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成正果的尼姑,圓寂後成肉身菩薩,身上的女人特徵幾乎消失

2021-01-09 騰訊網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釋迦牟尼

在中華大地上,佛教源遠流長,自漢代佛教傳入中土以來,佛教之中慈悲為懷,廣結善緣這些閃光點便吸引了眾多信徒。

仁義師太,便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

一、千金小姐的佛緣

仁義二字是她出家後取的法名,在遁入空門之前,她的名字叫姜素敏。

1911年,姜素敏出生在遼寧一個封建地主家庭,父母對她倒也是十分疼愛的,作為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姜素敏的父母從小就請了先生教授她琴棋書畫,針織女工,並為她裹了小腳。父母期盼著女兒能成為一個名門淑女,將來嫁一個如意郎君,做個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安穩一生。

姜素敏一向很聽父母的話,但在學習這些技能的同時,姜素敏也對另一種學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就是佛教。七八歲的時候,姜素敏跟著家人去上香,幾乎是一瞬間就被僧人們口中的佛經吸引了。

從這以後,姜素敏便經常偷偷溜出家門去寺廟聽師傅講經,佛學,是一個與姜素敏單調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幾年下來,姜素敏已經擁有了極高的佛學悟性,與寺中僧侶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大災之年,正是姜素敏悄悄接濟寺中,才讓寺廟中的僧人以及許多被寺廟收留的災民免於餓死。

長至十七八歲,一頂花轎把姜素敏抬出了她生活了許多年的家。姜素敏的婆家也是當地富戶,兩家門當戶對。

婚後,姜素敏對佛法的熱愛引起了婆家的不滿,丈夫要求姜素敏少看些佛經,為了不與丈夫起爭執,姜素敏妥協了,她盡力做一個優秀的少奶奶,可是姜素敏卻陷入迷茫,難道人生就是這樣的嗎?從做一個優秀的女兒,到做一個優秀的妻子?

二、斬斷紅塵,削髮為尼

這樣的想法在當時很不被人理解,對於舊時代的女性,姜素敏的人生已經可以稱得上圓滿了,可姜素敏卻只覺得遺憾,自己飽讀詩書,研習佛理,婚後還潛心鑽研醫術,可是為什麼自己並不比任何人差,卻要困在深宅大院呢?

懷著這樣的遺憾,姜素敏過了十幾年,1940年,姜素敏的丈夫過世了,這時,姜素敏的親人也都漸漸離開人世,她的婚姻也沒有帶來一兒半女,姜素敏孑然一身,無牽無掛,她下了一個決心,她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了。

這一年,姜素敏斬斷塵緣,削髮為尼,在顯通寺出家,法名仁義。

姜素敏做了尼姑,卻並不是只想青燈古佛度一生,出家之後,她拾起了學過的醫術,進入了瀋陽中醫學院進行專業學習,學成之後,姜素敏便常常行醫濟世,不求回報,許多看不起病的窮人,都是被姜素敏治癒的,妙手回春的仁義師太,就是他們心中的活菩薩。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心懷家國天下的仁義師太依然決定奔赴戰場,用自己的一身醫術為國家做貢獻。

戰場之上槍林彈雨,仁義師太從未喊過一聲害怕,她每天都在炮火之中尋找傷員,最艱苦的時候,這位出家人和軍人一樣飲雪水吃冰塊來維持生命,她的手腕也中過子彈,險些落下殘疾,但仁義師太從沒想過退縮,她下定決心,戰爭打一天,她就在戰場上呆一天,盡全力治病救人。

戰爭勝利之後,仁義師太低調的回到了寺院,此時當地的醫院邀請仁義師太去坐診,仁義師太欣然答允,後來,為了方便治病,仁義師太在五十多歲開辦了自己的診所,收費極低,主要就是為了讓窮人都能看得起病,當地人都知道,仁義師太是個真心治病救災,救苦救難的好人。

三、善因善果,佛法無邊

72歲那一年,仁義師太決定出去遊歷四方,一邊行醫,一邊看看自己嚮往的祖國的萬裡河山,在眾人的道別聲中,仁義師太出發了,這一路,仁義師太堅持行醫,有人覺得,這把年紀了,何必呢?但仁義師太的願望很簡單,能多救一個人就多救一個人,這就是她的人生理想,是她對佛法的領悟。

幾年之後,85歲的仁義師太回到了寺中,她知道,自己這一生已經快要走到盡頭。她囑咐弟子,她要坐缸,坐缸是佛門中人的一種儀式,據說有修為之人舉行坐缸儀式後,屍身存在缸中,幾年之後開啟,肉身不滅,成為肉身菩薩。

弟子們遵照師太的遺囑舉行了儀式,數年之後,在眾人見證之下,開缸觀看,大家驚訝的發現仁義師太的肉身果然沒有腐壞,面容如生,身上的女人特徵也消失了,這正是肉身菩薩的特徵,看來,師太已經修成正果了。

如今,仁義師太的肉身被供奉起來,享受香火祭祀,因為師太生前的善舉,因此拜祭不絕。很多時候,人們信仰佛教,信仰的不是廟裡冷冰冰的佛祖雕像,他們感動的是佛教中向善濟世的德行,仁義師太生前只是肉體凡胎,可大家依舊把她視作「活菩薩」,人們敬重的不是她的身份,是她的品行。

什麼是佛?就連佛學家也很難下定論,但對於仁義師太這樣懸壺濟世,扶危救困的人,人們即便稱她一聲「佛」,大家也不會有什麼異議。

從千金小姐到比丘尼,很多人覺得這樣的決定太不值得,但仁義師太也告訴了我們,沒有自我的人生,又有什麼價值呢?如果仁義師太當初認命了,世界上會多一個富家太太,少一個慈悲大師,這將是所有人的損失,仁義師太也將抱憾終身。

人生很短,只要還來得及,還是要勇敢的試一試,自己期待的那種人生。

相關焦點

  • 「修成正果」的尼姑,圓寂過後成肉身菩薩,身上女性特徵基本消失
    這讓我想到了中國第一尊比丘尼肉身菩薩——仁義師太,她是「修成正果」的尼姑,圓寂過後成肉身菩薩,身上女性特徵基本消失。 1942年,五臺山戰火不斷,仁義法師無奈之下離開五臺山,重返東北,她在做尼姑時,就已經明白了學醫的重要性。因此,回到東北後,她前往瀋陽中醫學院,鑽研學習中醫學針灸四年。
  • 尼姑斷食7天圓寂,坐缸3年「修成正果」,肉身不腐,女性特徵消失
    禪寺佛像在著名的佛教經典著作中有一言:「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維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此語概意即為:菩薩能夠使諸惡永斷,善法圓滿的一個方法是怎麼樣的。修習佛法的人有男有女,相比較男人,修習佛法的女人是比較少的。我們國家有很多寺廟都是和尚廟,裡面全部都是立志研習佛法的男性。尼姑相比之下數量更少,其中十分著名的尼姑便是仁義師太。
  • 富家小姐出家為尼,去世後化成肉身菩薩,身上女性特徵為何消失?
    對於一個佛教徒而言,最體面的死亡方式無疑是圓寂成舍利子,或坐化成肉身菩薩了。舍利子的原理無需贅述,其是在高僧火化時,由於結石或骨骼燃燒不充分留下來的重結晶。不過在佛教裡,其被看作是高僧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燻修感應形成的石頭。
  • 尼姑辟穀7日圓寂,坐缸3年肉身不腐,女性特徵消失成「肉身佛」!
    1995年11月初辟穀7日的仁義法師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圓寂於通慧禪林。她的弟子們並沒有將她的肉身直接火化,而是放到了坐缸之中,期待著這位種下無數善果的比丘尼可以"肉身成聖"。經過三年零二個月的"終極考驗",仁義法師的坐缸被打開了,而她依舊端坐在缸中,早已圓寂的她不僅重新長出了頭髮,牙齒依舊是完好無損,尚有彈性的肌膚也與生前無疑。
  • 近代這位師太,圓寂後肉身不腐,身體有3處變化,讓人無法解釋
    並且佛教自從傳揚到我們國家之後就收穫了不少的信徒,但是從古至今不少人對於佛教都是有誤解的,那就是很多人都認為佛教是只屬於男子的,就像我們在寺廟當中也只能夠看到僧人一樣,但是事實上,佛教並不是只屬於僧人,它還屬於遁入空門的女子,這些女子在佛教當中有一個統一的稱呼,那就是比丘尼,當然,翻譯成我們民間的詞語那就是尼姑。
  • 地藏王菩薩的肉身原來在九華山,吸引全世界信徒前來朝拜
    在九華街,最著名的大殿莫過於地藏王菩薩的正殿-肉身寶殿。從九華街中心出發,徒步約15分鐘-20分鐘左右便可以抵達肉身寶殿。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稱作地藏塔,九華山是與金地藏,金喬覺的名字分不開的。金喬覺為古新羅國僧人,生於公元696年,圓寂於公元794年,俗稱金地藏。
  • 九華山肉身菩薩——大興和尚的神奇事跡
    大興和尚是建國後第一尊肉身菩薩,被尊稱為「九華濟公」和「地藏三世」。正如海濤法師所說,大興和尚是地藏王菩薩千萬分身之一,他以神奇的一生來影響著世人,度化眾生……他的名言: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一定會被越來越多人傳頌和學習。
  • 「肉身菩薩」昨起「妝佛」 預計春節前塑成金身
    泉州晚報社APP-泉州通1月12日訊 記者 顏雅婷 潘登 文\圖)泉州崇福寺福厚老和尚往生後,坐缸三年成「金剛不壞之體」(又稱「肉身菩薩」、「肉身佛」),此事經早報及官方微信報導後,從事「肉身佛」製作三十餘年的吳德玉告訴記者,在他所見過的出缸「肉身佛」中,福厚老和尚「金剛不壞之身」可謂圓滿,「自然弓背盤坐體態好,骨骼還略有彈性」。吳德玉表示,為福厚老和尚塑金身,僅需對手臂、腿部等處用磚灰、瓦灰進行簡單修補,無需再將其塑泥,即可貼金,「這才是最自然、真實的肉身菩薩」。
  • 佛教中極為神秘的「肉身菩薩」:打破物理規則,比舍利子更難得
    據說諸佛、菩薩、羅漢、高僧等等,這些有高能大德的修行者,在圓寂後火化,會凝結出晶瑩如珠、如花之物的舍利子。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遺骨火化就凝結出了舍利。舍利崇拜,是佛教流傳千百年的傳統,不過,在舍利子之上,還有「肉身菩薩」更加神秘莫測。就像佛法所說三千世界,舍利子,形狀顏色千變萬化,沒有一定之規。
  • 他圓寂已有十一年,仍然肉身不腐,肉身殿就在五臺山下的青峰寺
    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被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被稱為舍利子,而全身舍利就是大德高僧圓寂之後進行做缸處理。如果肉體長時間不朽不腐了,而仍然保存栩栩如生,那麼就是成了咱們所說的肉身菩薩。
  •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兩個人,一人死後成神,一人成菩薩被後人祭拜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兩個人,一人死後成神,一人成菩薩被後人祭拜文/毛毛侃歷史《水滸傳》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上也曾出現過它的節選章節,雖說很多人沒有看過它的原著書籍,但也許看過它的一些影視作品
  • 彌光法師97歲圓寂,堅持死後不火化,坐缸三年終成「肉身菩薩」
    彌光法師就是這樣一位理想崇高的佛教信徒,他生前就十分虔誠的禮佛,一生活了97歲,死後不讓弟子火化自己,而是選擇坐缸,歷時三年終成肉身菩薩。97歲圓寂之時不火化,歷時3年終成肉身菩薩彌光法師在修行的路上是十分艱難的,一方面他對自己的要求極高,不斷做著一些苦差事,以此來磨練自己的心境,而這些辛勞的事情也使得彌光法師身體的每況愈下,不斷受到病魔的折磨。另一方面,在一段特殊的時代中,彌光法師還被下放到農村放牛13年。
  • 戀愛時,能「修成正果」的女人,在這3個方面往往「不上心」
    那麼,能「修成正果」的女人,往往在哪幾個方面「不上心」呢?攀比、愛慕虛榮有很多女人,喜歡買一些名牌包包、口紅、衣服,其實這就是一種攀比的心理,女人在戀愛的時候,渴望男人能夠送給自己一些名牌東西,或者開口去要,我覺得這是會大失自身形象的。
  • 為何高僧圓寂後會有舍利子的出現?舍利子是什麼東西呢?
    我們一般人也知道和尚都自稱是方外人士,意思就是他們修行是為了達到「跳出三界外,不在紅塵中」的境界,儘管和尚宣稱五大皆空,無欲無求,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仍然有自己的目標,那就是通過修煉能夠最終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最終修成正果。
  • 近代九華山上共出現六尊肉身菩薩,你都知道哪六位嗎?
    自明代至今,肉身菩薩在九華山共出現六尊。現以形成時間為序,將其概況介紹如下。海玉,1513出生1623年圓寂,字無瑕,順天宛平今北京市人。明嘉靖十五年出家於五臺山,後遍參名山,曾四上峨眉。崇禎三年也就是公元1630年,思宗敕封為「應身菩薩」,並題額「為善為寶」,賜肉身塔名「蓮花寶藏」。海玉肉身雖幾經磨難,但因僧徒妥為保護,特別是「文革」期間,山僧惟能、普光、悟廣冒著風險將其秘密轉移至地下,方逃過被焚燒的劫難。至今,海玉肉身仍供奉在百歲宮內。隆山,1757年生1841年圓寂。法名洞山,俗姓朱,安徽建平今郎溪縣人。
  • 山西綿山一神秘古寺,藏有15尊肉身佛,堪稱「東方木乃伊」
    塑像千年不壞這座寺廟位於山西介休市綿山風景區,稱正果寺,寓意修成正果。正果寺所在的綿山風景秀美,蒼松翠柏。相傳其原為五龍母子所有,志超來山後,五龍皈依佛法,後來,五龍功力大增,飛升躍過對山,在山壁上留下了五道溝壑,名為五龍躔。
  • 世界上唯一一座「肉身菩薩像」,皮膚與常人一樣,專家都無解!
    世界上唯一一座「肉身菩薩像」,皮膚與常人一樣,專家都無解!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信佛,這並不是「迷信」,而是為了讓自己的精神可以有一個寄託,而選擇去拜佛。其實在一個地方有一座「肉身菩薩像」,是得道高僧坐化之後形成的肉身佛像,這個肉身佛像在我國的九華山,這尊佛像是一尊女性肉身佛像。據說這尊佛像在生前是一位名叫仁義的師太,這個師太在出嫁前是一位大家小姐,名叫姜素敏。
  • 高僧2次夢見師祖,97歲「圓寂不火化」,3年後終成「肉身佛」
    眾所周知,人們將僧尼去世稱之為「圓寂」,其含義所指是諸德圓滿、諸惡寂滅。對於佛教僧人而言,這就是他們修行的最終目的。  而在部分的僧人瀕死之前,會要求在其死後進行一種儀式——坐缸。所謂的坐缸指的就是佛教的僧人們圓寂之後,對其遺體的一種處理方式。
  • 如何跟巨蟹座修成正果?
    如何跟巨蟹座修成正果 巨蟹座就是太過於被動了,對方如果沒有什麼表示的話,他們也能夠一直等下去。但是他們想要讓感情修成正果的話,就必須要做出改變了。因為一味的被動,對方還會以為你心裡是否對他不滿呢,因此他也不敢表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