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自己發生什麼事情,最關心女人的人還是自己的母親。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是這種想法,覺得自己對婆婆再好,她心裏面總是會有自己的女兒,不可能什麼事情都不顧,全部為你一個人付出。這種觀點也導致很多家庭裡面有婆媳矛盾,不可能就這樣簡簡單單在一起,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就算女人做得再體貼入微,也無法讓自己的婆婆心裏面感到溫暖,她總是會在自己和女兒之間選擇後者,完全不會考慮自己的感受,有好處都會想著自己的女兒,完全不會為自己著想。
同事的婆婆就是這種人,典型的為女兒著想,不考慮兒媳的感受。老人家的兒媳上班本來就很忙,可是看見她生活德十分艱苦,便提出將老人接到家裡面一起住的想法。老公對此也十分滿意,三下五除二就開始實施計劃,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將住在鄉下的老人接到家中,打算讓母親享受幾天的福氣。
女人對於剛來到家中的婆婆充滿喜歡,就算自己心裏面非常地累,但是也仍然沒有做出太多的悔改,總是和顏悅色地和婆婆相處,沒有說過任何一句重話。即使自己下班後很疲倦,也會將婆婆的事情擺在首位,主動幫助老人做飯的同時,還會吩咐老公周末要帶老人出去玩耍,不能浪費大好的時光。
婆婆和老公將女人的表現都看在眼裡,雙方都覺得十分滿意,沒有任何的怨懟出現,心裏面美滋滋地。婆婆不僅一次地跟外人誇獎自己的兒媳,認為她將所有的事情做到了極致,將工作上的事務處理得有頭有腦之外,還對自己進行無微不至的照料,實在是令一家人感到喜不自勝。
可好景不長,這種和睦的家庭關係被小姑子的存在所打破。最開始的幾年裡面,婆婆總是細心地看管自己的孫子,覺得他是自己的寶貝,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取代他的地位,哪怕自己年齡已經很大,沒有了足夠的經濟來源,但只要孫子有需要,都會義無反顧地支持。後面幾年小姑子搬來附近之後,婆婆就經常住在女兒家中,對孫子的態度也不再如以前。
經常不在家裡住就算了,有一次竟然提出要去醫院照顧小姑子的孩子,說對方病得比較嚴重,在醫院沒有其他人可以陪伴。這就讓同事有些忍無可忍,同樣都是孫子,自己的孫子前幾天生病住醫院都沒有去照顧,可是換作外孫生病之後,自己就瞬間前去照顧,這種行為簡直是讓自己難以忍受。
兒媳實在看不下去了,就開始質問婆婆,可沒想到婆婆沒有任何後退的意思,還是十分強硬地對女人說出想法。她說孫子有女人和兒子照料,而外孫卻只有女兒一個人,女婿根本就不會看管。女人也沒有辦法,她畢竟是自己的長輩,而且照顧的人又是自己的外孫,作為一個兒媳,又能說什麼呢?
情感寄語:婆媳關係不僅需要年輕人的支持,而且離不開老年人的付出,如果不知道用「將心比心」的態度去對待彼此,永遠也無法建立友好的關係。婆婆不能仗著自己的資歷比較老,就什麼事情也不為女人考慮,做任何的事情都為兒媳想。良好的關係需要自己去維護,如果什麼都不知道,只是一昧在損壞,就很難能夠過得快樂。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