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寶媽在我們寶媽群裡"求救",自己一歲的寶寶應該怎麼添加輔食,寶媽之前也做了不少功課,可是精心準備的輔食並不符合寶寶的胃口,孩子吃飯比以前更費勁,家長要想盡辦法追著喂,寶寶現在比同齡孩子要矮將近半頭,寶媽整天為了孩子吃飯傷透腦筋。
其實這個問題不光光只有這位寶媽遇到,也有很多讀者會私信問我,"明明已經很注意寶寶的飲食健康,基本就不給孩子吃零食,按時按點地給寶寶準備輔食,可為什麼孩子長得還是要比別人家的孩子慢一點?"
其實,寶媽們精心準備的輔食不一定就符合健康餵養的要求,有些輔食看起來健康,可是營養密度卻非常低,根本難以給寶寶提供日常營養所需:
米糊、米湯
當我問及一些寶媽日常會給寶寶準備哪些輔食時,很多家長都給我了一個相同的答案:"米湯、米糊"。
在許多家長眼中這確實是最佳的輔食,不僅好消化還有助於清火,尤其在夏季,孩子胃口本來就不好,吃一些簡單的米糊、米湯豈不美哉!
但是我想說的是,米糊、米湯這樣的輔食太過於"簡單",不僅製作簡單,營養更是單一的可怕,主要成分不過是一點澱粉和水,怎麼可以當作一頓飯給寶寶吃呢,營養密度太低。
寶寶的胃口本來就很小,而米湯、米糊中大量的水更容易使寶寶產生飽腹感,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吃飽了,而是喝飽了,還會影響寶寶喝奶的胃口,長此以往必定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
建議:如果寶寶胃口不好,家長完全可以把米湯換成粥,使用兒童專用電飯煲,把粥煮的軟糯、香甜,孩子自然也會更喜歡吃,家長在煮粥的時候也可以在粥中放入一些蔬菜泥或者肉泥,提升白粥的營養。
果汁、蔬菜汁
蔬菜和水果都是具有"特殊味道"的食材,有些寶寶很喜歡,自然也有很多寶寶對這些"特殊味道"非常排斥。
之前就有寶媽在群裡求支招,"寶寶不喜歡吃水果、蔬菜怎麼辦?"
有位寶媽就非常"機智"了,當機立斷建議這位媽媽,"你可以把水果、蔬菜榨成汁讓娃喝,蔬菜汁裡還能放點蜂蜜,這樣味道就好很多。"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用這樣的方法應對寶寶不愛吃水果、蔬菜,但是要知道將蔬菜做成菜汁讓寶寶喝非常不安全,不僅沒有辦法真正攝取蔬菜中的營養,還會把蔬菜上殘留的農藥以及高鹽、草酸都會溶解在蔬菜汁中,這樣的菜汁你還敢給寶寶喝嗎?
其次再說果汁,水果難以下咽,而果汁就不一樣了,喝起來酸甜可口,所以媽媽自然也更願意將水果榨成汁給寶寶喝。但是水果在經過榨汁過程時,會溶解掉其中的膳食纖維,就連基本維生素C也會流失很多,最後留下的就是大量的糖分,營養價值不高就算了,喝多了還會誘發寶寶患上齲齒病,這又是何苦呢?
建議:寶媽可以將蔬菜洗乾淨、煮熟之後,使用攪拌機將蔬菜做成菜泥,不論是放到孩子的粥裡還是做成蔬菜餅給孩子吃,都是既營養又健康;
至於水果,家長完全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將水果做成果泥,或者等孩子長大一些之後,將水果做成水果片給寶寶的食用,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一點,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以寶寶脾胃能夠接受的食物為主,種類不能太過於豐富,家長主要還是要觀察寶寶食用輔食的情況,是否會出現脾胃不合或者積食的問題。
輔食添加要循序漸進,最好從苗條蔬菜開始,然後逐漸向肉類過度,把容易引起孩子過敏的食物放在最後,而輔食的形態也要從軟狀向固體慢慢過度,給孩子一個適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