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女子的哭訴:「工資全給父母存著,卻都成了父母的錢」

2020-12-23 花影故事

導讀:世間都說「上為下、老為小」,可是也有一些父母對待子女只有盤剝和無情,不管不問子女今後的生活,以及未來。

01

人人都在說,父母都是為子女好的,哪怕父母一再找子女索要金錢,也是為子女存著。畢竟是父母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以後老了靠子女養,走了存款也都是子女的。

可是,真的全是這樣嗎?不盡其然。

世間什麼樣的父母都有,有樊勝美父母那樣重男輕女,壓榨女兒成全兒子的;也有蘇明玉那樣從小不受父母愛,獨自成長的,當然這些都是多子女家庭。而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父母壓榨子女,滿足自己的,也不是個例。

前段時間在工作場合遇到了一個舊同事,夏姐,夏姐的狀態不是很好,她問我工作忙完後有沒有空,想找個人聊聊天,我同意了。

夏姐今年37歲,可是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大一點,作為舊相知自然了解她的情況,她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個女人。

夏姐其實是獨生子女,按理說家庭經濟雖然不算富有,但是還能夠過得去。父母都有工作,有退休金和醫保,夏姐還是十幾年前畢業的大學生,怎麼都沒有想到,如今快到40歲的夏姐會一無所有。

02

事情還要從夏姐的父母那裡說起。

夏姐的父母是50後,是真真正正的經歷過一段艱苦的歲月的那一代。夏姐的爸爸出身農村,奶奶偏心小兒子,對於大兒子的夏姐爸爸幾乎不管不問。

夏姐的爸爸能夠長大成人全靠自己的意志力和個人鬥志,所以對他人的防範心比較強,不相信任何人,對待其父母也就是夏姐的爺爺奶奶一點感情都沒有。

夏姐的爸爸非常看重錢,把能省的錢、哪怕是一分錢也要省下來。省出來的錢就存到自己的私人帳戶,這個帳戶夏姐的媽媽都不知道。

夏姐的媽媽工資非常低,還要每個月自己去社保局買養老保險,再除去她自己的零用,也是一分錢都沒有多餘的。

父母的經濟是AA制的,爸爸的錢絕對不會給媽媽用,媽媽的錢也不會交給爸爸,各人用各人的。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夏姐大專畢業、進入社會工作才被打破。

夏姐在大專時期的專業是師範類專業,學的是學前教育,學費有國家補貼,所以家裡沒有花多少錢。畢業後就在一家私立幼兒園上班,工資也不高,不過幾百塊錢一個月。

第一個月時,夏姐沒有把工資交給父母,於是爸媽天天找她吵架。後來她終於反應過來了,就把錢分成兩份,大的一份給爸爸做生活費或存著,小的一份給媽媽做零花錢,自己經常分文無有。

03

夏姐在服務完教育局規定的師範生年限之後,就辭職不幹了。

幼師待遇比較低,而且責任也很大,夏姐覺得自己也20好幾歲了,要掙點錢給自己做打算了。於是夏姐就去了教育機構,也就是在那裡我們成為了同事。

教育機構相對來說比較忙,經常要加班,還有銷售壓力,夏姐卻很開心。因為教育機構的工資比在幼兒園要高多了,而且還有宿舍住,不用每天回家看父母的臉色,不用每天應付找她要錢的父母。

我們有時候會勸夏姐不要太慣著父母,他們都有工資,夏姐父親的工資雖然不算高,但是作為生活費養老夫妻倆卻綽綽有餘的。

但是夏姐就說,「我知道父母的心酸,他們幾乎沒有過過什麼好日子,我把錢給他們,他們會幫我存起來的,以後還會給我的。」

想一想也是的,因為父母就只有夏姐一個女兒,沒有其他的小孩,又不缺錢,錢以後還是夏姐的。

這種家務事都是點到為止,以後大家都不說了,反正夏姐是一如既往的樸素。從來不去買好看的衣服鞋子包包,也不去買化妝品,就是買點日用品也會一省再省的。

04

就這樣過了幾年,在夏姐快到三十歲的時候,她依舊沒有自己存下一分錢,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交給了父母,大頭的給父親,小頭的給母親。

父親的那份錢他自己存著,母親的那份錢早就花沒了。

三十歲那一年,夏姐遇到了一個男人,對她還可以,兩人交往一段時間後準備談婚論嫁了。可是父母張口就是彩禮20萬,男友拿不出,父母把夏姐一頓好罵,說夏姐是賠錢貨,找個窮男人禍害他們。

經父母的一攪合,男友提出了分手,夏姐也看出了父母的不同意,索性就沒有再交往異性了。

一眨眼又過了五年,夏姐依舊在那家培訓機構工作,其他同期去的同事,要不就是自己出去單幹,要不就是去進修培訓回來有更高的職位。可是夏姐沒有錢,也沒有那個能力和想法,她說「我就在公司待著,過一天算一天吧。」

05

三十五歲那一年,夏姐又遇到一個男人,兩人覺得相處的不錯,夏姐想要和男友一起買房子。

回去找父母要自己這麼多年的存款時,卻被父母大罵,說「給父母的錢還打算要回去?真是不要臉!人家都有能耐找個金龜婿,你怎麼淨是找窮男人,沒有用的蠢貨!」

後來經過夏姐多方面證實,原來自己給父親的那一筆筆大頭的錢,全部被他購買了老年人保健產品,這些保健品全部是三無產品。

夏姐的心在滴血,這麼多年,她省吃儉用,自己一件好看的衣服都捨不得買,為了不讓父母吵架,為了暖父母的心,就把所有的錢給了父母。可是當初說好的,父母是幫她存這筆錢的,但是現在已經全部被父母花掉了。

夏姐的父親說,「我買保健品是用我的錢買的,和你沒關係。」

夏姐的母親說,「我每個月買化妝品和衣服,以及打牌的錢也是自己的錢,你給我的錢就是我自己的錢。」

06

那一年35歲的夏姐終於還是沒有和男友結婚,種種原因選擇了分手,很大原因是夏姐沒有任何存款,並且夏姐父母依舊要彩禮20萬。

這次分手之後,夏姐再也不打算結婚了,就這樣獨身也好吧。

其實世間的很多父母都是自私的,他們總是說自己曾經的種種不容易,就轉嫁到子女身上去。

夏姐是家庭的犧牲品,但是夏姐本人也是有責任的。由於太過於沒有主見,由於太過於相信父母,所以導致她如今37歲沒有婚姻、沒有房子。就連事業也是搖搖欲墜,夏姐那家就職多年的教育機構今年面臨著資金困難,老闆已經消失一段時間了,估計也撐不了多久了。

一旦公司倒閉,夏姐就要面臨著37歲重新去找工作的風險,因此她的狀態很不好,壓力很大。不過和父母鬧掰之後的兩年,她學會了自己存錢,學會了不接父母的電話,學會了不理會父母的無理取鬧。

我們希望夏姐今後還是會遇到合適的男人,共度餘生。畢竟37歲也不算太大,只是希望她的父母不要那麼無理要求女兒給錢,不要那麼壓榨和盤剝女兒的未來。

人生在世,不能將自己的不如意都壓迫在子女身上啊。

更加希望有類似於夏姐這樣的子女能夠撐住,堅持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獨立的主見,才不會被父母的思想左右,活出自己的精彩。

【本文源於「花影故事」。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

相關焦點

  • 68歲老人哭訴:父母對兒女別厚此薄彼,傷了感情,晚年不好過
    275歲的趙大媽有一對兒女,女兒比兒子大三歲,兩人大學畢業後都回到父母所在的市區工作。趙大媽與老伴給兒子買了婚房,幾年後,女兒和兒子都結婚了,趙大媽覺得自己此生的任務也完成了。沒過幾年,老伴生病去世,趙大媽就獨自生活。
  • 英首次獨立購房者平均年齡37歲 1/4年輕人與父母同住
    一項最新的調查發現,英國人如果不依靠父母的經濟援助,獨立購買第一套住房的平均年齡為37歲。這再次表明,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擁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實屬不易。當地時間10月28日,英國房屋建築商協會公布了此次的調查報告。
  • 60歲父母哭訴:一個不爭氣的兒子,足以讓你晚景悽涼
    導語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不一定成龍成鳳,最起碼有一個好未來,不過於平庸,不曾想孩子並沒有:「長大後我就成全了你」。孩子成年,父母有點不認識自己的孩子,或叛逆,或失德,或敗家,或啃老,甚至連自己都養不活,多年前生他喜極而泣,而如今偷偷哭泣,這還是當初的那個孩子嗎?
  • [年話]過年給父母多少錢?
    過年給父母多少錢,這個問題越臨近年關,越煎熬著那些年輕人。中國人素有贍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的優良傳統。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兒女都跟父母分居兩地,因為平時不太在父母身邊噓寒問暖,逢年過節,常常會不自覺地用金錢去支付自己的孝心。
  • 67歲老母親哭訴:每月工資3800,買不起一個生日蛋糕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有些父母對孩子很是溺愛,導致孩子形成了依賴父母的性格,到頭來成為「啃老」一族。 小區裡有一位李奶奶,今年67歲了,最近向鄰居哭訴,說自己每個月退休工資3800,卻連一個生蛋糕都買不起。
  • 父母遭質問:沒有一百萬生我幹嘛?中年思考:用五種方法存住錢!
    當代中年人婚後趕上計生政策,「只生一個好」的背景下,把心血都傾注在獨生子女身上。部分被過度溺愛的獨生子女,沒有了父母的吃苦耐勞,多了怨天尤人的理所當然。前幾年曾經看過一個這樣的新聞,說是父母與自己二十多歲的兒子,去參加兒子朋友的婚禮。
  • 「生二胎要趁早,不要像我一樣」,37歲媽媽的哭訴,引人深思
    文|文兒二胎政策開放以來,身邊很多朋友都蠢蠢欲動,想生二胎寶寶。包括我問公司剛結婚的同事,他們的回答都是兩個寶寶。因為生倆個娃能有個伴,像我們這代人都是獨生子女,小時候很孤單。「生二胎要趁早,不要像我一樣」朋友是25歲結婚的,剛結婚的時候,沒有30歲之前生娃的打算。但是雙方父母一直在催,所以在28歲的時候生了大寶。懷大寶之前一直堅持工作,也沒什麼不適。只是偶爾會有些噁心,其他跟沒懷孕差不多。生娃之後,雙方父母都搶著來招呼大寶。
  • 36歲女人哭訴:月薪1萬2,碰上沒有退休金的父母,依舊過得很苦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導語:36歲的陳女士,她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每個月可以領到1萬2的工資,陳女士長得也不錯,但她依然被剩下來了,直到36歲還沒有嫁出去,還是一個大齡剩女。很多外人都以為陳女士領著1萬2的工資,那麼日子應該過得不錯,但陳女士本人並不這麼覺得,聽聽陳女士怎麼說。
  • 父母工資再低也能存錢,年輕人工資高卻一分不剩,為什麼?
    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便是父輩們很容易存下錢,而現在的年輕人們,不僅很難存下錢,有的甚至是月光族和月欠族,負債纍纍之下,抱怨存不下錢的同時,也在抱怨生活質量太低。那麼,為什麼父母們工資低仍然能夠存下錢,而年輕人卻做不到呢?年輕人存不下錢,原因又究竟是什麼呢?如果想要存錢,年輕人又該如何改變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存錢那些事兒。
  • 大學4年,學費15萬,畢業月薪3500,父母哭訴:還不如首付買房子
    這也說明,將近2000多所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平均工資不到4000元,如果是冷門專業,月薪基本在3500元左右,但是一個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至少要花十多萬,父母省吃儉用供孩子讀書,到頭來,找不到高薪工作,讓很多老百姓難以接受。
  • 男子地鐵猥褻女生當場被抓,母親下跪磕頭求放過,哭訴稱:他37歲了沒談過女朋友
    近日,江蘇南京一男子潘某在的鐵上猥褻一女子當場被抓。被民警抓獲後,該男子母親來到派出所後二話不說給民警跪下,稱:兒子37歲了,還沒談過女朋友。最終,潘某被警方刑拘7天。這時一旁的女乘客情緒激動,哭訴起來稱:「他那個都掏出來。」潘某看狀覺得自己已經狡辯不下去了,終於承認碰到了女乘客的隱私部位。被抓之後的潘某開始深刻「懺悔」,一邊自扇耳光一邊稱再也不敢了,然後痛哭流涕地懇請原諒,表示自己太后悔了。潘某還交代說,自從父母離異之後,自己一直跟父親生活,最近父親患上了腦梗,自己生活壓力太大了才一時糊塗做出這樣的事情。
  • 30歲男子不外出工作,反而當起「巨嬰」,父母哭訴:都是我們慣的
    這3種父母養不出懂事娃,愛孩子不是無條件付出,聰明父母這樣做。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無私的,他們願意掏心掏肺地把最好的一切都拿給孩子,中國式父母在這一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30歲男子不外出工作,反而心安理得在家當起「巨嬰」,父母哭訴:都是我們慣的小李今年30歲了,但是和大多數年輕人不同的是,本應該三十而立的他卻心安理得地在家啃老。小李自打大學畢業後就沒有工作過,在同學們紛紛投簡歷的時候,小李收拾好行李打包回了家。「我學的專業太冷門了,找工作不好找!」
  • 22歲姐姐因拒養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好的父母都懂得規劃
    22歲姐姐因拒養2歲的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並且是父母勝訴。,安然的全存著,丈夫的分成三份,一份支付房貸,一份用於日常花銷和人情往來,一份存起來。 現在雖然居家抗疫,沒了工資,但前幾年安然夫妻倆攢下的錢和理財賺的錢,足以使她們高枕無憂地享受著難得的長假。 窩家的時光,安然家不僅其樂融融,還財源不斷。老公理財,天天有睡後收入。安然寫稿子,月月也兩千塊左右的收入。 手有餘糧,生活不慌。
  • 女子結婚後和丈夫算計父母的錢:拎不清的女兒,毀了父母下半生
    女子結婚後和丈夫算計父母的錢:拎不清的女兒,毀了父母下半生。其實不止是如此,她反過頭來想一想就會生出一點危機意識:如此貪婪又狠心的男人,假如有一天拋棄你,你與你的父母以後將如何自處與生存呢?當然,如果說結了婚的女人太顧娘家,總是掏小家的錢填娘家的坑有點太犯傻的話,那像她這樣嫁了人之後一味幫著自己老公算計娘家父母的錢的女兒,也是相當自私、短視又愚蠢。據她說,結婚時兩個人所有的開銷基本都是女方家花費的,男方家一毛不拔,就用一個「窮」字當棉被遮住了所有的小氣、吝嗇與貪婪。
  • 女子發明等差數列存錢法,一年存7萬,網友:幸虧一年只有365天
    想要生活過得去,就得日常把頭低,多存錢少花錢,把錢用在合理的地方才是正道。說到存錢就會想起小時候父母給的零花錢,一般情況下我們會用父母給的零花錢,同時也會把這些錢拿出一部分錢用一個存錢罐慢慢的存起來,不過也只能存到一點小錢,不過接下來要說的這名女子就厲害了,自己發明了一種存錢的方法,一年時間存下近7萬塊錢萬元。
  • 齊萍萍殺死父母及肢解全過程 哭訴不想死[圖]
    而母親則把父親當作唯一的依靠,父親想自殺,母親也跟著自殺,一家人都很絕望,她決定「成全」父母。  齊萍萍在庭上稱,父母主動吞食十幾片安眠藥後準備自殺,但母親出現了嘔吐、痙攣等反應,非常痛苦,於是她用塑膠袋先後將母親和父親悶死,以幫其「解脫」。
  • 你給了父母多少錢?|梁豪傑
    16歲那年,我招工進了父親的工廠,吃上了皇糧,成了一名當時令人羨慕的國家工人。這期間,我的工資不高,我沒有給父母多少錢! 28歲那年,我結了婚,成了家。自此後,我的工資交由妻子處理。回家過年,父母說「你們剛成家,用錢的地方多」,拒收妻子奉上的春節紅包。這一年,我沒有給父母多少錢!
  • 當程式設計師告訴父母真實工資後:親戚開始嫉妒,如今想把話收回來
    這年頭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都希望兒女可以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那樣過上了好生活後也可以踏實了。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跟父母有太多的溝通,都是過上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就連自己的工資也不敢說出來。程式設計師告訴父母真實工資後,親戚開始嫉妒最近就有一位網友就遇到這樣的問題,父母就問到底有多少錢一個月,而網際網路行業的薪水都是非常高的,如果是程式設計師月薪是有一兩萬的,這樣的收入在農村可是無法想像中的那麼高的。這位網友就說了真話,沒多久所有的親戚都知道了,可以感覺到他們憤怒加嫉妒,包括自己的父母,現在想知道怎麼把話收回來。
  • 過年該給父母多少錢紅包?
    那麼,到底給父母多少錢合適呢,別人家又是給多少錢呢?我們先來看幾個採訪: 小宇——剛畢業小青年2017年7月畢業,月薪6k,給父母的錢為零。小宇說他八月份才開始工作,工資看起來好像不低,但因為在上海消費比較高,所以每個月存不了多少錢,咬牙也就存個2500塊。過年回家,有一個高中同學要結婚,所以送了一千塊錢的禮金,剩下的再過年走走親戚,和朋友聚聚餐,基本就沒有了,沒向家裡要就已經算懂事了。
  • 父母「挪用」5.8萬壓歲錢被起訴,壓歲錢到底該歸誰所有?
    然而,父母經常說「你還小,爸媽先給你存著」,聽著合情合理,可是這錢存著存著有時就消失不見了。那父母是否有權使用孩子的壓歲錢? 到底怎麼處理更合適呢?11歲孫子4.5萬壓歲錢被奶奶取走 上法院起訴討回2014年7月份,濤濤的父母協議離婚,濤濤跟隨母親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