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哥說到做到!10月起向香港同胞開放內地行動支付服務

2020-12-12 唆麻

就在今天下午,騰訊攜手銀聯對外公布了一項合作:為香港同胞提供在內地的行動支付服務。從今年10月起,港人將可在內地商戶暢通無阻地使用微信香港錢包進行付款,覆蓋衣、食、住、行等多領域商戶。同時,微信香港錢包將接入銀聯轉接清算系統,保障微信香港錢包用戶跨境行動支付的安全、合規。

首批接入的商戶則包括了滴滴、美團外賣、大眾點評以及12306

除了吃喝玩樂之外,接入12306意味著以後香港同胞足不出戶就可以使用港幣通過微信在12306上購買所有車票,極大地便利了港人生活。

推動大灣區金融科技的一體化

騰訊金融科技之所以要實現香港、內地雙向跨境支付,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一是連接更多消費場景培養用戶使用習慣。

由騰訊公司聯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和馬蜂窩旅遊網發布的首個《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支付綠皮書》中的數據顯示:僅香港與內地之間,每天有近70萬人次跨境往來;2018年上半年,微信支付在港澳地區的支付筆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倍,其中90後廣東遊客在港澳行動支付消費筆數佔比超過一半。

隨著越來越多來香港旅遊的內地遊客習慣了用微信進行消費,騰訊也針對香港的商業店鋪進行了相應布局,可以說目前香港行動支付的土壤已經具備了,但本地人消費習慣還未建立起來。

事實上,目前香港絕大多數人依然習慣使用現金,部分用信用卡,香港便捷的八達通,使得外來的支付工具很難切入到香港本地市場,這也是香港金融業發達,但行動支付卻剛剛起步的原因。

而作為布局境外市場的第一站,騰訊和阿里拿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的港版「支付牌照」,並針對當地用戶推出本地錢包,即WeChat Pay HK與 Alipay HK,但發展卻並不如意,道理就是上面的原因。

而內地發展迅速的行動支付市場,使得港人來內地旅遊時,也會被動式接觸行動支付。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實現跨境支付,有助於提高香港用戶使用微信支付的消費習慣,也能客觀的推動微信香港錢包在香港市場的用戶活躍程度

二是內地市場的行動支付市場已經基本飽和,需要拓展新的市場增量。

騰訊行動支付很早就確立了兩條腿走路的原則:一是境外本地化,二是跨境支付。

此前,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陳起儒就表示,「騰訊在境外支付業務布局上有兩條發展路徑,一是通過跨境支付滿足中國遊客境外旅行的便捷支付需求,目前已支持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的合規接入,支持超過13個幣種(包括人民幣)直接交易。另一方面,在微信用戶量比較高的地區,例如分別在香港和馬來西亞,騰訊申請到了當地的合法接入,以本地錢包向香港、馬來西亞當地用戶提供便利的行動支付服務,為當地居民提供吃穿住行一站式的生活服務。」

而這些努力的背後,則是騰訊積極推動大灣區金融科技一體化。

大灣區這個概念自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後,騰訊隨即在香港發起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邀請各行各業一起探討,如何共建世界級灣區。目的也很明確——作為身居深圳的網際網路巨頭,可以作為主理人參與到大灣區的建設,從而確立自己在新一輪產業建設中的行業地位和產業優勢。

如今,經過一年的探索和思考,也基本確立了金融科技作為大灣區發展的主引擎。

在今年6月份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上,騰訊除了宣布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和騰訊金融學院香港分院之外,將以其在大數據、區塊鏈、AI等底層技術方面的雄厚實力撐起整個灣區金融科技生態。

騰訊的金融科技正在嶄露頭角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外界對於騰訊在金融領域的布局一直不太了解。事實上,騰訊本身對於金融領域也一直小心翼翼。

2015年,在財付通十周年之際,騰訊將原來的基礎支付、網際網路理財等金融科技業務合併後組建了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FiT),而後升級為騰訊金融科技。從FiT升級為騰訊金融科技的原因,我覺得是騰訊決心將財付通的戰略方針轉向支付託底、金融向上,利用大數據和技術實現金融科技應用層面上的創新。

FiT最初是以微信支付和QQ錢包為基礎的,在這基礎上開展的理財、證券以及一系列的金融創新服務,隨著業務的擴大和護城河的加深,FiT已經不僅限於支付了,而是包括了大量的金融創新服務。

騰訊濱海大廈·夜景

其次是,突出了科技(tech)在金融領域的作用和價值,也就是tech是為fin服務的,而不是為了顛覆和取代金融。劉熾平說金融是個專業度非常高的領域,騰訊對此有一顆非常敬畏的心,基本上能夠概括騰訊對於金融的態度和想法。

如今,騰訊金融科技以騰訊行動支付和金融應用為核心,為用戶提供金融科技服務,旗下包括行動支付類產品例如手機充值、信用卡還款、騰訊乘車碼、微信香港錢包、跨境匯款等;金融應用產品如騰訊理財通等;證券產品如騰訊自選股、騰訊微證券等;此外還有騰訊區塊鏈、騰訊金融雲等金融科技創新產品。

經過幾年的摸索和探索,騰訊在金融領域科技領域的布局已經逐漸嶄露頭角,其構造的金融科技生態,可能會成為騰訊未來五到十年內新的增長引擎。

相關焦點

  • 10月起 微信向香港用戶開放內地行動支付服務
    在內地行動支付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香港市場則成為巨頭們開拓市場的必爭之地。這一次,微信率先發力。9月26日,騰訊攜手銀聯舉行兩地雙向跨境支付啟動儀式。在中國人民銀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微信香港錢包宣布成為首家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行動支付服務的香港儲值支付工具持牌方。
  • 香港的行動支付落後內地多少年?
    但與內地城市覆蓋達九成以上的行動支付相比,時至今日,香港行動支付比例仍不到兩成,活躍用戶更少,行動支付的使用場景也有些寥落。有些人費解,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為什麼對於金融科技創新的接納速度如此之慢?成熟支付社會養成的習慣是最大阻礙。
  • 打通「雙向跨境支付」,10月起香港居民在內地可用微信買高鐵票了
    9月26日,在中國央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微信香港錢包宣布成為首家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行動支付服務的香港儲值支付工具持牌方。這意味著,從今年10月份開始,香港微信錢包用戶支付時,微信香港錢包將自動將需要支付的人民幣金額,換算對應的港幣金額,用戶可通過錢包餘額、已綁定的信用卡或銀行卡中的港幣進行支付內地高鐵、打車、享美食等商戶。據騰訊官方介紹,首批接入的內地商戶包括12306,以及滴滴打車、美團、大眾點評等騰訊投資公司的產品,覆蓋衣、食、住、行等方面。
  • 10月起,香港居民將可在內地用微信支付買高鐵票、打車
    10月起,香港居民將可在內地使用微信買高鐵票、打車。9月2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騰訊和銀聯在深圳舉行的雙向跨境支付啟動儀式上了解到,在中國人民銀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微信香港錢包宣布,成為首家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行動支付服務的香港儲值支付工具持牌方。首批接入的內地商戶包括12306、滴滴打車、美團、大眾點評等,覆蓋衣、食、住、行等方面。
  • 騰訊與五大國際卡組織探討合作,外籍用戶將可在內地用微信支付
    然而,不能便捷地使用行動支付,已成為港澳臺同胞及外籍人士在中國內地生活的一大痛點。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門出臺了多種政策,便利港澳臺同胞及外籍人士在中國內地的生活。10月30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關於促進金融科技發展支持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優化支付清算服務的應用場景,運用金融科技優化人民幣國際化的金融基礎設施,探索突破港澳臺同胞及外籍用戶應用第三方支付工具的障礙。
  • 港媒:內地行動支付熱潮吹向香港 但改變消費習慣尚需時日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導港媒稱,手機支付如今已成為內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香港,手機支付雖還不足以取代現金支付在香港人心中的地位,但也逐漸開始普及,潛移默化地影響香港人的支付方式。根據「AlipayHK行動支付普及指數」調查,香港行動支付普及指數達到53.9,高於50平均線,反映「行動支付」概念在香港已逐漸成形。據《香港商報》網站7月17日報導,香港金管局早前宣布,將於今年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統(FPS),WeChat Pay HK、AlipayHK都看好該系統,希望可以成為首批提供跨系統服務的機構。
  • 香江潮起動地來——記香港助力內地改革開放40年
    遙想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中華大地,改革開放大門徐徐打開。發展需要資金,改革需要路徑,香港成為助推中華大地改革開放的首選窗口。這裡不僅有資金、市場,更有一大批愛國情懷和國際視野兼具的各界精英。香港通過提供資金、技術信息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助力內地改革開放駛入快車道,香港這顆「東方明珠」在內地改革開放浪潮的洗禮下也變得更加璀璨奪目!
  • 香港用戶在內地可用港幣打車和吃飯了 微信支付幫著自動換算
    今天起,微信香港錢包正式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行動支付服務。
  • 騰訊香港支付業務再下一城 港人將可在內地使用微信打車、享美食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 9月26日,微信香港錢包宣布,在中國人民銀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成為首家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行動支付服務的香港儲值支付工具持牌方。據了解,首批接入的內地商戶包括12306、滴滴打車、美團、大眾點評等,覆蓋衣、食、住、行等方面。
  • 跨境匯款行動支付更便利
    首先,簡化企業跨境貿易程序,開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企業資金結算效率大幅提高,銀行審核時間大幅縮短。其次,針對跨境電商結售匯及資金收付便利化服務,「出口跨境電商直通車」無需經由境內第三方支付機構並向其支付費用,開通以來累計為出口跨境電商節約手續費8242萬元。
  • 「澳門同胞大灣區消費季」跨境支付優惠活動即將開啟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紫豪)上證報記者獲悉,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便利澳門同胞入境支付消費,網聯公司聯合中國銀行、中行澳門分行和澳門通公司,將於近期在大灣區面向入境澳門同胞開展行動支付優惠活動。活動將覆蓋2021年元旦、春節等多個重要節假日。
  • 「澳門同胞大灣區消費季」 跨境支付優惠活動即將開啟
    來源:金融界網站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便利澳門同胞入境支付消費,網聯公司聯合中國銀行、中行澳門分行和澳門通公司,將於近期在大灣區面向入境澳門同胞開展行動支付優惠活動。活動期間,凡持有澳門中銀手機銀行APP 及 MPay 澳門錢包APP 的用戶均可在中國銀行大灣區內地指定商戶進行跨境掃碼支付,並享受首單減免、階梯滿減等優惠活動,讓利澳門同胞,促進大灣區經濟發展。
  • 10月起 香港居民可在內地微信買票、打車、享美食
    原標題:10月起,香港人將可在內地使用微信買高鐵票、打車、享美食9月26日,騰訊攜手銀聯在騰訊濱海大廈舉行「行動支付,暢享兩地」雙向跨境支付啟動儀式。在中國人民銀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微信香港錢包宣布成為首家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行動支付服務的香港儲值支付工具持牌方。
  • 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陳起儒:香港行動支付在發展初期,合作雙贏是主...
    「未來我們會看到香港交通出行領域也會出現乘車碼這樣的服務,至少在一些通道上作出支持二維碼的乘車服務。」當被問及「騰訊行動支付在港是否有類似內地的乘車碼的拓展計劃」時,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陳起儒對雷鋒網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 行動支付服務Line Pay向全球用戶開放
    藉助這項服務,用戶可以支付 Line 的相關服務花費,或者完成與 Line 合作的商家、App 之間的交易。支付方式囊括信用卡、便利店支付、銀行帳號儲值支付——此三者已在日鋪開,而全球市場目前只開放了信用卡支付。
  • 為了香港同胞,內地網友把這個網站擠癱瘓了
    近期,香港發生了多起傷害無辜民眾的暴力事件。57歲李伯(李志祥)沒有阻礙行人,沒有破壞一磚一瓦,只因意見不同,就被暴徒縱火燒成重傷。70歲清潔工羅伯(羅長清)被暴徒用磚塊擊中頭部,不治身亡。據網站頁面顯示,「本項目旨在發起設立香港李伯羅伯專項救助基金,通過內地同胞的愛心善心匯聚,在經濟方面幫助兩個遭暴徒傷害的家庭。計劃籌款周期一個月,籌款目標人民幣200萬元,分別給予2個家庭各100萬元幫扶。」當晚將近10點時,記者嘗試進行捐款,發現網頁打開速度很慢。
  • 為什麼香港人寧願使用現金支付,也不用行動支付?無知真可怕!
    為什麼香港人寧願使用現金支付,也不用行動支付?無知真可怕!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大家肯定覺得行動支付在香港也特別普及,不過現實卻剛好和我們想像中的相反,香港沒有跟上內地的步伐,為什麼香港人不喜歡使用行動支付呢?最近,關於五糧液和涪陵榨菜大家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和臺灣人一樣,許多香港內部的人對於大陸的發展也很不了解,大家對於中國大陸的印象還都停留在幾十年前,普遍認為大陸內部依然非常落後。
  • 行動支付入臺記
    當時,內地第三方行動支付的話題在臺灣媒體上很火。 那一年,第一銀行也開始了他自己的網絡支付之路。2月份,成為官字頭重唯一被核准通過經營網絡第三方支付機制評選的銀行。4月份,第一銀行成立第三方支付業務工作小組。「我們2012年就去發展,想參考內地的做法,想做臺灣的第三方支付。」吳柏辰說。6月份,他就開始飛往內地,和支付寶、財付通、塊錢等洽談合作。
  • 港澳版「雲閃付」上線兩年帶動銀聯行動支付服務更普及
    港澳版「雲閃付」上線兩周年之際,銀聯國際宣布,港澳地區已落地包括「雲閃付」在內10個支持銀聯二維碼的錢包產品,累計綁卡超百萬張,為越來越多港澳居民提供基於銀聯卡的行動支付服務。今年以來,港澳持卡人掃碼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超過1倍。港澳地區已累計發行超3000萬張銀聯卡,是當地居民主要的支付工具。
  • 滴滴香港上線計程車叫車服務:內地、香港、臺灣三地漫遊啟動
    2018年2月5日,香港消息。36氪獲悉,滴滴出行旗下服務香港民眾逾三年的「快的Taxi」今日完成全面升級,DiDi APP即日啟動試營運。滴滴出行品牌正式進入香港。滴滴亦表示,已經與內地、臺灣及南美超過500家計程車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期待有機會幫助香港的士公司改善信息管理,提升營運效率。滴滴香港品牌升級完成,標誌著滴滴開始在內地、香港、臺灣提供服務;滴滴 APP在內地、香港、臺灣間的漫遊服務亦同時啟動公開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