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感冒了,我去醫院照顧」「你自己孫子生病,都沒操過心」

2020-12-16 情感夜夜聽

不管自己發生什麼事情,最關心女人的人還是自己的母親。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是這種想法,覺得自己對婆婆再好,她心裏面總是會有自己的女兒,不可能什麼事情都不顧,全部為你一個人付出。這種觀點也導致很多家庭裡面有婆媳矛盾,不可能就這樣簡簡單單在一起,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就算女人做得再體貼入微,也無法讓自己的婆婆心裏面感到溫暖,她總是會在自己和女兒之間選擇後者,完全不會考慮自己的感受,有好處都會想著自己的女兒,完全不會為自己著想。

同事的婆婆就是這種人,典型的為女兒著想,不考慮兒媳的感受。老人家的兒媳上班本來就很忙,可是看見她生活德十分艱苦,便提出將老人接到家裡面一起住的想法。老公對此也十分滿意,三下五除二就開始實施計劃,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將住在鄉下的老人接到家中,打算讓母親享受幾天的福氣。

女人對於剛來到家中的婆婆充滿喜歡,就算自己心裏面非常地累,但是也仍然沒有做出太多的悔改,總是和顏悅色地和婆婆相處,沒有說過任何一句重話。即使自己下班後很疲倦,也會將婆婆的事情擺在首位,主動幫助老人做飯的同時,還會吩咐老公周末要帶老人出去玩耍,不能浪費大好的時光。

婆婆和老公將女人的表現都看在眼裡,雙方都覺得十分滿意,沒有任何的怨懟出現,心裏面美滋滋地。婆婆不僅一次地跟外人誇獎自己的兒媳,認為她將所有的事情做到了極致,將工作上的事務處理得有頭有腦之外,還對自己進行無微不至的照料,實在是令一家人感到喜不自勝。

可好景不長,這種和睦的家庭關係被小姑子的存在所打破。最開始的幾年裡面,婆婆總是細心地看管自己的孫子,覺得他是自己的寶貝,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取代他的地位,哪怕自己年齡已經很大,沒有了足夠的經濟來源,但只要孫子有需要,都會義無反顧地支持。後面幾年小姑子搬來附近之後,婆婆就經常住在女兒家中,對孫子的態度也不再如以前。

經常不在家裡住就算了,有一次竟然提出要去醫院照顧小姑子的孩子,說對方病得比較嚴重,在醫院沒有其他人可以陪伴。這就讓同事有些忍無可忍,同樣都是孫子,自己的孫子前幾天生病住醫院都沒有去照顧,可是換作外孫生病之後,自己就瞬間前去照顧,這種行為簡直是讓自己難以忍受。

兒媳實在看不下去了,就開始質問婆婆,可沒想到婆婆沒有任何後退的意思,還是十分強硬地對女人說出想法。她說孫子有女人和兒子照料,而外孫卻只有女兒一個人,女婿根本就不會看管。女人也沒有辦法,她畢竟是自己的長輩,而且照顧的人又是自己的外孫,作為一個兒媳,又能說什麼呢?

情感寄語:婆媳關係不僅需要年輕人的支持,而且離不開老年人的付出,如果不知道用「將心比心」的態度去對待彼此,永遠也無法建立友好的關係。婆婆不能仗著自己的資歷比較老,就什麼事情也不為女人考慮,做任何的事情都為兒媳想。良好的關係需要自己去維護,如果什麼都不知道,只是一昧在損壞,就很難能夠過得快樂。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照顧完孫子照顧外孫,可子女還嫌我偏心」,60歲老人心酸又無奈
    文|好孕姐昨天王阿姨來找我媽談心,說著說著王阿姨竟哭起來了:「照顧完孫子照顧外孫,可子女還是嫌我偏心」。送走王阿姨我媽的心情也變得很低落,我問她怎麼了,我媽這才緩緩跟我說:你王阿姨跟我一樣大,今年有60歲了。
  • 帶外孫和帶孫子有什麼不一樣,看看外婆怎麼說
    外孫是人家的後代小區的王阿姨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剛剛生了二胎,小女兒也快生了。由於王阿姨沒有兒子,孫子,兩個女兒的事就由她忙著。一是考慮自己閒著也是閒著,二是自己幫襯著也可以避免她們的婆媳矛盾。然而,王阿姨並沒有覺得自己的付出有令人欣慰的收穫。
  • 「你走了,誰照顧我坐月子」「我媽感冒了,我要去照顧她」
    簡直打燈籠都難找到的,所以兩個人很快就結婚了。剛剛結婚李蕾的婆婆就催著李蕾生小孩兒,於是老公晚上回到家就對李蕾說:「母親年齡不小了,她也是好心,只是想早點兒抱孫子,要不然咱們就要個孩子吧,這樣她還能幫助看一下。」李蕾想老公說的也沒錯,所以兩個人決定了下來很快李蕾懷孕了。但是沒想到事情沒有像她想像中的那樣發展。
  • 婆婆不帶孫子,卻去大姑姐家帶外孫,清明節回來掃墓,兒媳紅了眼
    02兩年後周周生下兒子,婆婆高興歸高興,但卻沒有實質性的表示,張旺勸妻子別計較太多,父親去世前住院做手術加上買墓地花了不少錢,母親沒要兒女出一分錢,如今手裡哪還有存款。仔細想想丈夫說得挺有道理,周周剛放寬心,可接下來的一件事令她很不開心。
  • 做了父母就永遠有操不完的心
    做了父母就永遠有操不完的心陳慶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比父母更關心自己的孩子了。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為了孫子的健康成長,許多老人背井離鄉,趕赴外地,忍受語言、習俗、氣候等諸多不便去為子女帶孩子、操持家務,有的甚至還要忍受老夫老妻分離之苦。我熟悉的L君是政府部門的幹部,離退休還有五年,與他同齡的老伴已經退休,而且去了遠在上海的女兒家帶外孫。L君過去一直享受老伴的貼心照顧,過去很少進過廚房。現在老伴去了女兒家,他下了班還得自己買菜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
  • 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
    昨天,跟鄰居大媽聊天,她一口一句:「我的寶貝疙瘩很乖」、「我的寶貝疙瘩現在都會背古詩了」、「想我的寶貝疙瘩了」。聽她這麼說,我還以為是她家大孫子呢。誰知她說:「才不是那個臭小子呢,我說的是我外孫。」從她這番話裡面,可以聽出來,在她眼裡外孫可比孫子要親。所以,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
  • 「我媽生病住院,你去陪床照顧」「她說我是外人,不指望我養老」
    1劉娟和老公結婚了八年,但這五年來,她卻活生生把自己一個如花少女,煎熬成了中年大媽。不過看著健康成長的兩個孩子,劉娟覺得這一切都值得。其實,劉娟的婆婆年紀並不大。但她和婆婆的關係,卻一直很冷漠。因為在劉娟生下女兒時,婆婆說,誰生的孩子誰帶,我沒有義務幫你帶,反正你就是個外人,我也不指望你養老。婆婆的話,深深刺痛了劉娟的心。
  • 帶了4年的外孫,今天徹底寒心了,為啥姥姥輩帶孫多是吃力不討好
    李阿姨心甘情願放棄了與老姐妹一起結伴出遊,自由自在的生活,來到了女兒家照顧外孫,在家裡也是任勞任怨,不僅幫忙帶外孫,還包攬了家務,洗衣做飯,再苦再累都堅持了下來。這段時間外孫感冒了,李阿姨照顧了好幾天,外孫慢慢好轉了,但是李阿姨卻被感染了,腦袋昏沉沉的,而且年齡有點大,精力有點差卻依舊堅持照顧孩子。
  • 「帶了4年外孫,今天徹底寒心了」為啥姥姥帶孫多是吃力不討好?
    小區的李阿姨年逾60,幾年前幫著兒子帶孫子,這兩年孫子上幼兒園了,媳婦要求上下班自己接送自己帶,正巧小女兒也生孩子了,李阿姨又趕過來給女兒帶孩子。有人問李阿姨:「你身體又不太好,都帶了好幾年孩子了,怎麼也不歇歇,還主動來給女兒帶孩子呢?女兒家沒有婆婆幫忙嗎?」
  • 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3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有一次周末,女兒和女婿有事出去了,我和親家母在家帶他,外孫圍著奶奶轉,又是一起玩玩具,又是誇奶奶好,好不容易跟我說句話,「姥姥,我和奶奶餓了,你去做飯」。雖然老人不能跟孩子計較,可那種感覺真的不好受,人家沒帶孩子,反倒孩子還特別喜歡,而我帶了那麼久,還沒啥感情,也許跟骨血有關係吧,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姥姥寒了心周阿姨年輕時生女兒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所以外孫出生時,周阿姨已經60多歲了。由於女兒的婆婆身體不好,沒辦法幫她帶孩子,於是周阿姨便放棄了自己悠閒的晚年生活,加入了姥姥帶娃的大軍中。
  • 姥姥帶外孫4年了,女兒的一句話讓媽媽心寒:帶娃還帶出錯了
    四年來,劉奶奶每天早上都是比子女起的還要早,他就開始給外孫準備各種好吃的什麼有營養做什麼,而且還要給子女做飯,所以家裡的衛生也是瀏覽外一個人在打掃,所有的家務都是劉奶奶一個人包了。就在前幾天寶寶生病了,你奶奶也覺得頭不是很舒服,好像是被寶寶傳染了,所以在給寶寶衝藥的時候就沒掌握好水溫,君君吃藥的時候被燙的哇了一下,哭了出來,女兒聽到了聲音就衝了出來一下就將媽媽推開了。問媽媽:你幹什麼,你要燙死孩子嗎?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婆婆生病兒媳去照顧,兒媳:我是為了老公
    兒媳坐月子,對婆媳關係來說是個機會,婆婆要好好表現,日後兒媳照顧婆婆時才會同樣好好表現,要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男人在處理婆媳關係時,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婆媳之所以關係不好,其實並不是她們本身的問題,而是這個男人在從中攪事,結果越攪矛盾越大。所以會處理婆媳關係的男人,才會得到老婆和老媽兩個人的愛,才會更幸福。
  • 孫子和外孫差別有多大?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太真實,扎心了
    文|好孕姐隨著男女平等的觀念普及之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生兒子生女兒都一樣,於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說法,孫子和外孫也一樣。可生活中真的是這樣嗎?孫子和外孫究竟有沒有區別,或者說兩者的區別有多大?我們來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也很扎心。
  • 兒媳回娘家坐月子,兒子想跟去照顧,婆婆:你都沒伺候過我
    白思敏想了想道:「陸揚,我想回娘家坐月子,你看怎麼樣?」她一直想跟陸揚商量這件事,一來自己坐月子是件麻煩事,二來陸揚成天在外頭工作沒辦法照顧她。「這事我不好意思跟咱爸媽開口,思敏,都是我沒用。」陸揚拉著白思敏的手,眼眶有點紅。哪家的媳婦坐月子不是婆婆照顧,孩子不是婆婆帶的,只有他自己的這個媽平日裡受盡了思敏的好處,可需要她的時候卻躲得一乾二淨。陸揚還沒說自己媽只認張愉是女婿的事,如果白思敏知道了怕是更難過了。
  • 「你沒兒子,家產早晚都得給我」,5歲外孫的話,傷了老人的心
    父母都認為孩子小,很多話他們聽不懂,所以在孩子面前講話都絲毫不避諱。但實際上,孩子很容易去學習父母的人語言,而後不顧及場合的表達出來,而這有時候就容易讓場面變得尷尬。,但為了照顧兒子,所以她放棄了自己原來的職業。
  • 母親生病,讓老婆去照顧,她說:「不去,我媽生病時你怎麼說的」
    家人生病可以說是最讓人難受的一種情況了,不僅僅是生病的人難受,需要去照顧他的人同樣也不好受,不僅僅需要請假作陪,更可能還要熬夜看守在病床前。「郭潔,你也知道我媽媽最近身體不好,所以她也在住院治療。」尤敬想著措辭,雖然照顧婆婆是兒媳婦應該做的,但是郭潔脾氣比較爆,他害怕說錯了一會兒惹怒了郭潔,「我就想,也許你願意去照顧一下我媽?不長,就一個月左右的樣子,你能不能請假去照顧她一下。」尤敬沒想到,他這一說了是點燃了炸藥包,更脆不會想到郭潔會這樣回答。
  • 「你沒兒子,將來財產都是我的」,外孫口出狂言,姥爺回應很霸氣
    前一段時間姥爺就帶著外孫子去逛超市,路過一個玩具區的時候,外孫子吵著要外公給他買玩具。,於是口出狂言:「就算你不給我買,我爸說了,你沒有兒子,將來財產都是我的!」面對外孫如此口無遮攔,姥爺很是氣憤,怒斥道:「財產是我的,我願意給你,你才能得到,我不願意,我捐了一分也不給你
  • 我愛孫子,但我只幫帶福州的外孫,我不想要我的女兒做全職媽媽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生了孩子之後,就要趕緊回到工作崗位中去,不然孩子的奶粉錢就沒著落了,在請或者讓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常態。在傳統觀念下,普遍都是重男輕女的,所以會幫著帶孫子而不是外孫。但是也有思想進步的家庭,覺得男女平等,外孫和孫子一樣。
  • 生病了就自己照顧好自己,何必要矯情地說沒人關心!
    一個人最難過的無非是生病了想喝熱水都要自己去倒,這種無助感,真是怕了。The saddest thing for a person is nothing more than being sick.愛一個人就是,你讓我生病,可你又是我的藥。Love a person is you let me live, but also my medicine.一個人,生病了,下雨天,走夜路,除了父母,誰還會關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