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20%,水果中富含的黃酮類物質竟是「衰老剋星」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懷懷懷瑾 時光派 來自專輯抗衰物質

@懷瑾

復旦藥理學碩士

朋克養生點讀機

圖-秦朝徐福東渡場景,山東省淄博市齊文化博物館

相傳秦始皇3次遣徐福東渡尋長壽仙藥,徐福尋至日本八丈島,發現島上有一種傘形科、多年生草本,葉子被摘掉後馬上長出新葉,名為明日葉(Ashitaba)。

圖-徐福眼中的「仙島」日本八丈島

明日葉美味且營養豐富,傳聞可延年益壽,徐福踏破鐵鞋終得「仙藥」,哪知帶回交差途中,秦皇就病去了。倘若秦皇吃了明日葉,是否得以續命,歷史就要被改寫?

圖-明日葉

現代科學證明,明日葉有抗衰老功效。今年初《自然·通訊》報導,明日葉主要成分4,4』-二甲氧基查耳酮(DMC)可顯著延長線蟲、果蠅、人類細胞的最大壽命約20%。

不知日本民眾壽命全球第一(84歲餘)是否和明日葉中DMC有關?其實DMC屬於黃酮類化合物大家族,有近5000名「兄妹」,近來的抗衰老明星槲皮素、大豆異黃酮,以及大票植物提取物(藍莓、綠茶、石榴、楊梅樹皮)都屬於黃酮類化合物。

本系列文章共兩篇,將攜大家一窺「仙藥家族」黃酮類化合物的淵源和療效。

元末明初有詩:「金鳳花開色更鮮,佳人染得指頭丹。」古代女子用鳳仙花染指甲,鳳仙花就是彼時的「指甲油」, 黃酮的發現和古人運用植物汁液作天然染料相關。

圖-鳳仙花(古代「指甲油」)

19世紀末,植物中的一些色素被分離鑑定並確定了化學結構,科學家命名這些色素為「黃酮(Flavonoids)」。

黃酮自命名來,一直被當作植物色素研究,直到1930s,學者們才驚覺某些黃酮化合物對人體有益,開始關注其生物學效應。

1980s到現在,是生物學日新月異的三十年,黃酮也隨之獲得較大研究進展。促使人們研究黃酮的動機是:大家普遍認為多吃瓜果蔬菜有利健康,而幾乎所有果蔬都含有黃酮類化合物。

聽起來挺牽強……但科學不就是「用嚴謹的方法論證祖宗傳下來的智慧」嗎?上世紀末科學家進行了大樣本流行病研究,果然發現:飲食黃酮的量與冠心病、中風和癌症發病負相關。

黃酮類化合物成分天然、安全、有效,簡直是「完美」保健品標配,因此報告出來後,食品/保健品公司的合約蜂擁而至,大量黃酮類物質(或黃酮添加食品)流行病學、臨床研究如雨後春筍。這個圈子,終於「繁榮」了起來。

黃酮類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各有特色,但都與下圖結構類似:

圖-黃烷

該化學式名為「黃烷」,由三個「環」相連構成,最核心的環是中間的C環,從C環的氧原子開始給黃烷結構編號,根據不同編號的取代基團不同,黃酮被分為不同種類。

01

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類

黃烷→黃烷酮→黃酮

在黃烷化學結構基礎上,4位添羰基(O=)的化合物稱黃烷酮; 在黃烷酮化學結構的基礎上,2,3位添C=C雙鍵的化合物稱黃酮:

其他衍生分類

有多種從黃酮、黃烷酮衍生的黃酮類化合物,其基本結構式如下:

圖-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類

各類黃酮的食物來源

1)黃酮:

黃酮類是黃酮類化合物的重要亞群之一,主要包括:木犀草素、芹菜素和柑橘素等[15],黃酮的本質是糖苷。

芹菜、歐芹、紅辣椒、甘菊、薄荷和銀杏葉等是黃酮類化合物的主要來源。

2)黃酮醇:

黃酮醇類化合物可能是水果和蔬菜中最常見和最大的黃酮亞群,主要包括山奈酚、槲皮素、楊梅素、非瑟酮,在各種水果和蔬菜中含量非常豐富[16]。

洋蔥、甘藍、生菜、西紅柿、蘋果、葡萄和漿果富含黃酮醇;茶和紅酒也是黃酮醇的來源。

3)黃烷酮:

黃烷酮包括橙皮素、柚皮苷、聖草酚等,通常存在於各種柑橘類水果中。柑橘果肉酸甜,但果皮常常有苦澀味道,就是因為其果皮富含黃烷酮的緣故。

富含黃烷酮的水果有橘子、橙子、橘柑、檸檬、葡萄等。

圖-橙皮的「苦澀」來源於黃酮

4)異黃酮:

異黃酮類化合物是黃酮類化合物的一個獨特的亞群。我們聽說異黃酮時,通常聞其「大豆異黃酮」之名,之所以「大豆」二字常與異黃酮捆綁,就是因為異黃酮分布十分有限,幾乎局限於大豆和某些豆科植物中。

植物生長需要微生物,但微生物也可能帶來感染,異黃酮在豆科植物利用(同時拮抗)微生物的過程中起重要抗毒抗菌作用;對人類而言,異黃酮也有臨床運用潛力,被認為是「植物來源的雌激素」。

5)兒茶素:

兒茶素是黃烷酮的3-羥基衍生物,其化學分子結構上能發生多種取代反應,變成不同的兒茶素亞型,是多種多樣的群體。

兒茶素分為兒茶素、表兒茶素、矢車菊素等,在香蕉、蘋果、藍莓、桃子和梨等植物中含量比較豐富。

6)花色素: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因為花色素。

花色素是負責蔬菜、花卉、水果顏色的色素,但也神奇的具有生物效應。

花色素在不同酸鹼度下呈不同顏色;在花色素的A、B環上進行甲基或醯基取代也會改變其成色。

花色素常見分類有花青苷、飛燕草苷、麥維丁、天竺葵苷和牡丹苷等,主要存在於蔓越莓、黑加侖子、紅葡萄、梅洛葡萄、覆盆子、草莓、藍莓、越桔和黑莓等水果的細胞外層。

7)查耳酮:

查爾酮類化合物主要包括根皮苷、熊果苷、根皮素和柑橘查爾酮等,在番茄、梨、草莓、熊果和某些小麥製品中含量非常豐富。

02

黃酮化合物的吸收

各種黃酮類化合物在生物體的吸收利用度差別很大,可以說自然界存在的黃酮類,大多吸收很差。

黃酮化合物吸收過程

1) 口服的黃酮在口腔發生水解修飾,隨後由食道進入胃部,但難以被胃消化;黃酮進入小腸後,有兩種轉運吸收途徑,上皮刷狀緣LPH轉運體介導[10]和上皮細胞SGLH轉運體介導的轉運[11];

2) 小腸吸收後的黃酮入血,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肝臟,像大多數「藥物」一樣發生II期代謝,代謝物隨後進入體循環;循環過程中,膽汁中的代謝物通過腎臟經尿液排出,或通過膽汁肝腸循環再次進入小腸[12,13];

3) 小腸中的殘餘黃酮代謝物可繼續下行,到大腸部位,大腸有很多腸道菌群,這些菌群多元地處理黃酮為更容易吸收的產物,主要處理方式包括:還原、脫羧、脫羥基、去甲基化[14,15];

4) 大腸的菌群處理後的產物被吸收,最後,代謝廢物也經腎臟由尿液排出。

黃酮化合物吸收差

黃酮類化合物大多數以黃酮糖苷形式存在,少量以黃酮糖苷元形式游離於自然界中。黃酮糖苷親水性強,脂溶性差,在胃部和小腸吸收有限,大多依賴大腸腸道菌群加工。

黃酮糖苷元可看做大腸微生物「加工」黃酮糖苷的產物,吸收利用度是糖苷的數倍,所以目前生產上也將黃酮糖苷生物加工成苷元以提高利用度。

03

黃酮類化合物生物加工

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物轉化手段主要包括微生物轉化及基於植物組織細胞培養的生物轉化。

1) 微生物轉化是利用微生物進行反應,利用微生物產生的一種或幾種酶作為生物催化劑,將黃酮轉化成為別的物質。生物轉化反應具有選擇性強、催化效率高、反應條件溫和、反應種類多樣以及環境汙染小等優點。

2) 植物中有多種特異酶,可催化黃酮產成多種新型化合物,相比微生物轉化的產物更多樣,因此植物培養的生物轉化對黃酮類藥物的研製意義更大。

近年來,上述生物加工技術被廣泛用於包括黃酮在內的各種天然化合物合成、修飾和改造,成為了獲得新結構、低毒性和高活性藥物的低成本途徑。

時光派點評

本文引入了「黃酮類化合物是一大類低吸收率化合物」的概念。

黃酮作為廣泛存在於瓜果蔬菜中的化合物,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近來人們越來越多觀察到其健康裨益,從而推動了相關研究的發展。天然黃酮的吸收利用率一直讓人頭疼,好在有生物技術加持,人們已可以顯著提高生物利用度。

黃酮類化合物如何抗老,能不能延長我們的壽命,這些問題我們在第二篇將進行討論。

參考文獻

1. Rodriguez-Mateos, A., et al., Bioavailability, bioactivity and impact on health of dietary flavonoids and related compounds: an update. Arch Toxicol, 2014. 88(10): p. 1803-53.

2. Polyphenols, A concise overview on the chemistry, occurrence, and human health.

3. Kim Y, Je Y. Flavonoid intake and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 causes: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 Clinical Nutrition ESPEN, 2017,20:68-77.

4. Feliciano R P, Pritzel S, Heiss C, et al. Flavonoid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J]. Current Opinion in Food Science, 2015,2:92-99.

5. Jiang W, Wei H, He B. Dietary flavonoids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15 prospective studies[J]. Thromb Res, 2015,135(3):459-463.

6. Williamson G. The role of polyphenols in modern nutrition[J]. Nutrition Bulletin, 2017,42(3):226-235.

7. Yang B, Yang J, Liu H, et al. New insights on bioactivities and biosynthesis of flavonoid glycosides[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79:116-124.

8. Xiao J, Muzashvili T S, Georgiev M I. Advances in the biotechnological glycosylation of valuable flavonoids[J].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14,32(6):1145-1156.

9. Cao H, Chen X, Jassbi A R, et al. Microbial biotransformation of bioactive flavonoids[J].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15,33(1):214-223.

10. Day AJ, Canada FJ, Diaz JC, Kroon PA, McLauchlan R, Faulds CB, Plumb GW, Morgan MR, Williamson G (2000) Dietary flavo- noids and isoflavones glycosides are hydroylysed by the lactase site of lactase phloridzin hydrolase. FEBS Lett 468:166–170

11. Gee JM, DuPont SM, Day AJ, Plumb GW, Williamson G, Johnson IT (2000) Intestinal transport of quercetin glycosides in rats involves both deglycosyl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hexose transport pathway. J Nutr 130:2765–2771

12. Del Rio D, Rodriguez-Mateos A, Spencer JPE, Tognolini M, Borges G, Crozier A (2013b) Dietary (poly)phenolics in human health: structures, bioavailability, and evidence of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chronic diseases. Antioxid Redox Signal 18:1818–1892

13. Actis-Goretta L, Lèvéques A, Rein M, Teml A, Schäfer C, Hofmann U, Li H, Schwab M, Eichelbaum M, Williamson G (2013) Intestinal absorp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epicat- echin in healthy humans assessed by using an intestinal perfu- sion technique. Am J Clin Nutr 98:924–933

14. Jaganath IB, Mullen W, Edwards CA, Crozier A (2006)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small and large intestine to the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of rutin in man. Free Radic Res 40:1035–1046

15. Stalmach A, Mullen W, Barron D, Uchida K, Yokota T, Steiling H, Williamson G, Crozier A (2009) Metabolite profiling of hydrox- ycinnamate derivatives in plasma and urine following the inges- tion of coffee by humans: identification of biomarkers of coffee consumption. Drug Metab Dispos 37:1759–1768

原標題:《延壽20%!真沒想到,水果中富含的黃酮類物質竟是「衰老剋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含黃酮類物質的蔬果有助於控制體重
    富含黃酮類物質的蔬果對減肥很有幫助哦! 大量的研究發現這些水果蔬菜給人們帶來不僅僅是生命所需的能量、膳食纖維和一些主要營養素,更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黃酮類物質。黃酮類化合物(包括黃酮醇、黃烷-3-醇、花青素)的攝入量與人們體重的增加是呈負相關的,也就是說飲食中增加黃酮類物質的攝入有利於人們減少體重的增加,起到預防肥胖的作用。 黃酮類物質為什麼可以減少體重的增加呢?
  • 腫瘤的剋星,竟然是一種野菜,富含7種抗癌物質,終於被重視
    腫瘤的剋星,竟然是一種野菜,富含7種抗癌物質,終於被重視  我們平時都害怕自己身患惡性腫瘤,也是我們常常說的癌症這種疾病,這種疾病到目前醫療技術還是沒有辦法治好的,其實癌症這種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只是有一些知識我們並不了解,腫瘤的剋星,竟然是一種野菜,富含7
  • 農村山上的這種野果,有降低血壓血脂作用,是痛風患者的「剋星」
    二、保護肝臟醋慄中富含多種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質,如花青素、維生素C、黃酮和酚酸類物質等等。可以增加人體內可以對抗過氧化的營養物質,對於保護肝臟功能有很好的效果,喝酒的時候吃點醋慄還能起到保護腸胃的作用,所以特別適合有肝功能疾病的患者使用。
  • 這5種水果竟是肝病「剋星」!
    專家認為,日常生活中,巧妙的飲食搭配和適當適宜的運動是養肝護肝的兩大法寶。從飲食方面來看,有些食物竟會讓人「吃」出肝病,有些食物竟是肝病的「剋星」,有利於肝臟健康。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找找對肝臟好的幾大水果吧!
  • 危害身體12大器官的「剋星食物」
    堅果富含的磷脂成分是神經細胞必要的合成物質。磷脂中含有膽鹼,可以提升大腦儲存資料、傳遞信息的能力,對短期記憶和學習能力有幫助。堅果中的硫胺素和鎂,還有助於改善認知功能。梨富含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生吃能止咳,熟吃可潤肺。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保護黏膜細胞,防止黏膜受細菌等外來物質對肺的刺激。
  • 陳化多年的老白茶,其黃酮、茶多酚等內含物質究竟有何變化?
    有科研數據顯示,陳年白茶的黃酮含量整體高於當年新白茶。其中,陳20年的白茶黃酮含量最高,達到了13.26mg/g,是新白茶的2.34倍。(一)不同年份的白茶中黃酮含量分析黃酮類物質是茶多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黃酮醇及苷類
  • 衰老的原因竟不是NAD+合成不足,富勒烯不僅不延壽,甚至存在毒性
    衰老的原因竟不是NAD+合成不足,富勒烯不僅不延壽,甚至存在毒性 2020-11-20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腫瘤的剋星是一種野菜,富含7種抗癌物質
    科技的飛速發展,物質生活的富足,帶來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安全隱患。由於各種物質的刺激,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許多的人們都患上了各種以前,沒聽說過的疾病,其中最多的就是腫瘤疾病。腫瘤包括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後者則是常說的「癌症」。
  • 化療病人吃什麼好:柑橘類水果是「抗癌水果」?
    冬季到來,橙子、橘子、柚子開始大量上市,尤其是北方的冬季,柑橘類的水果成為大多數人的日常水果。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這種我們常見的水果卻有很多腫瘤患者需要的營養物質,到底是哪些營養物質?維生素C:保護細胞不受氧化柑橘類水果是水果第一大家族,包括橙子、橘子、柚子、葡萄柚、金橘、檸檬等多個品種。這些水果有一個共同點:維生素C含量高。維生素C,又名抗血酸,是一種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
  • 4類皮膚容易衰老 女人該如何對抗衰老?
    原標題:4類皮膚容易衰老 女人該如何對抗衰老?   每個人的女性都要做好護膚工作,尤其是25歲之後大量的膠原蛋白會流失,隨著年齡的增長,膠原蛋白流失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尤其是4類皮膚更容易出現衰老。
  • 最新的抗癌食物排行榜,真沒想到它們竟然是癌細胞的剋星
    2、草莓:草莓所含營養非常豐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其保健價值極高,故有「水果皇后」之稱。草莓富含植酸,它是一種抗氧化劑,對細胞有保護作用,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從而具有抗癌功效。草莓所含鞣花酸,能抑制和防止黃麴黴素、亞硝胺、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等的致癌作用。經常吃草莓可抑制燻烤、黴變、醃製等類食物所產生的癌變作用。
  • 這4種黑色水果,營養價值豐富,常吃,或許可以延緩衰老
    這4種黑色水果,營養價值豐富,常吃,或許可以延緩衰老據悉,黑色水果因富含維生素、硒、鐵、鈣、鋅等物質。相比淺色水果,黑色水果含有更加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增加人體的抵抗力。此外,黑色水果中鉀、鎂、鈣等礦物質的含量也高於普通水果,這些離子大多以有機酸鹽的形式存在於水果當中,對維持人體的離子平衡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常吃黑色水果,或許可以抗氧化、延緩衰老,讓你越活越年輕。
  • 植物酵素中的多酚成分利於美白抗衰老
    市場上酵素產品原料種類繁雜,所含功能性生成分多樣,已有研究結果表明,酵素產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夠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促進機體健康。《對話酵素》為大家找到一篇專門解釋酵素成分中的多酚在通便瘦身、養顏效果方面的最新發現。
  • 有些水果可以養肝,都有什麼水果呢?每天堅持吃一些,別忘了
    根據五臟與五味的對應關係可知,酸入肝,所以大多數酸味水果都有促進消化、保護肝臟的作用。有很多水果是必須要吃的,下面我們把它們列出來:一、葡萄肝病多吃葡萄。葡萄富含有天然的活性物質、維他命和纖維素,對肝臟功能不好的人甚至有肝炎的病人都是很有益的。
  • 美實驗證明多吃糖或使人變笨 多吃草莓可緩衰老
    值得關注的是,實驗中選用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是一種常見食品添加劑,用於各類軟飲料、調味品、果醬和嬰兒食品。「我們不討論水果中自然存在的果糖,我們關心的是那些添入加工食品中作為甜味劑和防腐劑的果糖。」皮尼拉說。皮尼拉的實驗結果還表明,補充攝入N-3脂肪酸能有效降低高糖帶來的智力損傷,三文魚、核桃和亞麻籽等食物中均富含此類物質。
  • 肝病的「剋星」被發現,這3種水果經常吃,肝臟越來越健康
    那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肝病呢?這3種水果是肝病的「剋星」,多吃可以養肝護肝,讓肝臟越來越健康,錯過實在太可惜。1.香蕉香蕉是熱帶地區廣泛種植的一種芭蕉科植物,香甜軟滑,能延年益壽,老少皆宜,深受人們喜愛。香蕉果肉營養價值頗高,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促進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平穩血清素和褪黑素,還可以促進食慾、助消化,被歐洲人稱為「快樂水果」。
  • 孕期吃紅棗好,但這類孕媽要少吃!
    孕媽可別忘記這個高營養的水果——紅棗,它還有維生素c、膳食纖維、黃酮類物質等,但是如果你是這樣的孕媽就要少吃啦~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紅棗的豐富營養—1 維生素C鮮棗富含維生素C,如果你認為維C含量最多的水果當屬橙子,那可就錯了,鮮棗在各種常見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蘋果、橙、檸檬等水果中位居第一。不過注意是鮮棗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孕媽咪每天維生素C的攝入量是100~130毫克。這個量大概是多少呢?
  • 芒種之後常吃三種水果,保護心臟、養心血,對女性減肥還有幫助
    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給大家推薦三種適合在芒種前後吃的水果,吃對了都可以幫助你調理身體。1、芒種前後吃櫻桃:中醫理論中素有「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的說法,按照五行歸屬,夏季和心屬性均為火,所以夏季是養心的好時候,所以首先我們推薦的是對心臟很有益處的水果櫻桃。櫻桃可以說是心之果:養護心臟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