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豔欲滴 含蘊凝練——庚子年蔡茂友水墨花鳥扇面作品欣賞
在寫意花鳥畫的千年文脈中,以花鳥草木寓興傳神,觀物取象以寫逸趣,凝聚了寫意精神的神髓。畫家蔡茂友的筆下花鳥,重審寫意花鳥畫的當代格趣及其深層動因,重啟當下對於自然、對於季節的樸素的感知。相對於前人,他的筆墨線條更具個人特色,設色也更為單純。
-
亦書亦畫——庚子年蔡茂友水墨花鳥扇面作品欣賞
柯九思在《書畫譜》中提及:「寫幹用篆法,枝草用草書,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折股釵,屋漏痕之遺意。」柯九思的繪畫理念和趙孟頫的「書畫本來同」出現了高度的一致性,並都在自己繪畫創作中顯現出來,被當時的文人畫家們所稱讚。
-
墨韻意境 千層心性——庚子年蔡茂友水墨花鳥扇面作品欣賞
畫家蔡茂友所畫花鳥題材作品中,令人稱道的是其水墨牡丹,畫作中的情馳神縱,瀟灑飄逸,而不失富貴風韻,已突破了原有的筆蹤,把妙在其首創「墨分千層」之法,拓寬了水墨花鳥題材的藝術表現力,並推向另一創作新高度。
-
蔡茂友:提出「墨分千層「理論 探索水墨藝術的「精氣神
在父親耳濡目染的影響下,蔡茂友自幼就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他真正開始鑽研藝術,則是在1982年考入北師大中文系之後的求學期間。1984年,北師大成立了學生書法協會。揭幕之日,時任北師大教授啟功先生應邀到現場為學生們寫下「積健為雄」「筆成塚,墨成池」等名句,勉勵京師學子們要學好書法這門藝術瑰寶。
-
2020年特別推薦畫家:著名工筆花鳥畫家詹宏俊作品欣賞
原標題:2020年特別推薦畫家:著名工筆花鳥畫家詹宏俊作品欣賞其作品則入選《當代中國工筆畫》、《杭州美術五十年》、《中國畫名家集珍》、《收藏家》、《浙江國畫百家》《鳳凰生活》等,並有《詹宏俊畫集》及郵政明信片專輯出版。他的作品無論是長卷、巨幅,還是扇面、小品,都深得海內外朋友的珍愛,抑或在辦公場所,抑或在私人居所都能看到詹宏俊的畫作,他的作品也被法國、日本、韓國等國美術館及個人收藏。
-
中國水墨畫大師精選作品,超讚的古風水墨畫欣賞
水墨畫可以說是國畫了,在很多人眼中國畫往往是大家都喜歡的畫作,今天給大家精選一些中國水墨畫都是大師級人物畫出來的作品,每一幅圖都像是有生命一樣,跟愛畫君一起來欣賞一下吧!用一句詩來形容下面這組圖「更將繪畫乾坤手,閒寫山花野鳥來」,這組圖很有意境啊,畫師在小動物中的刻畫非常仔細,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水墨畫作品了。唐雲這組花鳥意趣圖大家覺得怎麼樣呢?可能有不少人還是比較喜歡寫這種花鳥水墨畫的吧,既然如此這組圖應該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的了。
-
寫意花鳥 靜境天真——於建明的水墨韻骨
於建明是齊白石大師的再傳弟子,他傳承了齊白石大師在繪畫花鳥方面的精細純熟技法,筆酣墨飽,力健有鋒,直率自然,不加修飾。曾多次在國內展覽評比中獲得金獎,數次為駐華使節、國內外名人等繪畫過作品,作品多次被作為國禮贈予外賓,是當今為之少數的書畫兼修的名家。
-
山水畫家張翔國畫作品展
圓扇面系列公元九世紀中期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強調:「以氣韻求其畫。」又說:「以形似之外求其畫。」反對「形貌彩章,歷歷俱足,甚謹甚細而外露巧密」。萬壑樹聲滿 2015年清代石濤也反覆強調:「不似之似,似之。」
-
藝術家吳宗翰 安居鬥室優遊藝海 品味水墨人生
華夏經緯網12月9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知道了齋」主人吳宗翰,17歲拜入黃磊生、歐豪年兩位嶺南派大師門下,兼擅花鳥、走獸、人物與山水。其作品繪畫用色明麗,工筆畫穠麗細緻,亦善於與文人畫的意寫趣味相結合,體現出當代水墨的人文趣味。
-
畫竹子的畫家 水墨竹子畫欣賞
畫竹子的畫家,張小偉國畫竹子/水墨竹子畫欣賞。從古至今,竹子都是文人雅士的最愛,他們以竹自居,多因竹子本身的幾大特點。竹子堅強,不管環境如何艱苦,竹子總能鬱鬱蔥蔥;竹子虛心,田野巨竹也好,房前竹枝也好,大都空心,從不妄自尊大。因此,竹子便成了畫家、詩人吟詠的對象。
-
畫家石開作品欣賞 花鳥秀雅美景別致更藝術
,讓人們在欣賞之餘,得些許的安穩和啟發。石開老師精美牡丹雄雞圖《盛世高歌 富貴長春》(來源 易從網)此幅牡丹雄雞圖,畫面色彩飽和,給人一種朝氣蓬勃之感,朝陽緩緩升起,陽光灑滿山頭,雄雞引吭高歌,生機勃勃。石開老師的作品表達的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之景,但他卻用個性化的語言追隨古老永恆的生活主題。
-
朱非——扇面書畫之美
扇子之「扇」與「善」諧音,扇子也寓意「善良」、「善行」。所以古人常將扇子掛於室內。中國書畫門類中,歷代書畫家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或為他人收藏或贈友人以詩留念。存字和畫的扇子,保持原樣的叫成扇,為便於收藏而裝裱成冊頁的習稱扇面。從形制上分,又有圓形叫團扇(紈扇)和摺疊式的叫摺扇。
-
中國水墨字研習方法與發展初探
遇到自己喜歡的作品,可以多加練習,揣摩其用筆與用墨技巧,在臨習過程中先對臨、再背臨或意臨,進而過度到創作。對臨作品就是按作品原樣,照樣作畫,力求形似,越接近作品原樣越好,此環節解決了字形與圖案組合的問題;背臨或意臨作品,就是通過記憶去作畫,此環節要用自己的筆法去作畫,力求神似,不必拘泥與造型的相似度,把自己記憶最深刻的東西畫出來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藝術理解與創意創新可以嘗試二次創作,這樣有了自己的內在的東西,就不會被籠罩在別人作品的條條框框之中,面對好的作品我們能走進去更要跳出來,經過這樣反覆的聯繫與揣摩
-
國畫花鳥畫作品欣賞 鄭曉京水墨寫意花鳥畫,典雅清麗不得不看
國畫中的花鳥畫是畫苑裡的奇葩,古往今來,多少畫家以嫻熟的技法、凝練的筆墨塑造了各種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形象,給人以新鮮愉悅之感。要畫好一幅神形兼備、生機盎然的花鳥畫,畫家需要具備過硬的繪畫功力,且用心經營,進行藝術提煉,從而使草蟲形象得以生動再現,顯現出誘人的藝術魅力。
-
這大寫意花鳥,水墨淋漓
宋省予早年專攻任伯年寫意花鳥,後在廣東結識張大千、高劍父、關山月等著名畫家,從中吸取嶺南派之精華。他不存門戶之見,取精用宏,博採眾長,形成了自己的勁健、瀟灑的畫風。
-
臨風聽蟬——李旺水墨作品欣賞
2007年 入選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作品被收藏2007年 韓國南部國際美術邀請展2008年 作品選入全國第十七屆版畫展,作品並被上海美術館收藏2008年 作品《樂人》之二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08年 作品
-
雨落淺水花知趣,雛鳥呢喃耳邊聞——著名畫家侯曉峰作品欣賞
《秋雨濛濛》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全國書畫作品大展」 。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花鳥畫展』2000年,《洗卻清風不染塵》參加『中國文聯、中國文化部』主辦的「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大展」獲銀獎 。
-
著名花鳥藝術家李曉軒字辰時——清水布衣 筆墨氤氳寫禪心
李曉軒(辰石)花鳥作品《暢荷圖》藝術之道李曉軒(辰石)酷愛國畫藝術,崇尚禪意文化精神,追求天人合一、妙境逸品、和諧大美之藝術境界。書畫之道,以從容自得、識心見性、悠然意遠為上上樂事。李曉軒(辰石)潑彩作品李曉軒(辰石)寫意花鳥選擇了中國傳統而博大的「禪意」作為創作之表裡,以畫悟禪。水墨創作,重修為,善以禪意入畫,作品在師法古人的基礎上兼具金石法、水墨氣、寫意性等幾種特色。
-
《藝展中國》於永華中國畫水墨人物主題創作繪畫作品欣賞
2016年創作的大型歷史主題繪畫《土爾扈特東歸》中標中國國家畫院:「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這些異樣或者別樣性的充實,都在我們的腦海裡沉澱下了內容,存留在水墨人物寫生作品中的信息都在不斷豐富著我們的人物素材。
-
幾張薄紙手掂來、花鳥魚蟲筆下裁——曉白花鳥畫作品欣賞
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河北省散曲研究會會員,著有《閒言碎語》雜文集和《心泉集韻》詩詞集,以水墨,彩墨廳堂畫見長。 幾張薄紙手掂來 花鳥魚蟲筆下裁 不為乾坤留重墨 丹青諧趣亦抒懷 曉白自己說,每個延伸在法度之外的變化和探索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法度,正可謂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