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包工頭撿到一把鋒利小刀,轉行修皮鞋,30年熬走6位老師傅

2021-02-24 故鄉視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故鄉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剛進入臘月,農村裡的年味兒就重了許多,小鎮上的集市,從5天一集縮短成了3天,3天一集的地方,已經變成了每天都是年集。南陽的大蔥,廣西的蜜桔,嵩縣的紅薯,更多的,是價格便宜的小孩兒棉衣,以及用沙啞嗓音吆喝的:「欒川豆腐來了啊,酸漿豆腐,熱豆腐咯……」

欒川縣石廟鎮的集市,源於民國初期,最早的集市場地,在靠近石寶溝的伊河灘裡。村裡73歲的張大叔告訴作者:「惡霸」家不想跑腿去欒川趕集,就叫附近的老百姓在伊河灘擺攤成集。這兒是往盧氏、西峽去的交通要道,以前人也不少,就有人在那亂墳崗裡搭庵子,腳蹬石支鍋頭賣羊湯,再賣點鋤槳撅把之類的,慢慢就成集了。

【註:惡霸:解放戰爭時期的當地反動地主,現在石廟街就是在原有莊寨基礎上修建而來。腳蹬石:墳塋腳頭通常擺放幾塊大石頭,主要作用是避免泥土流失,便於尋找墳墓位置,俗稱腳蹬石。】

石廟鎮的大集,是三天一次。

隨著滄海桑田改變,現在的集市位置就在「惡霸」家的寨子裡面,而原來的集市老街,一部分被河灘覆蓋,一部分蓋成了社區。

就像今年流行的那首神曲:「你別走~」「我不走!」上一年春節沒怎麼影響到山區農村的疫情,又扭扭捏捏賴著不願意離開,讓深山裡的年集也缺了不少熱鬧勁兒,集市上擺攤的人不少,趕集的似乎還不多。

70歲的慄大叔把攤位擺在集市最邊上的貨車縫裡,他自己也有車,不過是一輛腳蹬的三輪車。

這一集,慄師傅是市場裡唯一的一位修鞋匠,手裡拿著一把剔骨刀,正準備修理新釘的鞋跟。

「老慄,抵腦【方言:頭】抬起來麼,叫惹【ra】給你好好拍拍,上電視哩!」圍觀的人向慄師傅打趣道。

「鎮大年紀么【yuo】臭【xiu】老漢兒啦,上啥電視,上了也沒人看。惹鎮暫【方言:現在】都是看那大閨女小媳婦扭屁股哩,誰看咱臭老漢兒?還不勝包【方言:別】耽誤我修鞋。」慄大叔看了鏡頭一眼,淡淡地說,沒有停下手中的活。

「老慄,咱街上那五六個都快叫你熬死了,別哩,再沒人弄這了吧?一雙鞋10塊,一天弄30雙,嘖嘖,就是300塊,可不賴!」

「嗯,可不賴,來來來,給你那皮鞋脫了修修,你給我300塊。能球哩不輕,這一輩子也沒見過一天300塊……」

鞋跟修完,終於有了幾分鐘休息時間,慄師傅點上一根煙,收了臺子上的6塊錢,跟作者拉起了家常。

師傅的姓氏較為少見,他說整個石廟鎮,姓慄的只有兩家,還是老輩子的兄弟。這個姓主要在山那邊的叫河鄉,那兒有一個慄樹街,全村一千多口都姓慄。

30年前,慄師傅曾經是一個包工頭,帶著十幾個人,在附近蓋房子做工程,後來受到一些原因的影響,回到了石廟,看街邊修鞋的生意也不錯,於是轉行做起了修鞋匠。

「那時候幹工程沒有現在貴,就是掙點兒出力錢,後來不幹了。原來,俺這街上有七八個修鞋的,生意嘛,說不上多好,見天都有活。現在不行了,人都有錢了,那幾百塊的皮鞋,沒穿爛都扔了。溝裡人倒是不捨得扔,也不想多花錢,有哩自己買點502膠沾沾就妥了。沒啥生意,都是撞得,哪天撞住了,還有幾個活,撞不住了,幹坐一天,只當歇歇……」

慄師傅做修鞋匠,最初只買了一臺縫紉機,割鞋底的剔骨刀,是撿來的,另外一把闊刃的割刀,是用報廢的帶鋸片自己切割加工的。原來撿的那把剔骨刀早已經磨得沒有鋼刃了,手邊的這把,是近幾年新買的。

「原來那把,磨下去一半還多,就剩下一指頭那麼厚,這把也用不了幾年。」

「平常街上就俺倆人,今天那一個會是有事沒來。咱是有這點家當,不幹活淨歇著,也不是個事,出來耍哩麼,見人了說說話開開心,也怪美。老村都搬下來了,都住的社區樓房,老擱屋裡不出來,著急。坐一天,能掙個10塊8塊的,買盒煙就中了……」

大叔的身後,是他的工具車。「這好,不用油不用電,擱到樓底下也不怕偷,一頓吃一個蒸饃,都能跑了。不像恁那車,沒有油它不會走……」慄大叔對生活很樂觀。

「現在年輕人沒受過苦,光知道享受,俺們小著時候,吃都沒啥吃,過年了,弄點洋麥麵,兌一多半白玉谷面,過年就吃那。到鎮暫,也都還是閒不住,不是說咱家裡沒錢花,主要是不想閒著,人呀,一閒得很了,就廢了……」

相關焦點

  • 國外大神用鋁箔紙打造的小刀也是鋒利無比
    我們常說好鋼用在刀刃上,意思就是說鑄造一把好刀必須要用堅硬的鋼鐵打造,而我們今天看到這位大神居然用這種一撕就碎的材料打造一把鋒利的小刀!隨後大神用記號筆在這塊鍛打後的表面畫出小刀的形狀,用切割機把多餘的邊角料去除!最後用粗砂紙磨出小刀的外形輪廓!直至打磨光滑,最後再用小釘錘在光滑的刀身上不停的敲打出凹痕!
  • 杭州有家深藏不露的網紅旗袍店 30年老師傅飛針走線定製高端手工旗袍
    原標題:杭州有家深藏不露的網紅旗袍店 30年老師傅飛針走線定製高端手工旗袍 惜之在巴黎留學的時候,遇到了很多法國當地的工匠:做皮鞋、修鐘錶、編蕾絲……一做,就到極致。這深深地觸動了她。正巧Charlin出生在絲綢世家,兩人一拍即合:開家店,把屬於中國的傳統旗袍做到極致! 做了三十多年旗袍的張師傅是店裡的「鎮店之寶」。從17歲開始,他便跟著老師傅當學徒,光是學縫針、做盤扣,就整整學了四年。
  • 白金大神小刀鋒利新書《第九星門》僅寫了七個月就完結了,實在讓人...
    突然發現起點白金大神小刀鋒利的新書《第九星門》在12月20號的今天上午完結了,這真是挺讓人意外的。 這本小說我雖然沒有怎麼看過,但開書的時候,還是有點印象的。
  • 30歲轉行晚不晚?
    我在阿里巴巴生意經論壇看到一個問題覺得很有意思,我以前也遇到過,很多人對於轉行有一個很深的誤解,提到轉行,普片都會認為這不是什麼好事。七大姑八大姨都過來酸溜溜的勸說,我家孩子在上海大公司上班月薪過萬呢,你怎麼還在轉行呢?孩子....要好好做,不要三心二意的。
  • 農村自建房「基礎應該埋多深」?越深越好?一般包工頭不會說!
    導讀:農村自建房「基礎應該埋多深」?越深越好?一般包工頭不會說!以前咱們農村建房子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所以房子打地基,基本上過得去就好,有的地方還各種偷工減料;可是現如今國家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農村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因此對於農村自建房的安全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對於農村房屋的基礎施工也不會再如從前那樣了,畢竟基礎施工是第一步,也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若是做不好,這房子還敢住嗎?
  • 「匠人」父子檔: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陳文華15歲學手藝至今堅持了40年。其間他做過生意,也都與皮鞋相關。他坦言,自己最熱愛的工作是做皮鞋,靠「手藝」吃飯。溫州手工製鞋的歷史很長。據陳文華回憶,他學手藝時師傅經常提到:解放初期在溫州市區府前街一帶的皮鞋作坊很多。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解放北路、百裡坊一帶手工鞋店在全國開始小有名氣,再到後來市區水心一帶鞋廠林立。
  • 匠人「父子檔」 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陳文華15歲學手藝已堅持了40年。期間他做過生意,但都與皮鞋相關。他坦言,自己最熱愛的工作是做皮鞋,靠「手藝」吃飯。溫州手工製鞋的歷史很長。據陳文華回憶,他學手藝時師傅經常提到:解放初期在溫州市區府前街一帶的皮鞋作坊很多。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解放北路、百裡坊一帶手工鞋店在全國開始小有名氣,再到後來市區水心一帶鞋廠林立。
  • 匠人「父子檔」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陳文華15歲學手藝已堅持了40年。期間他做過生意,但都與皮鞋相關。他坦言,自己最熱愛的工作是做皮鞋,靠「手藝」吃飯。溫州手工製鞋的歷史很長。據陳文華回憶,他學手藝時師傅經常提到:解放初期在溫州市區府前街一帶的皮鞋作坊很多。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解放北路、百裡坊一帶手工鞋店在全國開始小有名氣,再到後來市區水心一帶鞋廠林立。
  • 30歲還適合轉行嗎
    俗話說,男人三十而立,說的就是一個人到了30歲年齡的時候,就應該成家立業了,有自己的家庭並且有自己的事業或者有一個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那為什麼很多人到了30歲以後才開始轉行呢?那麼30歲真的還適合轉行嗎?
  • 老師傅上班天天睡覺,廠長要求開除,老闆:他走了我就讓你滾!
    老師傅上班天天睡覺,廠長要求開除,老闆:他走了我就讓你滾!無論在什麼工廠,一個好的技術工人永遠是搶手貨,因為做技術這一行,你想做得好,首先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其次就是多年的實戰經驗,實戰得來的東西可不是隨便說說就會的,所以一個好的技工往往是很難找到的,如果工廠請到了,那真的得當寶,因為擁有一個優秀的技工老師傅,可以保證工廠機器安全的運行,無形中提高了很多的收益,不過有些人卻不這麼認為。請看下面這個故事。
  • 你們傘壞了要花錢修的嗎?不好意思,我們杭州的傘免費修
    邱店長說,以前因為線下經銷商多,所以修傘的點也多,但最近幾年大多轉線上銷售,杭州的維修點就保留了兩個,「一個是我們這裡,另外一個就是西溪路上我們的傘廠門口經銷部。但這裡更方便,因為可以立等可取。」我第一次去,維修點裡有4個修傘師傅。第二次去,增加到6個人了。「最近杭州一直下雨,一到晴天,大家就都出來修傘了。平均每天有個200把吧,個別高峰天還不止。」
  • 包工頭要淘汰?淘汰包工頭,許多農民要失業,包工頭比你想的重要
    摘要:欠農民工工資都是包工頭的事?開發商不給錢,包工頭也沒招。文/田俊超白包工頭在農村,是個讓農民又愛又恨的職業。包工頭在農村裡,起源於磚瓦房的建造。最開始,農村是沒有包工頭的,農民蓋房子都是僱日工,什麼時候蓋完,什麼時間算。
  • 鮮為人知的「傳統工藝純手工藝術皮鞋」
    加上新開發的配飾男女系列工藝手包,精美雕刻,純真精悍,視覺衝擊力強烈,與藝術皮鞋和旗袍的精美搭配,完美協調,貴氣優雅,感到由衷的敬佩和震撼。總經理曹偉這也凝聚了公司總經理曹偉先生和藝術總監周明建先生30多年精悍藝術的傳承值守。
  • 「我30歲轉行HR,5年做到HRD!」
    周末,參加了一次人力資源朋友圈裡的聚會,大家不約而同聊起了一個主題:那就是不少從事HR的同行其實都是跨專業或者轉行來的。其中有位目前在某科技公司任職的F總,分享他自己的轉型經歷:大學工科背景,幹了多年產品銷售。
  • 19年專注做好一雙皮鞋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唐珊珊 文/圖 叮叮噹噹、叮叮噹噹……走近樓潤龍的操作臺,他正手拿一把小錘,輕輕地敲打一隻鞋楦,面前的盒子裡,滿滿當當地裝著各種型號的工具,刀頭處被磨得發亮,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我就是一個小鞋匠,做這行19年了,就是為了做好一雙皮鞋,這是我的夢想,沒想到會拿獎。」
  • 非師範,畢業6年!30歲的我是如何轉行成為老師的?
    但是總會有人問:30歲的「我」想轉行,真的還可以嗎?在這裡小編想說,時間沒有早晚,只要你有想去改變的想法,一切都還來的及。小編身邊就有這樣的典型榜樣,是之前小編的一位學員,非師範生,畢業6年,想要入編當老師,認真備考1年,終於得償所願,以總成績第一的成績入了某考編大省的中學編制。前兩天小編跟這位老師諮詢了一下備考經驗,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還在糾結要不要考編的小夥伴們可以看一下她是怎麼備考的。
  • 零基礎轉行新媒體運營|6年工科狗的轉行之旅
    我在轉行新媒體運營的過程中,最常聽的一句話就是:你都學了6年了,為啥現在要轉行啊?那之前的辛苦不都白費的了嗎?是,白費了,但是比起白費,我更怕自己因為不捨得區區6年的經歷,而白費30年的人生。因此在研二暑假我決定放棄6年的工科經驗,零基礎轉行新媒體運營。
  • 俄羅斯小朋友意外撿到一把槍 交給警察叔叔獲表揚
    近日,三名俄羅斯小朋友將在野外意外撿到的東西交給警察,但和兒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裡不同的是,他們撿到的居然是一把槍。起初大家都以為這只是個易拉罐,但當他們靠近觀察後,才發現這有可能是一把槍。三位小朋友立刻跑回家,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家長,家長們隨即打電話報警。警方到現場後將槍枝打撈上岸,檢查發現這原來是一支空氣槍(bb 槍)。家長們為三名機智的孩子感到驕傲,阿德萊德的父親告訴記者,家長一定要儘早對孩子進行槍枝安全教育。
  • 高清海報丨西南一把鋒利的「鋼刀」
    高清海報丨西南一把鋒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