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守則與時俱進 新守則下學期起試行 - 網易教育頻道

2020-12-13 網易教育


中小學生守則與時俱進 新守則下學期起試行
2002年12月23日15:54:16 北京青年報 潘洪其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委主持制定的《北京市小學生守則》、《北京市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北京市中學生守則》、《北京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即將出臺,下學期起將在北京市各中小學試行。
  
  從公布的內容看,新中小學生守則十分鮮明地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較好地切合了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環境保護、誠實守信、奉公守法、求實創新、平等自主、開放進取等重大時代主題對青少年教育的要求。以小學生守則為例,以前要求學生「按時上學,不隨便缺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現在改成「努力學習,勤思好問」,突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研究問題、探索未知領域的素質和能力。又如新中學生守則第九條規定「自尊自愛,克服困難和挫折,不吸菸,不喝酒,不賭博,遠離毒品」,針對當前複雜的社會環境可能對中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對塑造中學生的堅強性格、健康人格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學生不應該是溫室裡的花朵,他們今天在什麼樣的規則、規範中學習、發展,將決定他們在明天成為什麼樣的勞動者和建設者,而這最終將決定我們社會未來的面貌。所以,尊重傳統而不拘泥於傳統,立足現實而又著眼於未來,將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的精神貫穿始終,是我們在幫助中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他們的現代社會觀念和公民意識的時候應當遵循的一個原則。
  
  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要處理好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係。中小學生守則的修訂也不例外。一些過去十分重視的問題,如果在今天漸漸遠離了時代發展的需要,就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而不能算是「背叛歷史」。比如上世紀90年代初實施的小學生行為規範規定,「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敢於鬥爭」,新規範中刪去了「敢於鬥爭」,只保留「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敢於和壞人壞事作鬥爭,不但可以聯繫到革命戰爭年代鼓勵青少年與敵對勢力作鬥爭,而且有點兒像魯迅先生形容的,「至於少年和兒童,則拼命的使盡他們稚弱的心力和體力,攜著竹筒或撲滿,奔走於風沙泥濘中,想於中國有些微的裨益者,真不知有若干次數了」(《偽自由書·保留》),還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刻意培養「少年英雄」的傳統,與現代社會保護未成年人以及幫助未成年人學會自我保護的思路顯然是格格不入的。這樣也許會讓一些人感到困惑:劉胡蘭、劉文學、賴寧等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該怎麼看待?難道今天的青少年就不用學習他們敢於和壞人壞事作鬥爭的精神了嗎?對於這樣的問題,要引導中小學生辯證地、歷史地加以看待,既不能生搬硬套前人的結論,也不能簡單地用今天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的社會現實條件去否定歷史的真實。
  
  新中小學生守則的頒布實施,同時對我們的基礎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它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更新觀念,深刻領會新守則中貫穿的與時俱進的精神實質,不斷學習創新,努力完善自我,優化自身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藝術,才能在今後的工作中用新守則嚴格要求學生,把他們培養成有希望、有追求、全面發展、可堪重任的一代新人。

手機簡訊,推薦新聞給好友
我要發表評論】  【】  【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最近一小時熱門文章
  頻道精選


相關焦點

  • 北京市頒布實施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和行為規範
    北京市頒布實施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和行為規範 日正式出臺,將於新學年開始在全市各中小學試行。「愛護環境」將成為新小學生守則中一項重要要求,而對中學生提出了要「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更高要求。「誠實守信」作為《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也被列入中小學生守則。  從公布的內容看,新中小學生守則十分鮮明地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較好地切合了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環境保護、誠實守信、奉公守法、求實創新、平等自主、開放進取等重大時代主題對青少年教育的要求。
  • 教育部:控制上網時長擬入中小學生守則
    昨天,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與舊版相比,新《守則》增加很多貼近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內容,如:控制上網時間、垃圾分類低碳生活、遠離毒品等。此前,有教育部官員談及守則修訂時提出,將取消一些空洞的內容,更方便學生掌握和理解。對此,中小學校長及家長普遍反映,新版守則對學生影響的可操作性更強。但也有教育專家指出,新版守則在親和力方面仍有不足。
  • 2015年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解讀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校長黨總支副書記 陳雪芬  2004年版《中小學生守則》和配套《規範》自發布以來,對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因此,從2014年開始教育部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做出了更符合新時代的修訂方案,2015年8月頒布實施。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出爐 各國守則對比
    因此,教育部2012年啟動了《守則》、《規範》修訂工作,集合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意見,「堅持貼近時代、突出基本、易記易行」的原則,注重可操作性,將《守則》和兩個《規範》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    這次修訂,將原先共 70條2000餘字的守則與規範合併,精簡到9條381字。
  • 2015版《中小學生守則》發布 教育目標更明確
    原標題:2015版《中小學生守則》發布 教育目標更明確   實施已十年之久,曾被指「空洞」「可操作性不強」的《中小學生守則》終於有了新變化!8月27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已正式印發,「主動分擔家務」「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等更具可操作性,學生可以做到的具體行為規範被增加到守則中。
  • 防性侵要寫入《中小學生守則》
    2004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執行了十年之久,受到不少成效,但是也存在居多不足,比如比較抽象。2012年,教育部啟動修訂工作,將三者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版的《中小學生守則》,將於日前公開徵求意見。   三者合一形成新版的《中小學生守則》,由原來的70條規範濃縮成9大準則,內容更為精煉。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公開徵求意見(附:多國小學生守則對比)
    有評論稱,守則徵求意見稿引起網絡熱議,絕大多數網民投以讚賞和支持,成為近年來中國教育工作難得的一大亮點。【教育專家表示】和舊版相比,新版「守則」在內容上更「接地氣」,更易操作;去掉了一些不適合的內容,又增加一些與時俱進的新內容;強調以人為本,減少了一些概念化的宏大敘事,回歸了守則的應有之義。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增增減減 操作性更強
    原標題:新《守則》增增減減,操作性更強   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將原版《中小學生守則》和針對小學生、中學生的兩個《日常行為規範》合二為一。現行的守則自2004年制定,迄今已沿用10年。   與舊版相比,新《守則》增加很多貼近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內容。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見義勇為變自救 被贊接地氣
    教育部網站公告稱,舊版《守則》《規範》在實施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有些規定不符合實際,內容過多且交叉重合等。此次修訂前委託專家進行專項課題研究,並廣泛聽取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等各方意見,堅持貼近時代、突出基本、易記易行原則,注重可操作性。「舊版的一些守則很空洞,如愛國和誠信。新版則有具體的行為表述,如誠信包括不擅動他人物品,借東西及時歸還等。」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更現代更接地氣(圖)
    社評日前,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新版「學生守則」體現了具有時代特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加了「文明綠色上網」等接地氣的內容。
  • 熱點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哪些地方還可完善?【附:多國小學生守則對比】
    昨天,教育部正式通過其官方網站就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有評論稱,守則徵求意見稿引起網絡熱議,絕大多數網民投以讚賞和支持,成為近年來中國教育工作難得的一大亮點。教育專家表示,和舊版相比,新版「守則」在內容上更「接地氣」,更易操作;去掉了一些不適合的內容,又增加一些與時俱進的新內容;強調以人為本,減少了一些概念化的宏大敘事,回歸了守則的應有之義。
  • 聚焦新版《中小學生守則》:新增內容針對當前短板
    這是繼2004年以後,《中小學生守則》10年來的首次重新修訂。由於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培養,新《守則》甫一亮相,就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網聚觀點  新《守則》接地氣與時俱進  大河網網友「幾點興子」:新《守則》相比過去的《守則》,有了明顯改善。
  • 教育時評: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彰顯人性關懷
    昨天,教育部《中小學生守則》開始面向社會徵求意見。舊版《中學生行為規範》中的「見義勇為、敢於鬥爭」也被刪除,新規更注重提醒孩子們「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8月2日《現代快報》)  去年9月,關於《中小學生守則》的修改計劃就已經被提上日程,時隔近一年後,新版「學生守則」終於浮出水面。
  • 修改中小學生守則 變說教為實踐
    中小學生守則應分開制定  「珍愛生命,注意安全」是《中小學生守則》第4條中的內容。在全國政協委員湯素蘭看來,守則中類似這樣的口號對孩子來說太抽象。  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將原來的《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守則》合併修改,頒布實施《中小學生守則》共十條,與之配套的還有《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20條。湯素蘭指出,近年來有許多家長和民間人士感嘆守則內容空洞,全是概念,表述方式口號化,如不死記硬背,小學生根本記不住。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雖然規定得很細,但有1100餘字,更難記。
  • 重慶中小學貫徹落實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參與勞動實踐,熱心志願服務;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開學之初,當2015版《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正式走進我市中小學課堂時,如何活學活用《守則》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顏值幾何?
    還記得《中小學生守則》長啥樣麼?估計不少人記憶猶新的是:當年,咱可是抄過幾十遍的!據說,我國最早版的《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發布於1981年,此後在1991年、1994年和2004年曆經多次修改。
  • 河間教育:踐行《中小學生守則》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12月8日,市曙光小學校長孫立紅為六年級(4)班學生上了一堂以「踐行《中小學生守則》,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思政課,和學生一起重溫《守則》,為學生烙上「規則印記」。怎樣遵守《守則》?問題設計環環相扣,課堂推進層層深入,水到渠成進入成果展示環節。成果展示:從心所欲不逾矩根據《守則》內容9條282個字,制定評分標準,給出評價要求,設置獎品激勵,將學生分成9個小組進行「學習守則大比拼」。
  • 專家解讀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修身涵養 固本強基
    在落實上下功夫,引導學校將《守則》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才能有效推動工作。《中小學生守則》是在廣大中小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學生全面發展的方方面面,貫穿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在「落實」上下功夫,將《守則》各方面的要求落實到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變臉」引起各方關注
    近日,教育部就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向公眾徵求意見。新版《守則》合併了以往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將70條要求精簡為9條,並刪去「見義勇為,敢於鬥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等表述,同時提出了「控制上網時間」、 「熱心志願服務」、「低碳環保生活」等新要求。
  • 教育部發布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湖北日報訊 (記者龔雪)中小學生要會自護懂自救,遠離毒品,不比吃喝穿戴,不說謊不作弊。記者昨日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秋季開學開始實行。2004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