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民潮撕裂德國社會
原標題:難民潮撕裂德國社會 隨著數以萬計的各國難民獲準入境,德國總理默克爾被奉為「大救星」和「安格拉母親」。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德國各地方政府紛紛表示,他們已無力接待如此多的難民,在接納難民問題上德國面臨著政黨分道揚鑣、社會分裂的危險。 難民問題正在分裂著執政聯盟的內部團結,越來越多的聲音要求默克爾改變政策。
-
洶湧難民潮中,ABB幹了點啥?
市長終於沉痛地宣布:島上的墓地已經滿了,再也埋不下任何人。如今,冬天就要來了,情況只會越來越糟。更多的車企,心懷善意在接納難民人數最多的德國,奔馳終於啟動了面向所有難民、政治避難者的「愛心橋梁實習計劃」(Bridge Intern),希望幫助難民們更好的融入德國社會。
-
怎樣看待雙語教育?這位將來寧波上任的英籍校長這樣說......
尼克·威斯特: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夠健康獨立地成長,我們希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並希望他們擁有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教育者的使命是培養未來世界的引領者。對於什麼才是一名優秀的未來世界引領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在大量的研究和實踐中表明,所有優秀的人才,均具備相同的特質並展現出類似的品質。
-
希臘的中東難民潮迫在眉睫
圖片來源:The Brussels Times埃爾多安警告道,歐洲將迎來新一輪難民潮:「所有歐洲國家,尤其是希臘,也將感受到我們遭受的壓力及負面影響。」由於國內局勢僵持不下,敘利亞人感到一定時期內都回家無望,他們希望去歐洲謀求新的生活,更好的生活。最初,土耳其採取了開放、寬鬆的難民政策,以包容的態度對難民來者不拒。而當時來的難民也不算多,土耳其足夠應付,並樂觀地覺得難民流動只是有限的、暫時的。
-
西班牙「難民潮」洶湧!未來我們和「誰」一起生活?!
數量急劇上升的難民潮,顯然已經超過歐洲各國的收容能力。同樣作為接受非法移民的「前線」,義大利的「歐洲南大門」蘭佩杜薩島就常年面臨安置來自北非移民的壓力。蘭佩杜薩島市政府發言人塞米納拉對此苦不堪言。希臘和義大利作為中東北非難民登陸歐洲的起點,早已不堪重負。非法移民問題不僅令希臘、義大利頭疼,更是歐洲各國的共同難題。
-
我們怎樣看待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呢?
近日,由「南京一中事件"引發起兩種教育模式的熱議,我們怎樣看待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呢?一、其實素質教育本身與應試教育並無矛盾。二、當前矛盾表現「較嚴重原因主要是人為,說白了就是素質教育走偏了路,做的太假。
-
德國誕生首家中德雙語教學公立幼兒園
據中新網10月3日報導,當地時間10月3日上午,由德國杜塞道夫市政府青少年局出資、杜塞道夫職工福利協會運營、杜塞漢園中文學校協辦的杜塞道夫首家「中德文雙語教學公立幼兒園」在該市漢園中文學校舉行籤約儀式。杜塞道夫市市長蓋澤爾、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事馮海陽等有關方面代表出席。
-
德國教科動態 | 德國發布《2018年教育監測報告》
德國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發布了《2018年教育檢測報告》。監測以經濟的視角,從教育投入和產出兩個方面分12個行動領域共93項指標對德國教育體系進行分析,審視德國教育體系對保障德國社會福祉、促進個人發展、保障參與和分享社會進步的貢獻力。
-
如何對幼兒實行雙語教育(上)
在德國,除了母語德文為主的「全德文」幼兒園以外,任何一家標榜「全美語」或是「全中文」的幼兒園都難得到德國父母的青睞,也因此德文和雙語(不限定英語)在德國的幼兒園教學系統是兩大主流,對大多數的德國父母來說,無論有沒有意願讓孩子學習外語,他們絕對不敢輕忽孩子學習母語的重要性。
-
歐洲深陷難民潮:要為短視與貪婪的行為埋單
近日,席捲歐洲的難民潮持續升溫,至今已有超過26萬難民從敘利亞等地向歐洲各國湧入,而卻有超過3000多難民在偷渡中死亡。而此次難民潮也正在考驗著歐洲各國及歐盟內部,難民意外死亡的悲劇頻頻傳來,這都讓歐洲各國措手不及,坐立不安。
-
怎樣看待慕課與人工智慧教育
怎樣看待慕課與人工智慧教育 ——專訪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孫茂松 當今,教育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優質教育資源供不應求。怎樣正確認識人工智慧教育?日前,記者就此採訪了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大規模在線開放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孫茂松教授。 記者:慕課的基本特點是什麼?慕課自2012年出現至今,其實踐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
新疆雙語教育按下「快進鍵」
原標題:新疆雙語教育按下「快進鍵」 □本報記者張雪紅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召開以來,自治區雙語教育按下「快進鍵」——農村雙語幼兒園入園孩子從2015年的48萬人增加到了現在的115.52萬人;少數民族中小學生接受雙語教育的人數從2012年的121.88萬人增加到現在的191.38萬人;雙語教師從2016年的11.99萬人增加到了現在的近
-
雙語幼兒園雙語教育標準缺失
專家認為,大部分民辦雙語幼兒園不知道如何進行雙語教育。雙語教育需要有教學理念、教學目標、配套師資等等,但目前雙語幼兒園沒有考核標準,沒有第三方評估機構,民辦雙語幼兒園發展「失語」。什麼是雙語幼兒園?標準是什麼?高成華認為,這個定義可以衍化為,什麼是雙語幼兒園的雙語教育?如何進行雙語教育?目前雙語幼兒園的概念相對模糊,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實際上,雙語幼兒園是指在幼兒園當中能進行雙語教育。雙語幼兒園要有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以及相應的合格外教、配套設施等。「可惜,達到這樣條件的雙語幼兒園寥寥無幾,有的雙語幼兒園的形式做得堂而皇之,實際內涵並不充實。」
-
難民融入德國的關鍵是語言?
克勞斯-迪特·雷曼和早報記者分享了歌德學院在應對難民潮問題上的一些措施,由於歌德學院遍布全球,除了在德國本土提供德語教育,幫助難民儘快融入德國,他們還可以在難民來源國當地提供一些幫助。他對默克爾的第八次來訪充滿期待,認為中國和德國在文化創新上有相當多可以合作的領域。
-
中美教育大碰撞:幼兒雙語教育到底行不行?
近日,史丹福大學教授、教育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負責人 Bruce McCandiss 給出了答案。雙語學習中一直存在競爭問題,比如當對人提到「麵包」這個詞時,只能想到母語中的「麵包」或第二語言的「麵包」中的一種。如果儘早接觸雙語環境,兒童將會開發了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組合語言,減輕其中的競爭。
-
疫情下的德國:一個了解德國的新視角
在過去,有無數文章向讀者介紹一個真實的德國,闡述德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歷史以及德國人的特徵。其中的確有不少很優秀的文章。但更多的文章反而增加我們對德國的誤解。總的來說,我們對德國的理解依舊是不透徹的。今天,我想在眾多視角中再增加一個:疫情下的德國。此次疫情最早發現於中國武漢(不帶任何批判性色彩),至今已經快兩個月了。
-
疫情下的德國: 一個了解德國的新視角
在過去,有無數文章向讀者介紹一個真實的德國,闡述德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歷史以及德國人的特徵。其中的確有不少很優秀的文章。但更多的文章反而增加我們對德國的誤解。總的來說,我們對德國的理解依舊是不透徹的。今天,我想在眾多視角中再增加一個: 疫情下的德國。此次疫情起源於中國武漢(不帶任何批判性色彩),至今已經快兩個月了。我們看到很多中國式的解決方案。
-
德國立法承認第三性別:雙性人(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德國立法承認第三性別:雙性人(雙語) 2019-01-04 14:45 來源:BBC 作者:
-
德國人怎麼看待美國人?11個關鍵詞——教育、偏執、槍枝、歷史
我想,很多人都會好奇,德國人是怎麼看待美國人的?畢竟,德國國土上可是有不少的美國駐軍。很明顯的,由於德國人和美國人都是很大的群體,怎麼看待這個話題又太過宏大,所以,我們不可能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但在這裡,我試著用一些關鍵詞來說明德國人對美國人的看法。
-
上海市燎原雙語學校IBPYP課程總監李筱彤·:教育最終要思考的是你...
教育最終要思考的是你希望得到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希望培養一個怎樣的孩子,我們希望你首先是把孩子當作一個完整的人去看待,然後才能說我們要設置怎樣的課程,要選擇怎樣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