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學所產業化基地:輕鬆列印綠色世界—新聞—科學網

2020-12-14 科學網

 

綠色製版印刷樣張。

中科院化學所供圖

不用感光衝洗,也不產生廢水廢液,報紙、書籍的版樣就可以列印出來;電腦、手機的線路板,不用刻蝕,同樣也可以輕鬆列印出來……這些看似神奇的技術,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已經成為現實。

在位於北京懷柔的中科院化學所產業化基地,我們現場感受了納米綠色印刷技術的神奇魅力。只見, 生產車間裡擺放著幾臺看似不起眼的製版機,工作人員們正將一張鋁板放進其中的一臺機器內,不到3分鐘,一張印版就從機器尾端出來了。沒有刺鼻的化學藥水味,沒有排汙的管道,甚至沒有大的噪音,整個報紙、雜誌的製版過程就在不到10平方米的空間裡輕而易舉地完成了。

解析度高、節能環保、成本低,納米綠色印刷技術正以其顯著的優勢對傳統印刷產業和印刷電路板行業進行著革命性改變,也將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改變。

1.傳統的雷射照排相當於「膠片照相機」,計算機直接製版技術如同「拍立得」,納米綠色製版技術就像是「數位相機」

5年前,在深刻意識到傳統印刷產業鏈存在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之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宋延林帶領他的團隊開始進行綠色製版技術的中試研究。

納米綠色印刷製造的核心理念是將納米材料和印刷技術相結合,實現印刷產業的綠色化、功能化、立體化和器件化。傳統印刷製版的原理是感光成像、化學顯影,而綠色印刷製版技術是利用納米材料製作出特殊的板材和墨水,直接列印使印版表面呈現出親水的空白區和親墨的圖文區,就可以直接印刷了。

「簡單來說,納米材料綠色製版的原理就是在親水的版材上列印出親油的圖文區,通過親油和親水的差異形成圖文區和空白區的差別。製版的版材本身是親水性質,這使它不沾染油性的油墨;而印刷品上的圖文區,則列印上親油的納米材料。這樣,印版上機印刷時,列印有親油納米材料的區域就得到圖片和文字,而沒有列印的區域還是空白一片。」宋延林進一步解釋。

雷射照排技術需要兩次曝光顯影,過程繁瑣,而且使用的顯影、定影液等化學物質產生大量汙染。即使目前最先進的計算機直接製版技術(CTP),也需要感光預塗層和化學處理過程。印刷油墨中所用的溶劑主要是芳香烴類、酯類、酮類、醚類等,印刷乾燥後約70%—80%的溶劑直接揮發到空氣中;油墨中的重金屬等有害成分還存在嚴重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隱患。

新的納米綠色印刷技術則完全不需要暗室和曝光過程,也不產生廢水和廢液,成本還比傳統雷射照排製版便宜1/3以上。

對此,宋延林做了形象的比喻:「通俗地講,傳統的雷射照排相當於『膠片照相機』,較先進的計算機直接製版技術相當於『拍立得』,而納米綠色製版技術就像是『數位相機』。」

2.用納米塗層取代原來電解氧化的過程,用納米材料列印製備代替曝光成像,用水性墨代替油性墨,從源頭解決印刷產業鏈中80%以上的汙染

根據統計,2013年中國印刷行業總產值達10398.5億元,但也產生了大量的感光廢液、有害溶劑和版基電解廢液。同樣,傳統的印刷電路板行業也對環境產生巨大汙染,生產廢液中含大量重金屬離子,嚴重汙染環境。

宋延林認為,納米綠色印刷製造技術可以從源頭防止這些汙染的產生。

「針對印刷產業鏈製版、版基和油墨的生產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三大汙染,納米綠色印刷技術用納米塗層取代原來電解氧化的過程,用納米材料列印製備代替曝光成像,用水性墨代替油性墨。這樣的綠色印刷技術體系可以解決印刷產業鏈中80%以上的汙染。」宋延林說。

據測算,納米綠色印刷製造技術全面推廣以後,全國每年可減排上萬噸有機溶劑、數百萬噸廢液和廢水,節約數百噸銀和數萬噸銅等金屬。

「不同納米結構有不同的性質,比如親水性和親油性,我們找到了納米結構和表面性質控制的規律。」宋延林說,將版基材料製成超親水性結構,再在上面列印超親油性的納米轉印材料,制出的印版印刷清晰度也會大幅提高。

科研人員還通過列印出目前最小的、只含一個納米粒子的墨點,再由這樣的墨點連成最細的線,形成平整的面,攻克了納米顆粒通過印刷方式形成高精度圖案的難題。

由於納米材料綠色印刷電路技術具有價廉、靈活製備柔性電路的優勢,因此能提升傳統印製電路板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

尤為重要的是,目前電路板製造採用蝕刻工藝,一張覆銅板90%左右的銅都要腐蝕掉,並造成嚴重環境汙染。「我們利用金屬納米顆粒,通過列印印刷的方式做這件事情,就可以避免汙染環境和材料浪費。」宋延林說。

3.除了印刷書籍、報紙、雜誌,還可列印靈敏度更高的地鐵車票,未來或許會列印手機、電腦、電視屏幕,捲起來就能帶走

除了印刷書籍、報紙、雜誌,納米印刷還可以生產靈敏度更高的電子票卡。

宋延林介紹:「我們使用的地鐵票裡面就有晶片和電路。目前,印製地鐵票電路的技術已全面通過考核,在從根本上消除汙染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成本。」

據介紹,新技術印刷的車票除靈敏度高等優勢外,更具環保效益。

現有的車票很難回收利用,而應用納米綠色印刷技術製造的車票可以重新打漿,紙漿和金屬通過重力分離,絕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

「這項技術我們還在繼續改進,像身份證等各種證件將來也可以通過印刷製備出來。」宋延林說。

在宋延林的眼中,納米材料綠色印刷製造技術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是對多個傳統行業製造技術的革命,也將催生很多戰略新興產業。

這項技術發展成熟後,可以應用在電子紙、電子服裝、物聯網、柔性顯示、電子裝飾、太陽能電池、照明導線、傳感器等諸多產業。

目前,納米綠色印刷技術已經實現了在塑料、紡織面料和玻璃、陶瓷等多種材料上的圖案列印,可以解決傳統生產過程的高汙染和高能耗問題。

「也許將來手機、電腦、電視屏幕都可以列印出來,捲起來就能帶走。」宋延林說,「我們這個以印刷為開端的改變中國產業汙染現狀的技術,能延伸的領域極廣,這將是一場新的技術革命。」(原標題:不用感光衝洗,不產生廢水廢液,解析度高、節能環保、成本低。請看納米綠色印刷技術——輕鬆列印「綠色世界」)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化學所: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雙管齊下」—新聞—科學網
  • 中科院化學所高分子科學60年:走向國際前沿—新聞—科學網
    ▲1983年,化學所高物實驗室,錢人元先生(右二)和中科院化學所高分子物理實驗室的同事們討論聚丙烯丙綸紡絲的工作。   ▲複合膜生產線 ■本報記者 甘曉 通訊員 李丹 從上世紀50年代到今天,中國高分子科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這與中科院化學所的貢獻密不可分。
  • 中科院納米材料綠色印刷製版技術中試線建成
    近日,中科院化學所納米材料綠色印刷製版技術中試線建成。9月6日,聯想投資等4家來自北京、廣東的企業與中科院化學所在該所中試基地籤署了《納米材料綠色印刷製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意向書,這標誌著這一綠色、低成本印刷製版技術規模產業化蓄勢待發。
  • 白春禮調研中科院化學所「一三五」規劃實施進展
    6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來到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對研究所「一三五」規劃實施新進展及下一步發展等工作進行了調研。白春禮在化學所分子器件平臺和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院重點實驗室,分別聽取了平臺建設和納米磷酸鐵鋰電極材料項目進展情況匯報;在項目展廳,就納米綠色列印製版、離子液體綠色製備新材料、原油儲運降凝劑、高性能高分子膜材料、高性能聚醯亞胺材料等項目,與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 小小防霧劑 解決大麻煩—新聞—科學網
  • 古老印刷術的新革命:我國納米綠色印刷技術領先世界
    不用感光衝洗,也不產生廢水廢液,報紙、書籍的版樣就可以列印出來;電腦、手機的線路板,不用刻蝕,同樣也可以輕鬆列印出來……這些看似神奇的技術,在我國科研團隊的努力下已成為現實。這就是在世界印刷領域全面領先的納米綠色印刷技術,它憑藉解析度高、節能環保和成本低等優勢,在印刷產業和印刷電路板行業產生了革命性變革。
  • 湘大同一學院10人被保研至中科院化學所
    湘大同一學院10人被保研至中科院化學所 2021-01-07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揭曉—新聞—科學網
    .高效穩定非鉛滷化物雙鈣鈦礦暖白光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國家光電研究中心的唐江教授團隊與其合作者,創新性地對非鉛鈣鈦礦Cs2AgInCl6通過Na+合金化和Bi3+痕量摻雜實現了高效穩定的單基質白光發光,突破了單基質白光螢光粉研究近半個世紀的效率瓶頸,為非鉛鈣鈦礦發光材料的研究指明了一條道路,有希望在綠色照明方面實現產業化應用
  • 中國科學院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成立
    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中科院企業黨委書記、國科控股董事長吳樂斌,國科控股總經理索繼栓,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趙千鈞、國科控股副總經理王琪等參加會議。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化學所、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以及特邀的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等14家中科院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擔任中國科學院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理事單位,聯泓新材料有限公司擔任理事長單位。
  • 納米印刷:刷出綠色新視野
    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納米技術與傳統的印刷術,似乎有些不搭界,然而,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宋延林開創性的研究讓兩者發生了關係。不同尋常的是,他「定義」的印刷,無需感光衝洗就可以列印製版;不用染料便可以印出絢麗圖片;不必刻蝕也能輕鬆列印出電路板,整個過程中不產生廢水廢液,而且成本低廉……加法印刷 不吃「別人嚼過的饃」上世紀90年代,國內市場上幾乎看不見國產品牌列印墨盒,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壟斷,設備和耗材昂貴,讓國內大多數企業望而卻步
  • 優秀:湘潭大學化學學院這10名學子全部被保研到了中科院化學所!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胡峪銘 足球隊隊長 | 輔導員 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甲等獎學金等 擔任政治輔導員、化學學院足球隊隊長、高分子本科黨支部宣傳委員、團支書等截至2020年,我校與中科院化學所聯合培養本科生18批,共計140餘人。
  • 中科院團隊斬獲ICCV 2019無人機目標檢測冠軍—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團隊斬獲ICCV 2019無人機目標檢測冠軍這些幀由260多萬個常用目標(如行人、汽車、自行車和三輪車)的手動標註框組成。 為了讓參賽隊伍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數據,數據集還提供了場景可見性、對象類別和遮擋等重要屬性。這就要求參賽模型不僅要處理訓練集、驗證集、測試集等大量數據,還要克服數據中的低解析度、長期遮擋、相機運動模糊等困難。
  • 期待科技成果更快轉化生產力—新聞—科學網
  • 烤鴨不用填 養鴨更「綠色」—新聞—科學網
    當前,對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需求正在倒逼肉鴨產業技術發生巨變。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肉鴨綠色發展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團隊直面產業問題,協同攻關,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支撐產業發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在中國農科院聯合河北省滄州市人民政府在獻縣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烤鴨產業高峰論壇暨肉鴨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範現場觀摩會」上,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牧醫所)研究員、「肉鴨綠色發展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首席科學家侯水生用一組數據說明了肉鴨產業的重要性。
  • 走進中科院創新成果展:大國重器的「智造所」—新聞—科學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用中科院的技術展示中科院的成果」。包括大廳中的LED顯示屏、壁畫音響系統及語音自助講解在內,整個布展設計施工中共採用了中科院產出的十九項先進展示技術產品,涵蓋了信息技術、環境保護技術等多個方面。展區的展板噴繪絕大多數是綠色納米印刷,外牆裝飾的塗料來自高性能無機矽酸鹽。
  • 科學網—高分子科學走向國際前沿
  • 化學所等利用液滴自切割實現複雜樣品分析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綠色印刷重點實驗室宋延林課題組近年來致力於納米綠色印刷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噴墨列印墨滴控制和功能界面操控液體行為領域取得一系列進展。近日,宋延林課題組與清華大學合作,通過圖案化浸潤性誘導液滴在固體表面的碰撞行為,使液滴快速自切割形成數量及形貌均精確可控的微液滴陣列,並實現了複雜樣品的分析。
  • 2014發明專利榜公布 中科院研究所排名居前—新聞—科學網
    在今年新增的按科研單位排名中,中科院下屬多家研究所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授權量排名均位居前列。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介紹,去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髮明專利申請92.8萬件,同比增長12.5%,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發明專利申請量佔比首次超過實用新型專利;共授權發明專利23.3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6.3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9件。
  • 中科院化學所呂雪光課題組擬招聘博士後和項目聘用若干名
    中科院化學所膠體、界面與化學熱力學實驗室呂雪光課題組擬招聘博士後和項目聘用若干名。誠摯歡迎熱愛科研、積極上進、認真負責的優秀青年人才加入團隊!2020年12月加入中科院化學所,任研究員、課題組長。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Advances,J. Am. Chem. Soc.等雜誌發表多篇論文。主要研究興趣為針對臨床需求發展藥物遞送系統,探索材料與不同生物界面之間的作用機理,發展新型醫用材料用於疾病檢測與治療。
  • 中科院微生物所陶勇:寫高大上論文做接地氣產品—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微生物所供圖   在生物學家中,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陶勇有點與眾不同。除了鑽研問題、發表論文外,他有著大多數科研人員少有的對產業的眼光和熱情。做應用研究時,他總能預見「什麼能碰、什麼又不能碰」,這些判斷幾乎都在後來得到證實。   陶勇的嗅覺,源於他曾在頂級工業生物技術企業任職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