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2次夢見師祖,97歲「圓寂不火化」,3年後終成「肉身佛」

2021-01-08 網易

  眾所周知,人們將僧尼去世稱之為「圓寂」,其含義所指是諸德圓滿、諸惡寂滅。對於佛教僧人而言,這就是他們修行的最終目的。

  而在部分的僧人瀕死之前,會要求在其死後進行一種儀式——坐缸。所謂的坐缸指的就是佛教的僧人們圓寂之後,對其遺體的一種處理方式。


  整個儀式的主要的過程,就是坐缸、封缸以及開缸,若是在經歷了坐缸的儀式之後,僧人依舊能夠保持肉身不腐的話,那麼便會被塑成金身成為「肉身佛」,也稱為全身舍利。

  像《玄應音義》中就記載:「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別」。

  從佛教史上看,能夠修成肉身的僧人是少之又少的,但是這些成為了肉身佛的僧人無一不被佛教的信徒所頂禮膜拜,對於僧人而言,這是一種至高的榮耀!

  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便是那些最終成功修成了肉身佛的佛教高僧之一,人稱彌光法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高僧的傳奇經歷吧!


  一、自幼一心向佛,父母離世後遁入空門

  彌光法師在民間的俗名叫做王興遠,

  在其年幼的時候,就表現得較同齡人更加的聰慧,與此同時他還展現出了對佛法感興趣的一面。

  在年幼的彌光法師進入私塾求學的時候,相比於課本裡的知識,他對佛經裡所記載的內容更加的感興趣。因此,在遇到不能參悟的內容時,彌光法師常常會拿著一本佛經前去請教私塾裡的教書先生。

  然而,也不知道是教書先生被問倒了還是確實不喜歡佛經,因此其對於彌光法師不讀書而讀佛經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甚至還稱佛經為「旁門左道」的書籍。

  在多次被教書先生批評之後,彌光法師便不再去詢問其有關於佛經的事情了,

  但是這並沒有讓彌光法師從此放棄學習佛經,即便是沒得到老師的支持,他也依舊要偷偷的閱讀。


  而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閱讀之後,彌光法師能夠理解的佛經內容也越來越多了,這讓他對於佛門非常的嚮往,甚至使得他在14歲的時候,瞞著父母跑到了佛門去當和尚。只不過,由於最後在其父母的強烈反對之下,他也只能暫時放棄。

  在進佛門無果之後,彌光法師也不打算再繼續去私塾學習了,於是他便成為了父親的幫手,幫他照顧家裡的生意。

  閒暇的時間裡,彌光法師還拜了一個高僧為師,作為一名佛門的俗家弟子,跟隨其吃齋念佛。

  在看到彌光法師如此執著之後,對於他的做法,其父母也就不再多加限制了。

  這樣平淡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彌光法師對於佛經的誦讀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這也表明了他的確是一心向佛,而並非是因為一時喜好。然而,意外卻突然的出現了。


  在彌光法師三十多歲的時候,他的母親突然染上了惡疾,心急的彌光法師不僅四處為母親尋求醫生治療惡疾,而且還專注的為母親念持大悲咒,希望能夠感動佛祖拯救自己母親的生命。

  然而,最終這並沒有能夠讓他病重的母親恢復健康,疾病奪走了她的生命。並且,在彌光法師的母親去世僅一年之後,其父親也去世了。

  對於彌光法師而言,家中親人相繼離世的打擊是非常之大的

  ,於是,在妥善處理好父母的喪事之後,彌光法師又依照了其家鄉中時間最長的守孝期限,為父母守孝整整三年的時間。

  三年之期一到,對俗世已經沒有了半分留念的彌光法師便了斷塵緣,自此遁入空門。

  在進入了佛門之後,彌光依舊整日無比虔誠地學習著佛法,而後所發生的事實也證明了,彌光法師與佛門之間的確是有著不一樣的緣分!


  二、兩次夢見祖師,虔誠信徒修成得道高僧

  在如願遁入空門之後,彌光法師一如既往的終日念經禮佛,過著數十年如一日的生活,然而他卻至始至終都沒有感到一絲的厭倦,經過多年的修行之後,他的內心已經如同無風的湖面一般平靜。

  並且,在其成為僧人之後所發生的事情,也似乎說明了他會自幼便熱衷於念經禮佛的原因。

  據說,在一次夢裡,佛教的六祖慧能大師親自為彌光法師披上了一身紅色的袈裟衣。對於這樣的夢境,起初彌光法師並沒有太過在意,將其認為是在長久的念經禮佛之後,導致即便入睡也依舊想念著佛教的事物。

  因此,在此夢境出現之後,彌光法師只是將其當作是一個夢境罷了。然而,隨後發生的事情卻令人備感驚訝。


  再後來彌光法師又一次的夢見了六祖慧能大師,而這一次在夢境之中彌光法師託舉著大師過河,在模糊的夢境之中,彌光法師卻能夠清晰的記得大師的左腳有殘疾。

  在醒來之後,這段夢境在彌光法師腦海中揮之不去,直到後來了解之後彌光法師才知道,原來現實中的六祖慧能大師的確左腳殘疾!

  如此發現,讓彌光法師不再將這兩段經歷當成單純的夢境,而認為是六祖慧能大師對其的指點。而能夠得到如此高僧的指點,表明了彌光法師必定是與佛家之間有著不一般的緣分的,這或許也就是他年幼時會一心向佛的原因吧。

  在經歷過大師的指點之後,彌光法師對於佛法的修行變得更加的用心刻苦。值得一提是,彌光法師並不只是一種形式,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修心,他用心去感悟、體會佛經中所記載的的內容,因而對於佛經他能夠倒背如流。


  從種種的經歷來看,彌光法師似乎註定了此生與佛門是休戚相關的,而在其死後也驗證了他就是為佛而生的!

  三、97歲圓寂不火化,3年後終成「肉身佛」

  在2008年的時候,當時彌光法師經過數十年的修行之後,已經是97歲高齡了,當時的他也儼然是一名受人尊敬的高僧。

  然而,因為一次意外讓他跌斷了大腿骨,年邁的他因此只能臥床。在一段時間之後,彌光法師感到自己即將圓寂,於是要求在其圓寂之後讓其坐缸。

  在彌光法師去世之後,僧人按照其遺願將其遺體以坐缸安排,在入缸之時彌光法師的遺體狀態很好,並且神態也很安詳,僧人能夠聞到他身體上略有的香氣。


  在彌光法師坐缸期間,有僧人弟子為其守孝,一直到了2011年的10月16日,人們才讓其重現於世人的面前。

  在開缸之時,現場一股奇妙異香撲鼻而來,人們發現彌光法師雖坐缸三年時間,但其肌膚彈性卻如生前,甚至頭髮和指甲長得更長,

  已然成為了一座肉身佛!他也因此而成為了中國大陸21世紀兩位成就肉身佛的高僧之一。

  當時為其開缸的僧人不禁感慨其法體之圓滿,

  對於生前祈願留下肉身的彌光法師而言,最終能夠修成肉身佛也是修得圓滿了!

  小結

  所謂的修佛,指的並不僅僅是那些佛法之中的大道理,而更是修一種寧靜致遠的心境,只有內心足夠的平靜,才能夠領悟在蘊含在佛法之中的精髓。因此,那些一心修行佛法的僧人,所追求的是無欲無求的境界。對於每一位僧人而言,修煉的最終目標便是成為真佛,之後便去往傳說中那西方的極樂世界。


  這種願景,我們並不能將其與世俗的欲望劃上等號,對於僧人而言這是一種信仰,是每一位禮佛法之人心中崇高的理想!像彌光法師這樣值得人們尊敬的高僧,就無疑是一名理想無比崇高的佛教信徒,在其生前可以說是做到了非常虔誠的禮佛,致力於佛學研究,最終大有所成,而在他97歲那年去世之後,也如願的成為了肉身佛。

  在了解了彌光法師堪稱傳奇的一生之後,我們除了應該對他滿懷敬意之外,也應該從他的事跡中參悟到,若是我們也能夠如彌光法師擁有這般心境與毅力的話,那麼相信我們也都能夠在自己內心所嚮往的方向上,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吧!

  參考資料:《玄應音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彌光法師97歲圓寂,堅持死後不火化,坐缸三年終成「肉身菩薩」
    每一位修行之人,都無比嚮往成為真佛,去往所謂的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不能將這理解為修行之人的欲望,這其實是每一位禮佛法之人的崇高理想,這是他們一生之中最為重要的信仰。彌光法師就是這樣一位理想崇高的佛教信徒,他生前就十分虔誠的禮佛,一生活了97歲,死後不讓弟子火化自己,而是選擇坐缸,歷時三年終成肉身菩薩。
  • 「肉身菩薩」昨起「妝佛」 預計春節前塑成金身
    泉州晚報社APP-泉州通1月12日訊 記者 顏雅婷 潘登 文\圖)泉州崇福寺福厚老和尚往生後,坐缸三年成「金剛不壞之體」(又稱「肉身菩薩」、「肉身佛」),此事經早報及官方微信報導後,【採取哪些安保措施】崇福寺將加強保護 可在殿內設置監控2015年3月,匈牙利博物館展出一尊千年佛像,內藏有一名高僧遺骸,後經我國文物部門確認,該佛像系三明大田縣吳山鄉陽春村1995年被盜的章公祖師像,由此引發陽春村村民跨國追索行。
  • 為何高僧圓寂後,火化出來的都是「舍利子」?它是怎樣形成的?
    在電視劇和電影當中,提及佛門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舍利子」這種產物,這也讓人感到好奇,為何高僧圓寂後, 火化出來的都是「舍利子」?它是怎樣形成的?實際上,「舍利」這個詞,來源於梵語arīra的音譯,是古代印度人對於死後身體總稱,而在佛教當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利子或堅固子,根據佛教徒的解釋,舍利子的出現,是因為經過菩薩的修行,或者是「戒定慧」的功德所燻修,近代的著名高僧印光大師也說,舍利子是修行人由於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
  • 他圓寂已有十一年,仍然肉身不腐,肉身殿就在五臺山下的青峰寺
    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被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被稱為舍利子,而全身舍利就是大德高僧圓寂之後進行做缸處理。如果肉體長時間不朽不腐了,而仍然保存栩栩如生,那麼就是成了咱們所說的肉身菩薩。
  • 佛教中極為神秘的「肉身菩薩」:打破物理規則,比舍利子更難得
    據說諸佛、菩薩、羅漢、高僧等等,這些有高能大德的修行者,在圓寂後火化,會凝結出晶瑩如珠、如花之物的舍利子。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遺骨火化就凝結出了舍利。舍利崇拜,是佛教流傳千百年的傳統,不過,在舍利子之上,還有「肉身菩薩」更加神秘莫測。就像佛法所說三千世界,舍利子,形狀顏色千變萬化,沒有一定之規。
  • 青藏高原的神秘現象:修行高僧圓寂身體虹化,和舍利子一樣無解
    高僧圓寂後,遺體火化,骨灰中的結晶體,就是舍利子。在藏傳佛教裡,也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傳說——虹化。在藏傳佛教中,有一個支派密宗,傳說密宗修煉者修行達到一定境界後,當其死亡時,肉身會在圓寂後幾天內,自動化成五顏六色的光直至消失。
  • 只有高僧火化後才有舍利子嗎?普通人也可以,舍利形成的科學解釋
    關於佛家的舍利,大家都知道這是得道高僧圓寂後留下的東西,它本身就代表了得道高僧留下的大德行。更何況舍利這種東西,只有得道高僧圓寂後才有,這本身就非常神奇了。佛教認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練就的。在一層一層神奇色彩的渲染下,舍利有了「見舍利者,如親見佛」這樣的作用。
  • 高僧圓寂火化後產生舍利子,這個神秘的珠子到底怎麼形成的?
    筆者:三體-小遙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堅持以慈悲為懷,作為發源於印度的古老宗教,佛教同樣主張火葬,很多高僧圓寂後都會選擇這種方式處理後事。這原本並不稀奇,然而人們觀察到,很多得道高僧火化後都會留下一些五顏六色的結晶,在佛教中將其稱為「舍利子」。舍利子因其得來方式過於奇特,被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加上佛教本身博大精深,人們一時間無法理解舍利子形成的真正原因,即便如今科技如此發達,也無法真正對舍利子進行解釋。
  • 他受戒時無花果樹開花,燃整個無名指供佛,圓寂留下金剛不壞之身
    他是虛雲老和尚的得意弟子;他是有名的大孝子,為父母墳前守孝三年;他受戒區間無花果樹再度開花十二朵半;他圓寂後留下金剛不壞之身,為中國大陸21世紀兩位成就金剛不壞之身的高僧之一;他是彌光法師。他自小對佛有緣,14歲時獨自來到公安縣新口鎮某寺院打算出家,但是被父母強制拉了回去,剃度未成。1936年,他25歲,于衡陽市南嶽獅子巖皈依得道高僧鏡明老和尚,成為一名居士,平日以念佛為功課。
  • 高僧圓寂,火化後為什麼會有「舍利子」,其實不是「結石」
    是一個人往生,歷經火化後所留有的結晶。但是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是徹底不一樣的。它的樣子千姿百態,有環形、橢圓形,有的成荷花形,有的成佛或觀音菩薩狀;它的色調有白、黑、綠、紅的,也是有各種顏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石、紫水晶;有的全透明,有的光彩照人,如同裸鑽一般。
  • 福厚老和尚坐缸三年真身不腐 預計春節前塑成金身
    早報訊(早報記者 顏雅婷 潘登 文\圖)泉州崇福寺福厚老和尚往生後,坐缸三年成「金剛不壞之體」(又稱「肉身菩薩」、「肉身佛」),此事經早報及官方微信報導後,再度引發人們對於「肉身佛」的極大關注,更有附近城市的信眾慕名而來,希望能瞻仰「肉身佛」真容。
  • 為啥高僧圓寂後會出現舍利,舍利子又是什麼?看完你就懂
    通過電視劇的了解,大家知道一些高僧圓寂之後會出現「舍利子」,這是為什麼了?舍利子又是什麼了?為啥高僧圓寂後會出現「舍利,舍利子又是什麼?看完你就懂!舍利子印度話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舍利子的形成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不過舍利子的形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風化是完全不同的。
  • 富家小姐出家為尼,去世後化成肉身菩薩,身上女性特徵為何消失?
    對於一個佛教徒而言,最體面的死亡方式無疑是圓寂成舍利子,或坐化成肉身菩薩了。舍利子的原理無需贅述,其是在高僧火化時,由於結石或骨骼燃燒不充分留下來的重結晶。不過在佛教裡,其被看作是高僧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燻修感應形成的石頭。
  • 邯鄲寺廟一高僧圓寂千年,肉身不腐,專家用X光掃射後得出結論
    德高望重的高僧——慈賢法師佛教之所以能夠廣泛傳播,離不開邯鄲寺廟的一位高僧,他圓寂了千年依舊能夠保持肉身不腐最後還是專家用x光掃射過後才得出了結論。這位高僧是誰呢?就是我們供奉了一千多年從印度遠道而來的——慈賢法師。慈賢法師又號慈賢大師,他在歷史上聲名遠播,是第五代的譯經僧。譯經僧是什麼呢?
  • 農曆正月初五 近代高僧廣欽老和尚圓寂紀念日
    廣欽老和尚八十九歲時留影(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6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初五,近代高僧廣欽老和尚圓寂紀念日。師在深山洞中坐禪念佛,米盡糧絕,即以樹薯、野果充飢,山中多猴虎,久之,人獸相處,了無畏懼,遂有猿猴獻果、猛虎皈依之事,「伏虎師」之雅號乃不脛而走。 師常入定,曾一定數月,不食不動,甚或鼻息全無,眾人誤謂師已圓寂,屢請方丈準備火化。時律宗高僧弘一大師卓錫永春普濟寺,聞之,趕至承天寺,即同方丈轉塵老和尚等數人上山探之,方曉師在定中,甚為讚嘆,乃彈指三下,請師出定。
  • 為什麼「舍利子」只在高僧火化後會出現?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佛教講究「無欲無求」,修「戒定慧」是很多佛教徒所尊崇的,特別是那些得道高僧,他們修「戒定慧」甚至可以使得他們在死後產生珍貴的「佛舍利」。「舍利」是音譯過來的,梵語為arīra。它指的是僧人死後留下的東西,包含頭髮、牙齒、骨骼等等的統稱。而對於那些修道成佛的高僧,圓寂後,往往會形成「舍利子」。
  • 為啥佛門高僧火化後會有舍利子,而普通人只有骨灰?看完你就懂了
    在佛教之中舍利子的由來為釋迦牟尼佛遺體火化之後而來,也有高僧可通過修行功德留下舍利子。多是堅硬的五彩珠狀物。而舍利子又分為幾個不同的種類,根據佛教的傳統說法,將其分為三類。其一為真身舍利:即有大德之人,通佛之人在圓寂火化之後靈骨不腐亦或者肉身不腐。二為碎身舍利:這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的舍利子。
  • 佛教舍利子,為什麼只有高僧圓寂後才會有?
    舍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也許它本身並沒有神奇的構成和含義,但是當人們在高僧圓寂後發現某些特殊的物品,無法確定其性質的時候,給了這些物品「舍利子」的稱號,並且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意義。佛教至寶舍利子,為什麼只有高僧圓寂後才會有?普通人會有嗎?以往的人們,無論是否信仰佛教,都認為舍利子只有高僧圓寂後才有,普通人並不會存在這樣的東西。
  • 古代高僧圓寂火化後,為啥會出現「舍利子」?它到底怎樣形成的?
    古代高僧圓寂火化後,為啥會出現「舍利子」?它到底怎樣形成的?舍利是印度梵語的舶來詞,是指人死後的身體,在印度佛教中,僧人死後所留下的所有骨骼、骨灰,甚至頭髮等都成為舍利,而舍利子就是僧人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但至於它是怎麼形成,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科學解釋。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一直保持火化的喪葬傳統,而中國古代卻一直講究「入土為安」,所以佛教「舍利子」多出現於印度。
  • 尼姑辟穀7日圓寂,坐缸3年肉身不腐,女性特徵消失成「肉身佛」!
    對於中國人來說佛似乎是真實存在的,有佛光普照的如來佛祖,有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也有普度眾生的濟公長老。佛似乎又是虛無縹緲的,因為我們誰能沒有真正的看見過。可我們還是寧願相信因果的報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總是想著為自己積下些許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