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頒布實施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和行為規範
北京市頒布實施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和行為規範 日正式出臺,將於新學年開始在全市各中小學試行。「愛護環境」將成為新小學生守則中一項重要要求,而對中學生提出了要「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更高要求。「誠實守信」作為《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也被列入中小學生守則。 從公布的內容看,新中小學生守則十分鮮明地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較好地切合了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環境保護、誠實守信、奉公守法、求實創新、平等自主、開放進取等重大時代主題對青少年教育的要求。
-
教育部:控制上網時長擬入中小學生守則
昨天,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與舊版相比,新《守則》增加很多貼近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內容,如:控制上網時間、垃圾分類低碳生活、遠離毒品等。此前,有教育部官員談及守則修訂時提出,將取消一些空洞的內容,更方便學生掌握和理解。對此,中小學校長及家長普遍反映,新版守則對學生影響的可操作性更強。但也有教育專家指出,新版守則在親和力方面仍有不足。
-
2015年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解讀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校長黨總支副書記 陳雪芬 2004年版《中小學生守則》和配套《規範》自發布以來,對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因此,從2014年開始教育部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做出了更符合新時代的修訂方案,2015年8月頒布實施。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出爐 各國守則對比
因此,教育部2012年啟動了《守則》、《規範》修訂工作,集合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意見,「堅持貼近時代、突出基本、易記易行」的原則,注重可操作性,將《守則》和兩個《規範》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 這次修訂,將原先共 70條2000餘字的守則與規範合併,精簡到9條381字。
-
2015版《中小學生守則》發布 教育目標更明確
原標題:2015版《中小學生守則》發布 教育目標更明確 實施已十年之久,曾被指「空洞」「可操作性不強」的《中小學生守則》終於有了新變化!8月27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已正式印發,「主動分擔家務」「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等更具可操作性,學生可以做到的具體行為規範被增加到守則中。
-
防性侵要寫入《中小學生守則》
2004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執行了十年之久,受到不少成效,但是也存在居多不足,比如比較抽象。2012年,教育部啟動修訂工作,將三者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版的《中小學生守則》,將於日前公開徵求意見。 三者合一形成新版的《中小學生守則》,由原來的70條規範濃縮成9大準則,內容更為精煉。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公開徵求意見(附:多國小學生守則對比)
有評論稱,守則徵求意見稿引起網絡熱議,絕大多數網民投以讚賞和支持,成為近年來中國教育工作難得的一大亮點。【教育專家表示】和舊版相比,新版「守則」在內容上更「接地氣」,更易操作;去掉了一些不適合的內容,又增加一些與時俱進的新內容;強調以人為本,減少了一些概念化的宏大敘事,回歸了守則的應有之義。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增增減減 操作性更強
原標題:新《守則》增增減減,操作性更強 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將原版《中小學生守則》和針對小學生、中學生的兩個《日常行為規範》合二為一。現行的守則自2004年制定,迄今已沿用10年。 與舊版相比,新《守則》增加很多貼近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內容。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見義勇為變自救 被贊接地氣
教育部網站公告稱,舊版《守則》《規範》在實施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有些規定不符合實際,內容過多且交叉重合等。此次修訂前委託專家進行專項課題研究,並廣泛聽取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等各方意見,堅持貼近時代、突出基本、易記易行原則,注重可操作性。「舊版的一些守則很空洞,如愛國和誠信。新版則有具體的行為表述,如誠信包括不擅動他人物品,借東西及時歸還等。」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更現代更接地氣(圖)
社評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新版「學生守則」體現了具有時代特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加了「文明綠色上網」等接地氣的內容。
-
熱點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哪些地方還可完善?【附:多國小學生守則對比】
昨天,教育部正式通過其官方網站就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有評論稱,守則徵求意見稿引起網絡熱議,絕大多數網民投以讚賞和支持,成為近年來中國教育工作難得的一大亮點。教育專家表示,和舊版相比,新版「守則」在內容上更「接地氣」,更易操作;去掉了一些不適合的內容,又增加一些與時俱進的新內容;強調以人為本,減少了一些概念化的宏大敘事,回歸了守則的應有之義。
-
聚焦新版《中小學生守則》:新增內容針對當前短板
這是繼2004年以後,《中小學生守則》10年來的首次重新修訂。由於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培養,新《守則》甫一亮相,就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網聚觀點 新《守則》接地氣與時俱進 大河網網友「幾點興子」:新《守則》相比過去的《守則》,有了明顯改善。
-
教育時評: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彰顯人性關懷
昨天,教育部《中小學生守則》開始面向社會徵求意見。舊版《中學生行為規範》中的「見義勇為、敢於鬥爭」也被刪除,新規更注重提醒孩子們「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8月2日《現代快報》) 去年9月,關於《中小學生守則》的修改計劃就已經被提上日程,時隔近一年後,新版「學生守則」終於浮出水面。
-
修改中小學生守則 變說教為實踐
中小學生守則應分開制定 「珍愛生命,注意安全」是《中小學生守則》第4條中的內容。在全國政協委員湯素蘭看來,守則中類似這樣的口號對孩子來說太抽象。 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將原來的《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守則》合併修改,頒布實施《中小學生守則》共十條,與之配套的還有《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20條。湯素蘭指出,近年來有許多家長和民間人士感嘆守則內容空洞,全是概念,表述方式口號化,如不死記硬背,小學生根本記不住。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雖然規定得很細,但有1100餘字,更難記。
-
重慶中小學貫徹落實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參與勞動實踐,熱心志願服務;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開學之初,當2015版《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正式走進我市中小學課堂時,如何活學活用《守則》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顏值幾何?
還記得《中小學生守則》長啥樣麼?估計不少人記憶猶新的是:當年,咱可是抄過幾十遍的!據說,我國最早版的《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發布於1981年,此後在1991年、1994年和2004年曆經多次修改。
-
河間教育:踐行《中小學生守則》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12月8日,市曙光小學校長孫立紅為六年級(4)班學生上了一堂以「踐行《中小學生守則》,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思政課,和學生一起重溫《守則》,為學生烙上「規則印記」。怎樣遵守《守則》?問題設計環環相扣,課堂推進層層深入,水到渠成進入成果展示環節。成果展示:從心所欲不逾矩根據《守則》內容9條282個字,制定評分標準,給出評價要求,設置獎品激勵,將學生分成9個小組進行「學習守則大比拼」。
-
專家解讀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修身涵養 固本強基
在落實上下功夫,引導學校將《守則》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才能有效推動工作。《中小學生守則》是在廣大中小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學生全面發展的方方面面,貫穿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在「落實」上下功夫,將《守則》各方面的要求落實到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變臉」引起各方關注
近日,教育部就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向公眾徵求意見。新版《守則》合併了以往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將70條要求精簡為9條,並刪去「見義勇為,敢於鬥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等表述,同時提出了「控制上網時間」、 「熱心志願服務」、「低碳環保生活」等新要求。
-
教育部發布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湖北日報訊 (記者龔雪)中小學生要會自護懂自救,遠離毒品,不比吃喝穿戴,不說謊不作弊。記者昨日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秋季開學開始實行。2004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