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園園媽育兒日記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在家裡被父母寵成「小太陽」,在爺爺奶奶面前更是「高高在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錦衣玉食生活,但是孩子終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到了一定年齡就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要學會獨立的技能,但有的孩子依舊擺脫不了依賴家裡依賴父母。
琳琳的兒子出生時,全家人都非常高興,琳琳兒子的出生讓家裡增添了許多歡樂和幸福,琳琳很寵愛孩子,長輩對孩子更是疼愛萬分,而且琳琳從生完孩子身體恢復後,就出去工作了,兒子就跟爺爺奶奶生活中在一起。
爺爺奶奶疼愛孩子,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是老人代勞,孩子要玩什麼吃什麼老人都滿足著,甚至到了孩子3歲的時候,都不會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離開家長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是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就要到學校去學習新的知識。
到幼兒園後,很多小朋友也不會自己動手做事,但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其他孩子都慢慢的學會了自力更生,而琳琳的兒子卻依舊要老師餵飯,跟著上廁所,最後老師忍不了了,把琳琳叫到學校:「你把孩子領回去吧,已經教了很多遍都沒有學會穿衣吃飯,也許是我們教學方式不對,你還是領回家教吧。」
聽完老師的話,琳琳非常生氣,立刻帶著孩子退學,這個學校教不好,那就選其他的學校,就在這小半年裡,前前後後的被5家幼兒園退學,理由都是孩子學不會自己吃飯穿衣和上廁所,而每次琳琳也都質問著,最後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孩子有問題。
道理大家都清楚,一味的寵愛孩子,會把孩子養「廢」的,孩子沒有獨立的能力,琳琳沒有去引導,而是通過換幼兒園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一個兩個也許是其他人的問題,但是問題多了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1、給孩子立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良好習慣是要從小養成的,所以家長從小給孩子立下規矩,孩子便會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樣的引導會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在立規矩的同時也是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讓孩子更加進步。
2、讓孩子學會獨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在不停地學習中,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源於日常生活中家長的引導,所以可以慢慢的讓孩子學會獨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擺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情況。
3、不要輕易答應孩子的要求
很多孩子變得蠻橫不講理,往往是因為家長的嬌慣縱容,孩子習慣了需求被家長滿足,所以會更加依賴父母,當孩子離開父母的時候,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在家長面前就會變得蠻橫霸道,而且提出的要求會越來越無理。
每位家長都覺得自己家孩子是最優秀的,但是優不優秀並不是家長單一評判的,孩子終將是要長大,是要步入社會,多從自家孩子身上發現缺點,及時發現及時改正,這樣孩子才會逐漸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要等到把娃養「廢」了,才追悔莫及。
今日話題:你平時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