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尾牙宴:舊時為解僱夥計

2020-12-20 騰訊大閩網

熱鬧的尾牙宴(資料圖)

每年的臘月十六,在閩南稱為「尾牙」。早幾年,閩南地區的許多公司,都會在這一天訂上好幾桌酒席,招呼全公司的員工聯歡。酒足飯飽之際,同事間既增進友誼,員工們也增加了對公司的歸屬感。

不過最近有媒體透露,這幾年尾牙宴不斷遇冷,酒店訂出去的席位數逐年下滑。實際上,這種在現代富有人情味的「尾牙宴」,本身的蘊含也隨時代不斷變化。在過去,閩臺一帶可是有「吃尾牙面憂憂」、「尾牙無好頓」的說法。也就是說,過去「尾牙宴」,實際是僱主解僱員工的「鴻門宴」。

雞頭朝向誰,誰就得下崗

每年的臘月十六,是閩南和臺灣地區最熱鬧的「尾牙」。這一天,僱主會準備好酒席,邀請全公司的員工聯歡,以表達對大家這一年辛苦付出的感謝。「尾牙宴」也因此變成了一種非常富有人情味的做法,在上述地區十分流行。

不過在過去,「尾牙宴」可是不折不扣的「鴻門宴」。俗語有云,「吃尾牙面憂憂」。員工來吃這段飯,心裡都惴惴不安,臉上帶著憂戚之色,時刻要盯住僱主手中的酒壺。如果僱主滿臉堆笑直奔向你,搶先為你斟了酒,那你就真的得垂頭喪氣,食不知味了。這個看似熱情的舉動,背後的潛臺詞其實是:趕緊吃了這頓散夥飯捲鋪蓋走人吧,明年不必再來了!

這個被解僱的可憐人,立刻被其他員工無限同情的眼神包圍,哪還有心思吃這頓散夥飯。所以閩南地區的另一句俗語「尾牙無好頓」,此刻只有這位被解僱的老兄才深諳箇中滋味。

當然,也有些細心的僱主周到地考慮了這一點。既然要解僱別人,那可別一上來就破壞大家的心情,索性等酒席結束再宣布去留罷了。於是酒桌上大伙兒開開心心地推杯換盞,橫豎先填飽肚子再說。等到酒足飯飽,僱主端上來一隻雞往桌上一擺:這不,雞頭朝向誰,誰就收拾收拾,另謀高就去吧!

這個舊俗,據說隨著社會主義改造,被徹底擯棄了。而現代企業制度下人員來去自由,再說還有員工炒老闆「魷魚」的事情呢!於是,「尾牙宴」的內容,自此變成了開開心心的吃喝,老夥計們再也不必見酒壺和雞頭色變了。

吃喝外,尾牙還有「寄託」

隨著節約風的興起,這兩年「尾牙宴」悄悄消失在大眾的視線裡。實際上在閩南地區,尾牙絕非純粹的吃喝,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價值。此外,它還寄託了生意人對手上生計的良好祝願和期盼,並非毫無來由。

每年的農曆二月二被稱為「頭牙」,正好與臘月十六的「尾牙」遙遙相對。在閩南地區,做生意的人家從二月二開始,每月逢農曆初二、十六兩日,都要準備好豐盛的食品,祭祀商鋪裡供奉的「土地公」,謂之「做牙」。

一般來說,準備的食物以水果為多。更隆重的人家,每個「牙日」則都要準備豬腳。上香、卜杯、祭祀、燒金紙……四部曲結束後,面對著滿桌豐盛的食品,主人家就可以大快朵頤了。祈禱生意順風順水的願望,也在此刻豐滿了起來。

不惟閩南地區,對岸的風俗也大致如是。清代臺灣地方志《噶瑪蘭廳志》,記錄的內容和閩南地區大同小異:臘月十六日,街衙各鋪祀土地神,禮備極豐盛,謂之「尾牙」;以二月二日為「頭牙」,蓋此為讌飲牙戶及來春去留夥計而設……由此可見,兩地「牙日」的時間一模一樣,祭祀對象也都是「土地神」;祭品一樣以豐盛為佳,決定夥計去留的「宴會功能」也高度一致。

「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香菸謝土神」。隨著歷史大背景一變再變的「尾牙宴」,再回頭看這兩句富含生活氣息的「尾牙宴」詩句,不知未來將再變作哪副模樣?

參考文獻:

陳耕《「尾牙」、「頭牙」新探》,《閩臺歲時節日風俗——福建省民俗學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長華《閩南的「做牙」》,《國學》

供稿:紫蘇子

編輯:懷特

相關焦點

  • 你在解密閩南尾牙宴的晚餐是怎麼度過的
    一年一度的年終尾牙宴又開始了,閩南小組已經開始全力討論貴公司將在哪裡舉行尾牙宴活動,將給多少紅包?不是閩南郎:什麼?什麼是「尾牙」?什麼是「尾」?什麼是「牙」?我們來談談閩南尾牙的風俗習慣吧!閩南何時執行「牙」在農曆的每個月的第二天和第十六天,傳統的閩南人,特別是商人,會崇拜「福德正神」,即土地主,感謝地主的恩賜和保護,祝福他的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順順利利,生意興隆,財力雄厚興旺發達!這叫做「做牙」。每年是第一個牙期,叫做「頭牙」,最後一個是叫做「尾牙」。
  • 尾牙宴開始了,今夜狂歡否?
    而這逼近年關的臘月十六,一年忙到頭的生意也得停下來歇息了,於是便有了尾牙老闆宴請夥計的宴席了。尾牙宴最喜歡的三道菜,一是潤餅菜,二是肉夾包,三是全雞。而全雞,尾牙宴的重頭戲,也是必出的菜。有個說法,雞頭向誰,誰便會被辭退,泉州老人言「吃尾牙、臉憂愁,吃頭牙、捋鬍鬚」,話有點悲催,世道艱難,活計不好做,這放在什麼年代都一樣。
  • 花仙谷度假區景區 年會尾牙宴
    又見一年尾牙宴 鼠一鼠二 鼠年精彩鼠於你 鼠年鼠錢鼠不完 鼠不盡的幸福,鼠不盡的健康,鼠不盡的朋友,鼠不盡的收穫 鼠年鼠你最紅 年年有錢鼠,歲歲鼠不完。
  • 企業舉辦尾牙宴的意義何在?
    臘月十六,尾牙這一天,許多閩南企業都會準備尾牙宴來好好一番犒一下一年來為公司做出貢獻的員工,尾牙宴也是展現下企業文化。而各位企業員工,在期待著春節放假的同時,也希望能在尾牙宴上享受一段娛樂放鬆。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在閩南地區,每個月的初二和十六有「做牙」的習俗。做牙,起源於古代的「牙旗」,指軍中帳前的大旗,古代大軍在出徵之前,要舉行祭旗儀式,以保證軍隊能夠旗開得勝、一路平安,稱之為「禡牙」。
  • 臺灣尾牙宴:「吃」出島內眾生相
    在島內,農曆新年前,企業、機關單位等都會舉辦尾牙宴款待員工,除了吃大餐外,還會邀請明星或演藝團體演出,甚至在宴會上發放年終獎金。   由於經濟景氣回溫、企業營運漸佳,今年臺灣的尾牙宴熱度有所上升。隨著時代變遷,臺灣傳統尾牙宴也在變革。以往過「尾牙」,白斬雞是不可缺少的佳餚。擺桌時,如果雞頭朝向在座的某個人,就意味著此人將被解僱;如果雞頭朝向老闆自己,大家就可放心享用美味了。不過如今,這道菜已去掉了雞頭,「解僱」的寓意已漸漸淡化,因為辦尾牙宴的主要目的還是犒賞員工。
  • 福建閩南人尾牙的由來
    所謂「牙」字,為「牙旗」之簡稱,因古時荒地滿目,未經開墾之地,時有相爭開拓,致有格鬥、毆打等事發生。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均畫有獸牙之形狀,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區之人員,或族人,或者軍隊的標誌;至於古代商場的買賣介紹人,往往被稱為「牙郎」或「牙儈」、「牽鉤仔」,故商人向「牙郎」們請客致謝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節目,稱為「做牙」。
  • 臺灣尾牙宴折射了政經情勢?紅包抽獎少不了
    臨近農曆春節,「尾牙宴」成了島內不能忽視的一景。臺灣的「尾牙」,大致相當於大陸的年終聚會。歲歲年年,尾牙在臺灣已經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折射人情景氣。尾牙宴上吃什麼看什麼,企業間暗自角力。尾牙宴上有多少大腕明星、抽獎派送有幾多金,都成為觀察島內景氣的一個指標。甚至還有臺媒稱,當局政績如何,看執政黨或在野黨尾牙宴吃什麼就知道了。
  • 2017年福建著名墓碑廠家尾牙宴在惠安偉華國際酒店隆重舉行
    其起源為閩南每月初二、十六「做牙」之風俗,因為是十二月十六最後一次「做牙」,故被稱為尾牙。在古代,閩南這邊的商戶便會在尾牙這日拜祭土地公,宴請員工進行犒勞。這一習俗得到了很好的傳承,所以每年尾牙這日,閩南這邊的各企業公司才會大肆宴請員工,一邊吃喝玩樂,凝聚企業員工,一邊工作總結,展望來年佳績。
  • 往年預訂火爆今年寥寥無幾 酒店尾牙宴「遇冷」
    今年市區酒店尾牙宴開始預訂,記者走訪發現,市場可以用「慘澹」來形容。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高檔酒店了解到,相比往年尾牙宴「一桌難求」,許多企業、單位提前預訂的狀況,今年各高檔酒店尾牙宴預訂情況卻冷冷清清,普遍不佳,只有為數不多的企業預訂尾牙宴。
  • 臺灣「尾牙宴」融入大陸元素 《學貓叫》頗受歡迎
    中新網1月21日電 臨近農曆春節的時候,臺灣最為熱鬧的景致便是「尾牙宴」了。歲末年終,對於島內的上班族來說,這是公司、單位對自己一年辛勤工作的犒賞,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節目。而隨著兩岸文化的融合交流,近年來,《小蘋果》、《學貓叫》等大陸網紅歌曲,在「尾牙宴」上頗受歡迎。資料圖片:農曆除夕,臺北市民紛紛到松山慈祐宮上香祈福。
  • 臺灣「尾牙宴」融入大陸元素《學貓叫》頗受歡迎
    中新網1月21日電 臨近農曆春節的時候,臺灣最為熱鬧的景致便是「尾牙宴」了。歲末年終,對於島內的上班族來說,這是公司、單位對自己一年辛勤工作的犒賞,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節目。而隨著兩岸文化的融合交流,近年來,《小蘋果》、《學貓叫》等大陸網紅歌曲,在「尾牙宴」上頗受歡迎。資料圖片:農曆除夕,臺北市民紛紛到松山慈祐宮上香祈福。
  • (附尾牙宴流程)
    所以,也稱二十二日為「尾期」。「尾期」前可以向各處收湊新舊帳,延後則就要等到新年以後才收帳了。 所以「尾牙」的飯吃完後,就有幾天好忙。過了「尾期」,即使是身為債主的硬去收帳,也可能會被對方痛罵一場,說不定還會被揍,也不能有分毫怨言。  商人和農人在「尾牙」這一天,除了供奉神明,也要招待自家的僱工與僕婢,對於來年是否繼續僱用一個人,也要在尾牙作最後的決定。
  • 昨夜尾牙宴你吃了嗎
    廈門地處海邊,「尾牙宴」上螃蟹、魚、蝦是必不可少的,高檔一些的還有龍蝦、蟹虎等。市場上的深海魚漲幅最大,像紅斑魚,每500克從80元漲到130元,活的蟹虎從55元漲到75元,石斑魚從60元漲到70元,花斑(石斑系列中最便宜的一種)從27元漲到35元。其他檔次低一些的野生魚,如赤棕魚、金線魚、梭子魚等,平均漲2元左右。
  • 酒店尾牙宴推創意服務為搶客
    由於今年物價高企,許多企業尾牙宴的預算吃緊,記者從本市多家高星級酒店了解到,為了「照顧」各大企業的預算,一些酒店不再像以往那樣設計「4888」、「6888」等固定套餐價,而是通過「量身定做」的全新尾牙宴方式,根據企業的具體預算、口味來配菜。此外,隨著尾牙宴這一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納,部分酒店也通過推出「走紅地毯」、「尾牙沙龍」等創意服務來搶奪客人。
  • 舊時江南正月初四夜裡接財神,老闆也在這一天辭退員工
    老闆會分別到五路財神前一一祭拜,叫「接財神」,接齊後,再懸掛五幅木板印刻神像,老闆和夥計一起焚燒,寓意送走五路財神,之後老闆便設宴慶祝。商人接過接過財神後一天不出門,在家安穩休息,意為財神接到家,財穩心安。舊時上海商店平日裡常會設有一個供桌供奉財神神像,神龕內供奉的財神一般為趙公明。
  • 閩南人過年的祭拜習俗盤點
    過去,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與城市完全不同,不僅習俗多,食物多,而且年味也足。傳統習俗裡,「年」是從臘月十六開始,到新年的正月十五才屆尾聲,長達一個月之久。這期間迎來送往,繁忙、喜慶、回顧、憧憬交織一起,構成了閩南農村濃鬱的「年味」。雖然,如今的農村已經逐漸城市化,老的習俗保留下來的越來越少,但是其濃厚的年味依舊是城市裡找尋不到的。
  • 歲末搶灘「尾牙宴」
    其次,酒店還得有一支廚藝高超的廚師團隊,最好能做粵菜、杭幫菜和西餐,能為辛苦了一年的公司人做出優質甜品的酒店,自然能意外贏得公司女員工更多好感。  最後,酒店還得有一張舒適的床。如今,不少財大氣粗的公司都為員工安排了一夜住宿,是否能讓那些醉意闌珊的公司人睡得舒適,直接影響到來年酒店尾牙宴的預訂量。  「尾牙宴」,遠不只是吃頓飯那麼簡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