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

2021-03-01 景禾教育

就教師局部的行為而言,有些觀察顯然是不需要做記錄的,如果教師的觀察是為了眼下的判斷和即刻要採取的教學行動的話。而就教師全部的教學行為而言,從有意識的程度來排列,則是從無觀察的教學行為、以觀察為基礎但無記錄的教學行為,最後到以有記錄的觀察乃至以系統的長期觀察記錄為基礎的教學行為。

記錄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於它是觀察的一個輔助環節,是觀察的一個因素或後期的延續。因此,常見的情況是,要觀察什麼,就要記什麼。當然,從記錄的過程中產生新的觀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記錄還有一個朝後看的目的,這就是,記錄是為了給教師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長提供反饋。從功能上來看,它作為觀察和反饋之間的中間環節而存在。可以用於研究,用來和家長交流或進行匯報,用於同事之間的討論,以及各種評價或評比活動。

當我們說教育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為的時候,並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發的情況。但是我們現在也已經知道,生成的靈活性,並不完全是計劃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計劃為基礎、為根據的,或者有時候是作為計劃的補充。


觀察記錄的計劃性在於它需要有一定時間安排和方式進程等方面的規劃,其中包括記錄的規模、頻率、時間段、總時間長度、輔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種機器設備)的設計與使用、保存與整理等等。

有規律的記錄和良好的記錄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能夠產生許多附帶的、有時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書面的記錄比大腦的記憶,在客觀性和真實性上更有保證,更不容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退。


2、記錄是對現象進行重新整理、在意識中進行澄清和思考的過程。對於教師的記錄而言,這個思考的過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義。

3、記錄對於觀察行為的反作用:它規範、便利教師的觀察,使觀察成為教師的習慣,保證有效省時,它也使得教師在以後觀察的時候更有方向性。


4、長期記錄的積累,可以產生多方面的效益:在總體上了解資源的使用情況,了解幼兒的興趣和在某些方面的發展水平,了解幼兒之間的個別差異;在局部上了解個別幼兒的現象背後的原因,了解其發展的歷程,了解某些材料發揮作用的規律、原理。


5、它對於教研活動、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園信息之間的溝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它是教師個人的檔案庫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後進行自我反思和專業提升的歷史基礎。

1、開放的日記式或軼事性記錄

該記錄方式在局部觀察、隨機觀察中經常使用,類似於日記或記敘文。這種記錄常常是一種個案研究,或是對某一個特定問題的思考;它追求「質」,而不保證「量」;它常常沒有預先的結構,不對情境作人為的分解,而是儘可能地從某一個角度,保持情境、對象的真實和完整。寫作要求:對於特定事件的記錄,無論以事後或現場的方式進行,都應當儘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記錄

原始記錄應當儘可能是客觀的、具體的、直接引用的。記錄者在原始事件中不應當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應當對行為者的動機、目的、感受妄加揣測,而只應當追求可以直觀的完整性,即知覺到的過程與事件。


(2)記錄者的觀點和理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為目的,不以發現為滿足,而是為了實用,為了指導和教學;它不是在工作之外來研究工作,而是邊工作邊研究,將研究變成工作的一個流程、一個步驟,使研究附屬或內化到工作之中。


(3)完整的過程和場景

這主要指經過整理的、或是事後回憶的記錄,對於現場記錄則不可能作此要求。這不僅因為時間的緣故,主要是因為現場記錄要求最大的客觀性、直接性和豐富性,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衝突的。



2、表格記錄

該記錄方式在整體觀察、結構觀察和實驗觀察中經常使用,它根據預先設計好的表格對場景中的內容進行反應和判斷。表格記錄根據觀察的目的、時間的跨度和長度,可以區分為以下三種:


(1)常規性、長期性和連續性記錄表格

該表格常用於分方面記錄個案幼兒的發展情況、園務制度和班級規範等成文條款的執行情況、各個環節活動的整體概況、幼兒園各部門的一般活動情況等等,也就是日常進行的、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


(2)主題(問題)性、階段性和連續性記錄表格

教師為解決特定的問題,常常需要在採取具體的措施之前進行一定的調查和了解,制定有針對性的計劃、行動方案,檢驗計劃的效果並作出反饋。


(3)研究性、定期的、間斷進行的記錄表格

前兩種觀察都是連續性觀察,而第三種觀察則是取樣觀察;前兩種觀察都針對一個整體性的情況,而第三種觀察則針對局部的發展或專門的行為。

1、現場記錄

現場記錄所獲得的完全是第一手的資料,相對而言容易保證局部和細節的真實性,缺點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它只能記錄行為(廣義)的片段,以及一些突出的或者有顯著意義的行為,而不可能是全面的、完整的和連續的,尤其不容易注意到一些潛在的、次要的、或場景外部的因素和影響,因為觀察(有時候甚至是參與的觀察)和記錄同時進行,在時間和精力上得不到充分保障。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有專人進行輔助記錄,或者有錄音和錄像設備輔助記錄,那麼上述困難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2、事後回憶記錄

這種方式用於開放的、質的記錄。採用事後回憶記錄通常與如下因素有關:觀察者採取深入的參與式觀察,要求完全捲入當前的事件中去,不能分心做觀察記錄,或者為了避免對對象產生不必要的幹擾,不得不採取事後回憶的記錄方式;記錄一個連續而完整的事件;人對於環境的知覺是整體知覺,其間獲得的大量信息都是本人沒有意識到也不能意識到的,因此,在觀察的過程中,現場沒有意識到,事後卻可能因為某種聯想或觸動而回憶起來,從而可以大大豐富記錄內容的背景和細節。


3、現場和事後相結合

該方法通常用於質的記錄。在當前的社會科學中,在進行個案記錄或深入訪談的時侯,由於基本上不可能在現場記錄完整的事件或行為,但又要保證第一手的、真實的和一些瞬間的信息,所以研究者經常採取現場記錄和事後記錄相結合的方式。例如觀察者用速記的方式或者藉助錄音和錄像的手段記錄下若干重要的片段,然後進行事後的整理,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記錄。


4、事後對現場記錄進行整理時通常要遵循如下步驟:


(1)描述:以客觀、具體描述的方式整理現場草記,將片段的記錄或一張張的表格還原成連續的事件。


(2)回想:在整理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回憶起來在此之前的觀察和記錄中被忽略不計的細節或背景情況。


(3)分析和推論:觀察者的分析意見和推論,包括事情的原因(動機)、現象的本質、問題的關鍵、意義、影響因素、各種相關關係等等,其中涉及到判斷、歸納和各種假設性的觀點。


(4)印象和感覺:對事件的純粹個人性的印象和感覺,它比起前面的分析推論來,更帶有觀察者的主觀性和模糊性。


(5)進一步的信息:即在前面觀察和記錄的基礎上,針對暴露出來的傾向和遺留的問題等,作進一步的思考,有待下一次的觀察。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內容來自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幼師必備)
    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幼師必備)——藝體寶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可是,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觀察?每一種觀察記錄需要從哪方面來記錄……許多問題卻常常困擾著老師們,以下為您介紹幼兒園觀察記錄怎麼寫。
  • 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
    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
  • 【乾貨】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幼師必備)
    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可是,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觀察?每一種觀察記錄需要從哪方面來記錄……許多問題卻常常困擾著老師們,以下為您介紹幼兒園觀察記錄怎麼寫。
  • 【觀察與記錄】——幼兒園教師如何寫好幼兒觀察記錄
    比如我們都知道嬰兒6周左右開始微笑,大多數兒童18個月時能自己行走,3歲左右開始對交朋友感興趣,5歲左右開始對讀寫感興趣……這些都是發展常模。把觀察記錄得到的幼兒發展資料與發展常模進行比較,可以幫助教師判斷哪些幼兒的發展存在問題、是否需要額外的支持和幫助以及應該如何為其設計適宜的活動。
  • 蒙氏幼兒園裡,教師應該如何做好幼兒的觀察記錄?
    孩子在幼兒園,老師到底是怎麼教的呢?老師又是怎麼發現孩子每一天的變化呢?又怎麼從他們的變化中制定適合孩子成長的方向呢?小編在這裡要訴大家一個絕招——&34;。&34;同時,將孩子們每天的行為、語言等記錄下來,然後再進行日總結、周總結、月總結。時間一長,當大家將孩子們的觀察記錄拿出來之後,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孩子自身的變化,並且發現下一步應著重培養孩子的方向,是不是很神奇呢?
  • 「話題」 這樣的孩子,怎麼給他寫觀察記錄
    也是因為這樣,書寫觀察記錄時,年輕教師就會因為面對這樣的孩子「不會寫」「不知道怎麼寫」而不會主動選擇為他們寫觀察記錄。江蘇省海安市曲塘鎮顧莊幼兒園 劉燕看到楊老師的疑惑,我不禁想起早前自己寫過的一篇教育筆記。
  • 幼兒園教師撰寫個案觀察記錄的現狀及提升對策
    幼兒園教師不願意寫個案觀察記錄,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撰寫個案觀察記錄產生的筆頭工作較為沉重。教師認為「要做大量的文字、圖片工作,使案頭工作更加複雜」「幼兒園對個案觀察記錄的篇幅或數量要求太高」。〔2〕研究發現,多數教師具有一定的個案觀察意識,69.23%的教師會在平時做好個案觀察記錄,58.12%的教師在撰寫個案觀察記錄時會寫上觀察目標。這印證了以往研究者發現的「教師個案觀察意識強並具備確定觀察目的的一般能力」。〔3〕雖然教師具備一定的個案觀察意識,但在撰寫個案觀察記錄中仍存在一定問題。
  •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不用愁
    寫觀察記錄是幼兒園教師的一項基本功。說它「基本」,意思不是它簡單,而是說它特別重要。在追求教育質量、看重幼兒個性化發展的時代,如果不能很好地觀察和解讀幼兒,就沒有辦法做好教育指導。怎樣才能寫好觀察記錄呢?今天我把自編的幾句打(shun)油(kou)詩(liu)講給大家,希望能有所幫助。
  • 健康幼兒園組織教師學習撰寫觀察記錄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幼兒教師的必備基本功已經不止彈琴、唱歌、跳舞、畫畫、說課,還有觀察。近日,如城健康幼兒園多次組織教師集中學習觀察方法。該園先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組織教師們分批觀看海安縣大公鎮中心幼兒園繆小平老師的培訓錄像《幼兒園教師的必備基本功》,聆聽她關於遊戲觀察的指導,在觀看之前,副園長江晨先向老師們提出問題
  • 市實驗幼兒園:觀察與記錄,讓孩子的學習看得見
    「教育為本,觀察先行」,為了提高幼兒教師觀察和解讀的能力,幫助教師更好地用專業的視角審視教育的適宜性,近日,市實驗幼兒園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如何寫好觀察記錄」的培訓。  「什麼是觀察?觀察的目的是什麼?觀察記錄的幾個要素又有什麼?」活動中,單思嘉、葉曉梅兩位教師用豐富的語言及圖片等方式,分享交流了她們學習中的體會、感悟和所學到的新的教育理念。
  • 北京雛鷹寶貝:幼兒園老師如何觀察、記錄幼兒的遊戲活動?
    老師們都該知道在幼兒園,觀察幼兒是老師的工作內容之一,學會科學地觀察幼兒,就更成為每個幼兒教師都必須掌握的教育技能。觀察,通俗地講,就是用眼睛看周圍發生的事,將眼睛作為捕捉信息的主要途徑,這就是觀察。那到底該如何觀察幼兒?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且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教師對幼兒的觀察伴隨著幼兒園一日生活隨時隨地發生著。
  • 如何寫好幼兒觀察記錄?領取指導手冊!(附觀察記錄表)
    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可是,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觀察?每一種觀察記錄需要從哪方面來記錄?
  • 觀察記錄怎麼寫?《爬山虎的腳》課後練習全解!
    從課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觀察的特別仔細。如,第2自然段對爬山虎的葉子的顏色的描寫:「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等。對葉子的樣子的描寫:「葉尖一順兒朝下」,「不留一點兒空隙」等,都寫得十分細緻。
  • 靜心觀察 記錄成長-大豐港實驗幼兒園觀察記錄交流與分享活動
    觀察是一門藝術,記錄是一種語言,分析是一種能力,指導是一種智慧,它們都是教師讀懂幼兒生活、走進幼兒內心世界的橋梁。為進一步提高教師觀察幼兒、解讀幼兒的能力,幫助教師從專業視角有效的分析幼兒的遊戲行為與發展,並能給予正確指導策略,大豐港實驗幼兒園於7月15日——16日中午開展了觀察記錄交流與分享活動。
  • 南通通州區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開展觀察記錄專題培訓
    《綱要》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觀察、分析並記錄幼兒的發展情況。」為了幫助教師找準觀察的「眼」,掌握記錄的「式」,解讀幼兒的「行」,學會科學撰寫觀察記錄。2020年11月24日,通州區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全體教師及部分幫扶幼兒園骨幹教師齊聚金洲幼兒園報告廳聆聽了南通大學錢慧博士的精彩講座。聆聽講座,我們在成長錢博士為老師們做了《幼兒行為觀察與分析》的精彩講座。
  • 幼兒園攀爬架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收錄於話題 #幼兒園觀察記錄反思2.觀察幼兒戶外遊戲時,是否願意與同伴友好幫助。幼兒園小班戶外活動攀爬架的觀察記錄觀察實錄:      攀爬架一直是幼兒園小朋友非常喜歡的玩具之一,今天戶外遊戲時間,小班的小朋友看到輪胎攀爬組合很興奮,躍躍欲試。
  •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精選16篇)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一):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地點:小一班活動室、操場
  • 超實用的幼兒園觀察記錄範本集錦,幼師收藏
    幼兒園的寶貝個性迥異,因此,要想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就要實時觀察寶貝的一舉一動,那麼,觀察記錄該如何撰寫呢?今天幫助幼兒園教師精心整理了幼兒表演區觀察記錄範文【六篇】,希望可以幫助到幼兒教師,內容僅供參考。
  • 浦江縣大許中心幼兒園播報︱觀察記錄,讓幼兒的發展看得見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觀察
  • 工業園中心幼兒園開展教師觀察記錄研討活動
    《綱要》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觀察,分析並記錄幼兒的發展情況。」觀察記錄為教師的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據,沒有科學有效的觀察記錄,就難以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為了繼續幫助教師找準觀察的「眼」,掌握記錄的「式」,解讀幼兒的「行」,12月4日工業園中心幼兒園開展了關於「如何撰寫幼兒觀察記錄」的專題研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