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說著喜劇的內裡其實是一個悲劇。
這句話和李誕的經歷適配程度堪稱完美。
李誕的文集《笑場》的開場語是:未曾開言我先笑場,笑場完了聽我訴一訴衷腸。
縱觀李誕的發展歷程,從名不經傳的微博段子手到全中國炙手可熱的脫口秀主持人,李誕的成名經歷是現在的微博大V都無法企及的。
很多人對李誕的看法是很有才華。
但是這在李誕看來,這都是虛的。
青春期的李誕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上學的時候就想當一個文學家,於是瘋狂閱讀日式頹喪小說、歐美文學。
但是由於太過沉迷文學,反而自己的文化成績倒是上不去最終落得一個專科成績,最後復讀一年才讀上了華南農業大學的社會學。
在校期間期間李誕繼續讀了很多書,讀書人難免傷春悲秋,做著用筆改變世界的春秋大夢,他同樣也不意外,在骨子裡還是有一絲豪放不羈,酒大口喝,書一本本看,像極了一千多年前一樽齊死生的李白。
但是李誕卻不像李白那般狂放不羈,相反他有些畏畏縮縮,他的好友圈裡各個都是名校出來的才子,著名作家馬伯庸,清華才女蔣方舟。
哪個拉出來都是中國響噹噹的人物,跟這些人相比,李誕散發的光芒似乎微弱的不可見。
身份的懸殊對比,造成的將會是自卑,對此李誕選擇的無盡逃避和飲酒消愁。
在很多人的記憶力,李誕是一個「抖機靈」的人,常常在冷場的時候來一句玩笑話,時不時金句頻出於是把整個現場都給活躍起來。
大學時期他靠著在飯否上面更新段子出名,圈了不少粉絲,更新一條語錄僅僅數字都能賺上幾百元不等,最多時期還能賺2500元,那時對一個學生甚至一個家庭都是不菲的收入。
那時候有一條新聞,一男子銀行卡被盜刷21萬,裡面的男主角就是李誕。
當時甚至還有不少的出版商請求出版他的語錄,這對於從小就嚮往當文學家的李誕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但是那時李誕年輕氣盛,對文學抱有一種及其崇敬的心態,對於這些出版商李誕的態度都是拒絕,甚至認為他寫的都是垃圾,給錢也不幹。
早些年的時候,李誕和好友王建國辯論到底什麼才能稱得上作家,李誕仍然認為寫出嚴肅文學的才能稱得上作家,儘管那時他已經出了書。
李誕通過自己的小段子走紅,很多文人心裡,錢和自己稿費不能混為一談,心氣高。
他當時抱著一隻筆改變世界的夢想進入了南方報業實習,正準備大展拳腳結果就聽到電梯兩個年紀輕輕的記者在談論如何利用關係來買兩張火車票,夢想的火焰瞬間被一盆冷水澆個底朝天,李誕報社待了不久就辭職不幹了。
李誕後來又做了廣告文案,辭職之後又做了節目《今夜80後脫口秀》的文案,在嘉賓不滿意劇本的時候,李誕笑呵呵改劇本,直到嘉賓滿意為止。
曾經帶著鋒芒的石頭,被社會逐漸磨平稜角。
這個世界或許就是如此,有夢想註定是要迎接更多的打擊。在談論理想的時候,李誕說自己從沒有什麼夢想,因為在開始的時候就放棄了。
人民報社曾經評價李誕,佛系青年。
哪有什麼天生的佛系,不過和世界握手言和的少年。
李誕為《今夜80後》寫了那麼多劇本,終於被製片人葉烽推到了臺上。
雖說一開始不願意去,但是酒喝得實在太多了,錢都要沒了,向世界妥協的李誕終於是登上舞臺了。
之後又開始策劃了《吐槽大會》,沒想到這一次李誕一炮走紅。
《吐槽大會》第一季本來是想捧李誕的好友池子,但是萬萬沒想到,李誕這個隨地吐槽的習慣,不經意間竟然變得比池子還火,這片大綠葉倒是把紅花遮得嚴嚴實實。
李誕憑藉超出普通年輕人的才華和比同齡人更加滄桑的臉,讓他愈顯老成。
在《吐槽大會》裡,李誕與張紹剛掌控全場;在《奇葩說》中,和蔡康永、高曉松一同在臺下當導師,而臺上都是一群和他年齡相仿的學員;最近他和抖音合作打造的節目《喜劇場》中,迎戰開心麻花、德雲社等國內頂尖喜劇團隊。
在短短幾年時間就能和國內最知的名喜劇前輩同臺飆戲,李誕迎來他人生的巔峰。
越在社會混,遇到的才華青年越多,當初那個整日借酒消愁的李誕似乎已經一去不返了,人最難做到的就是承認自己平庸。
16年《笑場》出版之後,李誕送給了好友蔣方舟一本,在書的扉頁上寫了一句:你加油,我不了。
以前追求完美嚴肅文學的李誕最終還是出版了自己的段子,他最終明白了先上場收到別人的反饋才能越走越好。
他也大大方方承認自己的書不過就是「廁所讀物」,在和池子一起上節目推薦自己的書的時候,拿著自己的書說道:「既然是推薦書,就不能推薦這樣的書了!」
於是把自己的書丟在了地上。
觀眾頓時笑場了。
現在的李誕在接受採訪時也說了自己開始排斥更深刻的東西,只想淺薄,活的流於表面,給人帶來快樂。
在這個所有人都裝深沉的時代,讀兩本書就當自己是文藝青年,聽過什麼冷知識就覺得自己才學八鬥。這些對比起來李誕現在活的更加真實和接地氣。
在接受《十三邀》的時候,李誕放下所有的擔子說了一句:「已經放棄做一個文藝青年。」
畢竟活的開心,手裡有錢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