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習慣性夜醒怎麼辦?想要晚上帶娃輕鬆點,養成這樣的規律

2020-12-20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有孩子後的第一年,最影響新手爸媽生活質量的,應該就是寶寶晚上鬧不鬧這一點了。什麼時候寶寶能安安生生睡一整晚,這是寶爸寶媽們最大的心願。

很多寶寶在前半夜可以睡4個小時,醒來吃過奶之後就會頻繁醒來,一兩個小時一次,醒來後就大哭,非要餵奶或者媽媽抱著才可以。弄得寶媽寶爸崩潰不已。

更難解決的是,孩子醒來後每次都頻繁檢查,餓了嗎,拉了尿了不舒服嗎,生病了嗎,衣服穿的不舒服嗎,著涼了嗎,被吵的睡不著嗎,白天被嚇到了嗎,經過一系列的排查,依然找不出孩子頻繁夜醒的原因。

面對這種情況,寶媽仰天長嘆,到底該怎麼辦呢?

今天咱們就來探討一下孩子頻繁到底是為什麼,寶媽應該怎麼辦。我們分別聊聊夜醒和夜奶兩件事。

丨夜醒

首先梳理一下不同月齡寶寶正常的夜醒頻率是怎樣的。

對於新生兒來說,還沒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而且新生兒每天的睡眠時間相當長,有的甚至能達到20個小時,基本上是2-3小時餵奶一次,就把寶寶叫醒一次。

6周之後,寶寶會形成自己的生物鐘,6周到4個月,一般寶寶會夜醒3-4次。5個月以下控制在1-2次,6個月時是完全可以捨棄夜奶的。

《兒童發展心理學》中提到,一般來說,兒童16周以上,夜晚連續睡眠時間可以達到6小時,白天開始變成規律的小睡。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的「睡過夜」,而並非像成年人一樣可以一下安睡八九個小時。

也就是說,如果寶寶在2、3個月的時候你嫌棄孩子不能睡整覺,那是大人期望過高了,但如果是寶寶到了6、7個月依然頻繁醒來甚至每晚醒來10多次,那說明孩子的作息確實出現了問題,這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那麼如果孩子在16周以後頻繁夜醒,主要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種,有實際需求的夜醒

比如寶寶醒來後大口大口吃奶,這說明你的寶寶可能就是胃口大,餓醒了,如果寶寶突然大哭,也確實有可能是被壓到,或者是被衣服上的線頭包住了腳趾等。

如果吃奶和媽媽的安撫也不能緩解孩子的哭鬧,則要注意是不是寶寶身體真的不舒服了,比如脹氣了,或者是因為長牙牙周癢痛等。

第二種情況則需要注意,寶寶是習慣性夜醒

表現為,寶寶往往是在同一時間醒來,而且醒來後哼鬧著要吃奶,當吃到嘴裡後並不迫切,需要抱睡或奶睡。而且寶媽以前有孩子晚上一醒就餵奶或抱起的習慣。

總之,對於寶寶的夜醒,我們要認識到有正常和非正常,寶寶根據月齡特徵晚上醒來,如果寶寶是不符合月齡的習慣性夜醒,那麼我們就要調整這種情況下對寶寶的哄睡方式了。

習慣性夜醒這種特殊的睡眠障礙,反應了寶寶睡不安穩,以及入睡困難的問題。

而之所以形成這樣的習慣,和寶媽以前的習慣有關係,孩子晚上一醒就抱起來餵奶,以至於孩子沒有的睡眠模式形成固定的生物鐘,沒有實現發展。

丨夜奶

那麼幫助寶寶打破習慣性夜醒,就不得不提到戒夜奶。

戒夜奶也是一個眾多寶媽頭疼的問題,因為即使是正常情況下,寶寶夜晚醒來一次也需要餵奶,而讓孩子吃著奶睡著,不僅容易造成嗆奶,還容易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造成腸胃負擔,形成奶睡習慣,所以在6個月左右,寶媽們都會把戒奶列入日程。

有的寶媽說,孩子晚上醒來哭,如果不餵奶的話寶媽寶爸被弄得心煩意燥,還擔心影響鄰居睡覺,不餵奶還能怎麼辦呢?

接下來就列出幾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寶媽們可以試一試,再也不用說孩子晚上哭了只能餵奶了。

1.尋找其他安撫方式

戒夜奶其實是一種鍛鍊寶寶自主入睡的過程,不過需要循序漸進,掌握更多的幫助孩子入睡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發現,入睡不是非要吃奶才行。

那麼問題就變為,如何安撫寶寶情緒了。

很多習慣性夜醒的寶寶,實際上缺乏的是一種安全感,對吃奶的需求也不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而是滿足心理需求。

寶媽可以堅持試試,多和寶寶進行皮膚接觸,比如緊緊的懷抱住寶寶,讓寶寶爬在自己身上,或者持續的、有節奏的拍打寶寶後背,嘴裡不急躁,輕柔的說著話哄寶寶。

還可以嘗試站起來走走,這種抱著寶寶運動的感覺,能喚起孩子「安靜逃生」的本能,就像貓媽媽叼著貓寶寶的脖子,孩子會變得乖乖的。

還可以利用空調、手機播放下雨的聲音等白噪音讓孩子感受到寧靜。

最後,還可以換一換哄睡人,很多實驗表示,當寶寶看到身邊的臉龐換了人之後,會神奇的安靜下來。

2.養成規律,調整白天作息,逐漸拉開餵奶間隔

「奶睡」不光是晚上入睡的問題,寶寶白天需要小睡,如果也需要奶睡、抱睡,那麼結合白天一起調節孩子的睡眠規律就很有必要。

寶寶會有自己的「犯困」時間,白天尤其明顯,抓住孩子在「輕犯困」階段的特徵,通過其他方式哄寶寶睡覺,孩子可以比較順利的進入睡眠狀態。

比如孩子開始揉眼睛,往媽媽懷裡鑽,打哈欠等。

另外,在寶寶4個月之後,就要逐步的為斷夜奶做準備,白天儘量拉長孩子的吃奶時間,形成規律的吃——玩——睡模式,不讓孩子碎片化吃奶。

3.調整入睡時間和夜晚餵奶時間

入睡時間的調整也很重要,寶寶一次睡夠5個小時,那麼我們可以把第一次醒來時間有計劃的調整到晚上11點、12點左右,也就是讓寶寶在晚上8、9點入睡,此時熬夜的大人還不算太困,也不斷凌晨,寶寶哭鬧的話鄰居的接受度相對比較高。

如果孩子之後誰完一覺後還是頻繁夜醒,那麼試著延長每次餵奶時長,做到夜間每次餵奶孩子必須吃充足,並制定計劃,將三次夜奶中間那次取消,那麼孩子就會對你的行為作出回應調整,在2-3天迅速調整夜間吃奶的效率。

剛開始可能比較困難,不過寶媽要儘量推遲寶寶夜間第二次餵奶時間,可以循序漸漸,每次推遲20分鐘,並配合其他安撫方式哄寶寶。

4.稀釋法

針對奶粉寶寶,循序漸進還可以在奶粉量及濃度上做文章,寶寶晚上醒來如果還不需要餵奶,可以在配方奶中加水。

《法伯睡眠寶典》裡還介紹到一種方法:稀釋法,逐漸稀釋配方奶濃度,最後完全用水來代替奶粉。

這種方式可以解決吃奶粉帶來的消化問題,沒有一次性切斷寶寶對奶瓶的依賴,寶寶比較容易接受,最後在給孩子戒掉奶瓶及吮吸的習慣。

具體方法是,決定戒夜奶的第一天,用3/4的奶兌上1/4的水,然後每隔一兩個晚上再稀釋一點,變成一半奶一半水,接著再稀釋,變成少量奶多數水,直到完全是水。

這個方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寶寶如果對稀釋過的奶不喜歡,會逐漸對晚上醒來後的吃奶不感興趣,在孩子沒察覺間讓他主動戒掉夜奶。

5.提前幹預和及時幹預法

既然寶寶的習慣性夜醒是有時間規律的,那麼寶媽可以在寶寶快醒來的15分鐘開始觀察,察覺到寶寶要醒,比如開始扭扭捏捏,哼哼唧唧,對寶寶進行提前幹預。

可以給寶寶一個安撫物,比如一個玩偶,讓孩子感覺到陪伴,或者拍一拍寶寶,嘴裡輕聲跟孩子說說話,或者抓住寶寶的小手,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安撫動作,能讓寶寶潛意識感到安全,從而重新進入睡眠。

如果沒有抓住這個時機,我們還會發現,在寶寶剛醒的幾分鐘內,他睡眼惺忪,還沒有完全醒過來,此時也要抓緊時間進行安撫,再次入睡是比較簡單的。這和大人晚上醒來再次入睡一樣,如果不需要進行思考或者做特定的事情,就可以很快入睡,相反,如果徹底醒過來則很難入睡。

咱進行安撫的過程中,儘量在床上,如果不行的話再把寶寶抱起來,拓展哄睡空間和方式。

6.自我安撫法

其實,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就有一定的自我安撫能力了。

寶寶夜間醒來哭的時候,可以嘗試給他一個3-10分鐘的自我安撫的時間,這個時候不必管他,孩子或許並沒有準確的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哭聲也是無意識的,相反大人的安撫反而是一種幹擾,讓寶寶發現自己「醒了」,從而習慣性的需要媽媽為自己做點什麼。

自我安撫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自主入睡,如果寶寶能在白天自主入睡,說明他是有這個能力的,可以在晚上讓孩子有機會調動這個能力。

當然,自我安撫法需要根據寶寶的情況來決定要不要用。有的寶寶醒來之後是非常清醒的,就是想要吃奶和抱抱,或者寶寶非常執著,發現自己哭了媽媽沒回應會持續哭鬧,再或者是寶寶平常得到媽媽的照顧和陪伴比較少缺乏安全感,那就不適合使用了。

對於寶寶,我們既要有照顧的耐心,也要有信心,也許給寶寶一個自我安撫的機會,他會還給你一個驚喜。

更重要的是,戒夜奶的過程需要的也正是這份耐心和信心。

當你決定開始戒夜奶的那天,因為不能餵奶,這對你和寶寶都是一個考驗,考驗你的耐心,如果你開始變得不耐煩,寶寶也會受到你情緒的影響,回應給你更尖銳的哭鬧,如果你沒能堅持,也是在給寶寶一個信號:這是新的節奏,需要你哭一會兒之後才能喝到奶。

如果你覺得自己做不到忽視孩子的哭聲,覺得寶寶不能做到接受新習慣,那就是低估了你的孩子的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

人的睡眠周期是90分鐘,其實每經過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都要經歷一個交替,只不過人並沒有察覺到,所以覺得自己一覺睡了很長時間,在交替期如果環境對人的影響較大,就容易從睡眠中醒來。所以孩子容易出現1個多小時醒一次的情況,加上如果寶寶發現現在的情況和自己入睡時不一樣,也會立刻警覺起來,開始哭鬧。

加上寶寶對媽媽天然的依賴,害怕媽媽不在身邊,所以會用哭鬧來呼喚媽媽,想要通過吮吸母乳獲得安全感。

所以,夜醒和夜奶並不是無緣無故的,用其他安撫方式,通過循序漸進的改變讓寶寶知道,哭鬧和吃奶並不是睡前的必備步驟,才能真正解決寶寶的睡眠問題,讓孩子形成有規律的作息,並且成功戒掉夜奶。

相關焦點

  • 娃8個月,晚上比之前更容易醒了,怎麼辦?
    晚上醒的次數比以前更多了,怎麼辦?」先淡定。寶寶夜醒的原因很多,餓了,尿了,冷了,熱了,環境刺激(比如聲音、光線)都會讓寶寶容易醒。除此之外,6-9個月的嬰幼兒有兩個生理特點,也容易讓寶寶醒:1 寶寶正在發展自己的運動技能,TA會被自己的翻身或其他動作驚醒。
  • 寶寶為什麼總是「夜醒」?搞清16種夜醒原因,讓哄娃變得更輕鬆
    夫妻倆每每在晚間帶起娃來,總是苦不堪言。畢竟孩子晚上醒來醒去地鬧騰夠了,白天還可以接著睡。可是大人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哪能一直保持這樣照顧孩子夜醒而睡眠不足的生活呢?後來小房了解了一些有關「夜醒」的知識,發現原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會夜醒。
  • 寶寶夜醒怎麼辦?夜醒10大原因,一篇幫你解決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寶寶夜醒的問題今天咱們就從寶寶夜醒的10大原因來看一下,一次性把寶寶夜醒的難題解決掉~➊ 環境原因寶寶舒適的睡眠溫度是20℃~22℃左右,準備讓寶寶入睡前就要把燈光調暗,晚上睡覺儘量不開燈
  • 寶寶晚上睡眠質量不好,經常出現夜醒,不利於寶寶成長發育
    如果寶寶通常前半夜醒來得多,大概一小時就要醒一次的話,很有可能是寶寶體內出現脹氣、體內消化不良造成的。後半夜晚上一兩小時醒一次的話,大都是寶寶有不好的睡眠習慣造成。比如睡覺時候喜歡有人抱,晚上睡覺前必須要喝奶等。這些習慣都會影響孩子的夜間睡眠質量。
  • 寶寶睡覺總夜醒,交給爸爸3天解決,這些帶娃絕技可是爸爸天生的
    其實媽媽們並不知道的是,雖然爸爸在帶娃方面確實沒有媽媽細緻,但是在爸爸的身上卻有一些天生的帶娃絕技。而這些絕技,更是能讓要不然在帶娃的過程當中輕鬆許多。下面,甜媽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爸爸的天生的帶娃絕技有哪些?
  • 0-1歲寶寶作息規律「easy」模式,養成後,帶娃真的很省心
    有的寶媽一直處於手忙腳亂的狀態,但有的寶媽就可以抓住孩子的作息規律,精準判斷孩子的每時每刻的需求,提前做好打算,並根據孩子的需求養成生活規律,帶娃就變得輕鬆很多。按照這種方式引導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每個孩子都能變成讓人省心的「天使寶寶」。總的來說,吃-玩兒-睡,這是寶寶最主要的活動,但是,想要寶寶養成一個健康循環的生活模式並沒有那麼簡單。餵養有餵養規律,睡眠有睡眠規律,每個不同的方面都容易產生問題,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模式,符合這個規律的寶寶並沒有那麼多。
  • 寶寶頻繁夜醒,總要抱睡怎麼辦?
    寶寶睡前環境的改變也容易造成寶寶夜醒,比如寶寶習慣了睡前程序是奶睡或抱著睡,那麼他在淺睡時會很敏感地察覺到睡眠環境變了,於是就會醒來哭鬧,必須重新建立同樣的睡前程序才能入睡。2.寶寶身體不舒服排除寶寶感冒發燒等病症原因,快兩歲寶寶比較容易積食消化不良或皮膚過敏溼疹。
  • 寶寶頻繁夜醒怎麼辦?這樣做寶寶不折騰
    如果帶娃有十大難關,孩子頻繁夜醒絕對算一個。怎樣讓寶寶睡整覺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解決寶寶頻繁夜醒這個大難題!寶寶為什么半夜頻繁醒來?如果寶寶晚上睡不踏實,頻繁夜醒,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找找原因:身體不適:比如脹氣、溼疹、鼻塞、出牙痛,冷了熱了,尿布髒了;外部環境:是否聲音嘈雜、燈光柔和、室溫溼度適宜,是否蓋被太重呼吸不暢;沒有規律餵養、規律作息:
  • 寶寶最難帶的幾個時間段,要想自己輕鬆點,建議提前給娃立好規矩
    2、3個月的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睡眠時間還沒有什麼規律可循,甚至還會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可能寶媽在思考著讓他如何調整規律睡覺時,孩子卻學會了翻身。這時,寶媽想出去上廁所、洗衣服等,還得擔心寶寶是不是會自己一不小心翻下床,而且晚上還需要頻繁醒來餵夜奶,還有娃因為腸痙攣而哭鬧,反正就是每天都精神高度緊張。
  • 寶寶最難帶的幾個時間段,要想自己輕鬆點,建議提前給娃立好規矩
    2、3個月的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睡眠時間還沒有什麼規律可循,甚至還會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可能寶媽在思考著讓他如何調整規律睡覺時,孩子卻學會了翻身。這時,寶媽想出去上廁所、洗衣服等,還得擔心寶寶是不是會自己一不小心翻下床,而且晚上還需要頻繁醒來餵夜奶,還有娃因為腸痙攣而哭鬧,反正就是每天都精神高度緊張。
  • 新手爸媽想要成為「哄睡達人」,先了解寶寶睡眠規律,哄睡更容易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哄睡是一道難關,通常讓他們崩潰不已,想要寶寶入睡難,想要自己睡好更是奢求。想要哄睡容易,先要了解寶寶睡眠規律:在大人的眼中,寶寶的睡眠是反覆無常沒有規律的。可能與新手爸媽預想的不一樣,寶寶有他自身的睡眠發展規律。
  • 寶寶頻繁夜醒,媽媽疲憊不堪?原來是這些地方出了問題!
    很多寶媽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煩心事?自從生了孩子以後,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寶寶半夜醒了你也得跟著醒,寶寶睡著了,你還得起來看看他有沒有踢被子,是不是睡著了。對於一歲之內寶寶的寶媽們來說,能睡一個好覺簡直是太奢侈了。
  • 寶寶夜裡總是哭醒,頻繁夜醒是因為缺鈣嗎?夜醒原因父母要重視
    嬰兒的睡眠周期有規律,當這個睡眠周期結束時,沒有順利過渡到下個周期,寶寶就會在睡夢中醒來。其實對於小寶寶們來說,入睡並不難,而問題在於寶寶的睡眠狀態能夠持續多長時間,畢竟寶媽精力也是有限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寶寶頻繁夜醒的那些事。寶寶夜裡總是哭醒,頻繁夜醒是因為缺鈣嗎?夜醒原因父母要重視「娃晚上總哭醒,肯定是身體裡缺鈣了!」
  • 想要帶好新生兒,掌握「惡魔寶寶」睡眠規律,帶娃才能「拿捏」住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我們常用「嬰兒般的睡眠」來形容一個人的睡眠質量好,但只有真正有過帶娃經驗的寶媽才知道,新生兒的睡眠質量到底有多「渣」寶寶滿月之後,睡眠質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還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帶。最近這段時間寶寶不知道怎麼了,開始睡覺晝夜顛倒了。小靜為了配合孩子的作息,只能也跟著寶寶晝夜顛倒的生活,晚上熬夜總是讓她覺得很疲憊。
  • 家有「睡渣」寶寶怎麼辦?寶媽別擔心,3個方法幫娃養成規律睡眠
    要知道新生兒寶寶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天使寶寶」,他們睡著之後模樣可愛輕易不醒,給寶媽留下了充足的空閒時間。就這樣,面對著這個屬「夜貓子」的寶寶,文文不知道嘆了多少口氣,費了多少功夫。但即便是這樣,小傢伙仍沒有辜負「睡渣寶寶」的名號,睡著後只要屋裡稍微有點響動,就又醒了,於是文文和丈夫又得開始新一輪的哄睡。
  • 寶寶頻繁夜醒折騰娘,大多離不開這2種情況,如何讓娃睡渣變睡神
    可現實帶娃,發現不少媽媽被寶寶頻繁夜醒困擾,大多出現2種情況。@嘟嘟媽咪2013:女兒從6個半月後就開始醒來多次,幾乎一小時醒一次,醒來也不睜眼吃奶,含著奶頭就又睡著了,奶頭出來又趕緊去含,不讓吃就哭,用力推我。我真的快崩潰了,怎麼辦?像寶寶這樣夜醒6-7次,閉著眼找奶吃,吃完又睡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寶寶頻繁夜醒折騰娘,大多離不開這2種情況,如何讓娃睡渣變睡神
    一般來說,在6個月之前,寶寶一般一夜醒兩三次;6~12個月大時,醒來一兩次;1~2歲時,一夜醒一次。可現實帶娃,發現不少媽媽被寶寶頻繁夜醒困擾,大多出現2種情況。情況一:寶寶頻繁夜醒,醒來後要奶睡。@嘟嘟媽咪2013:女兒從6個半月後就開始醒來多次,幾乎一小時醒一次,醒來也不睜眼吃奶,含著奶頭就又睡著了,奶頭出來又趕緊去含,不讓吃就哭,用力推我。我真的快崩潰了,怎麼辦?像寶寶這樣夜醒6-7次,閉著眼找奶吃,吃完又睡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主要原因有2。
  • 寶寶頻繁夜醒,原來是陷入惡性循環?媽媽這麼做一睡到天亮
    「哇……」夜裡3點,已經是寶寶第4次醒來!寶寶8個月夜裡開始睡不安穩,頻繁夜醒,2小時哭醒一次還算情況好的,經常半小時醒一次。我天天晚上計算時間,寶寶從沒有堅持睡過4小時。困的時候,孩子醒了,孩子睡了,自己又不困了;好不容易打了會盹,迷迷糊糊要睡過去了,又被孩子的哭聲吵醒。現在一到晚上睡覺都恐慌,孩子一動就醒。最重要的,還是擔心寶寶長期頻繁夜醒,無法睡整覺,影響身體和大腦發育怎麼辦?
  • 寶媽獨自帶娃睡覺是怎麼樣的,這組實拍圖告訴你,有多累
    寶媽晚上獨自帶娃睡覺,得不到休息和放鬆,第二天睡眠不足,還是要繼續圍著寶寶轉,當媽的真實不容易啊。被抓住頭髮的寶媽又被疼醒,拽出自己的頭髮後,想換地方繼續睡,可是一連幾次,都沒有逃脫,只能認命,被寶寶這樣折騰了整整一宿。
  • 寶寶經常夜醒啼哭,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安撫?這樣做才能解決問題
    寶寶經常夜醒啼哭,父母怎樣安撫才能解決問題小區裡一起溜娃的,鄰居青青最近一直沒看到,本來想約著一起帶孩子去公園,打電話一問說最近都在家,但是因為孩子晚上睡不好,折騰的白天也沒精神所以沒下樓。寶寶夜醒的原因正常情況寶寶的睡眠質量是非常好的,如果頻繁夜醒一定是寶寶哪裡不適,所以不要盲目責備寶寶,先找找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