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訪】「翼展未來」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學術副校長馬迪專訪精彩回放

2021-02-15 直說擇校
「翼展未來」家庭教育論壇暨國際學校聯展深圳站、廣州站、上海站、北京站、天津站圓滿閉幕,現場到訪的眾多國際學校校長及招生負責人、學術負責人接受了來自騰訊教育、直說擇校的專訪。專訪中,各位教育界資深人士道出了對國際教育整體發展趨勢的預測、對國際學校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的經驗分享,還對現場到場的家長和接受國際化教育的小學習者們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美好的祝福。接下來,就讓我們對這一場場傾注了這些國際化教育的專家、國際學校的各位掌門人熱情與智慧的見解做一次全面的回顧。希望這些專訪的文字記錄,能夠為今天正在擇校的家庭提供幫助,也希望給教育同行們更多的啟示和借鑑。

主持人:各位網友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翼展未來家庭教育論壇暨國際學校聯展北京站,今天我們也是特別的榮幸邀請到了馬副校長,請馬副校長和我們網友朋友們做個自我介紹。

馬迪:大家好,我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的學術副校長馬迪,今天很高興能來到騰訊國際學校展會與大家分享我們對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主持人:說到教育,尤其是國際教育,其實很多家長會有一個情結,這個情結叫做「名校情結」,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上學非名校不可,一定要選擇名校,對於這件事情您怎麼看待?

馬迪:首先,我認為這個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大家對美好的事情有嚮往,而名校之所以是名校也是因它有突出的優勢和特色。但家長的夢想不是孩子的夢想,為人父母的責任不是替孩子做決定,而是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熱愛並深入培養這份熱愛。並且,名校並不適合所有人,是否匹配非常重要。

主持人:咱們又是用什麼樣的優勢來引導這部分名校情結的家長,讓他們意識到量身定製的教育,或適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和我們網友朋友們介紹一下。

馬迪:擇校是一門大學問,很多家長只關注大學的排名、專業的排名,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需要考量的因素,比如具體的教學方法、課程設置、大學的地理位置,實習機會等都是在選擇學校時需要家長和學生重點關注的,而這些需要一個專業的團隊去幫助學生和家長做好規劃。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有一支十人的升學規劃團隊,可以說在大部分國際學校中師生比是最高的,也是最專業的。升學規劃主任劉乙晨老師,是劍橋學校社區工作組的核心成員。她帶領的團隊為我們的學生提供專業規劃指導服務,我們叫它「成長契約」。「成長契約」顧名思義就是學校與家長和孩子締結一個三年的規劃契約,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三大素養發展路徑和學業規劃,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學術研究項目、素養提升課程和升學規劃指導,幫助每位學生找到自己的夢想和熱愛。

除此之外,學校的學科老師也會分享自己的海外學習經歷,幫助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我們80%的老師都有海外學習經驗,其中很多老師畢業於國外知名院校,比如我就曾在劍橋和哈佛讀書。學生在申請劍橋時,就會問我關於學院的選擇和課程設計的問題,除了幫他們分析官網上的信息,我還會以曾經的學生角度分享一手的信息。我們還有老師從美國紐約大學,英國愛丁堡,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大學畢業,他們像我一樣都在學生申請時,給學生提供了很多信息,從而使擇校過程變得更理性更從容。

主持人:在北京有很多學生本身自身的成績就非常的優秀,而且自身的素質也可以說是非常過硬,對於這一部分孩子來說,我們有哪些優勢可以再吸引這些非常優秀的學生呢?

馬迪:我們課程中心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並以此鞭策自己不斷提高,滿足優秀學生的需求。宏觀來講,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隸屬於北外,具備北外的兩大DNA-英語教育和國際化人才培養。並且,北外國際與劍橋國際有非常緊密的合作,北外國際課程中心的主任曹文教授被選為第一屆劍橋國際教育諮詢委員會唯一東亞委員,這要求北外國際課程中心的老師必須最快最全面的掌握A Level課程和考試信息,並確保落實在實際教學中。

從具體執行層面來講,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是北外國際下屬的七個國際課程中心之一。作為北京中心,我們的一大優勢是教師的教學研發能力和小而精的辦學理念。這首先體現在教學的嚴格把控,我們的學科組長中有劍橋的評卷官和培訓師,他們定期參與劍橋考試全球的判卷和教師培訓,也會將自己的心得和經驗分享給學科組內的老師,並要求老師不斷提高自己。

另一大特點,是教師與學生亦師亦友的關係。所有學校活動,比如:辯論賽,英語Spelling Bee,都是由學生和老師共同組織完成,這些團隊合作的機會讓老師和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做朋友,了解彼此,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另外,我們的老師非常負責。舉個例子,一位數學老師因為發現有一名學生因為英語單詞欠缺,讀不懂題,影響數學學習,便主動幫助這名學生制定單詞學習方案,每周和孩子一起列單詞表,督促孩子背誦英文單詞。從這個小例子可以看出,北外國際課程中心超高的師生比保障學生在校學習專業知識得同時也獲得高質量陪伴。

最後,北外國際課程中心注重家校共育,時刻保持與家長的密切溝通。比如,每周班主任老師都會給家長周報,反饋每一位學生的在校學習和生活表現;每學期至少三次家長會,將學生出現的階段性問題集中分享並提供解決方案。除此之外,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預約學科老師,老師、家長、孩子三方坐在一起就具體學習的問題一一溝通解決,幫助學生在一個最理想的狀態下完成他們的學業。

主持人:感謝您接受騰訊教育和直說擇校的採訪,希望您在今天的會議當中有所收穫。

馬迪:謝謝騰訊教育、謝謝直說擇校,謝謝廣大網友朋友。

(採訪結束)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