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餘周偉 睡眠與科學 收錄於話題#育兒1#睡眠2#嬰幼兒1
我女兒
圖片來源:自拍
作者:餘周偉
今天有位寶媽問我:
「醫生,我家寶寶現在8個月了,但是好像睡眠反而退步了。晚上醒的次數比以前更多了,怎麼辦?」
先淡定。
寶寶夜醒的原因很多,餓了,尿了,冷了,熱了,環境刺激(比如聲音、光線)都會讓寶寶容易醒。
除此之外,6-9個月的嬰幼兒有兩個生理特點,也容易讓寶寶醒:
1 寶寶正在發展自己的運動技能,TA會被自己的翻身或其他動作驚醒。
2 開始長牙了,出牙的不舒服感也容易讓寶寶醒。
所以,多數時候都不用太擔心,溫柔安撫就好。
不過,有些技巧是可以幫助寶寶減少夜醒次數的。我查了相關資料,結合我在家做奶爸的經驗,總結4條建議:
1
睡眠環境要好
這裡的環境包括光線、聲音和溫度。
臥室儘量保持黑暗,可以選紅色的小夜燈。晚上不管是餵奶,還是換尿布,都不要開明亮的大燈。
聲音方面,重要的是避免尖銳刺耳的噪音,這點大家都知道。
不過,有時候可以選擇白噪音。我家寶寶就特別喜歡「噓噓」聲,在她還不到3個月的時候,在她耳邊發出噓噓聲是我的哄睡絕技。
你也可以整晚用手機播放固定的白噪音,從睡前開始,一直放到第二天早上。如果不方便用手機,可以選擇白噪音的音箱。
臥室溫度要涼爽。這裡劃重點!
老一輩的人特別擔心孩子冷到,都會有意識的給孩子多穿衣服,多蓋被子。其實,這樣做不僅影響寶寶睡覺,還會增加「嬰兒猝死綜合症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的風險。
嬰兒猝死綜合症,是指1歲以內的嬰兒不明原因的死亡。具體原因不清楚,但是醫學發現,有很多危險因素和它相關,太熱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反覆強調:
不要太熱
不要太熱
不要太熱
多少溫度合適呢?多數專家推薦的環境溫度是20° - 22.2°C。
不過,這是一個參考,你可以根據自己對溫度的感受來調整,如果你覺得熱了,那孩子也不會舒服。總體原則是:涼爽而不太冷。
說到溫度,再多說一點。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太冷呢?很多人會習慣性的用手摸寶寶的手腳來判斷冷熱,其實這個方法並不準。更加推薦的辦法是摸寶寶的後背或肚子來判斷。
另外,如果寶寶手腳皮膚的顏色變成淡藍色,說明太冷。這個時候要調整環境溫度,或者給寶寶蓋一層衣服,然後繼續觀察皮膚顏色,恢復到正常就可以了。
反過來,如果寶寶頭髮都溼了,或者面色潮紅,身體出汗,說明太熱啦,別蓋太多啊喂。
2
睡前儀式要固定
睡前儀式可以讓寶寶建立行為和睡覺之間的條件反射,不僅可以幫助寶寶入睡,也可以減少夜醒。
我家娃現在9個月,睡前儀式是這樣的:洗澡,換睡衣,放床上,按摩。
3
安撫物品
安撫物品可以讓寶寶有一種安全感。可以選媽媽穿過的貼身衣物,媽媽味道越濃越好,把它鋪在寶寶睡覺的地方(注意,不要堆在寶寶頭的旁邊!)。
4
強化晝夜節律
3個月以上的寶寶開始建立晝夜節律了,這個時候,要有意識的強化這種節律,方法很簡單,就是在白天的時候,保持環境光線明亮,可以讓寶寶多接觸戶外光線。
綜上,寶寶夜醒的原因有很多,多數都不需要擔心,溫柔哄睡就好。有一些技巧可以幫助減少寶寶夜醒的頻率,比如:打造好的睡眠環境、固定睡前儀式、安撫物品的使用和強化晝夜節律。
最後,向每一位寶媽致敬!
作者:餘周偉(神經內科餘醫生)
文章首發公眾號:睡眠與科學
參考文獻:
1Sleep.org:The Best Sleep Schedule for Babies: 6-9 months
2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baby/room-temperature-for-baby#dressing-baby
3
原標題:《娃8個月,晚上比之前更容易醒了,怎麼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