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將經歷一場巨變。未來的商業街將成為一個融合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高科技場所,人們將在商店裡利用高科技手段體驗產品,和品牌互動,而不只是購買產品和服務。
這是實力傳播全球「預見2038」項目中預測的主要趨勢之一。該項目是2013年10月實力傳播25周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旨在研究未來25年世界將如何變化,並為營銷人員出謀劃策。《2038:未來25年六大趨勢》評估了未來25年經濟、社會、科技和娛樂媒體的變化將會對消費者行為帶來何種影響。
趨勢一:「電子商業街」時代來臨(The Age of The i-Street)
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了很多人的購物方式,實力傳播認為未來的科技發展將使零售店發展為「體驗中心」,提供多種感官體驗,讓消費者與品牌和產品進行互動。事實上,現在的繁華商業街(High street)將變身為 「電子商業街」。品牌可以根據系統裡的用戶信息,及傳感器收集的顧客店內行為,通過AR增強現實技術和一系列的交互式顯示屏為顧客量身打造店內體驗。人們大部分的購買行為將在線上完成,在我們有空的時候,有些特別的產品,我們也可以自行設計,並通過3D印表機生產出來。
趨勢二:「崛起的市場」現象(The Rising Markets Phenomenon)
未來25年,全球經濟版圖將發生重大變化。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30年,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將佔全球GDP的二分之一。 「靈貓六國」(CIVETS)——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持續增長。實力傳播不再將這些國家定義為「新興市場」,而將其歸為「崛起的市場」。同時,我們預測未來將迅速增長的新市場有:秘魯、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加納、菲律賓和緬甸。
趨勢三:負責任的消費主義 (Collectively Responsible Consumerism)
現在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消費習慣對世界的影響,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參與保護地球和改善生活的活動。實力傳播相信這將促進「負責任的消費主義」的發展。消費者、企業和政府將為人類共同的福祉攜手合作。
趨勢四:社交合作帶來契機(Welcome to the Social Cooperative)
社交媒體把人們連接成了可以互相幫助的網絡。未來25年這個網絡將會逐漸擴大,消費者對企業和組織的聯合影響力和議價能力增強。現在各公司主要將社交媒體作為傳播平臺,但未來社交媒體將轉變為其商業模式的基礎,促進品牌與消費者的合作。在新世界裡,消費者將參與產品設計,為品牌的發展做貢獻,同時獲得相應的獎勵、折扣或其他回報。
趨勢五:萬物互聯(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
未來25年,網際網路將延伸至實物領域,出現各種能夠幫助人們打理生活的智能設備,這些設備整合了傳感器和相關數據,並能連接網絡。可穿戴設備、甚至是可植入皮膚的晶片都將變得司空見慣,把人們和生活中接觸到的所有物質連接起來。這使得品牌可以提供私人定製服務,提供滿足人們每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但在這種高度個性化的時代裡,人們會不會失去「驚喜」帶來的樂趣?
趨勢六:全民內容創造(Democratisation of Content Creation)
在新技術和社交媒體的推動下,未來25年,消費者創作和傳播的內容將和專業人員創作的新聞和娛樂內容不相上下。「全民內容創造」時代將會湧現更多個體內容提供商和發布商,其創作的內容將由個體發布,或由傳統媒體發布。儘管消費者創作的內容顯著增長,但對主流媒體和娛樂公司提供的專業內容需求仍然強勁。
從「預見2038年」項目中剖析的六大宏觀趨勢中,實力傳播發布了2014年,由於科技發展而改變的十個消費者行為。
追求體驗:自我發現之旅(Experience Quest: The Journey to Self-Discovery)
移動網際網路讓信息隨手可得,越來越多人將摒棄大眾消費主義,追求自己的體驗。品牌可以為這一轉變提供幫助。
手腕設備:衡量個人健康管理的成就(The Goal Wrist: Measuring Personal Success)
今年測量健康狀況的手腕設備將更加普及。品牌可以藉助大數據的力量,給消費者提供獎勵,鼓勵人們進行健康管理。
群體消費:各得其所(Community Consumption: Rooted in Self Interest)
由於經濟壓力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聯合起來獲得更多折扣,並分享自己的資源。點對點技術(Peer-to-peer)公司的出現促進了這一趨勢的發展,品牌可以從中分得一杯羹。
拍照變革:智能的自我展示(Photographic Timeline: The Smart Showcase of Self)
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革新了攝影。人們可以拍下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分享。今年照片的展示將更加智能和有選擇性。
創造性合作:一展獨特才能(Creative Collaborators: Unleashing Unique Talent)
用戶自製內容將從簡單的自我表達轉變為有價值的信息和娛樂內容的創作。媒體將與最佳內容製作者合作創造內容。
盜版之死:按需內容興起(Death of Piracy: Rise of on-demand content)
雖然很多消費者期望免費的數字內容,但付費的內容訂閱正在興起。消費者越來越願意付費租賃或觀看優質的、可在不同設備播放的內容,而不是購買和保存內容。
仿真影院:多功能屏幕(The Immersive Theatre: Multi-faceted Screens)
起居室將轉變為仿真數字影院,人們可以在大屏幕上欣賞和分享內容,玩高科技在線遊戲及其他各種在線體驗。
生物識別蔚然成風:解密情感(Biometric Pursuit: Making Sense of Emotions)
2014年生物識別技術將成為主流。通過識別肢體語言的細微差別,品牌可以按人們的情緒提供相關內容。
人性化廣告:選擇性購物(Intimate Ads: Opting-in to Shop)
行動裝置越來越了解人們的行為,如能夠預測我們日常需求的應用程式的湧現,將使2014年的數字廣告會更加個性化,推送的訊息將會更加精準,且幹擾性越來越小。
從商業街到電子購物街:重塑店內體驗(High street to iStreet: Reinventing the In-Store Experience)
2014年電子購物街將誕生。零售店將鼓勵顧客使用行動裝置了解更多產品信息,並且店內傳感器會自動識別老客戶,促進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