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完5G小樹苗 大樹底下好乘涼

2020-12-20 OFweek光通訊網

中國移動總裁李躍也表示,因為終端手機屆時才開始推出,不認為在2019年才對5G進行投資會太遲,暫不會對5G作投資。

中國聯通8月31日發布混改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4G能力提升和5G的前期試商用投入。從資金使用計劃看:「4G能力提升項目、5G組網技術驗證、相關業務使能及網絡試商用建設項目」在2017-2019年項目總投資將分別高達550.9億元和271億元。

9月底,中國聯通召開了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在會上,談到5G投資時王曉初表示,「不能手軟,當初在4G上手軟造成了今天的困難。5G出來前,我們投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5G上來後初期還是需要有大的投資,保持大的競爭優勢,最快在2019年下半年。」

晶片:5G晶片2019年一季度推出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指出:2016-2017年的5G商用更多採用商業樣機,預計2018年各廠商提供5G商用平臺產品,預計在2019年第一季度發布5G晶片,真正拿到用戶手中的終端將在2019年下半年逐漸投入市場。

時間表:基本鎖定2020年商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餘曉暉近日在「2018年ICT深度觀察大型報告會暨白皮書發布會」上指出:我國計劃未來兩年完成5G國際標準研製,未來三年構建5G完整產業鏈,2020年啟動5G的商用。

中國電信行動快,12月2日宣布已在雄安、深圳、上海、蘇州、成都、蘭州等六個城市全部開通5G試點,5G試點工作進入新階段。

而且,中國電信計劃在2017-2018年開展5G實驗室和外場測試,2019年開展試商用部署,2020年前後實現規模商用。

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在出席12月4日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時表示:明年會在一些城市進行試驗,完成5G商用產品實驗室功能驗證,完成聯通建設方案,在4-6城市進行19站規模試驗網建設;2019年進行試商用,將試驗規模逐步擴大至更多城市,每個城市更多站點,並同步推進5G網絡預商用;預計2020年進行正式商用,實現重點城市重點區域部署,總結試商用經驗,推廣至全國各城市。

而中國移動5G總體規劃是:2017年將在北京、上海、蘇州、廣州和寧波5個城市開展5G外場試驗,2018年開始規模試驗,2019年實現預商用,力爭2020年實現規模商用。

相關焦點

  • 家有大樹好乘涼
    在我人生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裡,這兩棵大樹帶給我諸多的幸福而溫馨的記憶。它們時常令我想起日日從樹下走過的奶奶和父親,他們就像鄉村最常見的樹一樣平凡無奇,用自己的一生默默地滋養、撫育並影響著我們後輩。由於母親年輕時就身患疾病,使得她無暇顧及我們的成長和教育。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往奶奶屋裡跑,一天到晚不知跑多少趟。爺爺去世後,我便搬到奶奶屋裡住。
  • 大樹底下不長草
    突然,在一片樹木特別茂密的地方,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大樹底下幾乎沒有小草,只露出光禿禿的土皮。這是怎麼回事?果然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哦,我明白了,原來大樹枝條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的樹葉遮住了陽光和雨露,龐大的根系吸收了土壤中的營養,導致它下面的小草沒有了生存之基。在大自然中,這是一種再普遍不過的現象,前者利用自己的優勢,成長得更加強壯。而後者在前者的蔭蔽之下,逐漸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最後導致自我消亡。反觀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也是這樣的嗎?
  • 「金小說」李英利丨栽樹苗
    王小虎決定替他的老師栽上一棵小樹。可是,到哪裡去弄小樹苗呢?王小虎想不出好辦法,看來只有把自己栽下的那棵小刺槐讓給王老師了,這很簡單,只要把樹上寫了自己名字的小布片拽下來,換上寫有王老師名字的小布片就行了。
  • 夏日炎炎,大樹底下是最好的避暑「港灣」
    在大都市裡,因為身處的環境不一樣,很多城市並沒有大山大河,但對於人民對躲避炎熱的夏日看來,只能在城市的街頭去找尋,其實很多城市雖然沒有森林大山,或許是遠離大山,但是卻缺少不了擁有大樹的公路與城村。在這種擁有大樹的城市可以盡情盡興地去感受樹蔭下帶給我們的涼意,這是城市樓房內部空間與路邊鐵皮房所比擬不了的。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相信不少的朋友都會選擇去大樹下去避暑。
  • 怎樣讓樹苗快生根?新栽苗木快速生根的方法
    新栽的樹苗、苗木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其是否能生根、發芽,這代表苗木是否成活。不管是苗木培育還是綠化種植,對於新栽苗木我們總是要強化管理,使其快速生根,然後正常生長,那麼,怎樣讓樹苗快生根?新栽苗木快速生根的方法有哪些?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如何像大樹一樣做人(深度好文!)
    我們都知道大樹底下好乘涼,但成為一棵「大樹」,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過對一顆大樹成長經歷的研究可以發現,要成為一棵大樹,需具備五個條件: 1、成為一棵大樹的第一個條件:時間。沒有一棵大樹是樹苗種下去,馬上就變成了大樹,一定是歲月刻畫著年輪,一圈圈往外長。
  • 邁寶赫品質生活館:背靠「大樹」好乘涼
    但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對於初入大健康產業的小白來說,這句話再合適不過了,找到一家靠譜的品牌,背靠「大樹」好賺錢,卻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對於紮根於大健康產業,一直致力於健身器材領域的邁寶赫來說,大健康產業的井噴式發展,給了自己更多成為「大樹」的機會。
  • 簡單古語道理深:「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三層含義你知道嗎?
    但如果更加深入分析「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句話,可以分析出三種含義。1、每一次成功都需要經歷相對較長時間的努力首先,前人種下的小樹苗能夠生長到可以供後人乘涼的地步,是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的,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小樹苗最後都能長成供人乘涼的大樹的。也就是說前人之「小樹」變成後人之「大樹」,是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磨難的。
  • 熊貓寶寶大樹爬不上去,氣呼呼去欺負小樹苗,小樹:我做錯了啥?
    熊貓寶寶大樹爬不上去,氣呼呼去欺負小樹苗,小樹:我做錯了啥?作為我們國家的國寶,那可真是萌萌噠啊,喜歡熊貓的熊貓迷們,你們都喜歡哪些網紅熊呢?是我們能吃能睡的梅蘭肉肉,還是調皮搗蛋的芝士芝麻兩兄弟呢,但是今天小編給你們說的啊,也是一隻非常可愛的熊貓寶寶,它的名字叫做艾倫,還是一隻跟明星撞名字的小糰子呢,艾倫心情可好了,決定今天挑戰爬大樹,不過之後發生的時候,就有點小尷尬了!
  • 孩子王汪妃:兒童業態與購物中心是「抱大樹好乘涼」
    語錄二:兒童業態與購物中心關係是「抱大樹好乘涼」。  在體驗式業態盛行的當下,兒童業態幾乎成為購物中心的「標配」,那麼兒童業態與購物中心是什麼樣的關係?對於孩子王來說,不著重於購物中心的大小,更看重商業地產開發商團隊運營能力,以及自身門店周邊的商戶落位情況。
  • 從日出曬到日落 網友盼路有大樹好乘涼
    但在長沙論壇網友「衛冬生」眼中,近年來,長沙路寬了,道路兩旁的樹卻變得又少又小。「走在鋼筋水泥的森林裡,我真的想問,長沙道路上能多些綠色的遮陽傘嗎?」  網友:小樹何年成蔭?  7月底, 網友「衛冬生」在華聲在線長沙論壇發帖曬圖稱,五一大道、解放西路、三王街、坡子街等城區道路,行道樹又小又少。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
  • 俗話說:「大樹壓頂,人財兩空」,你知道什麼是「大樹壓頂」嗎?
    農村人總喜歡在房子四周種一些樹,每到夏季的時候可以在樹下乘涼,但是這些樹的樹冠一旦蓋過房頂,就一定要把樹砍掉,要不然會對房子不好。農村有句俗語叫:「大樹壓頂,人財兩空」,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大樹壓頂?
  • 45年前撿回小樹苗原是「植物大熊貓」紅豆杉(圖)
    當年放牛時撿回的小樹苗已有三四米高。  45年前,22歲的陝西漢中男子王萬忠放牛時,因為好奇拔回了路邊一株小樹苗;歷經滄桑,當年的小樹苗也長成了參天大樹,他才偶然得知,這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紅豆杉。  放牛時拔回小樹苗  「一直不知道這叫紅豆杉,更不清楚還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 大樹的(作文素材)
    上面停著兩隻小鳥在悲哀地叫著,好象在向我訴說:「好孩子,我們的家沒有了,現在叫我們住到那裡去呢?」我馬上猜出來一定是爸爸為了換錢而把這三棵大樹給賣了。我想爸爸你真不應該呀,我們難道就缺這一點錢來用嗎?我又想起了許多往事。      這三棵大樹帶給了我很大的歡樂。春天,大樹發出了嫩芽。聽媽媽說,大樹發芽後放出的氧氣就多了,它對我們人類有很大的幫助。於是。
  • 小樹苗立交橋夾縫中頑強求生長成大樹
    在車流不息的立交橋上,遠遠看見一棵大樹,給過往司機的心情平添一抹綠色。在鄭州西三環建設西路立交橋東上下橋口,一顆筆直的大樹豎立在不足1米寬的夾縫中,讓人稱奇。立交橋上怎麼會有樹呢?原來,當年施工人員的一份仁慈,無意之中造就了一道小小的風景。
  • ...大樹 肖長宏 排水管 倒灌 孫 物業 提籃 強對流 一家人-上海...
    每逢下雨天,孫先生一家就不得不出拿出家中的臉盆水桶接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東方網記者於量、實習生李娜8月5日報導:常言道,大樹底下好乘涼然而,家住虹口區南潯路的孫先生每年夏天卻都因為門前的兩棵大樹糟心不已:每次下大雨時,大量的落葉就會導致樓房排水系統堵塞,倒灌的積水讓孫先生家的閣樓徹底「泡湯」。  落葉阻塞排水管,小小閣樓成澤國  孫先生一家所居住的是一棟二層的老式住宅。東方網記者在孫先生家門前看到,院內的兩棵大樹枝葉繁茂,高度均已超過了樓房屋頂。
  • 母親是大樹
    監區的高牆外有兩棵梧桐樹,一棵大的,一棵小的,都是枝繁葉茂。8年之久,我沒有看到過家鄉的梧桐樹了——在故鄉的院落裡,父親栽了許多梧桐樹。  20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裡乘涼。他笑著對我說:「我們院裡最初只有一棵梧桐樹,其他的都是槐樹和榆樹。
  • 生完娃,你們的胎盤是帶走還是沒要?網友:埋在大樹底下了
    導語:生完娃,你們的胎盤是帶走還是沒要?網友:埋在大樹底下了昨天辦公室裡討論生完孩子的胎盤,有一個同事說她的胎盤沒有要,當時籤字了說讓醫生處理。還有個人說她帶回家埋到老家的樹底下了。一般情況下,生完孩子後,產婦的胎盤是自己帶走還是讓醫生處理,首先是要看產婦自己的意見的,如果想帶走就帶走,不願意要的話就籤協議讓醫生來處理。不過如果想要帶走的話,最好提前和醫生說一聲。@口口氏我媳婦的胎盤,帶回家找了一顆小樹,埋到樹下面了。
  • 車底下乘涼 一男子被貨車軋成重殘
    5月23日,赤峰市敖漢旗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因司機未盡到注意義務,導致車下乘涼人受傷致殘而引發的健康權糾紛案件,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共計25000元。 據了解,原告郝某在敖漢旗某磚廠打工。2010年9月11日上午,被告孫某駕駛大貨車到該磚廠運磚。因天氣炎熱,原告幹完活便到被告的大貨車下前後輪之間乘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