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集選. 詠春

2020-12-19 Delia常青藤

七律. 最美人間四月天

五穀春耕道陌阡,和風細雨繪詩篇。

拾來花瓣藏箋裡,寫罷文章理案前。

兩岸沙堤歸棹遠,一江碧水籠煙寒。

鄉村幽徑聽音籟,最美人間四月天。

行香子· 十裡春風

十裡春風,桃李成蹊。瓊玉飛殤兩相知。

清風楊柳,細雨斜暉。看園中花,湖中雨,柵中籬。

紅顏遲暮,悠悠歲月,任前塵往事堪非。

浮生若夢,繾綣如期。盼舟同行,人同醉,夢同追。

七律· 海棠春

花中富貴海棠仙,騷客文人醉夢牽。

嬌豔絕塵藏綠萼,清香馥雅蔓心田。

庭園廊轉幽深寂,魚戲紅蓮水底天。

不與春光爭俏色,獨於月下綻馨然。

七絕. 春思

簾外桃花春色秀,柳池風絮碧波前。

憑欄人語斜陽立,一曲相思寄夢船。

憶秦娥· 三月春

碧波皺,拂堤楊柳春風袖。春風袖,奼紫嫣紅,花開時候。

相逢一聚清明後,紅塵往事堪回首,堪回首,斜陽故裡,佳人依舊。

踏莎行. 春風歸棹

雨亦空濛,花如鏡鳥。憑欄總把春風惱。杏紅蕊白潔中來,浮生似夢情緣了。

仗劍天涯,斜陽芳草。青衣獨向蘭舟棹。素心何與渺茫兮,八荒四海神州廟。

五律· 歸春

夢入西湖景,青堤繞柳斜。

月溪逢遠客,臨岸有人家。

暫別紅塵事,歸來仍是涯。

清風明月伴,煮酒品閒茶。

採桑子· 春宵

紅箋素紙時光舊,歲月常隨。獨惹相思。綰髮青絲欲為誰?

西風拭墨蒼穹舞,碧浪煙姿。驟雨閒池。一夢春宵猶恨遲。

七律· 春日感懷

春去秋來物換時,兜兜轉轉幻如痴。

旁居溪谷臨摹畫,信步閒庭賦雅詩。

寫罷心中無憾事,吟來天下有情思。

夕陽西下黃昏曉,猶嘆浮光荏苒遲。

江城梅花引· 嘆春 (新韻)

冰弦冷月映重門。恨黃昏。戀黃昏。嫩柳清波,枯木又逢春。

棹影孤舟隨遠跡,逍遙去,自風流、欲斷魂。

斷魂,斷魂,天涯人。一片心,將夢尋。

可嘆可嘆,怕只怕、跌入凡塵。

墨韻閒池,春水拭歸痕。

一曲紅塵明月嘆,箋往事,語蒼穹、醉幾分。

七絕. 陌上青堤

陌上青堤柳岸花,痴心未許仗天涯。

人間四月芳菲盡,十裡春風到我家。

踏莎行· 訴春

絮柳如絲,清風斜露。芳菲四月春遲暮。天高海闊任悠悠,一壺清酒逍遙去。

五嶽蒼山,九洲迷霧。風塵僕僕歸涯路。蟾宮玉兔廣寒宮,嫦娥怎敢衷腸訴?

七律· 夢春

青青楊柳弄絲飛,碧浪悠悠隱翠微。

碎影柔波搖鳳竹,池香曲苑映清輝。

尋幽漫步風廊雅,歷盡滄桑萬物非。

夢入桃源山水景,閒雲遊鶴晚林歸。

天仙子· 春思

三月桃花堤上柳,燕子呢喃春回首。

瓊花朵朵惹人羞,情在手,愛在口,無奈相思人獨瘦。

長相思· 緣春

霧蒙蒙,雨濛濛。煙柳浮橋翠暮中。殘霞散夜空。

訴情衷,道情衷。滿腹牢騷誰與同? 不如茶一盅。

五律· 暮春

四月春遲暮,清風伴晚霞。

平湖帆影盡,煙柳繞橋家。

一曲紅塵意,相思兩盞茶。

乘舟攜隱去,何處是歸涯?

西江月· 江春

淡月暗窗疏影,烹茶煮酒相迎。相邀漫步曲江行,碧海悠悠葭汀。

莫道花魂留駐,管它盛日柔情。落花有意似無情,一曲孤箏誰聽?

定風波· 涯春

昨夜星辰入夢涯。小池庭院有人家。

紅燭搖縈歡淚盡。幾分? 春閨秋怨度年華。

繾綣相思情意亂。腸斷。纖塵紫陌戀繁花。

清影碧波寒杳處。微雨。一江春水弄琵琶。

七律· 愁春

夢裡水鄉晴靄處,桃紅李白杏梅開。

杯杯苦酒愁腸入,片片飛花影獨裁。

一世風塵零劍客,三生有幸遇詩才。

鴻鵠尚有凌雲志,明月清心寄瑤臺。

蝶戀花· 清明春

一夜春風花滿樹。料峭枝頭,紅杏妖嬈舞。

猶恐桃紅爭羨妒。油花黃燦清明雨。

煙渚悠悠萍柳絮。春暖花開,怎顧來時路?

醉飲千杯情自苦,孤舟一葉江心浦。

五律· 春風十裡不如你(新韻)

句句飛花令,珠簾妙語仙。

螢屏呈婉秀,臺下蘊詩篇。

盧野生幽徑,詞章百世傳。

春風十裡路,魂夢到君前。

點絳唇· 思春

絮柳如絲。箏鴻一曲相思處。天涯漫路。歸隱山林去。

辰月當空。繾綣時光許。恁不語。清風一縷。只盼和春住。

七絕· 春暖花開

春風和煦暖新芽,燕舞鶯歌月影斜。

莫道消魂殘故裡,杏花幽澗步紅涯。

一七令· 春花

花。

瑰麗。奇葩。

居山谷,隱塵涯。

清香四溢,馥鬱九霞。

慕騷人墨客,品月桂閒茶。

一曲斷腸燭淚,三更幽夢窗紗。

笛韻悠揚清風送,哽咽琵琶細雨斜。

五古· 閒春

斜陽餘暉晚,旁徑野花幽。

密布烏雲蕩,林泉石澗流。

歸來逢陌路,何處是閒愁?

恰遇漁舟翁,山中歲月留。

少年遊· 憶青春

瀟瀟暮雨枕秋寒。紅燭殆消殘。

風簾竹影,暗窗憑牖,一紙碧瑤箋。

憶當年青春年少,露水夢情緣。

朱顏已改,嘆韶華去,荏苒又一年。

憶秦娥· 春

細蒙雨,煙橋畫柳鶯歌舞。鶯歌舞。桃豔杏紅,且待春住。

輕舟一葉浮塵路。奈何歲月如歌去。如歌去。紅塵客棧,羈旅何處?

點絳唇· 陽春三月

燕舞鶯歌,陽春三月桃源路。

楓橋煙渚。一葉孤舟去。

陌上花開,淺笑嫣然處。杏花雨。

風池柳絮。嫩蕊芳芽吐。

長相思· 春風伴我行 (新韻)

山青青。水青青。松澗石泉翠鳥鳴。春風伴我行。

葉飄零。花飄零。繾綣相思魂夢驚。倚欄愁緒情。

七律· 江南春

輕舟一葉江南柳,翠籠青屏峻岫浮。

霧靄霏霏風雨細,氤氳卷卷紫煙疇。

黃鶯竹下籬喧起,早燕沙堤婉轉咻。

歲錦流年離別意,騷頭更短又三秋。

點絳唇· 春思

杏李桃紅,瓊花片片飛殤住。

煙橋柳路。十裡朱簷戶。

寒徑深幽,行到濃情處。恁不語。

清風和絮。一葉孤舟去。

蘭陵王· 江南春

江南柳,春曉蘇堤邂逅。紅塵路,如去經年,顛沛流離再回首。時光荏苒又。他就、流年已舊?花開陌,經幾聚離,交喜悲歡望良久。

鶯飛草長茂。早燕築泥簷,青荇浮莠。風吹桃落杏花誘。扁舟一葉渡,逐波銜遠,漫隨天外捲雲宙。好景美如秀。

雨驟。袂裙透。伴遊野湖丘,斜陽殘漏,鴻箏婉轉餘音瘦。棹影飄搖兀,攜觴賦酒。一曲離愁,與君醉,怎猶受?

人月圓· 二月春

新春萬物屠蘇早,絮柳細裁衣。

沙堤漫步,煙橋柳處,隔岸觀時。

遊船畫舸,碧波微漾,三五同攜。

一壺老酒,三箏妙曲,繾綣天涯。

五律· 尋春 (新韻)

晨起向幽林,鄉間小路奔。

寒風侵冷麵,叢徑野花芬。

一縷斜陽照,春風十裡吟。

登高臨遠意,何以解憂心?

巫山一段雲· 春風吟

日落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風依殘柳緒無言,相顧獨影憐。

春去秋來冬至, 四月人間芳菲。春風不解故人心。唯有杜康吟。

七絕· 江南春

江南一夜雪紛飛,曠野幽林鳥跡稀。

疑似九天玄女落,春歸無處覓芳菲。

長相思· 擬春閨

長相思,憶相思,情意纏綿兩不知。

紅妝對鏡痴。

愛如絲,恨如絲,荏苒芳華相遇遲。

燭縈迴夢池。

五律· 尋春

昨夜星辰變,狂風暴雨侵。

臨窗觀遠景,伏案枕瑤琴。

且誦三唐賦,閒談一楚箴。

莫言詩意短,夢裡水鄉尋。

七律· 憶春

時光荏苒嘆行匆,離合悲歡意欲窮。

陌上閒談三楚雨,人間笑看一唐風。

蘭舟寒渡臨江客,竹苑吟簫對月鴻。

不待歸期塵寂杳,恍如隔世憶相逢。

長相思. 花開半春

晝也思,夜也思,明月清風兩不知。

花開一路痴。

怨如絲,恨如絲,綠水青山環抱時。

紅櫻相遇遲。

如夢令· 緣春

短笛聲聲簫洞,一曲紅塵凰鳳。楊柳絮清風,十裡長亭別送。

回夢,回夢,水月鏡花幾重?

江渚悠悠堤岸,霞暮澄澄盡散。秉燭夜遊行,形影煢煢誰伴?

情亂,情亂,午夜夢迴腸斷。

相思引· 景春

陌路相逢遇故知,臨舟客渡欲歸遲。山高水遠,千裡月明時。

兩岸青山屏嶂影,蟻舟曲水繞峰奇。浮雲遊岫,好景謂同誰?

七律· 悲春 (新韻)

一輪孤月夜空懸,碧岫浮雲散九天。

竹影橫窗庭映月,舟楫臨渡水生煙。

且隨夢渚歸帆遠,旦化詩心落素箋。

攬盡紅塵悲一曲,相攜共度續前緣。

長相思· 遊春

黃鶴樓,嶽陽樓,江渚悠悠歲月稠。輕舟一葉遊。

路幽幽,林幽幽,石徑深深寒雀啾。葉紅香滿丘。

歸去來· 怨春

河岸青青堤絮,沙渚斜陽暮。三五鸕鷀成群處。清波漾,葉荷舞。魚戲紅蓮女。

杯中酒,最難傾訴。相思默數流年苦,韶華嘆,故人去。

釵頭鳳· 憶相思

真情暖,相思亂。奈何花落紅薔苑。芍藥朵,風姿綽。萬紫千紅,舊顏芳若。陌、陌、陌。

紅塵短,離愁斷。雁鴻歸去鄉書傳。千秋索,兒時坐。彈指揮間,憶從心過。舍、舍、舍。

七律· 君山春

君山眉黛遠如眸,滄海青螺幻影舟。

水郭鏡淵盤歲月,瓊樓雲岫隱春秋。

湘妃淚竹秦娥夢,柳井梅園素女遊。

久別經年逢此聚,莫辭煮酒醉方休。

一剪梅· 陌春

月攬西窗竹影長,暗香拂袖,庭步紅廊。低眉淺笑語君同,往事重重,暗自思量。

陌上紅塵羈旅桑,漫路天涯,酒入愁腸。瀟瀟風雨載三千,夜漏殘更,寒桂凝霜。

洞仙歌· 別春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香桂丹飄緒愁滿。念伊人,素簟燭影屏屏,卻難寐,繾綣情迷意亂。

廊轉閒庭步,裙袂飄飄,笛韻清揚舞穹漢。試問嫦娥語? 酒訴衷腸,相思淚,時光飛轉。憶別後、天涯路茫茫,人各是、青絲綰紅妝換。

一七令· 春蘭

葉茂,花繁

居幽谷,綻深山

清香俊逸,素雅若寒

蝶舞花叢繞,蜂飛野壑翩

板橋嘆賞韻美,屈原獨愛品賢

縱無牡丹傾城顏,匠心獨運默詩篇

七絕· 海棠春

千嬌百媚海棠姿,鮮豔香濃掛滿枝。

歲月蹉跎催欲老,三生繾綣寄情痴。

七絕. 煙春

舟輕曲水蕩瀛洲,水蕩瀛洲煙緲眸。

眸緲煙洲瀛蕩水,洲瀛蕩水曲輕舟。

七絕. 軒春

扉軒綺夢影縈迴,夢影縈迴眸淚垂。

垂淚眸回縈影夢,回縈影夢綺軒扉。

七絕· 春愁

滿汀芳草不成歸,舊苑斜陽幾重暉。

莫道流年時繾綣,一江煙雨鱖魚肥。

朝中措· 江南春

流雲浮影照新祠,煙雨霧迷低。早燕銜泥簷宿,黃鶯池柳清啼。

江南依夢,春風楊柳,濁酒幾杯?閬苑高歌買醉,玉樽舞袖鴻飛。

滿江紅· 海棠春

落葉薔薇,幹兩丈,堅多節柱。長葉柄,半重為瓣,傘形花序。葉互生邊緣有齒,花開似錦清香佇。院庭賞,馥鬱果香甜,烹調煮。

花蕾豔,胭脂妒。思鄉草,離愁緒。曼柔婆娑舞,婉約微步。小雨纖纖風細細,桃紅柳綠春常駐。青杏冢,只舞散流雲,天涯路。

解佩令· 詠春

九重城闕,紅塵盡染。過清池、煙霧迷扇。踏遍長安,未散盡、悲歡交轉。續餘生、可憐疏卷。

芙蓉衾暖,春宵苦短,萬般情、皆為痴幻。繾綣流年,顧闌影、長歌皆嘆。酒幾壺、卻難傾願。

古風. 四月江南寄語

煙雨空濛的江南

水墨未及調勻的生宣

雲水間

於殷紅般初綻的芳園

一池湖柳絮染梢頭的寒煙

正憑欄

穿越唐詩的筆端

懷吟些許宋詞的溫婉

欲寄言

孤舟輕棹的疊巒

望穿於久泊相思的眉彎

語闌珊

回眸一刻的爛漫

繫於青絲墨弦的纏綿

夢貪歡

相關焦點

  • 武館切磋詠春被嘲笑,詠春練得最好的居然是老外
    其實厲不厲害也是看個體的,你有泰森的力量,詠春在你手裡就厲害。我們不能因為一身肥肉的假大師被打的視頻就在這否認中國武術?至於為什麼沒有傳武上UFC,國情在這,得不到重視,沒有正規的部門專門去研究詠春的擂臺打法,想學的人也沒地方學,滿街的假大師。
  • 鳴人也會用詠春?這個國人畫師太牛,在日漫裡用中國功夫
    《博人傳:火影新世代》到目前為止已經更新了97集,然而由於劇情本身的缺陷,人物塑造的失敗等多方面的原因,網絡上的評論一直對博人傳不怎麼友好,許多火影的粉絲紛紛表示「我們的青春已經結束,無法再追博人傳」,「博人傳根本不能稱為火影續作!」類似這樣的負面評論絡繹不絕。
  • 葉準教詠春:引言
    引言木人樁是詠春的一種練習器具,在沒有練習對手的情況下,木人樁就是練習詠春技法的一個好對象。木人樁法分三個階段完成,由淺入深,就第一個階段而言,八節樁法各有訓練主題。第四節樁法學習詠春「推」的方法,為下一節的抱琶手作準備。第四節中有另一式腳法,相比第三節的45度側身腳,此節的走馬90度踢腳,行走的步法角度更大,是針對人體膝關節構造而設計的攻擊技巧。第五節樁法的重點是練習詠春的抱琶手,當中包含各種不同手法、角度、手型等變化,在磨樁階段會做更全面的訓練。第六節樁法由耕手開始,學習配合轉馬、擸手上頸及撳手上頸等招式。
  • 會詠春的不僅僅是葉問,張晉與甄子丹的詠春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本逗今天要講的就是一部功夫片《葉問外傳:張天志》,趕緊關注本逗,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詠春警告!《葉問外傳:張天志》是《葉問3》的外傳。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功夫高手暴打反派歪果仁拯救老百姓的故事,非常的傳統和nice。話說這個由張晉飾演的張天志在《葉問3》中被葉子丹,哦不,是被葉問給摁在地上暴打了。失敗後的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武功,明明大家都是詠春傳人,憑啥我就要被葉問暴打?
  • 一位香港女大學生的「詠春情結」
    新華社香港10月2日電 題:一位香港女大學生的「詠春情結」新華社記者 洪雪華今年23歲的劉碧堯,目前正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法律博士課程,她打得一手好詠春拳,一招一式,一推一退,攻防兼備,盡顯詠春拳師風採。
  • 葉問徒孫:哪有什么正宗詠春
    最近上映的《葉問3》中,張晉飾演的詠春傳人張天志,在香港開設拳館後向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發起挑戰。他在武館內懸掛了「詠春正宗」的牌匾,並向香港媒體宣稱,葉問所傳的詠春並非正宗。類似的爭奪正宗詠春的情景在現實中其實也存在著,隨著這幾年葉問題材電影的熱映,詠春的各個支派之間,發生過多次糾紛。
  • 拳師簡汝添:詠春可近身致命
    61歲的詠春拳師傅簡汝添說,他見證了詠春拳在廣州從默默無聞到第一屆詠春拳會的成立,再到如今成為非遺項目。他曾獲得中國首屆國際詠春拳「黐手」擂臺戰亞軍,第二屆國際詠春拳「黐手」擂臺戰冠軍,穗、港、禪精武「玫瑰園杯」詠春拳「黐手」擂臺戰冠軍等獎項。
  • 詠春師姐——蔡欣瑜同學學習分享
    蔡欣瑜,小學開始學習並習練詠春,2016年高考成績616分,全省文科排名113名,被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錄取。走進國術詠春—三水百人詠春大匯演,會上學習分享內容:各位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在這裡,主要分享一下我過去關於學習與詠春的一些感想。
  • 佛山詠春三雄 武功不相上下 阮老揸阮奇山排第一 宗師葉問最後
    阮奇山在研習拳術中懂得科學地融會貫通,將詠春門的拳、樁、刀、棍等功技挾於一身,與葉問、姚才被門人譽稱為「詠春三雄」。阮奇山為近代詠春的奠基人之一,其傳人不但遍布佛山、廣州等廣東地區,且海外亦眾多其門人。阮奇山研習詠春數十年,集保全、少青兩師祖之大成,練就一身驚人之武功。其黏橋黏打、借力順勢、四兩撥千斤之內家功夫,已達至爐火純青、常人難及的地步。
  • 宥勝兒「2歲住院2次」打詠春強身 暴衝萌討抱抱
    記者羅凌筠/臺北報導宥勝今日首度和2歲半兒子剴剴為《葉問4:完結篇》造勢站臺,小時候剴剴曾經因為體弱住院2次,宥勝希望兒子長大後可以學習防身術、多多運動,讓身體更健壯,現場邀來世界少林詠春武術協會臺灣學校的黃師傅教學,2歲半的剴剴一點都不怕生
  • 邵華澤將軍贈送家鄉父老《邵華澤書淳安古詩詞選》
    這位老校友正是邵華澤將軍,而他贈出的禮物,正是紅旗出版社於今年2月出版的新書《邵華澤書淳安古詩詞選》。6月1日上午11點,在淳安中學報告廳,在三百多位學校師生的見證下,活動主辦方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贈書儀式,將書分別贈送給了淳安中學、淳安縣圖書館、淳安縣文聯、淳安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單位。
  • -詠春小念頭教程九式。
    待到春暖花開,我們一起黐手,陶醉在詠春中。 這個正月,懶了身體,懶了意志? 「動起來,抗疫情」一起來,詠春。 「動則武,武則健」!
  • 詠春的起源,它又是怎麼發展傳承的,又是怎麼傳承到葉問和李小龍
    而發展至今的詠春拳實質上是經過歷代詠春先師逐步發展完善而成。雖然有許多人認為詠春拳源自川滇邊區,流行於福建,而揚名於廣東佛山,但是由於文字資料的缺乏,有關詠春拳的歷史只在群眾中口頭流傳,再則就是野史小說的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說法就互有出入,故有關詠春拳的起源,一直都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 揭秘李小龍與葉問的5大疑團:李小龍真的是詠春叛徒嗎?
    《葉問》來到第四集,這個系列無疑是甄子丹的代表作,以一代詠春宗師葉問的生平作故事的藍本。當年2008年上映第一集時,也以李小龍的恩師傳記作為賣點,讓不少人開始更認識葉問。李小龍被指「詠春叛徒」自2008年開拍《葉問》,讓很多人開始認識這位詠春的發揚人,由於他其中一個徒弟是李小龍,所以大家都比較關心他們二人的關係。對於兩師徒的感情,可算是眾說紛紜,有傳葉問是因為介意李小龍當年曾以一間豪宅,想換取師父拍下全套詠春木人樁法的建議,而因此氣憤。
  • 詠春:寸拳守中,君子風骨 | Wing Chun
    詠春,傳統南派拳法,起源於福建南少林,相傳由明末清初時期五枚師太所創,後經香港等地逐漸傳至世界,享譽中外。很多人對詠春的印象,是它特色的木人樁法,但其精髓遠非如此。鄭祖傑是詠春第八代傳人,在他看來,詠春拳法大有深意,內藏乾坤。
  • 《功夫詠春》詠春拳創始人打服老公(組圖)
    11月2日,由香港著名導演吳思遠監製,餘少群、白靜主演的《功夫詠春》將在全國上映,這不僅是一部講述詠春拳的創造史,倒不如說成是創始人——嚴詠春的愛情史。《功夫詠春》主打青春牌,其中,剛剛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中獲得影后提名的演員白靜飾演嚴詠春,餘少群則飾演她的戀人梁博儔,這對歡喜冤家在患難中互相扶持,同時也體現出「詠春拳」的發跡史。
  • 臺灣寫真:詠春傳人林海龍的「世外江湖」
    中新社臺北12月22日電 題:詠春傳人林海龍的「世外江湖」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路梅遠離臺北市中心的內湖區有一家牛肉麵館,每到用餐時分,食客絡繹不絕。掌柜林海龍招呼著客人,下單、上菜,和善親切如鄰家伯伯。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Amazing Foshan
    詠春世代,名家輩出,葉問與阮奇山、姚才並稱「詠春三雄」,名重一時。功夫之王李小龍,師承葉問,成就功夫不朽傳奇。千人切磋,以武會友,詠春武林,未曾消逝。以詠春為背景的功夫電影,紛至迭來,《葉問》《師父》《一代宗師》……詠春功夫登上銀幕,綻放時代光彩。
  • 振南詠春拳館約定你!
    >↑"振南詠春拳館振南詠春拳館能夠幫到您!張館主性格剛直、首重武德,功力深厚,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根據詠春的拳法拳理及力學架構,經過不斷的提煉總結,已形成一套極具特色的詠春教學方法,效果顯著!       責任心強,言傳身教,散式與套路交錯搭配教授。根據每位學員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把理論的發力架構、近身的實戰效果相結合,盡力讓每個學員都學有所成,達到強身健體,防身自衛,陶冶性情之目的。
  • 「詠春高手遭散打冠軍暴打」 當事人澄清:假打
    最近,一段有關「詠春高手遭散打冠軍暴打,肋骨被踢斷」的視頻在各大網站瘋傳,點擊量高達2000萬次之多。該視頻來自天津衛視一檔真人秀娛樂節目。「被踢斷肋骨」的當事人為海南省武術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武術六段教官楊成章。「詠春高手遭散打冠軍暴打」將楊成章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