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蠅卵巢至腸內類固醇信號轉導有助於其生存

2021-01-07 科學網

果蠅卵巢至腸內類固醇信號轉導有助於其生存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9 16:47:03

德國海德堡大學Bruce A. Edgar和德國癌症研究中心Aurelio A. Teleman研究組合作發現,果蠅卵巢到腸內類固醇信號轉導引起適應權衡。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7月6日在線發表在《自然》上。

研究人員發現,果蠅從卵巢到腸道的類固醇信號轉導,特別是在已交配的雌性動物中促進了腸道的生長,並增強了它們的生殖能力。果蠅活躍的卵巢產生類固醇激素蛻皮激素,它通過類固醇受體EcR和Usp及其下遊靶點Broad、Eip75B和Hr3刺激腸道幹細胞在兩個不同的增殖期分裂和擴增。儘管蛻皮激素依賴的雌性腸上皮細胞生長增加了繁殖力,但更活躍和更多的腸道幹細胞也增加了雌性年齡依賴性腸異型增生和腫瘤發生的敏感度,從而潛在地降低了壽命。

這項工作揭示了當器官間信號改變幹細胞行為以優化器官大小時發生了適應性狀的權衡。

據悉,性二態性是由雄性和雌性細胞之間的遺傳差異以及全身性激素差異引起的。人們對性激素如何影響非生殖器官的了解很少,但鑑於許多疾病存在性別差異,這與健康高度相關。

附:英文原文

Title: Fitness trade-offs incurred by ovary-to-gut steroid signalling in Drosophila

Author: Sara Mahmoud H. Ahmed, Julieta A. Maldera, Damir Krunic, Gabriela O. Paiva-Silva, Clothilde Pnalva, Aurelio A. Teleman, Bruce A. Edgar

Issue&Volume: 2020-07-08

Abstract: Sexual dimorphism arises from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ells, and from systemic hormonal differences1,2,3. How sex hormones affect non-reproductive organs is poorly understood, yet highly relevant to health given the sex-biased incidence of many diseases4. Here we report that steroid signalling in Drosophila from the ovaries to the gut promotes growth of the intestine specifically in mated females, and enhances their reproductive output. The active ovaries of the fly produce the steroid hormone ecdysone, which stimulates the division and expansion of intestinal stem cells in two distinct proliferative phases via the steroid receptors EcR and Usp and their downstream targets Broad, Eip75B and Hr3. Although ecdysone-dependent growth of the female gut augments fecundity, the more active and more numerous intestinal stem cells also increase female susceptibility to age-dependent gut dysplasia and tumorigenesis, thus potentially reducing lifespan. 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trade-offs in fitness traits that occur when inter-organ signalling alters stem-cell behaviour to optimize organ size.

DOI: 10.1038/s41586-020-2462-y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462-y

相關焦點

  • BEBC科研人員研究揭示整合素團簇生存時間依賴的細胞力學信號轉導機制
    該研究建立了整合素團簇(integrin cluster)依賴的細胞力學信號轉導模型,探討了細胞通過整合素團簇將力學信號轉導為生化信號的過程及其分子機制,從細胞骨架牽張力作用下整合素團簇生存時間的角度揭示了基質剛度依賴的細胞黏著斑激酶磷酸化水平差異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為進一步理解「應力-生長」理論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研究成果也被《Science Advances》特別推薦在其主頁上。
  • 突破|德國科學家發現類固醇激素的新功能
    Teleman研究組合作發文題為Fitness trade-offs incurred by ovary-to-gut steroid signalling in Drosophila,發現果蠅卵巢來源的類固醇激素信號促進交配後的雌性腸道生長並提高其生殖能力,但是同時也會使得雌性對於年齡依賴的腸道發育異常和腫瘤產生更加敏感
  • Science: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機制
    近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布爾希爾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稱他們發現了G蛋白-PLC複合物的精密分子結構,並揭示了這條信號途徑的機制。研究論文發表在世界知名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目前經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的一半以上的藥物都是直接或間接靶向G蛋白偶聯受體。
  • 上海生科院揭示基因轉錄延伸調控的乙烯信號轉導機制
    乙烯作為重要植物激素,其信號轉導途徑在多個層次上受到調控,使得植物能夠在多變的環境下做出相應的動態反應以利於生存。乙烯信號傳遞的研究,不再僅限於信號組分之間的作用,而是擴大到調控組分與信號元件的複雜活動。
  • 【重磅綜述】脂質信號轉導如何影響壽命
    但最近的研究發現脂質作為信號分子可能對健康和長壽有益,並且這些研究還揭示了衰老和脂質信號之間的複雜聯繫。本篇綜述總結了目前的一些證據,指明脂質代謝的變化,特別是脂質信號轉導的變化,是影響健康衰老的潛在機制。要點1. 衰老是複雜的,對其基本機制的深入理解為幹預和促進健康長壽奠定了基礎。2.
  • 植物鈣離子信號轉導途徑20年的研究歷程
    細胞Ca2+信號轉導機制-20年的研究歷程2020年第三期的Trends in plant sciences 刊登了20年來人們對細胞Ca2+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這為我們理解植物如何應答各種環境脅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1.Ca2+信號的識別與下遊傳導機制
  • 特約綜述 | 生長素信號轉導研究進展
    生長素轉運體響應環境和發育信號,其表達量和亞細胞定位發生變化,從而建立特異的濃度,調控特定的發育和環境信號響應過程。生長素的信號轉導控制著組織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目前發現了 3條生長素信號轉導通路:Aux/IAA-TIR1 核信號通路,細胞表面起始的信號通路和 SKP2A 介導的信號通路。
  • 類固醇激素檢測助力多囊卵巢症候群診斷
    根據《多囊卵巢症候群中國診療指南》,在臨床上診斷育齡期及圍絕經期PCOS,月經稀發、閉經或不規則子宮出血是必須條件,同時需要符合超聲下表現為卵巢多囊改變、高雄激素臨床表現或高雄激素血症的其中一項。對於青春期PCOS的診斷必須同時符合以下3個指標,包括:① 初潮後月經稀發持續至少2年或閉經;② 高雄激素臨床表現或高雄激素血症;③ 超聲下卵巢PCOM表現;同時應排除其他疾病[3]。
  • 科學家揭示果蠅產卵地選擇行為機制
    媽媽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果蠅也不例外。  自然界裡,雌性果蠅喜歡挑選軟爛的水果產卵,讓孩子們一出世就能「泡在蜜罐」裡。同時,水果較軟的表面質地也方便它們把產卵器插進去。早期研究證明水果芳香的化學味道可以激發果蠅的產卵行為,那麼柔軟的質感是不是也可以呢?  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果蠅通過機械力感受機制選擇「產房」的秘密。
  • 三、PCR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三、PCR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BCR的交聯可以激活多種酪氨酸激酶,引起許多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底物有Igα和Igβ鏈、LC的γ1和γ2異型、p21ras蛋白以及PI-3K等。這些分子發生要酪氨酸磷酸化後可被激活,從而介導信號的傳導。
  • 【中國科學報】中外專家聚焦果蠅研究最新進展
    此次會議主題涵蓋遺傳進化、發育機制、信號轉導、生理與代謝、幹細胞研究和神經生物學等領域,並設立中國會議專場。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和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將為大會作特邀主題報告,40餘位優秀科學家分領域作特邀報告,探討果蠅研究的最新前沿進展,並展望該領域的未來發展。
  • 科學家揭示果蠅選擇「產房」的秘密
    作者 | 李晨陽媽媽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果蠅也不例外。自然界裡,雌性果蠅喜歡挑選軟爛的水果產卵,讓孩子們一出世就能「泡在蜜罐」裡。同時,水果較軟的表面質地也方便它們把產卵器插進去。果蠅的產卵行為同時受到化學信號和機械信號影響,在自然界,這兩個變量難以分開,只有在實驗室裡才能探究分明。研究人員把圓形培養皿分為4個扇形格子,以對角線上的兩個格子為一組。在兩組格子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瓊脂糖凝膠,質地較軟的部分相當於爛香蕉,較硬的部分則相當於一般成熟果實。結果幾乎所有果蠅都選擇在更軟的那一組產卵。
  • Molecular Cell | 環狀RNA調控果蠅壽命調節果蠅壽命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的Sebastian Gro¨nke和Linda Partridge為共通訊作者在Molecular Cell(IF=15.584)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An Insulin-Sensitive Circular RNA that Regulates Lifespan in Drosophila」的文章,闡述胰島素信號轉導會影響整體
  • ...文課題組與合作者揭示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多樣性的動態結構...
    G蛋白偶聯受體(GPCR)家族是最大的一類膜蛋白家族受體,在視覺、嗅覺、味覺以及激素和神經遞質等信號轉導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時也是關鍵的藥物靶標。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GPCR在失活和激活狀態下的晶體及電鏡結構解析,人們對於這一大類受體的激活機制有了愈發深入的了解。
  • 科學家揭示胺基酸調節新信號轉導機制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與葡萄牙裡斯本大學、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大學、澳大利亞薩爾茨堡大學等處的科研學者開展合作在新研究中揭示了胺基酸調節雄性配子體和雌蕊組織之間全新的信號轉導機制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1(ABSTRACT)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上海)連結:http://www.sippe.ac.cn/sourcedb_sippe/zw/zjrc/201812/t20181219_5218228.html朱健康院士及其團隊長期從事植物逆境生物學相關研究,朱健康院士是世界範圍內植物逆境生物學領域中走在最前沿的幾個人之一,其團隊也是全球植物逆境生物學領域中的超一流研究團隊
  • Cell Reports:果蠅為什麼不挑食?
    另一方面,果蠅的一些遺傳學上的表親被稱為「營養專家」( nutritional specialists),也就是說它們只能依賴非常特定的植物而生存。至於這些生物體如何在飲食習慣上產生了如此大的差異,即使是在同一基因家族內,這方面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答。
  • Cell重磅:朱健康院士綜述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
    植物主要脅迫信號途徑與酵母SNF1激酶和哺乳動物AMPK激酶有關,顯示這些途徑可能由能量感知途徑進化而來。脅迫信號通過調控離子和水的運輸,代謝和轉錄重組過程中的關鍵蛋白以維持脅迫條件下離子和水的動態平衡,保持細胞的穩定。對非生物脅迫的信號傳遞和應答過程的深入了解將有助於提高作物的逆境適應能力,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並保障日益增長的世界人口的糧食安全。
  • 科學家:果蠅能聞到捕食者的威脅,即使它從來沒見過捕食者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把昆士蘭果蠅放置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中,然後向裡吹入經過過濾的空氣(含有某些昆蟲的氣味)。這樣,就能讓昆士蘭果蠅暴露於四種不同的捕食者(三種蜘蛛和一種螞蟻)和一種非掠食性昆蟲的氣味中。研究人員隨後觀察了昆士蘭果蠅的四種關鍵行為:運動、覓食、產卵和交配。每一種行為都是昆蟲適應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