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春市,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好男不娶桃源路,好女不嫁八里舖。」為什麼桃園路的名聲這麼不好呢?主要是因為偽滿時期,在這裡修建了兩個商圈。
長春市1800年建城,到今年剛有217年的歷史。然而,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鐵蹄踏入了這裡,後來又建立了偽滿洲國,長春改名為新京,成為偽滿洲國的首都。
既然成為首都,長春避免不了要有紅燈區。滿清遺老遺少和日本的入侵者,模擬北京八大胡同, 選址在桃園路。桃園路的歷史也是很悠久,《長春市南關區地名志》載:桃源路一帶形成的年代較早,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蒙古郭爾羅斯王從山東招來200多名農民在此地開墾,在伊通河兩岸建起村落。從此,陸續有關內民眾來這裡謀生。後來,取名桃源路。
桃源路的名稱來自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原本可以成為一方樂土,但是隨著偽滿洲國的建立,這裡成為煙花柳巷,妓女的聚集地。
據長春市政協編輯出版的文史資料記載,「在新京(當時的長春)有兩個院,其中的一個叫做『豔集院』位於南廣場東側的一條胡同裡。另一個便是當時的桃源路,這一帶是面向中國人的妓院,妓女多半是中年婦女。
據《南關區志》記載,妓館建築四周用高大的灰磚牆圍起兩個方形大院,每個院有4個大門,東面大院稱「東圈」,西面大院稱「西圈」。每個圈裡又依著牆分成一個個方形小院,院裡沿著回字形走廊分成若干個雞籠子式的一排排低矮的小房間,小房間的門和唯一的小窗戶都朝裡開。窗上設有防妓女逃跑的鐵欄杆,妓女們就住在這樣又黑又暗的小房間裡,而老闆和老鴇坐在門前日夜看守。
當時的東圈、西圈裡還有4座小圈,有「雙鳳堂」「寶玉堂」「百花堂」等大小妓院近百家。大致位於今天的東自長春市第十四中學、西到來安街、北至新內胡同的區域,周圍設有汽 槍射擊遊戲場、茶館等燈紅酒綠的娛樂場所。相關資料顯示,偽滿時期,妓院按規模分為一等、二等、三等。一等叫「書館」,二等叫「院」,三等叫「堂」。
落入妓院的妓女們失去了自由,更對自己的命運沒有了支配權,他們終日被囚禁在妓院裡,由老鴇(女),「龜頭」(男)們來管理,妓女們晝夜為他們賣身賺錢。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婦女們,逐漸也過上了逆來順受的生活。
後來,民國期間已經給妓女們發證。從上面圖片中的發證機關,我們能夠看到發證機關是長春市警察署和長春市市政府,而時間是民國35年。
從偽滿的設立,到民國的延續,桃源路已經成為色情的代名詞。
1988年,長春市公安局建局50周年之際出版了一部名為《崢嶸歲月》的紀念文集,該書的作者解佔環就是長春解放初期桃源路派出所副所長。
據他介紹,從1954年初開始,長春市徹底砸碎了舊社會套在妓女脖子上的枷鎖,妓院徹底被取締了,在他經歷的「砸碎妓院、改造妓女」的過程中,首要任務就是要摸清每一位妓女的背景。
在他掌握的1000餘名妓女中,這些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大多都是苦大仇深,被拐被騙、迫於生活等原因被賣到了妓院,有的甚至是被自己的親人賣到了妓院,只有少數的婦女是因為走投無路將自己賣到妓院。
1951年3月,政府制定了《妓女處理辦法草案》等,決定取締妓院。當年9月,幹部、武裝人員同時開赴「東西圈」,將業主、老鴇、妓女、嫖客分別集中看管,對妓館老闆、老鴇予以處理,罪大惡極的被依法判處死刑。長春市民政局開辦了「新生婦女習藝所」,給改造的妓女一條出路,教她們縫紉、理髮、烹飪等技術。
有一位名叫「小五」的妓女,是被人販子從哈爾濱騙到「雙喜堂」的,她曾多次企圖自殺,但都被「老鴇」發現了。桃源路派出所經過調查了解她的情況後,認為她改過自新的決心很強烈,就把她樹為「自身求解放婦女」的典型,鼓勵她第一個去報名「新生婦女習藝所」學習技藝。後來,她學會了縫紉手藝,派出所的民警還幫她找了位老實的工人丈夫,開了一家縫紉店,生活很幸福。
「小五」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計,當時約有60%被解放的婦女嫁人,約40%返回到自己的家鄉。
新中國建立後,加緊了對桃園路的改造。1979年,西圈原地蓋起了7棟高樓,也就是今天的春源小區,棚戶區改造的腳步聲緊湊而至。
建國初期,因為住房緊張,許多偽滿時期的妓館房逐漸改為民宅,住房條件十分簡陋,低矮狹窄,陰暗潮溼,無採暖、無下水、無廚房,無室內廁所。每間陋室不足十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僅2.6平方米,長春市政府多次研究徹底改造妓館房問題。1997年長春市撥出專項基金325萬元,改造桃源路中圈。
據《房產志》記載,「當年四月動工,十二月竣工交付使用。拆除全部住房29棟,新建6棟6層住宅樓,建築面積1.88萬平方米,建成392戶,其中動遷戶375戶,人均居住面積增加到6.2平方米。」這是長春市第一次用較多資金大面積改造舊妓房。
如今的桃源路,街道寬敞,破敗混雜的棚戶區舊貌換新顏。往昔的小棚子,今日變成了高樓林立、商圈繁華的現代化街區。
雖然人們還會提起桃園路的過去,但是已經逐漸淡忘。【參考資料:《南關區志》、《房產志》、《妓女處理辦法草案》、《崢嶸歲月》】
(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