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兒子,家產早晚都得給我」,5歲外孫的話,傷了老人的心

2020-08-13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都認為孩子小,很多話他們聽不懂,所以在孩子面前講話都絲毫不避諱。但實際上,孩子很容易去學習父母的人語言,而後不顧及場合的表達出來,而這有時候就容易讓場面變得尷尬。

&34;卻傷了老人的心

小希本來是個職業女性,但為了照顧兒子,所以她放棄了自己原來的職業。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家庭經濟負擔也有些重,所以小希就將5歲的兒子交給他的外公外婆管帶,自己重新去工作,等到周末再去接孩子回家。

而外孫的帶來讓老人們都十分高興,他們每天陪孩子玩耍,給孩子做飯,送孩子上學,雖然累但也覺得幸福。星期五晚上,夫妻倆到老人家吃晚飯,順便接孩子回家過周末。

在飯桌上,老人逗孩子說:&34;沒想到外孫卻說到:&34;老人聽到後瞬間安靜了下來,而小希夫婦趕緊訓斥兒子亂說話。

這是小希夫婦和朋友聊天無意間談到的話題,沒想到孩子聽完後記在心裡。而雖然小希轉移了話題,但是氣氛依然非常尷尬,所以他們吃完趕緊帶孩子離開。而孩子的外婆則對外公說:&34;

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價值觀

實際上,因為父母的話,孩子的價值觀已經受到了不良的影響。很多時候父母不經意說的話,孩子就會聽進去。而像是外孫這樣從小就開始惦記老人的家產,長大之後就可能會惦記起父母的家產。

而這樣的孩子很難有孝心,也不懂得感恩。而小希的孩子說話不懂得考慮他人的感受,語出傷人,與他們的教育分不開關係。如果小希夫婦一直引導孩子孝順老人,感恩老人,那麼孩子又豈會說出這樣的話?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反思自己的教育,有時候孩子的錯,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傳遞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有教養,能夠辨別是非的人。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1、以身作則

父母的言行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模版,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所說的所做的都是有道理、正確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日常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像是父母希望孩子尊重老人,那麼父母首先就要做到尊老敬老。

2、糾正錯誤言行

當孩子的言行舉止出現錯誤時,父母要及時制止糾正,千萬不能夠認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於是就忽略而過。當這些錯誤的言行舉止成為孩子的習慣時,就很難糾正。所以父母只有及時的糾正,,孩子才能夠清楚的了解是非對錯。

3、培養同理心

一個有同理心的孩子,說話和做事都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這樣的孩子更懂得尊重他人,也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尊重。所以父母從小要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也要向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慢慢引導孩子建立起同理心。

教育是大有講究,也是一本學問。父母的教育影響著孩子的方方面面,像是孩子的性格、處事方式等等,而這些影響往往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所以想要不斷提升和完善孩子,讓他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姥爺逗外孫:「又來我家蹭飯吃?」孩子的回答讓老人扎心了
    執筆:檸兒【感謝閱讀,歡迎轉發】上周末,閨蜜問我有空沒,讓我幫她帶半天孩子。我很納悶,之前她一忙就把把孩子放在姥姥家,因為孩子的姥姥姥爺都退休了,這次怎麼捨得把孩子給我這個「外人」帶了。閨蜜說:「唉,一言難盡,都怪我家臭兒子得罪了姥爺。」
  • 「你沒兒子將來財產都是我的」,外孫語出驚人,出賣爸爸刺痛外公
    玲玲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從小特別寵愛,可以說是「富養」著長大,結婚以後沒有少幫襯,就連婚房首付都是老兩口幫忙出的,彩禮也沒要多少錢,只希望女兒能過得好一些。婚後玲玲生了一個兒子,老兩口也特別寵,經常買零食買玩具,簡直當親孫子一樣對待。某個星期天玲玲和老公有事,慌慌張張把孩子送到姥姥姥爺這就走了。姥爺看到外孫很高興,開玩笑逗外孫「小傢伙,怎麼又來我家混吃混喝了,害不害臊?」
  • 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
    昨天,跟鄰居大媽聊天,她一口一句:「我的寶貝疙瘩很乖」、「我的寶貝疙瘩現在都會背古詩了」、「想我的寶貝疙瘩了」。聽她這麼說,我還以為是她家大孫子呢。誰知她說:「才不是那個臭小子呢,我說的是我外孫。」從她這番話裡面,可以聽出來,在她眼裡外孫可比孫子要親。所以,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
  • 「你沒兒子將來財產都是我的」,外孫口出狂言,姥爺「霸道」回應
    孩子的一切行為大都來自於成年人,孩子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成年人怎麼說,怎麼做,孩子就會跟著學習,所以童言常常並不是無忌的,有一些孩子的話,可能也會傷到很多人,而且殺傷力根本不低於成年人的話語。,外孫非要購買玩具小汽車,姥爺覺得外孫的小汽車已經太多了,不給買,孩子於是氣急敗壞,一邊哭一邊大喊:「你憑什麼不給我買,你沒兒子將來財產都是我的。」
  • 「你沒兒子,財產將來都是我的」,外孫口無遮攔,姥爺回應很霸氣
    「你沒兒子,財產將來都是我的」,外孫說話口無遮攔,姥爺回應很霸氣小吳(化名)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對她很好,但從小不會嬌慣她。大學畢業後,小吳留在了城市工作,沒多久便和自己認識幾年的大學同學結婚了。婚後一年,小吳生下一個可愛兒子,父母都非常高興,白天小吳上班父母幫忙照顧孩子,下班後小吳自己帶。有一天,老人帶著外孫去超市,外孫吵吵著要讓姥爺給他買一個玩具,姥爺說:「家裡玩具那麼多,你還買什麼?」姥爺的態度也非常強烈,無論怎樣都不給外孫買。
  • 「你沒兒子,將來財產都是我的」,外孫口出狂言,姥爺回應很霸氣
    「你沒兒子,將來財產都是我的」,外孫口出狂言,姥爺回應很霸氣小琪是家裡唯一的女兒,從小父母對她的教育比較嚴,從來不會對小琪嬌生慣養。,我爸說了,你沒有兒子,將來財產都是我的!」面對外孫如此口無遮攔,姥爺很是氣憤,怒斥道:「財產是我的,我願意給你,你才能得到,我不願意,我捐了一分也不給你
  • 退休老人哭訴帶外孫變成義務,兒子不滿,女兒卻直言:這是欠我的
    老人本著為了孩子幸福的心而進行幹預,卻不想有些子女會記住這些事,並在接下來的日子心存不滿。最近,就有個退休老人哭訴,自己帶外孫成為了義務,不僅僅兒子不滿,女兒更是直言這是父母欠她的,我們先來看看怎麼一回事。
  • 姥爺逗外孫「不喊姥爺別來我家」,3歲外孫的話,戳痛了老人的心
    01姥爺逗外孫"不喊姥爺別來我家",3歲外孫的話,戳痛了他的心李大伯有一個3歲外孫藍藍,由於爸爸媽媽溺愛,藍藍有些沒大沒小的,見了長輩不喜歡主動打招呼,這讓李大伯很無奈。這天,女兒一家人來家裡探望,李大爺逗孫子道:"藍藍來了啊,不喊姥爺別來我家。"
  • 二胎兒子隨母姓,可以繼承外公的財產,寶爸:大寶不是外孫嗎?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當獨生子女的人組成家庭後,就代表著夫妻需要負責4個老人,這還是蠻有壓力的,現在二胎政策開放了,很多的家庭都要了二胎,有些夫妻會讓二胎寶寶隨母親的姓氏,下面這位寶爸有兩個孩子,他的二寶隨的就是妻子的姓氏,可最近他遇到了一件讓他煩惱的事情。
  • 姥爺:怎麼總來我家蹭飯,不知羞,孩子說的話讓老人心裡不是滋味
    姥爺逗孫子蹭飯,孩子的話,讓老人傷心明明今年3歲多了,從小父母都比較忙,明明就一直和姥姥姥爺生活著,兩個老人身體還不錯,而且也都是科研單位的高幹退休職工,生活條件也是非常的好。每次能看到外孫,心裡除了高興就是喜歡。這次明明媽媽接完孩子又和老公一起來姥姥家吃飯,飯桌上姥爺開玩笑地逗孩子,「明明,你這個小傢伙兒,怎麼總來我家蹭飯呢,也不知道羞!」結果明明先是一愣,然後看著姥爺說:爸爸說了,以後你家都是我媽媽的,都是我的,更別說蹭飯了!
  • 姥爺逗4歲外孫,外孫的回答刺中痛處
    姥爺逗4歲外孫,外孫的回答刺中痛處導語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很多思想都發生了變化,以前的人們以多生孩子為榮,現在的年輕夫妻則提倡"少生優生"。在這樣的環境下,現如今有很多雙獨家庭,4個老人、2個父母養育1個孩子。
  • 「你沒兒子,將來都是我的」6歲外孫口無遮攔,寶爸尷尬姥爺傷心
    「你沒兒子,將來都是我的」6歲外孫口無遮攔,姥爺既生氣又傷心王哥和妻子的兒子嘟嘟今年6歲了,二人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所以嘟嘟可謂是真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家裡的四位老人對嘟嘟基本都是有求必應,疼得不得了。
  • 「照顧完孫子照顧外孫,可子女還嫌我偏心」,60歲老人心酸又無奈
    文|好孕姐昨天王阿姨來找我媽談心,說著說著王阿姨竟哭起來了:「照顧完孫子照顧外孫,可子女還是嫌我偏心」。送走王阿姨我媽的心情也變得很低落,我問她怎麼了,我媽這才緩緩跟我說:你王阿姨跟我一樣大,今年有60歲了。
  • 「奶奶你怎麼不去姑姑家養老?」5歲孫女的話讓老人羞愧不已
    後來小蘇生孩子,坐月子,孩子出生後的撫養照顧各種事情,基本都是小蘇自己在做。而這期間,小蘇的婆婆則是一顆心都在自己的女兒和外孫身上,家裡有什麼好東西也都是第一時間想著外孫。可誰知,小蘇婆婆把外孫帶到3歲大之後,孩子的奶奶來了,說身體不好,來找兒子給人家養老,同時親家還說小蘇的婆婆,說她也該去找自己兒子給她養老了。
  • 孫子和外孫差別有多大?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太真實,扎心了
    文|好孕姐隨著男女平等的觀念普及之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生兒子生女兒都一樣,於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說法,孫子和外孫也一樣。可生活中真的是這樣嗎?孫子和外孫究竟有沒有區別,或者說兩者的區別有多大?我們來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也很扎心。
  • 姥爺逗4歲外孫:「等我老了就靠你了」,孩子的回答太實誠
    執筆:檸兒朋友昨天晚上半開玩笑,半擔憂地對我說:「可能以後我再工作忙了,想把兒子放到我父母家裡,估計門都沒有了……」原來,是她家4歲的臭兒子,得罪了姥爺。前幾天,朋友帶兒子回娘家,姥爺就開玩笑似的逗外孫:「等我老了就靠你了,讓不讓我住你家啊?不讓住,以後可別來我家蹭飯了吃啊。」
  • 「外孫感冒了,我去醫院照顧」「你自己孫子生病,都沒操過心」
    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是這種想法,覺得自己對婆婆再好,她心裏面總是會有自己的女兒,不可能什麼事情都不顧,全部為你一個人付出。這種觀點也導致很多家庭裡面有婆媳矛盾,不可能就這樣簡簡單單在一起,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就算女人做得再體貼入微,也無法讓自己的婆婆心裏面感到溫暖,她總是會在自己和女兒之間選擇後者,完全不會考慮自己的感受,有好處都會想著自己的女兒,完全不會為自己著想。
  • 「你沒兒子財產早晚都是我的」,4歲孩子口出狂言,姥爺霸氣回應
    如今女兒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生下一個可愛的兒子,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很幸福。雖然是外孫,但是張大爺對外孫像親孫子一樣,並沒有因為是女兒的孩子就不重視,雖然很愛外孫,但是張大爺一直認為孩子不能溺愛,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必須拒絕。
  • 外公逗孩子:每天都來我家蹭飯羞不羞?沒想到孩子一句話戳痛老人
    在孩子自身的是非觀尚未形成的時候,父母的教育引導成了孩子判斷是非的標準,在孩子眼裡父母的話就是對的。這也說明,真正聰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會先規範自身。每次老兩口都會為讓女兒女婿吃得舒心而在菜譜上花費一番心思。後來笙笙生了個兒子,每次一家三口來蹭飯,老兩口都會熱情款待。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姥姥寒了心周阿姨年輕時生女兒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所以外孫出生時,周阿姨已經60多歲了。原來,那天外孫生病了,周阿姨好像也被傳染了,總感覺腦袋暈暈的,在給外孫衝藥時,由於沒掌握好水溫,把外孫燙得哇哇直哭。女兒聽到孩子的哭聲後,從房間衝了出來,一把推開周阿姨說道:「你咋回事?衝個藥都衝不好,想燙死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