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蔡莉報導:天氣漸暖,夏季將臨。近日,贛州市皮膚醫院己接診了好幾例隱翅蟲皮炎患者。
據了解,隱翅蟲皮炎是由於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毒隱翅蟲為蟻形甲蟲,體長0.6~0.8釐米,頭、胸、腹部為黑色和橘紅色相間。白天棲居於雜草石下,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入室後在燈下飛行,當跌落、停歇在人體或桌面等物體下,被拍打或捏碎時,體液接觸皮膚或由拍捏毒蟲的手帶至別處而引發接觸性皮炎。
皮炎主要表現在搔抓或拍死壓碎隱翅蟲後,毒液釋放,在接觸部位出現點、片狀或條索狀紅斑,伴癢,漸有灼熱疼痛感。隨後紅斑上出現密集的丘疹、水皰,後發展為膿皰或呈灰褐色壞死,灼痛明顯。在皮疹周圍可出現鮮紅色丘疹或水皰,搔抓後出現糜爛面。1~2周後脫痂而愈,留有色素沉著或淺瘢痕。皮疹廣泛時可有發熱、頭疼、噁心、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同時,隱翅蟲皮炎需與溼疹、接觸性皮炎、膿皰瘡、蟲咬皮炎鑑別。
據贛州市皮膚醫院醫生介紹,出現皮炎,需及早用肥皂水清洗,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若紅腫明顯或有糜爛面,可用1:5000高錳酸鉀冷溼敷。若有感染,急性抗感染治療。
贛州市皮膚醫院醫生提醒市民,要搞好環境衛生,消除周圍的雜草垃圾,以杜絕隱翅蟲的滋生。安裝紗窗蚊帳防治隱翅蟲進入。睡眠時熄滅燈光。發現皮膚有隱翅蟲時不要直接捏取或拍擊,撥落後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