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羅山龍脊,風光旖旎,作為溫州人你總要去一次!

2020-12-22 溫州古道

以下文章來源於溫州旅遊體驗師 ,作者雨山禾子

本圖文為作者原創首發,歡迎轉發,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文:溫州旅遊體驗師曾香琴,筆名雨山禾子,喜好山水的洞頭草本女子。熱愛自然,亦關心人文。音樂為伴,文字為伍。有時間到四處走走,身體力行,與心靈共鳴。

圖:溫州旅遊體驗師周建海。

我一直想去大羅山看龍脊的,可是由於種種瑣事無從成行。想著離上班還有兩天的空閒時間,選在元宵節這天去五美園實際寺朝拜,順道去一睹龍脊的容顏。

臨行前我做了一點功課,在導遊同學群裡向熟悉大羅山的同學請教去看龍脊路線。媛媛說,去大羅山要經過石竹村,看你是走紅楓古道還是坐車前去,那裡美極了。我向來方向感不是很好,沒有親歷過,對坐標依然模稜兩可,我覺得還是穩妥前行吧。

從洞頭乘大巴車到了溫州新城站,再坐公交車到達茶山,路上整整花了兩個小時。我想我離龍脊越來越近了,我已經到了大羅山腳下。

五年前我第一次去了茶山,師父在五美園實際寺掛單禪修。拜訪師父後,次日早晨師父說帶我去看看龍王水庫,那裡有美麗的傳說。由於雨天溼滑,我們只去了羅豐古村落龍王水庫邊就折回,而且我穿著高跟鞋,不適合爬山,我們沒有上山前往找尋龍脊的足跡。龍脊的形象卻一直盤亙於腦海,我看過在不同季節不同角度拍攝的龍脊圖片。

今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去紅楓古道前往龍脊的遊人很多,他們都攜家帶口,或者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爬山。這次我特意穿了平底運動鞋,爬山沒問題。沿著由大羅山特產的花崗巖鋪就的國家級登山步道前行,還沒走多久,我就熱得摘了圍巾,又脫下外套繼續趕路。羅豐古村的居民全部搬到山下定居了,這裡成了一個荒廢的村落。房子都很結實,是大羅山本地花崗巖砌成的石頭房,堅固美觀,這樣的村子荒廢了實在有些可惜。我與一位本地的兄弟走到一起,他帶著兩個可愛的小女孩走在前頭,妻子和閨蜜落在後面。我在與他的交談中得知,他也是要去看龍脊的。很好,有人結伴,我對龍脊的確切位置不會找錯了。

前面就是龍王水庫了,庫水碧綠,還沒到雨季,儲水不多,但也很養眼。繞道水庫一端,我才發現,原來還有另一條路也可以上山的。山上樹木茂密,我看不到有路通往山頂方向。我想前面該不會有隧道吧,又好像沒有,龍脊在哪裡?前面有人,後面也有人,我不會迷路的。這麼想著,我就繼續往前走。偶爾看到有登山者拄著登山杖氣定神閒地下山,他們應該是看過龍脊了吧。走過相對平緩的一段路,前面是許多臺階,哦,看著好長,一直往山頂延伸。山道兩旁是高大的楓樹,樹葉都落光了。這要是深秋季節過來,滿樹滿地的楓葉一定美極了。如果是春夏季節來,綠意盎然,一定也很美。

臺階一直向前延伸,看不到盡頭,人影在古道中穿行,只聽到前後不遠處都有人說話的聲音。走吧,繼續行腳。同行的遊客說,要想看到龍脊,還遠著呢,得翻過前面這座山到石竹自然村,還要繼續前行才能看到龍脊。我終於明白那年師父為何沒有帶我去看龍脊的原因了。原來不僅道路溼滑,更重要的是太遙遠,師父也看到那天我穿著高跟靴。

不知哪位好事者在千階梯每五十級處用紅漆標上數字。到了500級處,更用紅漆寫了「同志們加油啊!」看到這幾個字,每個行人像被注射了興奮劑,立馬提起精神加速前進。每個石階有近三米長,30釐米左右寬度,全部是利用大羅山本地石塊鑿打鋪嵌的,可以想像當年修建這條山道也是不小的工程,要投入多少勞力和資金啊。古道中還有好幾個驛站,供遊人休憩落腳,更有專業的保潔人員一直在忙碌著,掃去石階上的落葉和遊人不自覺丟棄的垃圾。

一千級,一千一百級,到了到了,快到山頂了!在標有1298級的石階上,我們終於看到石竹村落了。前面是一個不大的停車場,已經停滿車輛,石竹村的農家樂生意很紅火,一看時間正是飯點。村口樹著一塊標牌,「大羅山石竹--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從羅豐山腳走到石竹,我整整花了八十分鐘。在標有「龍脊由此上」的石壁旁,我與其他遊客一起繼續前進。問下山的遊客,到看龍脊的觀景臺還有多遠,他說還得走半小時。走吧,堅持住,美景總在險峰處,不到龍脊不罷休!沿著木頭棧道,再一路往山上前進。越接近終點,遊人越多,大家都是衝著龍脊這處神奇的景觀來的,都想沾沾龍的仙氣。

龍脊景區開發還是近幾年的事,據說是一群驢友發現了這處美景,在網上傳播之後吸引了更多的遊客慕名前來。因為地處偏遠深山,附近村落的居民都遷到山下平原地帶。自從景區開發,原先落敗的村落現在成了農家樂休閒山莊,增加了許多有特色的民宿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前來度假,山村又一度熱鬧起來。

哇,龍脊,龍脊就在前面了!我在龍脊觀景平臺上,看到對面的山梁上,由大小二十幾塊花崗巖組成的呈動物脊柱的塊石,形象那麼逼真,每一節「骨骼」的接縫處宛如神來之作,凹凸有致,節節相扣。我的目光沿著龍脊的走勢緩緩地上下移動,似乎要把這吸收了天地日月精華的龍的脊梁刻劃在腦海的每個細胞裡,將它的形象立體地攝入眼帘。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在大羅山,有這麼一處出神入化的龍的化身,怎麼不讓人引以為傲。

傳說龍脊是龍王三太子在此處聽聞觀音菩薩講經,他轉回天庭後在大羅山留下自己的化身。現在,傳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終於看到了曾經神往許久的龍脊景觀,此刻它就在眼前。怎能錯過自己的眼睛,趕緊用手機拍下好幾張照片,再從上到下仔仔細細端詳了一遍,再看一遍,再看一遍。爬山涉水,翻山越嶺,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看到它,我今天就是來朝聖龍脊的。可惜沒有熟悉的同伴,否則我也想走進龍脊摸一摸他的每一塊脊椎骨,沾沾靈氣,讓自己的脊梁骨更挺拔,不被生活壓力所擊垮。

幾個技高膽大的年輕小夥爬上龍脊最上端,擺出不同的造型讓下面的女孩給拍照。聽見女孩在下面喊:「啊~哈,狼牙山五壯士,不不,是大羅山五壯士,快點擺好pose,我要拍啦,哈哈哈~~~」,四下裡響起歡快的笑聲。還有嘗試繼續往上爬,又怯懦了,爬不上去,停留在半途的遊客,他們索性躺在那裡曬太陽。更多的是三三兩兩坐在觀景臺上看熱鬧,拍照,嗑瓜子的遊客,還有玩吹泡泡的兒童。龍脊就在眼前,龍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

大羅山的龍脊果然名不虛傳,國內怕是只有能在這裡看到這麼形象的關於龍的自然景觀了吧。同學在微信裡說,再到山那邊盡頭,還能看到更壯觀的天河水庫,盤洋村的農家樂。好東西要慢慢品嘗,我想下次再找個適當的季節,帶孩子和朋友過來看看。

為趕車回家與孩子過元宵節,我加快腳步下山。看到有遊客隨意扔下的垃圾,我隨手給撿起來放到不遠處的垃圾桶。美景依舊,垃圾帶走,這是作為一個文明遊客最基本的操守。臨近山腳的山道旁是鬱鬱蔥蔥的楊梅樹,到了五月份左右,這裡的楊梅更是讓遊人垂涎欲滴,到那時,再來採摘楊梅可好。

相關焦點

  • 溫州後花園,夢棲大羅山!踏破羅山第一峰,靈淵深處有神龍
    拋開這些虛無縹緲的事物,而在溫州市區,則真真在在地存在著一個景區,那就是大羅山。大羅山位於溫州大都市核心,最高海拔707.4米,總面積117平方公裡,控東海、鎖甌江、俯瞰全城,是溫州城市重要的生態屏障,根據溫州市總體規劃,大羅山將是溫州市未來的「綠心」和「綠楔」,溫州市區將環大羅山發展。
  • 七大賞秋地串起溫州最美秋景
    選一條最美線路,找一家山坳中的民宿,或者在野外搭個帳篷看星星,都是極好的。找個周末去溫州周邊自駕呀!小編收羅了溫州境內幾條秋天最美的線路,在這個深秋,讓我們沿著最美公路去尋覓旅行中的小確幸吧!蒼南礬山秋天的蒼南礬山已經是一片金黃色,它適合秋天遠足爬山。
  • 大羅山石頭:惟妙惟肖,天作之合 - 溫州古道
    這塊石頭乍一看像骷髏頭,仔細看也像大象,位於八份山朝天龜大羅山的石頭都是有生命的,只要你敢於想像,每一塊石頭都是一首詩,一支歌,一個故事,一段傳奇。情侶石左邊的石頭要親吻右邊的石頭,右邊的石頭欲迎卻拒,還扭頭做了一個鬼臉,卻又緊緊的摟著左邊的石頭,絲毫沒有要鬆手的意思,極富感情色彩的一組石頭。
  • 溫州大羅山登山健身步道遭遇瑤溪景區收費
    去年底,我市開通大羅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市民生活又多了一種登山健身的方式。但作為我市體育「十大項目」工作內容之一,這一民生工程卻在瑤溪景區遭遇收費尷尬。許多市民感到納悶,同是大羅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為何從甌海區茶山的五美景區上去不收費,而從龍灣瑤溪景區上山卻要收費?日前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溫州大羅山英語標識有錯誤 類似情況並不鮮見
    浙江在線03月25日訊日前,溫州市「仁心公益」組織一位成員打進「黨報熱線」反映:去年,該組織在攀爬大羅山時發現路牌指引、安全提示等標識牌上的英語翻譯存有錯誤,在將修改意見提交給相關部門後發現部分標識依然有誤,「大羅山是市區休閒、健身的一大好去處,不僅吸引了廣大市民,也有不少外國遊客慕名前來,應該儘早規範英語標識,既方便外國遊客也體現城市的文明進步。」
  • 在溫州,糯米飯又稱「炊飯」,是出門在外的溫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在浙江溫州,糯米飯,又稱「炊飯」,是出門在外的溫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說起溫州的炊飯,大家可能都吃過,蒸熟的糯米撒上蔥花,再加上肉燥、肉湯和油條碎末,一道溫州的特色早點炊飯就做成了。溫州人早餐喜歡吃炊飯,在溫州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炊飯的攤子和小店。
  • 溫州糯米飯,香氣撲鼻,是溫州人念念不忘的特色早點
    溫州人有一種紮根心底的懷念,叫「糯米飯」,你吃過嗎? 溫州糯米飯,早已成為溫州人日常飲食的標籤之一。你可還記得「老闆,一碗糯米飯不要蔥」這句每天早上吃早飯時必須說的話。當你清晨走在別的城市的大街小巷,卻遍地尋找不到一家有糯米飯的店時,你是會在心裡這樣想,糯米飯其實承載著一份家鄉的味道。對於溫州人來說,每天吃上一碗地道的、熱騰騰的糯米飯,也許是奢求,但看到家鄉的糯米飯被如此多的人認知和喜愛,自豪之情似乎超過了腸胃的「戀家」。
  • 溫州甌海:記憶中的超讚舌尖美食,爬完山去打個卡——妞兒嬉遊記
    編輯在旅行中,我喜歡美景,更喜歡美食,每到一地總要去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小吃,雖然偶有驚嚇,但多數時候是驚喜的,在珠海橫琴吃個夜宵是花樣百出的生蠔,在廈門舒友VIP裡品嘗甘甜的海鮮,在泰國自駕公路邊的米粉店,在捷克超市發現的列巴,
  • 大羅山將加快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大羅山,可謂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其總規劃面積102.54平方公裡,範圍內有仙巖、瑤溪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茶山、天柱2個市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省市級文保單位25處,大羅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及省級綠道150公裡,風景旅遊資源豐富且品質高。
  • 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蘇州,溫州財富之謎:溫州配不上溫州人的名氣
    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蘇州,溫州財富之謎:溫州配不上溫州人的名氣!溫州人創造的GDP,很多都在外地乃至國外,再加上小、微企業難以管控的瞞報能力,所以溫州本地的GDP雖不怎麼樣,然而錢是實打實地落在溫州商人口袋裡。溫州商人在老家的強大消費能力以及極其發達的民間借貸,又提高了其他居民的收入,最終造成了與羸弱GDP完全不相符的事實全民富裕。
  • 大羅山水庫維修鑿出一塊奇石,是植物化石嗎?-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
    2017/06/18 08:37 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 編輯:鄭劉英 瀏覽:4159
  • 久等了,這是你的2018溫州旅遊專屬日曆!
    新的一年,一份專屬溫州人的日曆壁紙,為您奉上!大羅山被稱作「溫州的後花園」,由四景一水網構成,它們分別是:仙巖景區、瑤溪景區、天柱寺景區、茶山景區和三垟水網。它有億年龍脊,氣勢開闊,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四月不如在羅山感受一下峰迴路轉、江山如畫。
  • 香香臭臭溫州人
    同樣是千軍萬馬在外闖蕩,四川人多是打工族,而溫州人哪怕身上只有幾百元、幾千元也要做老闆。  溫州盛產數學家,誕生過姜立夫、蘇步青、李銳夫、谷超豪等數學巨子。或許是基因的關係,普通溫州人大都很有經濟頭腦,常常有出其不意的逆向思維。讓你不得不佩服他們善於變通、敢於突破的勇氣。1993 年,建大型的溫州體育中心規劃耗資8100 萬,財政僅給了3000 萬,怎麼辦?溫州人想出了妙計。
  • 浙江溫州民宿-安葵·大羅山預訂-自在山間,品味不一樣的珍饈美味
    浙江溫州民宿-安葵·大羅山民宿(ANQUI安葵)在溫州大羅山上開啟的一段悠閒自在時光身處頗具古時山水畫氣息的山景中ANQUI安葵.大羅山民宿還在頂樓設置了巨大的餐飲空間,讓每一位客人在品嘗美味的同時能全方位的感受到這美麗的大羅山,山色毫無保留地展開在眼前。你能想像在懸崖上遊泳的感覺嗎?你有體會過在群山之間遊泳的暢快嗎?安葵就配備了這樣一個無邊懸崖泳池。在這樣的山間裡,藍天下自在的享受。
  • 溫州冷知識——今天,我們都是溫州人1
    溫州人好吃海鮮,蝦、蟹都以清蒸為主,突出一個鮮字,調味於是就交給醬油醋了。除了海鮮,冷盤、熟食(魚餅、燒鵝、酥排骨……)也都可以蘸醬油醋。油條也蘸醬油醋。不過吃海蜇要蘸蝦子醬。自溫州建為鬥城後,千年以來,無論方臘、倭寇,確實未曾被攻破。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溫州拆除城牆,之後便於抗戰中為日軍侵佔。溫州現在只剩下七山了。黃土山,顧名思義,土質非巖石而是黃泥,在舊城改造時被挖去填河道了,現在只剩個土丘。
  • 用腳步丈量大羅山!2020大羅山森林公園越野健走活動圓滿成功!
    「體育讓生活更美好、用腳步丈量大羅山!」10月25日,溫州市第五屆全民運動休閒大會2020大羅山森林公園越野健走活動在大羅山舉行,共有1500多名登山愛好者參加了此次健走活動。戶外運動愛好者沿著仙巖大羅山大嶺古道,銀坑水庫、繡垟水庫、天河水庫、金河水庫、派巖村、百步嶺古道,又回到出發點,全程約15公裡。活動中,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還順便把途中的垃圾帶下山。本次活動由溫州市體育局、溫州市體育總會主辦,甌海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甌海區仙巖街道辦事處、溫州市山地戶外運動協會承辦。
  • 錯峰爬山去!浙南十座絕美山峰,為你開啟完美周末!
    溫州,一座四季分明的山城,無論你何時到訪,總有與時相稱的美景在恭候著你。如果你已經錯過了溫州的春與夏,那麼天朗氣清的秋天可不能再錯過了!秋風煞爽,涼風習習,此時正是登山望遠的好時節。今天,浙遊君就推薦你溫州十座絕美山峰,群山蒼翠,崗巒起伏,走,一起去尋找自然的野趣吧!
  • 溫州人在全國各地
    溫籍僑領、義大利羅馬華僑華人貿易總會會長陳正溪一家作為歐洲唯一的觀眾代表出席活動,與中文國際頻道一線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中文國際頻道海外觀眾聯誼活動,作為中文國際頻道年度的重點項目,已經連續舉辦12屆。
  • 湖北為何能吸引18萬溫州人,佔溫州外出經商人數一成的比例
    1月29日,在疫情新聞發布會上,溫州市副市長湯筱疏表示,在武漢經商、就學和務工的有18萬溫州人。他同時表示,截至1月29日,溫州已排查出武漢及其周邊回溫3.3萬人,這些數字表明,溫州病毒肺炎確診人數猛增或許與武漢返溫的人員基數大嚴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