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打壓式教育就能做到,父母是時候該反思了

2020-12-22 芬媽育兒經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究竟有沒有被毀掉,看他長大後的狀態就知道了,很多孩子現在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安然自在地成為一個啃老族,這樣的孩子根本不思考要不要出去工作,也沒有有上進心,他們只想窩在一個地方,能夠活著就好了。

這樣的孩子就是被毀掉的孩子,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成為這樣,完全是他咎由自取,孩子自己不努力不上進,父母又該怎麼辦呢?事實上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真實例子告訴你,孩子不上進在家啃老,究竟是為什麼?

每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心裡都對未來充滿著憧憬,都希望自己能夠在事業上拼。但是有這樣一位女大學生,今年33歲了,她從來沒有出去工作過,一直在家中啃老將近有10年了。這位女大學生名字叫做範成金,她的啃老事跡也一度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範成金與母親的關係非常不好,母親一直在責怪她不出去工作,一直在家中啃老。

範成金卻表示,從小到大她想要做的事情全部都被家長否決了,自己的母親從來沒有肯定過自己,自己幹什麼都不能得到母親的認可。範成金還說道,從小到大聽到母親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自"你將來能成事,狗都能成事了"

這種極端的話語,讓範成金非常不自信,長久以來她失去了對人生的希望。她認為沒有什麼是值得拼搏的,反正自己也做不好,甚至為了親自去印證母親說的那句話,她開始變得無所事事,不去努力,反而安心的在家中啃老10年。但是你以為這10年來範成金真正的安然自若嗎?她的內心是非常抑鬱的。看吧,毀了一個人就是這麼簡單,只需要對他進行打壓式教育就可以了,父母隨便一句打壓的話語,就能毀了孩子的自信。

為什麼中國父母總喜歡打壓孩子?

1.太強勢總想成為孩子的領導

育兒專家李玟瑾曾這樣說,在中國的親子關係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中國的親子關係,並不是父母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發展,而是像領導和下屬一樣發展,在這段關係當中就註定了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很多父母為了保持這種不平等的關係,就會不斷的打壓孩子。

2.為了控制孩子

很多孩子長大後都非常想逃離家長,這是因為來自家長的控制欲讓孩子感到害怕了,可能現在仍然有些父母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控制欲有多麼恐怖,甚至有些父母拿出了老套的說辭:"我都是為了你好"來控制孩子,這只會讓孩子覺得透不過氣,並且孩子也無法理解父母的想法。

3.父母軟弱無能,把傷害轉移給孩子

很多父母回到家後脾氣變得非常暴躁,把一天遭受的所有不順心的事情全部發洩在孩子身上,而這樣的父母對待外人卻是一副老實任人欺負的樣子。父母這種軟弱無能的做法只會深深的傷害到孩子的內心,說白了這就是一種欺壓弱小的行為,有這樣的父母是非常可悲的。這種父母為了轉移自己遭受的傷害,會不斷打壓孩子。

孩子遭受長期打壓會有哪些影響?

1.出現邊緣型人格障礙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孩子長期遭受父母的打壓,會使孩子認為世界上沒有人真心的愛自己,長大後就會發展為邊緣型人格障礙。他們一方面渴望被愛,但是當真的有人去愛他們時,他們又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所以面對來自別人的愛時她們是極度猶豫、極度懷疑,這種邊緣型人格障礙會影響孩子的社交以及生活。

2.自我意識低不敢表達

在打壓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自我意識是非常低的。他們從小遭受父母的傷害,根本不敢表達出真實的自我,所以面對一些事情很難表達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永遠無法說出"我不想、我不喜歡"這種話。這種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喜惡,並且還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總是按照別人的想法做事。

3.具有暴力傾向

長期遭受父母的打壓,也算是一種家庭暴力。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安全感是非常低的,但是同時他們也具有暴力傾向。因為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會被父母遺棄,所以當他們面對了稍有衝擊的事情時,就會無法控制自己的暴力行為。而且根據美國兒童心理學會的調查研究表示,遭受過嚴重虐待的孩子中,有1/3的人成年後會表現出暴力行為

打壓孩子適可而止,父母應該這樣教育孩子

1.向孩子傳遞積極的情緒

孩子的心靈是幼小的,他們很難承受來自父母的責罵,因為那些話語就像一根毒針一樣扎在他們心裡。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他們需要的是積極的情緒,有些父母卻很吝嗇,不肯向孩子傳遞出積極的情緒。而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性格的發展,所以千萬不要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來做一些折磨孩子的事情了,向孩子傳遞積極的情緒才是真正的為他好。

2.讓鼓勵表揚多於批評責罵

很多父母不喜歡表揚孩子,他們認為總是表揚孩子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自滿。但事實上,聰明的父母從來不吝嗇對孩子的表揚,就算孩子做錯事了,父母也可以讓批評成為鼓勵孩子的話語。作為孩子沒有誰是不犯錯的,他們只有在不斷的犯錯過程當中,才能學會真正的成長,所以父母不要再吝嗇你的鼓勵和表揚了。

3.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安全感,而父母長期打壓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並不愛自己,當孩子最在意的人都不能給予自己關愛時,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十分脆弱。長大後也會影響他性格的發展,讓他變得越來越自卑,膽小懦弱。

長期對孩子進行打壓式教育的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行為,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才總是打壓孩子呢?打壓孩子真的是為了他好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值得讓人深思的,我想很多父母打壓孩子的時候,心理並不純粹,其中發洩自己的脾氣佔據了很大部分,作為父母應該做的是愛護孩子,促進他成長,而不是打壓他,讓他受傷。

相關焦點

  • 「打壓式教育」真的有用嗎?父母要分清利弊,不然很可能害了孩子
    很多時候,大多數父母都會採用打壓式的教育方法,他們希望能給自己的孩子一個警告,讓自己的孩子更能記得教訓。尤其有些父母會希望指責自己的孩子,將自己的孩子貶得一文不值。但是打壓式教育真的有用嗎?所以父母應該掌握三個方法,從自身出發,避免打壓式教育的出現: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思想與其打壓孩子的自信心倒不如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孩子要是擁有了一定的獨立自主能力,那麼他們在未來就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自己未來的方向。
  • 打壓式教育真的可取嗎?父母需要掌握界限,否則這些後果很嚴重
    相信很多父母都明白,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內心是非常容易滿足的,往往一點小小的成就,就會打消他們之前所有的沮喪。因此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擔心孩子因為那些成就而變得越來越自滿,希望孩子始終保持謙遜的心。這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父母採取了一些錯誤的方式。比如說在當下出現的一種挫折式教育,又或者是批評式教育,打壓式教育。
  • 摧毀一個孩子很簡單,父母只需要把他喜歡的東西,送給別人就夠了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被保護成人習慣性地控制打壓孩子,自以為是在規範孩子的行為習慣,實則是摧毀孩子最致命的毒藥。>有一類父母,從來不顧及自己孩子的感受,會在大庭廣眾揭短。挫折教育是指孩子面對自然挫折的時候,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幫助和安撫,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人愛的,父母會一直陪在他身邊,所有的壞事情都會消失的。
  • 打壓式教育:摧毀的不是孩子的自信,而是和世界對抗的勇氣
    經常打壓孩子的自信心,總讓他們學習別人家的孩子,也許你摧毀的不是孩子的自信,而是他和這個世界對抗的勇氣。他因為成績不好,總被媽媽訓斥「如果你多像xxx學習就不會考不考了!」當他終於在考試中,靠自己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換來的是他媽媽的一句「xxx考的更好」。這導致A始終處在一個無助和負面的環境中,久而久之,失去了正確的自我認知。變得迷糊,懶散,沒有鬥志。在他的認知裡,自己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成功。
  • 《少年說》:那些用「打壓式」教育孩子的父母,請你們好好反思
    當他懷疑自己的時候,最支持他的也永遠是父母。正因為有了父母的鼓勵式教育,他才能成功,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一幕催淚的場景、動人的話語看哭了賈玲,也看哭了我。是的,成功不易,除了個人努力的成分,更需要外界的支持和鼓勵。而像楊迪這對開明的父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楊迪自然對他們感激涕零。
  • 看我幸福了,我父母很失望:挫折式教育,摧毀了孩子一生
    孩子崛起了小嘴,眼睛紅紅的,背起書包默默地回屋了。後來我問他的父母,你為什麼總是喜歡打壓孩子?他的父母說:我這並不是打壓,我是怕孩子驕傲。很多父母就是這樣,生怕孩子有了點成就後就會驕傲,不管孩子有多努力,多優秀,他們總是能拿出比你更優秀的案例來打壓你,試圖用這種方式讓你知道人外有人。
  • 在「打壓式教育」成長起來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活在「打壓式教育」下的孩子成年後往往少了那份發自內心的自信,而這種自信在幼年時期建立,在成長期穩固,最後成為一份氣質紮根在骨子裡。「打壓式教育」恰恰與教育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馳。我們都知道一個詞叫做童言無忌,不知道多少童年時期孩子的天真爛漫被那些「打壓式教育」無情剝奪,可是那些父母看著不敢反抗,沒有主見的孩子們只會說一句:真聽話。
  • 父母的「羞辱式教育」,正摧毀孩子自信心,聰明家長要學會這3招
    在最近的聊天中我才得知居然還有家長喜歡使用「羞辱式教育」,在父母的認知裡&34;似乎成為了教育孩子的良方,不斷地去挑戰孩子的羞恥心與內疚感,讓孩子因為這些情緒的影響而去不斷地努力。沒有自尊心的孩子容易自暴自棄,認為自己不需要別人的重視,覺得自己應該被隨意對待,不會反抗與拒絕,這是讓孩子處於一個任人宰割的情況。而摧毀孩子自尊的就是父母那些嫌棄的言語,對於自己最親近的人說出來的話,孩子很容易產生錯誤認知,認為自己應該這麼被人對待,所以他們與人相處就會低人一等。
  • 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簡單到你無法想像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瀏覽量兩千萬多的問題是「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看了問題下的各種回答讓人心酸。精心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付出十幾年或者二十多年的時間和心血,而摧毀一個孩子卻只需要被忽視。孩子最近在堅持每天練字,但是因為作業比較多,所以作業中的書寫改變不多,你說:「我都為了你做出改變了,你看我最近很少說你吧,但你怎麼還是一點改變都沒有!」上面這些讓孩子感受到忽視的做法和話語,其實是你以為的「為了孩子好」,但卻成了「對孩子的殘忍」。之所以把忽視稱之為殘忍,是因為它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的心理傷害,是造成孩子成年後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 摧毀一個孩子有多容易?簡單到你無法想像
    曾經有個問題,摧毀一個孩子有多容易?人生那麼長,你怎麼能保證孩子不遇到黑暗的事情?那麼家長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提前告訴孩子,遇到類似的事情該怎麼處理,當他真遇到的時候才會平靜自己。但是家長要破除老師的全能全神的形象,而且要用行動做到讓孩子信任你,這樣他才能在崩潰時有一個心靈歸屬讓他抑制住衝動。曾經看過一個老師講的例子,班裡學習最好的學生不願意舉手回答,長期接觸之後才知道,在小學的時候因為一個問題回答錯了,老師說了一句,你也不是什麼都知道嘛。
  • 如何正確解決打壓式教育?
    這裡提示一點,家長不能為了讚美而讚美,讚美要講究分寸,要有具體的點,而不是簡簡單單的誇孩子「你真棒」,用「你今天替媽媽洗碗了,媽媽能夠多一些時間休息,你真是個體貼的好孩子。」這樣的話讚美會更有效。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嚴和打壓式教育裡不尊重孩子的想法相反,正確的教育方式是要時刻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嚴。
  • 「打擊式教育」盛行?數據分析剖析「中式父母」的「打壓式教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數據分析與籃球,ID:dylanxia201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個「為什麼中國父母總喜歡打擊式教育」話題上了微博的熱搜,引起了大多有1.1億的閱讀量和討論量,
  • 別讓"打壓式教育"毀了孩子的天性!看看你中招沒?
    什麼是打壓式教育?一個周末我跟閨蜜約好了兩家一起出去郊遊,孩子們特別興奮,由於工作繁忙,有兩年沒有見到朋友的寶貝兒子了。上一次見他還,是14歲的時候特別可愛,胖嘟嘟的小臉兒總是笑呵呵的,還時不時的冒出很多新奇的點子。可是這一次見到他時,他變得畏畏縮縮,靜悄悄的坐在車裡。他幹什麼都得跟媽媽請示也不主動的來找我女兒玩了。我特別疑惑,只聽見他爸爸開玩笑說,孩子現在老怕他媽媽了,被他媽媽收拾的老老實實的。
  • 嚴師出高徒並不等於打壓式、挫敗式教育
    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有隨和的、搞笑的、嚴厲的…等等。但有一些父母明明很愛孩子,卻總是用打壓式的教育和孩子溝通!臺下家長一片唏噓…父母的打擊是孩子心靈的重創有一個孩子患上了抑鬱症,去看醫生的時候,正好在看書
  •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10年:父母的打壓式教育,弊端終顯現
    翻翻舊書堆,有多少英雄好漢經歷上天考驗磨練出一身銅皮鐵骨,得到一身本領,救世護國,出將入相,成就一番大事業。 但是對於小老百姓來說,子女並無那麼多的奇遇可見,那想讓天降大任於自己兒女的父母,就自然而然的擔起了苦其筋骨,餓其體膚,使其動心忍性的那個角色。對於孩子的每一點成就,父母不誇讚,不鼓勵,而是打壓,嘲諷。
  •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10年:父母的打壓式教育,弊端終顯現
    中國人向來奉行棍棒教育,人們相信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子才能教出好人。翻翻舊書堆,有多少英雄好漢經歷上天考驗磨練出一身銅皮鐵骨,得到一身本領,救世護國,出將入相,成就一番大事業。但是對於小老百姓來說,子女並無那麼多的奇遇可見,那想讓天降大任於自己兒女的父母,就自然而然的擔起了苦其筋骨,餓其體膚,使其動心忍性的那個角色。
  • 為什麼有家長信奉打壓式教育,還會給孩子洗腦,我愛你是有條件的
    但是徐媽媽擔心誇孩子會讓孩子飄,嘚瑟,認為要多打擊他,說他不好,這樣將來孩子到了社會上才能夠承受更多的打擊。按照傅首爾的說法,因為孩子遲早到社會上會「挨」耳光,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先把你「揍」到飽。甚至她會在教育中穿插著這樣的語句,你乖媽媽就愛你,媽媽愛乖乖的你,愛學習優秀的你。我們大人能夠理解,徐媽媽這樣講只是出於一種勸說的說辭。可是在孩子的心裡,這樣的句式會直接折算成,只有我乖媽媽才會喜歡我,只有我學習好媽媽才會愛我。並在長久被打壓中認定媽媽是不愛自己的。
  • 父母一句話,說得合情合理是教育孩子,說得簡單粗暴就是傷害孩子
    在一個綜藝節目中,出現了「對孩子傷害最大的5句話」這個話題,其中就包括我們日常經常對孩子說的一些話:「我養你有什麼用」、「再這樣我不要你了」,雖然是節目,但也應當引發我們對於孩子教育方面上的反思,畢竟如果對孩子造成傷害,那麼對於孩子今後的生活會產生影響。
  • 「媽媽,不要再打擊我了」,停止打壓式教育,別再用語言傷害孩子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每位寶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和孩子打成一片,和孩子做朋友,有的就是長輩的姿態管教孩子,但無論是哪一種教育方式,有一種教育方式真的很不可取。女孩哭訴自己從未被肯定,可怕的打壓式教育電視綜藝《少年說》有這麼一是,一個女孩對著媽媽大聲哭訴,稱自己永遠被打擊,媽媽總是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自己的努力媽媽永遠看不到。
  • 女兒啃老十年父母怒斥:別打壓孩子,來西瓜視頻學習用心理學教育
    像小範父母這樣,對孩子實施打壓式教育的父母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父母認為,對孩子的打壓是為了讓孩子成長。對於採用打壓式教育的父母而言,不管什麼事,他們想到的都是孩子的不足之處,不管孩子做了什麼,父母給予的永遠都是打擊和否定。他們沒想過這樣的打壓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嚴重的甚至毀掉孩子!西瓜視頻創作人「多多爸育兒」說:「打壓式教育是以愛之名實施對孩子無下限的精神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