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Angelababy、劉嘉玲分別為dior錄製了一段關於love的英文視頻,其中趙麗穎的口音被網友們嘲得很厲害,尤其是在另外兩個人更好表現的襯託下,趙麗穎甚至連姿態都被網友說為忸怩不自然,沒有其他人大氣。
語言只是個工具,說的好或不好都是正常的。中國人帶中國口音,日本人帶日本口音,韓國人帶韓國口音,難道不是很正常嗎?中國那麼多人,評論裡這麼多人,難道你們說這句話時沒有一點口音? 沒有一點所謂的"鄉土氣息"?就連西方人,不同地方出來的人也有著不同的說話感覺和說話口音。怎麼到了外國人身上,就是"哇,好可愛!"。到了自己人身上,就是"土死了low 爆了"?不過就是自以為自己一定說的比趙好而已,自我感覺太好,外加網絡批判自由而已。
發音好不等於英語好,發音好只能單純地證明發音好,不能證明其他能力。以雅思託福考試為例,這兩門的考試項目都有聽說讀寫四門,「說」只佔了總分的四分之一。這兩門考試都是出國必考,考試也非常科學,綜合考察學生的英語能力是不是足夠在國外學習生存。即便是這樣的考試,也沒有誇大「說」的重要性,反而是託福更加側重於聽力能力的考察。
「說」這一項中,也不只包含發音能力,還包含了流利度、連貫性、詞彙量和語法能力。以雅思評分標準為例,發音只佔了整個口語分數項的四分之一,並且也沒有要求我們發音「地道」。大家如果在Youtube上搜一下雅思口語高分範例,會發現很多口語拿高分的學生,發音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好」,大多都帶了口音,義大利口音,西班牙口音,中式口音。
由此可以看出,定義「英語好」,發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拿學歷說事的,人家一直都說自己是中專學歷,又沒有打臉裝胖子,有什麼好嘲的。再說,學歷又不能代表一切,這個社會不乏學歷高為人低能的人,趙麗穎身上的其他發光點足以彌補這一缺陷。再說真正素質好的人哪會帶有色眼睛去看學歷低的人呢?戾氣這麼重,作為路人都看不下去。而且英語這事只要用心學都可以學好,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