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了解背後原因,輕鬆教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2020-12-01 海豚育兒指南


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小男孩因為調皮,弄壞了飯店裡的物品,孩子的媽媽要求男孩向飯店的老闆道歉,可男孩不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還和媽媽置氣,伸手打了媽媽。孩子這種行為也惹怒了媽媽,於是媽媽當著所有人的面,把孩子打了一頓。


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這段新聞除了反應了孩子不懂事之外,更多的人責怪孩子媽媽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還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爸爸帶女兒逛商場時不小心把女兒惹生氣了,於是女兒直接甩開了爸爸的手,轉身就走。不過這位爸爸並沒有責怪女兒亂發脾氣,而是選擇繼續緊跟著孩子後面,並伸手準備再牽起女兒。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滿滿的都是爸爸對女兒的寵愛。


網友們紛紛表示,這位爸爸的做法是值得很多家長學習的。


同樣都是孩子在公共場合發脾氣的事件,兩位家長的做法確實截然不同的。到底哪位家長做法是正確的呢?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不遷怒,不貳過。」意思是說,不轉移自己的怒氣,不犯同樣的錯誤。既然孩子已經犯了錯誤,家長就更不能「以暴制暴」。



脾氣差的孩子,對其生活的影響有哪些

對於脾氣差的孩子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不容易交到朋友。其次就是影響孩子性格發育,孩子的性格容易變得暴躁,家長一旦沒有及時的做出正確的引導,那麼帶來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著名作家雷布斯曾說:「孩子衝你發脾氣,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幫他解決問題。」沒有孩子天生就是脾氣差的,孩子向家長發脾氣也是有原因的。

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原因


1、家長過於溺愛孩子


有的家長對待孩子真可謂是「捧在手裡怕摔,含在嘴裡怕化。」對待孩子的要求從來都是能滿足的全滿足,不能滿足的想辦法滿足。長此以往,就養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一旦家長拒絕孩子的要求時,孩子就會哭鬧發脾氣。


父母抱著兒子坐在扶手椅上Parents carrying son on armchair


2、受父母影響


法國教育思想家羅伯特· 歐文說過:「性格是環境的產物,什麼環境造就了什麼性格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平時總和孩子發洩情緒的話,孩子也會模仿父母。孩子的世界還沒形成是非觀念,因此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



3、孩子的底線被觸碰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孩子也不例外。家長有時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當孩子的底線被觸碰到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只能靠發脾氣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孩子發脾氣也是反抗的一種表現。



《想想辦法吧爸爸》裡有這樣一個片段,Lucky在爸爸們賣花的「拍賣會」上想看得更高,於是自己爬到一個椅子上。爸爸李承鉉看到後立馬阻止了Lucky的危險行為,並給予了警告。可Lucky趁人不注意又爬了上去。李承鉉看到後,發了很大的火。



事後,李承鉉說後悔沒有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且應該和女兒道歉。


家長正確解決孩子發脾氣的方法


1、以身作則,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正所謂:「欲教子先正其身。」父母要和孩子說明發脾氣是不正確的,可以與孩子協商,制定一個懲罰機制,例如,誰先發脾氣誰就要拖一天的地,或者發脾氣的人要寫一頁檢討等等。讓孩子體會到人人平等。



2、給孩子多些陪伴


很多家長之所以不知道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對孩子不夠了解。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親子遊戲,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還可以帶孩子去郊遊,領略自然風光,讓孩子心胸更加寬闊,從而達到孩子少發脾氣的目的。



3、先接受孩子發脾氣,再詢問原因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當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時?怎麼做?不要管、不要打、不要說教、更不要走開,只要在旁邊看著就好,然後溫柔而堅定的拒絕。」



面對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先不要急著呵斥孩子,等待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詢問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並安慰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給孩子買一些管理情緒的書籍,堅持陪孩子一起看,互相探討書中的內容,讓孩子在輕鬆的 環境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著名作家柔石曾說過:「孩子,這是人類純潔而天真的花朵。」

培養一個好脾氣的孩子其實並不難,只要家長多花一些時間,給孩子多一點耐心,相信總有一天,孩子可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相關焦點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巧用這3個辦法,幫助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動不動就發脾氣,而且還不講道理。小嵐說自家兒子就是個小魔王,經常跟小朋友打架,說說他,還不讓說了,動不動就發脾氣,明明是自己把小朋友給打了,弄得好像被打的人是他一樣,要不就直接轉身走人,對你的話充耳不聞。
  • 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有這兩種習慣,家長注意了
    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因為要上班,所以他基本是跟著家裡的奶奶跟嬸嬸,一個很活潑的孩子,唯一不好的就是只要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躺地上大哭。情緒失控的是孩子,無可奈何的卻是大人不少家長因為孩子情緒來得太突然而操心不已,有家長說孩子可能剛才還好好的,突然就開始發脾氣了。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要"以吼治吼"這幾種方法輕鬆搞定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要&34;這幾種方法輕鬆搞定曾經看過一則報導:上初三的女孩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被父母訓斥。正處於叛逆期的女孩聽到父母的數落,心中氣不過,和他們大吵起來。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是聽不進入任何道理的,一時的氣話就有可能點燃情緒爆發的導火線,造成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孩子生氣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達。那麼,我們在面對脾氣爆發的&34;時,應該怎麼辦?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這樣教,搞定孩子壞情緒
    1-2歲的孩子發脾氣,原因是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表達能力比較差,不懂的如何控制自己,父母也不懂孩子的行為,所以發脾氣就成了孩子最常用的情緒表達方式。3-4歲的孩子發脾氣,原因是他們想要更多的權利。比如說,孩子想要買一個玩具,媽媽不給買,孩子就會用發脾氣或者哭鬧來解決。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要這樣去引導,教會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
    有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對自我情緒的控制能力比較差,和小夥伴兒在一起玩的時候,稍有不順心就會發脾氣,上課的時候也會交頭接耳,打擾其他同學正常聽課,無緣無故還可能去挑釁別人,這些問題都來自於孩子不會自我控制,家長喜歡把孩子這些問題歸根於「小毛病」,其實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實則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喜歡跟家長對著幹?錯不在孩子,在大人
    早上起床時間到了,讓孩子趕緊穿衣服,孩子一臉不情願,做事情拖拖拉拉,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養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都說養育孩子不能大吼大叫,可是當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時,要怎麼教育、怎麼引導呢?託爾斯泰說:「養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利的方法。」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辦?有些家長會採取說教式的方法,也有的家長會另闢蹊徑。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要分清孩子的脾氣類型,才能對症下藥!
    上次有位媽媽私信我,講到自己實在是太難做了,父母也太難了。原來是這位媽媽四歲的女兒脾氣越來越差,非常的執拗,一旦無法滿足她無理的要求就大哭大鬧,甚至是撒潑打滾。"我是真的拿她沒辦法,她軟硬都不吃,動不動就發脾氣,扔東西,人家的孩子都是暖心的小棉襖;我家這就是可怕的刺蝟服啊!"
  • 如何阻止孩子發脾氣?控制情緒家長可以這樣教
    孩子的臉三月的天,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是他們天真可愛的特點,但同時也是令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發脾氣儘管不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失,但儘早學會控制脾氣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性格雖然是天生,但情緒的表現方式卻是孩子通過後天模仿習得的,如果家長動不動就摔摔打打,破口大罵,那麼耳濡目染之後的孩子同樣也會經常以不好的方式去發洩自己的情緒。
  • 2歲寶寶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
    2歲寶寶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看到同事在朋友圈求助,自己的寶寶2歲了,脾氣開始變得很壞,動不動就發脾氣。視頻中寶寶坐在地上大哭,雖然不會表達,但是可以從小傢伙邊哭邊揮動的胳膊看出他的憤怒。隔著屏幕我就感受到同事的頭大。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大哭,終於找到原因和治癒方法了!
    經常會有父母跟我說,孩子特別情緒化,經常無理取鬧,動不動就發脾氣大哭,不知道怎麼跟處理,甚至會因為處理不當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其實很多情況下,都是我們不了解孩子的情緒所造成的。比如下面這3個典型的親子情緒暗礁。01、你不開心,孩子也不會開心。
  • 孩子亂發脾氣愛哭鬧?情緒管理「5步走」,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大媽一邊用手攏著被孫子扯散的頭髮,一邊說「這孩子一直就這樣,稍有不順心就又哭又鬧,亂發脾氣,怎麼哄都沒用。」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哭鬧起來就沒法控制,這應該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一個育兒難題。孩子在3歲以前會積極模仿家中其他成員的行為,但不會深究行為背後的原因。爸爸媽媽如果動不動就生氣、大呼小叫,孩子也會「有樣學樣」。這也會讓孩子產生誤解,認為哭鬧是強有力的武器,久而久之會養成不良的情緒反應。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發脾氣被認為沒教養?給他講講這個小故事
    有讀者在後臺諮詢我說:我兒子最近動不動就發脾氣,發脾氣時特別壞,作為家長不由得說兩句,他就不讓了,摔物品,這時,作為家長我生氣了,他的脾氣就更加一等,甚至會將我的書撕的粉碎,將我的衣服泡到盆裡。的確,孩子小時候家長沒有幫助孩子控制好情緒,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長大了,會更加不會處理自己情緒,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很生氣,發脾氣,這一點在青春期的孩子之中更常見。本來也是叛逆期到了,想自主自己的生活,卻又無法脫離父母獨立生活,這讓他們變得敏銳,暴躁,不知道發洩口在那裡,就會動不動就發脾氣。
  • 孩子脾氣太暴躁,動不動大發脾氣怎麼辦?給父母四點建議
    其實孩子脾氣暴躁動不動大發脾氣,父母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溝通,而溝通能夠解決很多事情,做父母的的應該這樣做:1.回到家不要只玩手機成年人的世界壓力大,尤其是成為父母之後,要為養家餬口努力賺錢,白天通常都是在公司上班,僅有的私人時間是晚上下班回家,回到家就癱倒床上玩手機,想要讓自己輕鬆輕鬆,相信很多父母都是這樣做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話題的原因,回到家後應該放下手機和孩子多溝通,不僅能夠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也能夠培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 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和孩子玩「情緒紅綠燈」,終止孩子壞情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父母們常常抱怨孩子的情緒太過於激動,甚至都管不住。稍微不順心就哭鬧不止。 其實很多大人在控制情緒這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好,不要說小孩子了。
  • 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弄清背後的原因,一招「低聲教育」輕鬆解決
    莉莉(化名)的孩子2歲了,每天的日常就是動不動就哭、發脾氣摔東西、甚至有時候還打人。面對自家孩子的暴脾氣,莉莉也是操碎了心:一是覺得孩子脾氣不好影響日後的社會交際能力;二是擔心孩子這樣的暴脾氣影響未來的人生發展。大道理都講爛了、各種方法也用上了,感覺都不太好使,孩子該來脾氣的時候仍然還是一發不可收拾。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試試這5個方法,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導讀: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如果不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等他長大之後,他就很難融入團體,在社會中也很容易吃虧!所以,媽媽一定要教導他,讓他學會控制自己!當孩子發脾氣時,媽媽應該怎樣處理?媽媽怎樣做,才能教會孩子控制情緒?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就用這5招,輕鬆「搞定」暴脾氣小孩!
  • 如何改掉孩子動不動就生氣的毛病呢?四大原因,兩種辦法,錯不了
    導讀: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始終的各位家長的重中之重,怎樣教育孩子才算成功,沒有具體的標準,但是有些家長很苦惱自己的孩子在家動不動就生氣,雖然知道不好,但是家長卻無能為力,想問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改掉孩子這個壞毛病呢?
  • 孩子動不動就哭,還總發脾氣?家長巧用這四步,幫他改變愛哭習慣
    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個階段會變得特別難搞,動不動就開始哭。孩子愛哭是一件父母反而讓別人更煩的事情,尤其是家裡是男孩子的。家長總覺得男孩子愛哭是脆弱的表現,所以總是用訓斥、勸說、甚至哄騙的方式來阻止他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