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學習沒內在動力?看看復旦附中老校長的九大忠告,有啟發

2020-08-25 CERA播種閱讀


精彩導讀


我發現學生當中凡是發展的比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較民主平等的,家長和孩子是討論式的,啟發式的,不是灌輸式的,壓制式的。


作者:謝應平 原復旦附中校長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我覺得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1、給孩子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蘋果

我以前帶學生去農村學農,看到孩子們在果園裡摘蘋果。孩子們蹦著跳著從樹上摘下蘋果,有時用水衝衝,有時洗也不洗,擦擦蘋果皮就把蘋果吃掉了。

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裡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裡,牙籤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

這就是我們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2、千萬不要為了面子而逼孩子

有些家長喜歡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聰明?人家第一名,你呢?這樣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別人笨」的心理定勢,甚至產生「媽媽喜歡別人」的牴觸情緒。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麼高。更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

3、別把孩子當成裝知識的「米袋子」

家長要想明白,你是要培養一個裝知識的「米袋子」,還是要培養一個完整的人?或者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識型的還是智慧型的?如果答案是後者,就少一些灌輸,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對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迴避,甚至孩子不問,你還要啟發他問。提早認識ABCD不如讓孩子多問一個為什麼。

4、13歲前緊抓語言最合適

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13歲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模仿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學語言最合適。比如小學背古詩就比大學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發展起來了,再學數學等學科會更容易。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倒過來了,小學學奧數,高中背外語,這就錯過機會了,事倍功半。什麼年齡要做什麼事。

5、放大孩子的成就感

我為什麼會喜歡數學?我讀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在全班第一個做出了老師布置的某個難題,老師從講臺上奔過來,摸摸我的頭問,你現在的感覺是不是比吃了一顆糖還要高興?我說是的。從此以後就喜歡上了數學,認為自己數學行啊。這就是鼓勵和成就感的魔力。

6、用「限題計時」提高效率

對家長來說,只有鼓勵也不夠。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如果你只是在旁邊說「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也意義不大,要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

比如有的孩子剛進小學時,做數學口算題目比較困難,家長可以借鑑體育訓練中「分解動作」的做法,40道題目,孩子一下做不完,家長可以把題目分成8組,每組5道題,做完一組再做一組。可以用「限題計時」提高效率,譬如每做對5道題,記下時間後進行比較,或者「限時計數」的辦法——給他10分鐘看他做對幾道題。這方法同樣適用於抄寫詞彙等作業。

這樣把一個比較困難的大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是教師和家長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體驗成功、提升自信心和興趣的有效方法。

7、把學習變成養小球藻、剪蚯蚓、做收銀機……

我記得小時候,生物老師教我們養小球藻,在一個廣口瓶裡放上自來水,每天往水裡吹氣,慢慢水的顏色變綠了;還讓我們把蚯蚓剪成若干段後,埋入泥土裡觀察如何慢慢長成一條條蚯蚓來……我覺得這就像變魔術一樣,那個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個生物學家。

後來物理老師教我們做礦石收音機和電晶體收音機,自己裝的收音機接受到廣播的那一刻,我真的太興奮了,也是我馬上改夢想為做一個無線電發明家。

其實這些動手的小實驗很容易操作,家長完全可以帶著孩子做,對於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探究習慣非常有用。

此外還有一些用遊戲學數學的方法,比如小一點的孩子搭積木,從中可以了解三角形、長方形、園、半圓等圖形概念和紅、綠、黃等顏色概念,還能養成觀察、記憶、想像、合作等習慣;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撲克牌算24點,等等。

8、鼓勵自學+討論

我主張學生自己有問題就去找老師、同學或家長問,而不是固定一個時間請老師來給學生補課。這就是自主學習和被動學習的差別。

我也提倡同伴之間的討論互助。自己學會的東西,教別人一遍,自己領會的更深,而且討論可以產生新思路新方法。所以,討論的結果是雙贏的,孩子的溝通能力、合作意識也能得到培養。

9、坐在孩子身邊看會兒書吧

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三條途徑:自我學習,同伴合作,專家引領。自我學習和同伴合作剛才已經談到了,「專家引領」的這個「專家」對小朋友來說,不僅包括老師,還包括家長。

最好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不是跑去看電視、打麻將、跳舞,也不是站在門口看孩子是否在寫作業,而是坐在孩子身邊一起看書學習。

現在流行一句話:一流的家長做榜樣,二流的家長做教練,三流的家長做保姆。我發現學生當中凡是發展的比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較民主平等的,家長和孩子是討論式的,啟發式的,不是灌輸式的,壓制式的。家長有什麼事情會和孩子討論,家長陪伴孩子成長,是良師益友。這種家庭氛圍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

來源:明教育

相關焦點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老校長給出九大忠告
    作者:謝應平 原復旦附中校長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復旦附中老校長告訴你,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原校長給出9大忠告丨精選
    不過,有一件事是值得告訴所有家長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復旦附中原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謝應平建議從這9點進行嘗試,老師指導家長看看!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裡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裡,牙籤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這就是我們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告訴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老校長給出9大忠告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空中家長學校丨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原校長給出9大...
    不過,有一件事是值得告訴所有家長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復旦附中原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謝應平建議從這9點進行嘗試,老師指導家長看看!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裡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裡,牙籤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這就是我們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告訴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
  • 如何激發孩子內驅力?上海復旦附中老校長給出這8大忠告
    ——謝應平 原復旦附中校長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最好的放養,是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
    精彩導讀我發現學生當中凡是發展的比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較民主平等的,家長和孩子是討論式的,啟發式的,不是灌輸式的,壓制式的。作者:謝應平 原復旦附中校長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復旦附中原校長謝應平答應出山,為什麼去一所民辦雙語學校?
    在上海,高中「四大名校」(上中、交大附中、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無人不知。「四大」之一的復旦附中又跟它的「爹」復旦大學氣質很像,灑脫不羈,熱愛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復旦附中這股獨特的氣質,跟在復旦附中任教近30年、任校長近8年的一位名校長——謝應平很有關係。
  • 最好的放養,是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老師轉給家長)
    」作者:謝應平 原復旦附中校長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我覺得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 復旦附中到上海市中心首所雙語學校,這位校長用「無為而治」辦真正...
    當他們發現攝影師在給謝校長拍照時,立刻一擁而上,湊到謝校長旁邊擺起了剪刀手。謝校長也是來者不拒,笑呵呵地和一群孩子們拍了合影,他還很自豪地跟外灘君說:「看,這就是我們的孩子們。」謝應平校長和孩子們謝校長明年就滿70周歲了,他曾在復旦附中任教近30年、任校長近8年,並在2004年被評為上海市特級校長,在2009年被評為「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校長」。
  • 復旦附中享譽上海,「復旦系」初中,你又了解多少?
    該校坐落於復旦大學邯鄲路校區,與復旦附中毗鄰。校長由復旦附中副校長兼任。歷來被視為復旦大學的嫡系。 作為復旦系學校,師資力量可謂雄厚。 那麼問題來了:復旦二附中要怎麼進? 來看看復旦二附中初中部登記對象: · 在復旦附小就讀的復旦教職工第二代子弟。 ·不在復旦附小就讀,但房產與戶口都屬五角場街道的復旦教職工第二代子弟。
  • 老校長的8點建議,讓孩子愛上學習
    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 以復旦大學老校長命名 這所上海「最像大學的中學」創設四大學院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昨天在主題大會上指出,附中作為上海的龍頭高中,辦一流高中,育一流人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上海率先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復旦力量。
  • 孩子學習沒動力,運用自我決定理論,尋找孩子內在驅動力自主學習
    所以說,不只是你家的孩子不喜歡學習,這是「通病」啊,最典型的就是要麼作業做不對,要麼做作業拖拖拉拉,一會碰碰這個、一會弄弄那個,毫無學習動力可言,簡直氣的家長們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那麼問題就來了,孩子為什麼會不愛學習呢?會導致孩子沒有學習動力的這幾點原因,家長需要了解!
  • 青春期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不是別人能給的,需要被激發
    學習內在動力不足,是孩子對學習缺乏主動性的最根本原因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擔心的問題有很多,打遊戲、玩手機、作業不認真、早戀、交友不慎等等。然而,歸根結底,家長最擔心的還是這些事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可是現在再讓你整晚學習,可能就很難做到了,因為你已經沒有那種內在學習動力。這就是有無動力的差別。動力可以讓一個人全身細胞活躍起來,並且向周圍輻射能量,影響身邊的人和事。
  • 【365行動】傳承、修煉、接力,復旦附中三代人這樣做!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教師一支部和退休支部聯合開展「秉承復旦精神,傳承附中文化」主題黨日活動,邀請附中原校長謝應平、退休支部書記徐錦明、國際部原主任常強華、數學組退休教師黃亦民和政治組退休教師陳家文五位老師,與支部全體黨員共話教育使命和黨員初心
  • 名校長訪談|復旦附中:不要每天當學霸學神,人生價值最重要
    新年伊始,澎湃新聞推出《名校長訪談》系列報導,與校長們面對面,聽他們講述最生動的師生故事,傳播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在上海,有這樣一所中學,校長建議每個同學在校期間每年都要完成一個「馬拉松」。這所學校就是上海市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被譽為上海素質教育名片的復旦附中。
  • 高中名校攻略之四校系列——復旦附中,通往復旦,這裡最近!
    而她就是來自上海大名鼎鼎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復旦附中作為上海四大名校之一,有著「北上海第一名校」的美譽,周邊又有復旦、同濟、上財坐鎮,擁有全國一流高材生營造的學習氛圍,江湖地位直逼上中!今天我們來重點介紹一下楊浦區的復旦附中!
  • 孩子自卑消極沒動力?培養自信積極和內在動力,父母要做的3件事
    孩子們為自己而玩是內部動力,很有動力有自主感,為了老人的獎勵而玩是外部動力,容易被外部因素左右。學生們把「要我學」轉為「我要學」就是外部動力轉為內部動力的表現。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積極自信自覺有責任心,就要激發孩子的內部動力。那麼,孩子的內在動力來自於什麼?
  •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此文值得深讀
    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我們看到很多報導,說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大考之後撕書、燒書等等,這些都是最可悲的。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呢?我覺得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一些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