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面三及第湯,屬於客家人的味道

2020-12-20 張醒說

想念躲在江北老街巷子裡的醃面梅州客家人的深夜食堂

還記得小時候,家人沒空給煮早餐,就會給小編錢,讓小編出去吃,以前小編家住在老城區,街頭巷尾有很多小攤,有賣包子豆漿的,有賣手抓餅的,各種各樣的,而且都很好吃。

小編最喜歡的還是幼兒園附近的醃麵店,那裡的醃面,香氣撲鼻,老遠就能聞到,吃的時候,根本停不下來,夾起一口面,哧溜哧溜的半碗面就下去了。後來小編搬家了,搬家之後,這邊也比較少小攤,現在想想,好像很久沒吃過醃面了。

小編是客家人,所以醃面也算是我們這的特色之一,與之最為搭配的就是「三及第湯」了,這兩種配在一起吃,簡直就是絕了!地道的梅州醃面顏色金黃,面香撲鼻,味道爽口香滑,非常好吃。

再來說一下三及第湯,這裡面還有個小故事,想必大家應該都不知道吧,小編來給大家說說吧!

話說是在科舉制度下,狀元、榜眼、探花為 殿試的前三名,合稱為「三及第」。林召棠也就是清朝的狀元用豬肝、瘦肉、粉腸三種豬內臟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湯由此而得名。

我們客家人會用枸杞葉、鹹菜、番茄香菜等一起煮三及第,再加上幾滴酒糟,便做成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三及第湯。

一碗三及第湯,加上一碗香氣撲鼻的醃面,成為了我們客家人早餐、宵夜最常吃的美食!

那小編就不再說廢話了,現在就來說說正宗的醃面、三及第湯如何做吧!

醃面

食材

蒜、蔥、豬油、鹽、醬油、蠔油、生面、花生碎

做法

1、先將蔥、蒜清洗乾淨,然後將其切成末,放置一邊備用。

2、在炒鍋中放入適量豬油,等油熱之後將蒜末倒入,快速翻炒,炒至金黃色,之後放入一些鹽、醬油、蠔油。(蒜不要炸太久,炸太久的話會變苦,至於其他調料的比例自己看著放就可以了)

3、準備一個鍋,煮開水之後將生面放入,煮熟即可撈出,將面放入碗中,把剛剛準備的調料倒入面中,再在上面撒上一把蔥花,花生碎,最後瘋狂的攪拌。

4、一碗噴香的醃面就做好了!

PS:

蒜末炸好之後,可以放著,第二天熱一下也是很香的。

三及第湯

【材料】

枸杞葉、豬肝、豬肉、粉腸、姜、油、澱粉、鹽、胡椒粉。

【做法】

1、開始清洗豬肝、豬肉和粉腸。(粉腸一定要洗乾淨,不然的話就會苦,煮出來的湯味道也會大打折扣)然後將前兩者切小片,後者切小段。將三者放入碗中,倒入適量的油、澱粉。鹽、胡椒等,手抓勻即可,放入冰箱醃製15分鐘。

2、將新鮮的枸杞葉衝洗乾淨,再將其葉子摘下,最後用清水衝洗一遍,放置一邊備用。再把姜切成薑絲兒。

3、等到肉醃製好後,取出煮鍋,鍋中放入適量水,冷水加入薑絲,水開之後加入醃製好的豬肉、豬肝、粉腸、煮熟之後加入枸杞葉,可以再加入一點酒糟,大火煮至枸杞葉軟即可。

4、一碗具有清肝明目效果的三及第湯就做好啦。

Ps:

關於配菜,大家可以放自己喜歡的,番茄香菜、艾葉、鹹菜等都是完美配菜,大家可以自由搭配噢。

張醒碎碎念:

最後小編還是要嘮叨一句,如果大家喜歡美食,就請多多關注噢,之後小編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美食!

相關焦點

  • 廣東梅州醃面,和三及第湯是天生一對,一口面一口湯,非常美味!
    一碗簡簡單單的醃面,麵條不同於廣式的鹼水面,麵條的香味更加樸素直接,香濃豬油將蒜末爆脆後,與麵條拌在一起,然後再配上一碗枸杞葉三及第湯,聞著味道就已經想要吃上兩大碗了。廣東梅州醃面,和三及第湯是天生一對,一口面一口湯,是客家人心目中的標準吃法!
  • 客家人的美味靚湯,狀元發明的及第湯,味道靚彩頭好
    導讀:客家人的美味靚湯,狀元發明的及第湯,味道靚彩頭好及第湯,這個名字不少觀眾肯定都覺得有些陌生。這也不奇怪,因為這款湯屬於一道地方美味,在其他地區並不常見。我也是偶然在廣州遊玩嘗到的,不過卻被這道湯的美味驚豔到。
  • 三及第湯原來是這麼來的!
    開鍋肉丸、釀豆腐、梅菜扣肉、算盤子、客家娘酒、梅州醃面、鹽焗雞爪、豬肚包雞、五華長樂燒、平遠慈橙、大埔客家娘酒薄餅、豐順捆粄、蕉嶺三及第……說起三及第,沒有吃過的人,光看名字,絕對想像不出它究竟是什麼。並且,首次品嘗它的人,面對熱氣騰騰的三及第,總是充滿疑問,為什麼它叫三及第?為什麼不叫豬肝、豬肉、粉腸湯?
  • 梅州除了醃面、鹽焗雞、釀豆腐,還有什麼特色美食和小吃?
    梅州客家人做甜糕點已有上百年歷史,其糕點種類繁多,不管是逢年過節、探親訪友或是祭祀祈福,客家人都會把糕點帶上,有吉祥如意之義。其中,白切糕、豬腸糕、月光糕等糕點,則是客家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桌上美食。所以客家人每年家裡都會買這些糕點回去或送人、或敬月光、或自己吃。這些糕點美食,牽動所有海內外遠離家鄉客家人的思鄉情。
  • 客家早餐璀璨瑰寶:紫金八刀湯PK蕉嶺三及第湯
    身為梅州客家人,我對八刀湯有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20世紀90年代初期,筆者在深圳做廚師,同行中有許多來自河源,他們做的客家菜都挺讓人羨慕,特別是紫金師傅做的菜,很有特色。那時我就知道名聲響亮的紫金醬、三黃雞、八刀湯等,但僅限於傳說,一直未能到當地品嘗正宗的風味。  此番來紫金的第一個早餐,當然就是聞名遐邇的八刀湯了,好吃、豐盛!
  • 大梅州的365天,我與醃面三及第「膩」在一起,但醫生說這樣不好
    我身邊好多人,一年365日,可以超過300日的早餐都是醃面三及第。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常年都是吃醃面三及第做早餐,其實也是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的。醃麵店的醃面+三及第,這可是咱大梅州的標配啊!!醃面!我要年年月月陪你到永遠,和你長相廝守在一起!!哼!想離間我和醃面的感情,你先問問我的力宏!你看他讓不讓!還有我大梅州大名鼎鼎的橘子哥!你看他讓不讓!
  • 廣東客家名吃狀元及第湯,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高
    小編坐標深圳,上班的時候午飯基本在外面吃,吃得最多的就是廣東客家名吃:狀元及第湯。據說這道名吃還有一個故事:在古代的梅州,有三個書生準備上京趕考,在他們出發前,村上的長輩們為了預祝他們能取得一個好成績,於是用豬肝、粉腸、瘦肉和枸杞葉一起煮成湯水,結果味道非常的鮮美,三位書生吃完大聲讚嘆,並問廚師這菜湯的名字叫什麼。
  • 作為客家人的你,有沒有那麼一刻,想回到梅州?
    曾有人說: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缽粄 味酵粄 鹽焗雞 鴨爪 雞翅 雞爪 肉丸 釀豆腐 娘酒雞 牛雜 雪花 鹹煎餅 老鼠粄 腸粉 梅菜扣肉 牛奶燉蛋 捆粄 百侯薄餅 仙人粄 豆腐花 小湯圓 算盤子 筍粄 清明粄 蘿蔔粄 炒粉 炒麵 炒田螺 炒花蟹 炒花甲 炸雲吞 砂鍋粥 清蒸鯰魚 豬雜湯 三及第湯 鹹菜牛肉湯 五華魚生 平遠臍橙 大埔金柚 客家娘酒 蒜蓉辣椒醬......
  • 在深圳,客家人真的很強大!
    客家人各時期遷徙路線圖 都說「來了就是深圳人」 第一批來深圳拓荒的就是客家人 1928年,深圳龍華浪口村客家人 而客家人大量遷入深圳地區 則是在清康熙乾隆年間
  • 客家三及第湯
    三及第湯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客家菜,之所以被稱為「三及第湯」,是因為在科舉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後人就把用豬肉、豬肝、豬粉腸三種豬內臟比作三及第。所以,一般的三及第湯都含豬瘦肉、豬肝、豬粉腸和枸杞菜 ,還有鹽、味精或胡椒等其它輔料。豬肝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葉酸、鐵等。豬瘦肉富含優質蛋白、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算高的脂肪和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