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展未來」家庭教育論壇暨國際學校聯展深圳站、廣州站、上海站、北京站陸續圓滿閉幕,現場到訪的眾多國際學校校長及招生負責人、學術負責人現場通過講座的形式分享了他們對國際教育的趨勢預測與發展探索,並給家長提出了很多中肯建議。
接下來,就讓我們對這一場場傾注了這些國際化教育的專家、國際學校的各位掌門人熱情與智慧的見解做一次全面的回顧。希望這些演講的文字記錄,能夠為今天正在擇校的家庭提供幫助,也希望給教育同行們更多的啟示和借鑑。
潘佳:各位家長,各位同行,上午好!我大概會花5分鐘介紹一下我們的學校,花15分鐘的時間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過去十多年的辦學過程當中,看到的走國際化路線的家長比較常見的兩大類誤區,我希望把時間用在這裡,無論大家是不是選擇我們學校,這些思考和探討對大家都能有幫助。
先來介紹學校,北京赫德是一所從小學、初中到高中的學校。在赫德所有校區,北京赫德,上海赫德,青島赫德和寧波赫德都是從幼兒園開始入學,學生在大學之前離開我們,升到海外非常好的大學。
北京赫德是從2017年開始在朝陽東壩開始辦學是從小學部開始,一直只有小學部,而且小學部一直是滿員的,所以就比較少出來跟大家做分享。很快我們的中學部即將開始,因為北京赫德自己的學生已經升到了六年級,明年就要升入到初中,所以我們即將開始自己的初中部和高中部,明年就會來錄取初一和高一的學生。其實聽我簡單一講,是很難準確了解一所學校的,大家永遠是要跟學校裡的校長、老師、教育家們去聊、去直觀的感受到這個學校,這樣才是最準確的。
「幾乎我們所有的老師的子女都在我們學校裡面就讀,所以大家不但可以問到他們關於我們學校的情況,也可以問到我們作為一個家長一線的體會是什麼。」所以在現場有幾位我們的教育者們,我希望大家之後能跟他們去溝通,今天有我們的幾位同事在場,我也給大家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中學部的victoria校長,取得了很多的榮譽,她可以跟大家分享她原來在美國紐約的學校有很多從中國本地來的學生,高中之後才到美國,那麼怎麼幫學生去銜接很優秀的大學?中間會有什麼樣的障礙和困難?
另外一位我們的年輕教師瑤光老師,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畢業的研究生,在我們學校的一線當老師,她可以給大家一些非常直觀的介紹,因為她畢業才剛剛第一年。她前面的這些經歷可以給大家很多的啟發。另外是我們招生的張老師和鄧老師,她們兩位不僅是招生部老師,也是我們學校孩子的家長。幾乎我們所有的老師的子女都在我們學校裡面就讀,所以大家不但可以問到他們關於我們學校的情況,也可以問到我們作為一個家長一線的體會是什麼。
五分鐘結束,我跟大家分享我在過去十多年的國際化教育經歷當中,家長們經常會問到的幾大類問題。很多家長來到學校,通常問的第一大問題就是說,你們是IB課程還是A-Level課程,你們學校的學費好貴啊,你們包託福嗎?你們包雅思考試嗎?這一大類的問題,我通常把它分類叫做關於「外教、洋高考」的問題。
第二大類是,到你們學校來,你是往英國送,還是美國送,還是加拿大,還是澳大利亞,你們學校有直通車嗎?一加一,二加二,三加三的項目,能被學校的好大學錄取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們幹這個事?第二大類問題,我管它叫「找出國留學流水線」的問題。
我為什麼說這兩大類問題,我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首先這種問題沒錯,沒有問題,這個問題是該問的,但是我為什麼把這兩大類問題叫做踩坑問題呢?我舉一個特簡單的例子,如果家長是想找出國留學的流水線,或者目標只是把標化考試考好,有很多專注於這個領域的機構可以短平快地幫您解決這些問題。
但是回到我們要選什麼樣的學校的問題上,孩子要花6年的時間上中學,從小學上就是12年的時間,那我們很多上海的家長,寧波的家長,包括青島的家長從幼兒園三歲開始進入我們學校,我們現在入學排隊最長的上海學校是我們的託班,排隊長的不得了,那這部分孩子是從兩歲開始進入這個教育體系,要上16年,那麼漫長的時間。
如果咱們家長只想解決上面我說的標化考試成績或者留學直通車這樣的兩個問題,那完全可以去找短平快的渠道,何必花16年的時間呢?
我跟大家分享這張圖,這是經合組織(OECD)在2017年做的一個研究,這個研究是預測2025到2030年最熱門的50大職業,我選了三個職業三張圖,你能想到是什麼職業嗎?左邊城市農業,中間,虛擬實境體驗設計,右邊,個人品牌顧問,諮詢師。
請問在座有哪位家長為孩子規划過這三種職業嗎?有請舉一下手讓我看一下。為什麼要把這三張圖掛在這裡?OECD在2017年組織了50位到100位全世界的專家做了這個預測,到今天你都可以說有的準,有的不準。
舉個例子,個人品牌師,因為以前做市場諮詢的營銷都是給一個組織或者是機構做營銷,他們預測說未來不需要,未來的品牌營銷所有的著重點都在某一個個人身上,從2019年開始,你問任何一個看過李佳琦賣口紅的人,他都會說這個是真的。
我為什麼把這張圖擺在這兒?是因為我剛才說我的很多工作是聊天,我大概花四分之一自己的工作時間在海外,跟大學的校長,高中很多名校的校長溝通,因為這其實是我們學生的出口,所以我時刻跟他們保持非常緊密的聯繫。這是從2018年開始,我經常聽到海外的大學校長跟高中校長在跟我提到的一個研究。
大學校長跟我提到的尤其多,最近一次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工業設計學院的校長跟我說這個事情,他說這個報告基本上告訴我們說未來是不能被預測的,所以我們設置什麼專業,告訴大家你今天應該學什麼,不要說對於做基礎教育的從業者,從小學一年級到十二年級,即使我們做大學教育,四年之後再看就可能全是錯的,那我應該怎麼辦?
還是舉兩個例子,兩張圖,這張圖片是我們上海的初中六年級,因為上海是五四制的小和初,六年級他們是初中一年級。
這些上海赫德六年級學生做的一個學術課題研究項目-古琴探究,現在很多孩子聽到古琴的聲覺得還不如彈棉花,對這個就沒有興趣了,但我們的孩子不會,他們要去帶著任務做研究。這個是在揚州,潘老師傅,做彈絲琴弦的手藝人。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好的關於英語學習的例子,這是因為在每一個項目做開題的時候,我們四到五個學生,其中有一組的學生告訴我們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就是希望做完這個探究之後能夠出18分鐘的演講,我們的目標是給一個從來沒有來過中國的或者是歐洲的只會說英文的小朋友,18分鐘,告訴他什麼是中國的古琴文化。
您在這樣的一所全日制學校經歷十幾年的培養,對於英語學習的目標,不應僅是語言習得,而是希望您的孩子成為一個真正跨文化溝通者。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如果孩子到我們學校裡邊來,您在這樣的一所全日制學校經歷十幾年的培養,我們對於英語學習的目標,不是語言習得,而是希望您的孩子成為一個真正跨文化溝通者,我再說一遍,不是語言或僅是語言習得,而是成為一個跨文化溝通者。這個就是一個特別好的例子。
託福考100分,不能保證你成為一個跨文化溝通者,他能保證你升入一個溝通的門檻。一個六年級的12歲的小朋友,在解題報告裡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跟從來沒有來過中國的美國或者是英國的小朋友聊明白中國的竹林七賢,這就是跨文化溝通者的優秀例子。
第二個例子,我們赫德現在的畢業生100%去了世界前50的大學,這些學生有些是從高中轉來的,當時中考的成績並非極其優秀,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那種「學霸」。
我舉個例子,小蔣同學,她是我們2018年的畢業生,去了英國G5的學院,拿了美國知名的曼荷蓮女子學院的offer,她跟我說,在申請曼荷蓮的時候,作為一個中國女孩,被問到怎麼描述中國女性現實所面對的很多問題,她跟面試官是這麼回答的,她說我在我們學校演過中國的經典戲劇叫《雷雨》,我演的那個角色叫繁漪,裡面有一句話臺詞是「我是某某某的情人,我是某某某的母親」,她說在那個時候,我去分析這個角色的潛臺詞是請問我是誰?在我身邊我仍然看到很多中國的女性一說話就是誰的媽媽,誰的愛人,那他們缺乏對自我的定義的認知,一個17歲的小女孩當著美國教授面試官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後來小蔣說:我認為這就是我被錄取的主要原因。
在畢業典禮上面,她作為學生代表講了一段話,她提到了自己在戲劇設計上的經歷,她也去參加了烏鎮戲劇節,得過一個具體什麼獎我忘記了,應該是青年展映的一個獎。她提這段經歷就是說:我在參加戲劇社不是為了想當演員,我沒有這個志向,三年的戲劇表演,我學會了和這個世界用一種不同的方式對話的能力。所以這是我想向大家展示的另外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想說,通過無論是中學6年,高中3年還是從小學到高中12年的一個學習,您來赫德,不是來找我要一個「留學直通車」的,也不是來找我要一個留學的「流水線」的,我們希望的是讓每一個孩子都發現他們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不要認為這些事情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你不是在一個僅以考試和分數為唯一衡量體系的競爭環境裡,這樣的孩子可以被世界頂級名校錄取。赫德希望給予大家的,不是一個留學的流水線,而是一個平臺,讓我們的孩子能眺望更遠的地平線。所以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避免的兩個誤區,就是這麼簡單。
我再強調一遍,我希望大家不是在找一個洋高考班,或者找一個洋課程學習班,赫德提出「重新定義、開啟雙語教育2.0」,是希望讓家長來找我們要更多的東西,在學習、在課程上面要更多的東西,哪怕是英語,也不僅僅是一個語言習得,而要成為真正的跨文化溝通者。您不要來找我們要留學的途徑,找我們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眺望更遠地平線的平臺,我們希望讓每一個孩子都不凡。這才是您花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有資源,讓孩子上很長時間的國際化雙語學校的最終目的。
謝謝大家!
天津四季酒店
三層宴會廳
(天津市和平區
赤峰道138號)
2020「翼展未來」家庭教育論壇暨國際學校聯展,名校雲集,機會難得,正在為擇校苦惱的家長,請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