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出農業發展策略,種花,垃圾分類,綠色食品能讓農民致富嗎

2020-12-20 東北農業觀察

近日在一篇報導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說的是我們黑龍江有一些專家提出來要發展農村,而且還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第一,發展有機綠色食品;第二,發展花卉種植業;第三要對農村也實施垃圾分類。大家認為專家的建議是否可行呢?

垃圾分類作為經濟發展的策略被提出來是否過於玩笑?

垃圾問題在城市是一個大問題,提出垃圾分類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城市因為人口集中,習慣性使用一次性消費品浪費的問題較為嚴重,造成了大量的汙染問題和資源浪費的問題。城市的主要問題是,消費量大,人口集中,大量可回收垃圾被丟棄,大量有汙染的垃圾被掩埋造成極大的能源浪費和汙染問題。所以城市適合垃圾分類。

反觀農村由於農民的經濟狀況價差,農民消費能力不強,居住分散,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農村要是想要像城市一樣實行垃圾分類那麼成本將會極高。而且我認為農民很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而且農民有積攢廢品賣錢的良好習慣,所以農村根本沒有必要實行垃圾分類。有些專家把農村垃圾分類作為發展農村的經濟策略,是否缺少必要的研究和調查呢?

種花和綠色食品能有效改善農民的經濟落後的現狀嗎?

有一位經濟學家說的一句話我認為很有道理,中國目前是一個農產品過剩的社會,所以我們想要靠「特色」種植來實現財富增長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句話其實就是說透了農業問題的本質,作為最低端的種植戶或是養殖戶,如果沒有銷售渠道的加持,想要實現高利潤或者說想要穩定盈利都是困難的。這也就說明中國的農業所謂的消費升級,只是一些專家提出來的障眼法,我們目前需要的是產業結構升級,我們現在需要改善當下的農業利益分配格局。

從既得利益者手裡「搶錢」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嗎?我們從大眾的農產品轉入小眾的綠色食品,單靠種花種菜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農民的經濟條件嗎?這和專家所說的先讓一小部分人富裕起來的目標很吻合,至於剩下的人會怎麼樣那就不得而知了。

東北在農業上是具有優勢的,東北地廣人稀土壤肥沃而且適合大型的機械作業,所以東北適合類似於美國的工業農業。但是由於以美國為首的農業發達國家,大量的農產品傾銷到中國,導致本國的農民盈利空間有限,這就要求我們東北地區發展農業不能簡單地依靠「糧食輸出」的方式來發展,我們必須要提高我們的農產品商品率。

東北大米全國文明,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米香」還是認為日本大米和泰國大米香,這是巨大的問題也是巨大的商機。每年我們大豆和其他的豆類,玉米等糧食作物大量的外運,而不是以商品的形式直接進入市場,這又是多大的損失?專家們所謂的種花,種菜能和這些損失相抵嗎?丟了西瓜撿芝麻的事情我們還要幹少次才能頓悟?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高科技創新保障食品安全農民增收和農業綠色發展
    中國食品安全工程碳氫生物研究中心修衛鳳副主任就落實科技轉化生產力,運用新時代,新農業,新技術,落實國家健康安全食品的培育和傳承進行專業講述。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達到了聯手碳氫農業共創高科技農業基地,造福人類健康!安徽炳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利雲針對如何選擇改善土地結構,安全保障施肥對合作社農民進行親身傳教。
  • 同安農民變導遊 走上綠色致富路
    去年以來, 同安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立足「富美同安」發展定位,扣緊「三個轉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藉助鄉村旅遊讓農民轉產轉業,開發綠色經濟,走上綠色致富道路。
  • 農業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平頂山模式」
    2014年,平頂山市被列入全省生態循環畜牧業示範市;2016年8月,平頂山市被確定為河南省現代生態循環農業試驗區;2017年6月,平頂山市成為上海市優質農產品供應(平頂山)外延保障基地;2017年6月,葉縣和寶豐縣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2019年11月,寶豐縣被確定為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試點縣;央視新聞、新華社、《科技日報》、《農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對平頂山農業發展的創新做法進行
  • 農業農村農民如何在不離開家鄉的情況下致富?
    農村農民如何在不離開家鄉的情況下靠農業致富,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部分農民致富還是實現全部農民致富。又而引出了一個現在農村農業最大的矛盾:種地,地少不賺錢。想種地,沒地的情況。我們要知道農村農民真正能利用的土地基本都是現成的耕地,農民手中的耕地本來就少而且現在只能種糧。
  • 「綠色存摺」激發垃圾分類內動力
    近日,浙江寧波澥浦鎮十七房村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準時對外開放,村民拿著「綠色存摺」陸續前往兌換。根據規則,凡是垃圾分類質量好或參與志願服務的村民都能在「存摺」中累積積分。當積分累積到一定數值,村民能兌換陳醋、大米、肥皂等生活用品,還能兌換健身器械使用券、家庭醫生和健康體檢等服務。
  • 溫州農民學院農業致富 「豆芽」賣出牛肉價
    文成縣二源綠色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邱漢春解釋。邱漢春,當地人又叫他「邱老漢」,細聊才知道,他註冊了一個「邱老漢」的品牌,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在溫州開出6家連鎖門店,統一品牌、商標,合作社的年銷售收入能達到500多萬元。邱漢春是個地地道道的淳樸農民,2005年,他擔任了文成縣百丈漈鎮湖底村村委會主任。當時,村裡農民的收入主要靠種糧和傳統養殖,生活極其貧困。
  • 農民的「致富菜」 餐桌上的「香餑餑」
    吉林省撫松縣興隆鄉刁窩砬子村山野菜發展大戶尹篤生樂呵呵地對記者說。刁窩砬子村是撫松縣山野菜特色項目主產基地,該村農民發展山野菜時間起步比較早,依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條件,按照「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工作思路,逐步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 綠會文明驛站(CS003)彎柳樹村:垃圾分類與酵素農業並行打造綠色...
    彎柳樹村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003號生態文明驛站,它曾是河南省省級貧困村,垃圾遍地、道路泥濘、村民的生態環境意識落後。從2012年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派駐彎柳樹村第一書記到村後,面對彎柳樹村現狀,在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村民扶心扶志的同時,還帶動村民發起「清潔鄉村」活動,村內衛生情況有所好轉。
  • 20個最有前景的農業賺錢致富項目機會,你能抓住嗎?
    20個最有前景的農業賺錢致富項目機會,你能抓住嗎?如果當地是山地就可發展種植業,在對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情況了解比較充分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果樹種植這個優勢產業,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農村創業項目加盟,如創建梨、油桃、杏樹混合種植科技示範園,推廣新品種,形成規模,做成品牌,用科技改變傳統農業,引導廣大農民積極創業增收,同時套種紅葉石蘭等,以增加收益。2、農村創業好項目:「綠色餐桌」配送中心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健康,對食用的糧食、蔬菜、肉類等提出了綠色、無汙染的要求,成立一個「綠色餐桌」配送中心一定大受歡迎。
  • 綠色鋪就發展路——來鳳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
    2018年,在該縣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在返鄉能人的帶動下,通過上海專家規劃設計,來鳳縣合泰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和默鄉生態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聯合投資,建設「武陵溪上」,打造集山鄉度假、文化感知、田園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鄉村發展綜合經濟體。
  • 綠色農業 融合發展 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18日漳州開幕
    中國日報漳州11月18日電 (記者 胡美東 文/圖)11月18日上午,以「綠色農業、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花博會)在漳州花博園隆重開幕。
  • 觀光農業園的綠色營銷策略
    【摘 要】當今綠色營銷成為營銷主流,都市觀光農業園需要實施綠色營銷策略,進而取得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為此,需要對都市觀光農業園進行深入研究,結合其實際制定有效的綠色營銷策略,推動都市觀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 秦皇島益通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義寶:致富不忘報桑梓
    ●回鄉當領頭羊,要把小山村變成世外桃源山多地少,這麼多年窮得叮噹亂響的東闞村該怎麼發展?怎麼致富?楊義寶深思熟慮,早有打算。在他眼裡,環繞的群山和依傍的灤河,都是村民致富的希望。2012年,楊義寶註冊成立了益通農業公司,以生態循環農業基地開發和現代農業觀光、旅遊、度假綜合發展為方向,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合作方式打造規模化特色農業。「山頂松柏戴帽、山中核杏纏腰、山腳種養環繞」這是楊義寶請專家考察設計的荒山立體開發模式。他帶著員工們一起上山種樹。
  •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農業院士專家呼籲,用科技讓農民富起來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等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解讀時,都提到了這樣一個重要觀點:種子是農業的「晶片」。 無論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還是農民增產增收,都必須將打造好農業「晶片」,才能牢牢把飯碗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提到農業,大部分不太會聯想到高科技,認為就是件辛苦活兒。其實不然,農業本就應該是一個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
  • 《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教學設計
    2、在搶答的活動中,區分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種類。3、樂意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綠色食品,並參與綠色食品遊戲賽。4、教育學生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薯條可樂漢堡……)3、揭題、讀題 板書: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二、初步感知1、認識垃圾食品(課件圖片)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
  • 綠色發展從娃娃抓起,當垃圾分類走進課堂……
    各學校、幼兒園的綠色環保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垃圾分類工作也不斷推進。如今,生活垃圾分類已成為學校日常教育的一部分,而學校各具特色的活動和做法為高新區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經驗,並推動高新區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
  • 農民豐收節交易會亮點-農業大健康·萬祥軍:謀定功能性農業
    萬祥軍說:「提出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不僅僅是強化廣大群眾的消費理念,更重要的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的《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並提高特色地理性標準農產品的附加值,及其功能性內涵,解決農民豐收了但不增值瓶頸。
  • 亮點農民豐收節交易會-農業大健康·萬祥軍:謀定功能性農業
    萬祥軍說:「提出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不僅僅是強化廣大群眾的消費理念,更重要的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的《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並提高特色地理性標準農產品的附加值,及其功能性內涵,解決農民豐收了但不增值瓶頸。
  •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12-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州:產業鋪平致富路 綠色發展創金山
    行走在開州廣袤的田野上,一幅幅煥發勃勃生機的綠色生態畫卷徐徐展開:大進鎮生態茶葉觀光體驗園茶香馥鬱,趙家街道南山村黑泥溝李子漫山飄香,大德鎮磨梁村五彩桃園夢幻甜蜜,鐵橋鎮億世村翠冠梨個大果甜,長沙鎮福城村柑橘掛滿枝頭……開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種植經濟林作為國土綠化和產業發展的結合點,依託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促進群眾增收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