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培養出自信的思維方式?

2020-12-22 梅西塢談文化

【文/梅西塢文化雜談】

導語

思維方式是一個人思考問題的根本方法,如何衝破思維定勢,完成眾人認為「不可能」的任務,離不開培養自信的思維。因為這種思維習慣能幫助你發揮潛能,達成目標。

要培養這種思維,首先就要學會衝破思維定勢。

所謂思維定勢,就是按照先前積累的經驗和已有的思維規律,在反覆使用中所形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思維模式。

它能夠讓我們比較容易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當前的問題情境建立聯繫,從而抓住新舊問題的共同特徵,將新問題轉化成一個容易解決的熟悉的問題。

思維定勢的缺點就是容易使我們養成幹篇一律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從而陷入思維困境。

怎樣才能衝破思維定勢呢?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01

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又稱為反向思維,就是與一般人的思維取向相反的思維方式。培養逆向思維的能力可以從功能反轉、因果反轉、結構反轉、狀態反轉4個方面進行比較。

功能反轉。就是從已有事物現有的相反功能去設想和尋求創新思維的方式。因果反轉。就是由果及因地尋求創新思維的方式。結構反轉。就是從已有事物的相反結構去設想和尋求創新思維的方式。狀態反轉。就是從已有事物的屬性,往相反方向去發明創造新產品。

02

側向思維

側向思維與正向思維不同,是從側面來避開問題的鋒芒,以達到創新思維的一種方法,它能引導人們改變對問題的界定,側向思維的將養關鍵在於養成「迂迴」思考的習慣,其培養方法主要有3種:

側向移入。指跳出本專業範圍,擺脫習慣性思維,將注意力引向更寬廣的領域,或者將其他領域已成熟的技術方法直接移植過來利用,從其他領域事物的屬性中得到啟發,去設想和尋求其他創新的思維。側向轉換。指不按常規或最初設想來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轉換成為側面的問題,或將解決問題的手段從側面轉變為其他手段。側向移出。指將現有的設想、發明的產品或技術,從現有使用領域中擺脫出來,將其應用到其他領域中。

03

系統思維

以系統論為思維基本模式的思維形態,它將相互關聯的元素進行集合,能極大地簡化對事物的認知,是一種具有整體觀、全局觀的思維方法。

其培養方法主要有4種:

1.整體法。即從整體來考慮問題

2.結構法。既要注意系統內部的合理性

3.要素法。既要充分考慮各要素的發揮和各要素的作用

4.功能法。即從大局出發來調整或是改變系統內部各部分的功能與作用

小結

經常進行思維訓練,能有意識地培養思維能力,提高人的自信能力和執行能力。

培養自信的思維能力有5種思維訓練方法:

1.聚合抽象

即將感知到的所有對象按一定標準聚合,以顯示出它們的共性和本質。

2.換位思維

即嘗試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來思考問題。

3.形象思維

即嘗試用圖形來表達各種意思,因為圖形能夠再現事物原型,彌補語言容易遺漏的空間細節和時空邏輯。

4.頭腦風暴

是群體思維、群體決策的一種方法,即集中相關人員召開群體會議,明確地向與會者闡明主題和會議規則,讓與會者提出更多的解決方案。

5.求同求異

換角度進行比較,從千變萬化的複雜關係中找出共性和本質,從而更好地理解事物間的「異」,「異」可能是思維的入口。

通過以上方法,我們可以不斷的提高和培養個人的自信力,有了自信,人才充滿了動力,升騰起無盡的希望。

相關焦點

  • 怎樣才能培養出自信滿滿的孩子?
    如何培養出自信滿滿的孩子?自信可以分為自信心和自信力。自信心是人對自我感知的自信本能,人出於本能的默認相信自己的自我感知都是正確的,這叫做自信心。自信力是人依靠自身的覺察能力和判斷能力,對外在人事物及自我進行評估和預判正確與否的能力,這叫自信力。
  • 性格內向的父母,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本身性格內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也是孤僻、不自信。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呢?老任給廣大父母支幾招。1、父母要學會開朗一個充滿開朗的生活環境,孩子也會具備陽光的心態,不僅僅是源自父母的培養
  • 家長怎麼做,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找出孩子自卑的原因才是關鍵
    當他們在面對困難時,大腦裡第一件事情想的就是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想的退縮,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自己擁有強大的自信,才能有機會讓自己取得成功。但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培養,還有一些家長過於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導致採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愈發內向,處理不好自己的人際關係,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面對事情了想著去退縮、逃避。孩子缺乏自信具體會有哪些表現?
  • 怎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創新人才的智力結構的核心。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獨有的高級心理活動過程,人類所創造的成果,就是創造性思維的外化與物化。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人類思維的最高形式,是以新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它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內在、外在的有機聯繫,是一種可以物化的心理活動。那麼怎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呢?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主動性和積極性。
  • 怎樣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那麼英語思維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培養英語思維?缺乏母語環境該怎麼培養英語思維呢? 什麼是英語思維? 「英語思維」— think in English / use English to think,碰到英語,直接理解英語,按照英語語言的組織方式進行表達,不會受到漢語母語的幹擾,沒有中譯英的轉換過程。
  •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自信,只有自信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內心建立起來強大自信的人,他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信心,能夠盯著自己的目標,避開他人的閒言碎語,堅持奮鬥下去。而缺乏自信的人,對事情做出判斷時就容易受到他人意見的幹擾,常常在決策時優柔寡斷。當事情的發展不如意時,往往又會懊悔不迭。那麼,怎樣才能成長為一個自信的人呢?
  • 如何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父母試試這樣做
    自信的孩子能乘風破浪。回想我們成長的經歷,更多的是來自父母的打擊。如果我們以同樣的方式培養孩子,孩子會越來越不自信,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今天從以下三點拋磚引玉。1、 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孩子自信孩子的自信,首先來自於父母無條件的愛。
  • 怎樣在閱讀中培養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是一個在近年來被頻繁討論的概念,幾乎所有人都在強調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但對於具體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很多人並不能給出一個清晰的定義。在我看來,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質疑和求證的能力,進行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的人在面對問題時不會輕易接受既有結論,而是會進一步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評估問題的深度、廣度以及邏輯性,從而得出自己的見解。批判性思維並不等同於標新立異,為了質疑而質疑,它的真正含義在於獨立思考,不滿足於輕鬆給自己一個答案。批判性思維對於信息的接收和甄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專家提示:父母怎麼做才能培養出陽光自信的孩子呢?
    在課堂上不少孩子表現出內向、羞怯、不願意當眾表達,或者表達時會緊張、不自信。我們都知道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有效地幫助孩子提升呢?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做,因為很多事情都是孩子第一次嘗試,他們還在學習成長,可能不會很快就完成,這時候就需要別人的幫助了。
  • 怎樣才能讓孩子自信從容、合群友善?
    在這樣的社交過程中,孩子的社交自信也會逐漸體現出來。 當孩子有了社交互動行為後,就開始邁出主動社交的第一步,爸爸媽媽可一定要注意培養他們的社交自信,這對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和自信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 自信,是強者的專屬氣質。培養自信,就是培養自己的頂級魅力
    那一個不夠自信的人,究竟能否通過學習來培養自信呢?答案是肯定的。沒有誰天生自信,自信都是有原因的。01.自信的來源有些朋友可能覺得自己不夠自信,希望通過學會某些道理,在一夜之間變得胸有成竹,萬分自信,這種一步登天的事情,到哪都不太可能。一顆種子,需要精心培養,才可以茁壯成長。一幢大廈,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建設的穩固。同樣,自信心,也需要長期培養。
  • Unlock | 怎樣在閱讀中培養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是一個在近年來被頻繁討論的概念,幾乎所有人都在強調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但對於具體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很多人並不能給出一個清晰的定義。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
  • 《聽,小蝸牛艾瑪》:3個原則培養出自信孩子
    給予孩子自信的力量艾瑪在大家的幫助下重塑了自信,對於學齡前兒童而言,抽象的自信概念到底該怎麼理解並培養呢?3.培養自信的3大原則從自信發展階段可以看出,6歲前是孩子塑造自信的關鍵階段,如若沒有引導好,孩子在自卑與自信的岔路口前極有可能走上錯誤的道路。仔細思考艾瑪故事背後的哲理,可以發現培養孩子自信的3大原則。
  • 思維決定命運!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父母要怎麼做?
    思維決定命運!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父母要怎麼做?思維能力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更多的是思維方式、認知結構上的差別。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思維的教育。那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以下是小編的親身經驗,希望給到你啟發和幫助。
  •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
    面對困難和挑戰,孩子缺乏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自信。自信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自信的孩子是開朗樂觀的,是充滿陽光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漸漸地,西西變得有自信了,大膽了。生活中,造成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有很多,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找出準確的原因,以便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下是常見的幾種原因:1、家庭氛圍過於嚴肅。父母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逐漸地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品質。家庭教養方式不同,就會塑造出不同的人格特質。
  • 《聽,小蝸牛艾瑪》:3個原則培養出自信孩子
    艾瑪在大家的幫助下重塑了自信,對於學齡前兒童而言,抽象的自信概念到底該怎麼理解並培養呢?3、培養自信的3大原則從自信發展階段可以看出,6歲前是孩子塑造自信的關鍵階段,如若沒有引導好,孩子在自卑與自信的岔路口前極有可能走上錯誤的道路。仔細思考艾瑪故事背後的哲理,可以發現培養孩子自信的3大原則。
  • 正能量修煉:怎樣才能擁有自信
    以後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同類事件的發生呢?事情已經發生了,不要急於去追究責任或是責怪自己,而應該想想事情是否還有挽轉的餘地呢?要是有的話,應該怎樣做才能把損失或傷痛減到最低呢?應該怎樣做自己才會感覺舒服一點呢?
  • 擺脫這個慣性思維,才能真正自信
    這位小姐姐擔心別人不會喜歡真實的自己,所以用「命令」和「假設」的思維,逼迫自己做出一些行為,應激性地保護自己的自尊心,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命令自己:我必須……我必須化美美的妝才可以見人我必須拼命努力工作才能被肯定
  • 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當前學生和人才都需要具備的思維能力,擁有創造性思維的孩子,可以打破常規思考問題,能夠在面臨棘手問題做出更好的選擇,在工作中,創造性思維也能創造出極為重要的價值。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呢?
  • 怎麼擺脫慣性思維?父母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才能讓他脫穎而出
    當銷售出了問題,大家下意識都會思考使用何種營銷模式,來賣出更多的產品。只有這名員工打破慣性思維,想到了從產品本身入手,增加消耗量。那麼到底什麼是慣性思維呢?慣性思維又是如何產生的呢?01.人的慣性思維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