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近日,《信陽市加快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印發。行動計劃指出,到2020年底,5G基站數量將達到2075個,5G網絡實現縣城以上城區全覆蓋和垂直行業應用場景按需覆蓋,5G用戶突破50萬戶;5G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產業配套能力進一步增強;建設1-2個應用場景試點示範項目。
到2021年底,5G基站數量達到5000個,縣城以上城區網絡覆蓋進一步優化,實現鄉鎮、農村熱點區域覆蓋,5G用戶突破125萬戶;加快推進5G研發創新,建設1-2個技術研發平臺;5G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培育1-2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5G應用取得初步成效,建成一批5G應用場景試點示範項目。
到2022年底,5G網絡建設、產業發展、應用示範取得明顯成效。5G基站數量達到8000個,網絡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基本滿足應用場景需求,5G用戶突破 210萬戶;5G研發創新初具規模,建設2-3個技術研發平臺,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取得明顯成效;建成5G智能終端配套產品生產基地。5G配套產業集群基本形成,5G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試點示範項目突破10個,打造一批標杆應用場景。
信陽市將從加快5G網絡建設、加快推進5G技術創新、大力發展5G產業、深入拓展5G應用場景、強化5G安全保障五大方面著手。
加快5G網絡建設
統籌5G基站規劃布局。進一步推動鐵塔、室內分布系統、杆路、管道及配套設施共建共享。加快編制信陽市5G基站專項規劃,2020年8月底前完成5G基站專項規劃編制和發布,將5G基站建設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並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落實,為基站、機房和相關配套設施預留建設空間。完善5G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體系,研究編制5G基站建設、建築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技術標準,住宅小區、商務樓宇、學校、醫院、軌道交通等建設項目要按照標準同步設計並預留通信管廊及配套設施建設空間。建立「綠色」通道,優化5G網絡建設審批和用電報裝流程,提高自然資源、環評、無線電頻譜資源等行政審批效率。
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進一步加大5G網絡建設投入力度,力爭2020年9月底前實現5G獨立組網商用,控制非獨立組網建設規模,建設覆蓋廣、速率高、體驗好的5G精品網。對採用獨立組網模式建設的5G基站,原則上由市、縣級財政按照1:1比例,每建成1個給予5000元獎勵。提升我市5G業務的承載能力。
落實5G建設配套需求。各級政府要積極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等所屬設施,公路、綠地、機場、地鐵、大型場館、景區等公共場所向5G基站建設免費開放,推動通信杆(塔)與電力、市政、交通、公安等行業的杆(塔)資源共建共享。因規劃調整確需遷移通信基礎設施的,嚴格落實《河南省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辦法》(省政府令第165號)相關規定。編制5G基站配電專項規劃,建立電力部門與電信企業聯合推進機制,對具備直供電改造條件的基站,由電力部門實施直供電改造,力爭2022年全市轉供電基站佔比降至10%以內。對直供電基站執行一般工商業電價,統一實行集團戶結算管理,支持打包批量採購,參與市場化交易。各級電力部門要配合基站產權方全面核查轄區內基站用電情況,確保縣級以上區域基站用電費用統一結算、統一告知、統一催繳。開展轉供電基站清理規範工作,依法查處轉供電環節亂加價、收取不合理場租費用等行為。
加快推進5G技術創新
打造5G研發創新基地。依託信陽師範學院、農林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重點企業、運營商等單位技術優勢,鼓勵5G骨幹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培育建設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支持信陽移動公司創建5G聯合創新實驗室。對接中國科學院系統、「雙一流」高校、中央企業所屬研究機構等,推動5G領域新型研發機構與我市開展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面向重點行業場景推進融合應用創新,打造行業雲服務平臺、能力開放平臺、應用開發環境等共性平臺。
突破5G關鍵技術。緊跟5G網絡建設、終端設備、應用場景發展趨勢,推動我市企業參與射頻晶片和模組、微波器件和天線、測試技術和設備、安全晶片等5G關鍵技術研發。探索5G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智能傳感、機器通信等技術融合,通過基於5G網絡的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等垂直行業應用,力爭在「5G+集成應用」技術上有所突破。
大力發展5G產業
優化5G產業布局。依託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礎,推動產業集聚,形成5G智能終端配套產業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以中部半導體為依託,打造背光及模組專業園;以天揚光電為依託,打造光電顯示專業園;以舜宇光學為依託,打造光學專業園;以航晨納米、鑫達輝為依託,打造電子電路專業園;以駿誠科技產業園為依託,打造智能傳感器和物聯網相關配套設施產品生產園區,逐步形成5G智能終端配套協作區。
做大5G產業規模。發揮我市在手機精密機構件、新型電子材料、光學薄膜、攝像模組、背光模組、電源設備、顯示器件等領域基礎優勢,提升5G終端配套產品生產製造能力。積極引進5G射頻模組、國產5G終端、VR/AR(虛擬實境/增強現實)設備、可穿戴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或重點項目。
深入拓展5G應用場景
推進「5G+智能製造」。實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建設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加快推進中部半導體5G智能工廠、信陽鋼鐵公司5G+智能工廠、河南省現代築美家居智能化生產線、大唐信陽發電公司5G智慧應用、新縣長園裝備5G智能製造、新縣羚銳5G+製藥裝備遠程運維等項目建設。建設信陽市5G+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面向產業集聚區推出區域5G+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務,打通上下遊企業協作通道,整合產業鏈生態。培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運營和行業解決方案專業人才,為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解決方案,助力全市傳統工業轉型升級。
推進「5G+現代農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領域融合應用,加快推進溮河區5G+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聚焦我市水稻、弱筋小麥、茶葉、油茶、家禽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領域,利用5G 、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為農業生產種植、應急指揮、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提供技術支持,提高農業自動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推進「5G+現代服務業」。應用「5G+VR/AR+4K/8K」超高清顯示技術,打造新型文化旅遊、超高清視頻等應用場景,著力打造市5G+智慧旅遊平臺。加快推進全市4A級以上景區的5G網絡全覆蓋,支持雞公山、南灣5G+智慧景區建設。推進新縣5G+智慧旅遊平臺建設和固始西九華山風景區5G+智慧景區、商城金剛臺西河5G+智慧景區、淮濱淮河文化5G+智慧園區等項目建設。鼓勵全市酒店賓館等服務行業依託5G技術建設智慧酒店,提供貼心智慧服務。推動「5G+物聯網+人工智慧」在物流行業融合應用,建設5G+交通物流中心。深化5G技術在網絡購物、虛擬點餐、智能售賣、智能停車、智能家居等服務領域的應用。推進5G網際網路融媒體建設,促進新型信息消費。
推進「5G+智慧城市」。圍繞提升城區、社區、園區和重點行業公共服務水平,推進5G技術與城市綜合治理、城市管理、建築監管、社區管理與服務、園區管理和政務服務的融合應用。推動 「5G+智慧水利」、「5G+智慧稅務」、「5G+智慧公交」、「5G+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5G+市域綜合治理平臺」等項目建設;支持市場監管局基於5G應用場景的智慧審批服務終端項目建設。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及「5G+智慧城管」、「5G+智慧社區」、「5G+生態環境」等應用場景。
推進其他領域場景應用。精準對接行業需求,推進5G在各行業領域融合應用。推動教育、醫療健康、交通運輸、環境治理、應急救援、監測預警、廣播電視等領域的5G應用場景建設,形成以應用帶產業、以產業促發展的互動格局。
開展應用場景試點示範。分批推進5G應用場景試點示範項目建設,研究制定典型應用場景評定推廣管理辦法,優先在智慧醫療、智慧景區、智慧教育、智能工廠等領域選樹一批標杆應用場景,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垂直行業應用模式。探索「5G+車聯網」應用。
強化5G安全保障
強化5G網絡安全。加強5G基礎網絡安全保障,推動5G網絡建設與網絡安全同步規劃、同步實施。落實5G核心系統、網絡切片、移動邊緣計算平臺等對象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提升5G應用安全防護能力。建立統一管控、靈活可擴展的身份管理機制,實現可追溯化管理,滿足各類終端安全接入需求。開展5G網絡設施、應用系統安全監測試點建設。加強5G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能力建設,構建主動防禦、在線監測、預警通報、跟蹤處置一體化的安全防控體系。
確保5G數據安全。構建覆蓋5G數據採集、傳輸、存儲、處理、交換和銷毀的全生命周期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加強5G應用場景數據安全保護,提升數據安全管理水平。依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網絡信息治理,明確網絡運營商、設備供應商、服務提供商等各主體的數據安全責任,依法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工業數據分級分類管理,提升應用場景安全保障能力。
(文章來源:通信世界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