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不時不食」,但唯獨那一碗湯卻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少。中餐講究炒、爆、炸、烹、煎、燜等手法,每種手法特徵各不相同,甚至有些菜是多種手法相結合,繁雜的工序也會使食材本身的營養成分有所流失,而做湯講究的則是原汁原味,其實越簡單越考驗廚師的烹飪技藝。
「養生之道,莫善於食」。近日,《2019餐飲報告白皮書》顯示,現今消費者的口味日益多元,重油、重鹽、重辣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下降,大家越來越追求健康的食物,2019年在各餐飲類別中,牛肉湯熱度排名第二僅次於米飯簡餐,由此可窺見當前的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原汁原味的吃法正與人們追求養生的飲食訴求相吻合,牛肉湯就以老少皆宜又富有營養而備受推崇,越來越被消費者喜愛。
白皮書還評選出「2019中國十大特色牛肉湯排行榜」,涵蓋了天南地北的特色風味,各位吃貨們來看看吃過哪些呢?
第一名:徽蘭庭牛肉湯
徽蘭庭以精製牛肉湯著稱,一碗湯要熬8小時,匠心工藝紅遍美食界,被廣大吃貨奉為「牛肉湯中的極品」!牛肉湯以有機散養黃牛為原料,年齡控制在2-3歲,精選新鮮牛骨頭、十餘種食材熬湯。煮牛肉之前必須浸泡血汙,內臟清洗乾淨,方可下鍋同煮。每天凌晨開始慢火熬製8小時。熬好徽蘭庭牛肉湯總共有12道工序,熬製過程複雜精細究:首先須將敲開的牛骨頭、大塊牛肉置於大鍋內,放入清水和特製調料,每鍋湯裡都有個枕頭大的料包,放足了13種輔助食材和秘方調料。牛棒骨需要先烤後熬,這樣骨質變脆,骨膠原就能100%融到湯中。
徽蘭庭牛肉湯之所以被稱為「極品美食」,不僅源於大骨熬製的牛肉湯底和勁道爽口的大片牛肉,豐富多樣的配料也必不可少。粉絲配著千張豆餅,撒上香蔥蒜末,再用自製的牛油,炸好的淮椒做成紅油,融入小茴香、草寇、桂皮等香料獨家調味,看得見看不見的頂級食材都被融合在一碗湯裡,既營養又美味。另外,選用純天然的食材和部分養生藥材,經傳統工藝精心炮製,一碗熱氣騰騰、香飄四溢的極致牛肉湯便出現在徽蘭庭的餐桌上。
店店爆棚,餐餐排隊,大家仍然不厭其煩地等候,恐怕只有名副其實的美味才能讓廣大吃貨朋友們心甘情願地排隊吧!
?
第二名:許氏牛肉湯
「南北奔波數千裡,未進淮南聞湯香」這是淮南牛肉湯的美譽,而許氏牛肉湯是淮南牛肉湯中的「扛把子」,它的味道在淮南牛肉湯中一枝獨秀,讓人流連忘返。許氏牛肉湯的獨特口味,源於它的獨門秘方:宮廷秘方結合淮南黃牛肉骨研製而成,根據淮河兩岸四季分明的氣候特色,春夏秋冬不同配料。喝許氏牛肉湯四季皆宜:春爽口,強筋壯骨;夏清熱,開胃健脾;秋去火,恢復元氣;冬暖胃,大補大益。喝一口濃鬱的牛肉湯,細嚼慢咽著千張粉絲,連靜靜流淌的血液都被溫暖了。
小時候站在店門口久久不願離開,好不容易吃上一碗,湯底都舔得乾乾淨淨,那時候的心願就是等我有錢了,我天天喝牛肉湯,天天喝,天天喝…
第三名:26號牛肉湯
26號牛肉湯創始於1986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店不算大但人氣超高。做了幾十年的牛肉湯,很多街坊鄰居都喜歡他家牛肉湯的味道,走進店裡就能聞到專屬於他家牛肉湯的香氣。工作區兩大鍋牛肉湯咕嘟咕嘟的翻滾著,一鍋專門熬湯另一鍋專門用來燙,師傅說這一鍋牛肉湯要放四五十斤牛肉、三十多斤牛骨和牛骨髓等一起熬製而成。與別家不同的是除了確保是原汁原味以外,他們家還加有三十多年的老湯,集聚了牛肉湯的精華。牛肉的選擇自然也十分講究,選用的是當地的黃牛肉,北方的犛牛肉腥味重南方的水牛肉熬出來的湯過於清淡,相比而言,江淮一帶的黃牛肉肥瘦合適不膩不柴,肉味純正更適合做牛肉湯。熬好的牛肉湯再加上色澤紅豔的辣椒,就成了這紅辣湯了。另外,26號牛肉湯選用幾十種滋補藥材及滷料按一定的比例經傳統工藝炮製,久經熬製而成,青香可口不黑湯,喝多不上火,嗓不幹。再配以粉絲和乾絲,令人百吃不厭。
第四名:馬傑山牛肉湯
提起洛陽的湯,馬傑山牛肉湯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僅火遍洛陽,更是紅遍網絡。可以說,這是洛陽人公認最好喝的牛肉湯館。馬傑山家的牛肉湯館歷史悠久,其祖輩做湯的歷史足可追溯到清代鹹豐初年(公元1851年),自馬家祖輩創始以來,至當今馬傑山湯館的主人馬世賢先生已長達六代之多。如今馬傑山牛肉湯在洛陽牛肉湯界佔據了重要地位!
牛肉湯的主料是牛骨頭。頭一天下午6時就要將大量敲開的牛骨頭置於近一人深、直徑2米開外的大鍋內,加入清水和自製香料,湯燒沸後,就通宵達旦地用文火熬煮。這樣牛骨頭裡的骨髓、膠原體等就都熬到湯裡了。因此牛肉湯裡的牛肉都是大塊薄片,入嘴即化,滿口清香,回味無窮。吃的時候用超級大碗抓上大片牛肉,注入飛滾的沸湯,香氣撲鼻。喝湯的時候有人喜歡用餅絲或者油璇,也有喜歡用硬面「鍋盔」,幹硬的鍋盔泡到湯碗裡充分吸足了碗裡的湯,別有一番滋味。
第五名:老馬家牛肉湯
老馬家全牛湯,始創於清光緒8年,公元1882年,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採用傳統的老做法,以呼倫貝爾草原黃牛肉為主要原料,搭配土豆粉。牛湯有五種,全牛湯、牛雜湯、三寶湯等等。湯裡包含牛肚、牛雜和牛肉,滿足你好奇的胃口。一口大鍋,一天的牛肉湯就靠這口鍋了。師傅晚上下班開始熬湯,火候掌握到極致。湯中只有牛肉牛骨牛油,絕對不添加工業提純香精,湯清澈不膩口,香醇渾厚鮮美至極。它家牛肉湯選自無注水魯西黃牛,醬制7-8小時,各種美味牛雜(牛舌、牛肝、牛心、牛肚、牛頭肉)撒上那麼一小撮香菜、青蒜苗若干、些許蒜末。墊底的是店裡自製的土豆粉,不會吸收湯內過多水分,倆字兒:講究!
第六名:牛三哥牛肉湯
一碗洛陽湯從帝都到津城,牛三哥洛陽牛肉湯火的一塌糊塗。馬三傑——牛三哥洛陽牛肉湯創始人,自幼喝牛肉湯長大,深得洛陽牛肉湯之精髓,深知湯之靈魂在於用心。馬三傑向洛陽老鄉制湯傳人習得牛肉湯烹調技藝,傳承古法,牛骨熬湯,將牛肉湯這款千年名吃傳承於世。其牛肉所選用的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南陽黃牛肉腿棒骨和牛精腱,加上祖傳秘制配方,十三種藥材分季節選配,精研細磨,經過八小時慢火熬製,不加水不留湯,限量銷售,確保新鮮、原汁原味。
牛三哥洛陽牛肉湯創始人馬三傑在接受專訪時曾說過:洛陽牛肉湯有三件事是最重要的。一是熬湯要捨得花時間,傍晚就開始熬,整整要熬一個晚上;二是要捨得放佐料,湯鍋裡都有一個小枕頭般大小的佐料袋,每家的佐料裡面肯定都有秘不示人的東西或祖傳的秘方;三是開始就要把水添夠,不能兌水,也就是老饕所說的「原湯」。三個秘訣造就了牛三哥牛肉湯的色、香、味俱全。
第七名:兄弟倆老李家牛肉湯
在洛陽牛肉湯的名單上,兄弟倆老李家牛肉湯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了煮出一鍋好湯,湯館的主人每天凌晨3點就開始工作了。洗淨牛肉是第一道工序,之後把牛肉放入大鍋裡開始慢煮,5點半前後,煮了近2個小時的牛肉湯便煮好了。為了喝到這口香味十足的「頭湯」,不少熟識的老湯客一早就來等著。此外,牛肉絕對是這裡的一個特色,燉的又爛又嫩,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兄弟倆老李家牛肉湯生意非常火爆,從早上到中午人一直都是絡繹不絕。
第八名:耿老三牛肉湯
早晨喝碗牛肉湯,對於馬記人來說再平常不過,酷熱天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湯,勁道暢快,大汗淋漓,一天都精神煥發。馬記牛肉湯必須選 4-6 瓣牙的健牛,老瘦病殘的牛不會選用,大多會選經過閹割的牛。馬記牛肉湯的特色是有鹹湯甜湯之分。鹹的牛肉湯肉肥湯鮮,特別是加上蔥段後,滋味更鮮,而所謂的甜牛肉湯是指沒加鹽的牛肉湯,或者加少數鹽的牛肉湯,其味清爽,滋味醇厚,與喝鹹湯又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顧客們買牛肉湯的同時大多會配上油條,牛肉湯配油條味道絕佳。
從早上6點到8點耿老三家一天到晚都賣牛肉湯,3天要宰一頭牛,每天都有長長排隊的食客,對廣大食客來講,早起來一碗牛肉湯便勝過人間無數美味!
第九名:文章牛肉湯
臺灣網紅牛肉湯,店裡每天限量供應特色牛肉湯,兩點停止營業。文章牛肉湯早市午市包括夜宵都在做,餐點種類很多,除了有牛肉湯、飯面,冷盤與熱炒也一樣不少。
文章牛肉湯湯頭濃鬱,但又沒有很重的中藥味,喝起來有點甘甜。即使小碗的牛肉湯店家給的量也很足,可以看到牛肉鮮嫩呈粉紅色,沾著醬料吃上一口,非常美味,唇齒留香。文章牛肉湯是很多吃貨遊客必打卡的美食店之一,口口相傳,成為當地最火爆的網紅牛肉湯。
第十:老王臺牛肉湯
老王臺湯底是用牛骨、牛油和黃牛肉加香料慢熬而成的,進店就能聞見隱隱的香味,在傳承老味道的基礎上經久熬製,加入秘制調味後這才出現真正的蚌埠老味道。老王臺熬製牛肉湯的大鍋是老闆從外地特地定製,這在市面上可是稀罕貨,隨著火力加大,鍋底開始翻滾,不禁讓人想起小時候奶奶用鐵鍋燉煮大骨湯的場景,懷舊感十足!高湯經過8小時的熬煮,加入老闆秘制配方吃一口就上癮!經過大火沸煮,牛骨髓全都煮化了融進了湯鍋裡,拆骨分量也特別足,吃得滿頭大汗也停不下來!(免責聲明:中國青年網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