很好的行為,但也不是適用於任何孩子的。一些孩子在學習時,非常不希望父母在自己的身邊,因為他們覺得,父母一直在自己的身邊,內心就會感到非常的壓抑,沒辦法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反而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以上講的其實就是&34;,&34;具體是指什麼?

霍桑效應來源於哈佛大學心理學專家喬治·埃爾頓·梅奧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提出的概念。具體是指:當一個人被他人盯著完成一件事情時,由於內心的好勝心起義,就會下意識的將事情做的非常好,為此給別人留下一個較好的印象。家長學會霍桑效應,就可以用這種方式對孩子加以引導,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霍桑效應的好處和壞處都是怎樣的?

好處:

家長在運用霍桑教育去引導孩子學習時,同時還能增加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使其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在這種教育下的孩子,會覺得父母對自己很是關心,非常在乎自己一言一行。得到父母充分的關愛,內心就會對一件事情產生一定的好感,從而更加認真努力的去完成這件事情,同時培養了孩子堅持不懈的意志力。

壞處:

這種教育方式不是適用於任何孩子的,像上面說的。父母在孩子的身邊監督孩子學習時,內心就會產生一定的壓力,沒辦法完全集中在學習上面。雖說孩子本身在學習時,就存在這種坐不住的現象,但父母在旁邊,就會讓孩子的注意力變得更加不集中,從而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因此下降。家長一定要重視這一問題,及時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另外,我們一定要多與孩子溝通。很多家長往往就會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於是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這時往往就會起到反面效果。家長一味的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心願去完成一件事情,孩子這時就會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對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表示反抗。 所以,與孩子溝通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家長千萬不能忽略。

寄語: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懂得變通,不要看見別的家長用的這種教育方式,培養出了優秀的孩子,就一味的想著去模仿別人。不是所有的孩子是適用與某一種教育方式,懂的變通的家長往往就可以培養出優秀的的孩子。

相關焦點

  • 了解「霍桑效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培養優秀孩子嗎?
    當孩子學習時,或做作業時,坐在孩子的一旁起到"監督"的作用。但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嗎?家長到底該不該盯著孩子學習?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很有不同的看法,有表示贊同的,也有表示不贊同的,說法不一。但所有家長的初心都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學業有成,成為棟梁之才。
  • 心理學「霍桑效應」告訴我們,孩子做功課時,家長應該盯著他們
    關於輔導孩子寫作業要不要盯著這一問題,不同的人是持不同的觀點的。有的父母認為寫作業是孩子的首要任務,他必須要養成自覺完成的習慣,再加上在一旁盯著還會干擾他們思考,所以這些父母認為應該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學會「敬而遠之」;而有的父母則認為小孩子的專注力和自覺性還沒有定型,為了培養孩子的習慣以及保證孩子的作業質量,因此家長們有必要在一旁進行輔導。
  • 【教育心理學】霍桑效應:父母需要學會關注孩子的情緒
    霍桑效應也稱為霍索恩效應,是指當人們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會改變行為的傾向。這個效應起源於1924年-1933年之間一系列的研究。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專家梅奧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提出的這一概念。
  • 父母輔導孩子時,該不該盯著他?心理學「霍桑效應」會告訴你答案
    或許「霍桑效應」會告訴你答案。1.多花時間關注孩子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成績很上心,因為當孩子的成績出來的時候,他們都會去詢問,但是這種關心是真的好嗎?他們只看結果,不看過程。1.可以調和親子關係當父母能夠正確地運用霍桑效應的時候,孩子會認為父母給予自己足夠的關心,而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到父母寵愛的人,可以充分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達到改善親子關係的作用。
  • 用「霍桑效應」引導孩子,孩子愛學習主動性又強,媽媽快來學一招
    在古代教育孩子,都秉承著「當面教子,背後訓妻」的規矩,人越多越喜歡教訓孩子。如今這個年代,可以嗎?看看下面的事例:曉偉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是他的父母秉承著傳統教育的方式,對孩子吝於誇獎,即使拿了滿分得了第一,父母的嘴中也總是說:「拿了滿分也不能驕傲啊,你看別的孩子都在努力學習,你可不能被落在後面。」
  • "霍桑效應":有一個會傾聽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霍桑效應":有一個會傾聽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在育兒心理學中,有一個很著名的"霍桑效應",說的就是傾聽的好處,父母要了解!美國芝加哥郊區有一家名為霍桑工廠,擁有一流的工作環境、完善的福利制度、醫療設施、養老制度等等。
  • 「霍桑效應」帶給家庭教育的兩點啟示
    日常生活中,當孩子受到關注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表現得很積極,而沒有監督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會開小差,做事的積極性下降。這裡就要說到一個心理學知識,「霍桑效應」。「霍桑效應」通常指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其他人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的去改變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和說話方式的效應。「霍桑效應」延伸到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
  • 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父母該緊盯著他嗎?運用「霍桑效應」或有見效
    或許「霍桑效應」會告訴你答案。多花時間關注孩子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成績很上心,因為當孩子的成績出來的時候,他們都會去詢問,但是這種關心是真的好嗎?他們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孩子學習的時候,他沒有一點點參與,他只看到孩子的最後結果,不滿意他就會罵孩子。
  • 同樣是盯著孩子做作業,為何效率會有天壤之別?霍桑效應了解一下
    家庭同事奉行的教育理念是嚴格要求孩子,因為他覺得孩子還很小,不知道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以及該做什麼,因此他始終關注孩子的家庭作業。他覺得孩子們在學校聽老師講課。講課後很容易忘記,所以您必須在家看孩子,認真完成作業。這也是講座內容的合併。因此,每天晚上孩子做作業時,朋友和他的丈夫都會輪流坐在那裡凝視著孩子做作業,以便他有問題時可以自問。這種方法還可以保持孩子的學業。
  • 爸媽掌握這4個心理學效應,輕鬆提高孩子自律性
    我之前寫過一篇孩子愛動、小動作不斷、注意力不集中,這幾個原因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可以作為幫助孩子提高寫作業效率的參考,大家可以回顧一下。那麼今天,我們再來聊聊4個很有意義的心理學效應,對於培養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幫助。
  • 「霍桑效應」,才是提高孩子學習專注力的重點,家長該提早了解
    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一旦不聽話,非打即罵,這是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喜歡用的方式。畢竟,熊孩子太多,只有讓孩子感到害怕,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讓孩子變得更好,可以不叛逆,聽從自己的意見。想要讓孩子學習好,光吼是沒有用的,家長需要做的不只是讓孩子聽從。
  • 父母培育優秀孩子必須知道的神奇心理效應以及運用
    很多優秀的父母是深知」心理效應「的運用方法的,因為這些父母知道只有」知人心,懂人性」才能真正的培育優秀傑出的孩子! 由此我們應該知道,家庭教育中採用&34;、&34;之類&34;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實行溫情教育,多點科學的表揚和鼓勵,培養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孩子變叛逆,很大原因是渴望被父母關注,父母要善用霍桑效應
    導讀:孩子變叛逆,很大原因是渴望被父母關注,父母要善用霍桑效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變叛逆,很大原因是渴望被父母關注,父母要善用霍桑效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
    導讀: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總說孩子「廢物」?別輕易貼標籤,「霍桑效應」給你科學解釋
    父母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孩子以後就會用什麼方式和別人溝通。在家庭語言暴力情況下長大的孩子,不會懂得如何和別人溝通,更不會交到好朋友。一個不會交朋友的孩子,將來怎麼在社會上立足?最後具有攻擊性行為。
  • 霍桑效應——抱怨之前,先幹出成績
    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比如讓員工將自己心中的不滿發洩出來;由於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霍桑效應的基本條件是,重要的工作環境屬性能夠被大量捕獲,沒有暗藏的或隱晦的信息。
  • 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高怎麼辦?巧用「霍桑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有的父母他們屬於忽視型的父母,對於孩子的一個成長變化視而不見,孩子得到了好的成績,進步特別大,父母卻看不見,總是忙自己的事情,忽視孩子的一個感受,這樣的做法導致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學得再好都沒用。而孩子這種因為得不到關注,而變得消極的心理反應,正是受到了霍桑效應的影響。
  • 建議收藏:掌握這十個兒童教育心理學,讓你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相比大多數家長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下面給寶爸寶媽們整理了十個著名的兒童教育心理學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多實行溫情教育,多點暖心的表揚,多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樂觀的心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紊亂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蝴蝶效應」,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
  •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霍桑效應或稱霍索恩效應,起源於1924年至1933年間的一系列實驗研究,由哈佛大學心理專家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 Elton Mayo)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提出此概念。基本原理:所謂的「霍桑效應」,是指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心理學上的一種要求特徵。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中效應,稱霍桑效應。
  • 孩子做事積極性不高怎麼辦?父母用「霍桑效應」,幫助孩子更自覺
    很多時候,當孩子正在做作業的時候,父母會發現自己監督孩子做作業會讓孩子做的更快,但是一旦沒有監督孩子做作業之後,他們就會開始表現得很懶散,做事積極性非常低,這其實是霍桑效應。孩子自信心提升之後,他們就會想要用更好的方式反饋給父母,自然他們也會更加的熱情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