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家長第一反應很重要

2020-11-19 胖嘟嘟的誠媽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懂事陽光有禮貌的孩子,希望孩子如天使般事事能幹,招招討人歡喜。但生活會告訴我們,我們面前常常面對的是一個好動的、頑皮的、淘氣的、執拗的小孩子,時不時還會有意或無意做一些大人看來不對的事情。這時,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是大發雷霆?還是擁抱安慰?還是置之不理?

本人覺得,當孩子做的事情不符合成年人的預期時,作為家長,一個成年人,一定要在腦袋裡迅速把這個事情過一遍,再做出反應,這個第一反應很重要。


一是原則性錯事

最近拼音裡有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子站在臺子上,旁邊走過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走到小女孩身邊,伸手就把小女孩推倒,就在小女孩往臺下倒去,一個大人從旁邊衝來抱住了小女孩,小男孩的家長看到了,走過來給了小男孩一下。這其實就是一個原則性的錯事,適當的嚴懲可以讓小男孩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

二是無意中做了錯事

這種在小孩的交往中,遊玩中,常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比如,有的小孩子玩瘋起來,就不管顧的,會撞了別的小朋友;再如小孩子在家裡打碎了個玻璃杯,把桌上的東西碰掉到地上等等。這種就屬於無意識做了不對的事。這時,家長不用太在意或大發雷霆處罰孩子。只要小聲告訴孩子注意事項就夠。

三是好心辦壞事型的

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小孩子想幫助另一個孩子搬東西,但是沒有想到把被幫助對象的東西弄壞了。有一次,本人在遊樂場時,看到一群小孩子在玩積木,一個小女孩拼積木,另一個小男孩遞積木,他們越玩越開心,動作越來越快,小男孩興奮之時,遞積木用力過度,撞到了小女孩的臉上,小女孩哭了。小女孩家長來了,把小男孩一推,小男孩家長看到了,不樂意了,上來質問,雙方家長打起來了。在家長們打的過程中,兩個小孩子沒事了,又在一旁拼起了積木。大人們的反應應該讓自己蒙羞。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雙方家長給孩子提醒一下注意事項就好了。



很多時候,不用家長生時,孩子也明白自己做錯事了,他自己也害怕。

本人覺得,當事情發生時,不論是哪種錯事,

首先要擁抱或是安撫孩子的情緒。一旦家長第一時間發脾氣,孩子雖小,也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反應,撒謊或是沉默。如果是無意造成的或是好心辦壞事造成的錯事,本身孩子就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還被一頓指責,情緒無法釋放,只好向內心擠壓,心理問題由此而生。

其次,問清楚原因,聽孩子說,聽對方說,再做出反應。家長的理性分析和判斷的做法,會給孩子一個寬鬆的陳述自己理由的時候,孩子才能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以後要注意什麼。

最後,家長一定明白,成年人也避免不了犯錯,為什麼不允許孩子們犯錯呢?

相關焦點

  • 當孩子不小心做錯事,家長的反應很重要,當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前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做錯很多的事情,孩子做錯事是非常正常的,幾乎沒有任何的孩子在一生中不會犯錯,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有些時候孩子做錯事,並不是他故意而為之,而是無意中做錯的,這些都需要父母的教育,但是父母在教育或者提醒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語氣,因為很容易會導致自己的孩子變得怨恨父母,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反應,當你的孩子不小心做錯事
  • 孩子道歉後,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於是,我問她,當孩子道歉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只是抱頭痛哭心疼娃嗎?她似乎才反應過來,反問不然呢?字裡行間都是疑惑。我笑說,每次樂樂道完歉後,我第一反應都是問他錯哪兒了。隨後,就會要求他把做錯的事複述一遍,磕磕巴巴沒關係,但一定要重複整件事,然後再問他媽媽為什麼不高興,回答完這個問題後,樂樂才算過關了。
  • 孩子做錯事的第一反應,凸顯了父母家教的水平,有出息的娃這樣做
    說起這個孩子素質的教育問題,不少家長覺得特別&34;,好好的一個孩子做錯事了之後卻只敢逃避問題,為了掩飾錯誤甚至不惜撒謊,越是教訓孩子,他們的&34;就越&34;。有的家長甚至好幾個月都沒發現孩子做錯的事情,一直被蒙在鼓裡。還有的家長知道老師找上門來家訪了,才知道自家孩子做錯了事。
  • 當別人說你的孩子做的不對時,你的反應很重要,別再盲目
    前言: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孩子有可能會做一些錯事,會惹來家長的生氣和抱怨,其實孩子做錯事是非常正常的,每個孩子都可能做錯事,沒有任何孩子一下生就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所以後天的三觀養成是靠家長的培養,當你的孩子做的不對的時候,家長的糾正非常重要,不過當別人指責你的孩子,說你的孩子做的不對,你的反應就非常重要了。
  • 當孩子做錯事,家長「眼旁觀」好不好?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家教
    當孩子做錯事,有時候家長越沉默,孩子內心反而越愧疚。比起責罵孩子,家長更應該引導孩子學會自己反省,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沒有人不會犯錯,每個孩子都是從犯錯誤、改正錯誤之中成長起來的,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學會對錯誤負責,知錯就改。
  •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了溝通是否有效?
    文|阿妖孩子做錯事很多時候是我們用我們的認知來決定這件事的對錯,而孩子呢?這基本上是很多媽媽固定話術了,作為家長你應該不陌生吧!其實這兩種溝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媽媽的第一反應也告訴孩子以後發生事情後的一個心態是怎樣的,是先找解決方案還是抱怨!第二個媽媽在評判孩子,給孩子貼標籤,"你就是笨"。你會怎麼做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孩子被欺負,家長第一反應很重要,別做錯了
    導讀:孩子被欺負,家長第一反應很重要,別做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欺負,家長第一反應很重要,別做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撒謊怎麼辦??家長的反應很重要
    關於孩子撒謊這件大事,與其忙著責怪孩子,最要的是先去了解孩子撒謊的原因。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去撒謊比撒謊本身更重要!◆為什麼孩子會撒謊?舉例:一天一個家長氣勢洶洶拉著孩子去找老師核實情況,說孩子撒謊,他說老師帶著全班同學去吃麥當勞這怎麼可能,所以就認定孩子是在撒謊。這位家長不了解孩子這種心理活動特點。
  • 孩子做了錯事不願意道歉怎麼辦?
    孩子做了錯事不願意道歉怎麼辦?這個問題特別有意思,很多的家長會問這個問題,特別是媽媽,會比較在乎這個問題。我打算從三個角度來講一下這個問題。做了錯事一定要道歉,聽起來是蠻有道理的,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卻並非如此。
  • 孩子做錯事會魂不守舍
    這期我們要說的話題是孩子做了一件很大的錯事之後怎麼處理。​其實呢,孩子做錯事,闖禍了,他自己內心是恐懼,害怕的,孩子的表情狀態說明了一切。家長們一定要正確去引導。如果家長因為損失了錢財而對孩子大發脾氣,破口大罵,這樣只會讓孩子的內心更加恐懼,難過,還會讓孩子覺得,孩子在家長心裡原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因此,親子關係就會產生隔閡。但是如果我們選擇去原諒孩子,站在孩子一邊開導他,孩子整個人都會輕鬆下來,還會感激你,認同你是一個明事理的家長。
  • 孩子做錯事,控制不住發脾氣怎麼辦?兩圖幫助你看透行為模式
    陪做作業的時候,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釋同一個問題給孩子聽,要麼聽不懂,要麼根本聽不進去。作為家長,立馬就火冒三丈了!這確實是我們大多數情況下的真實寫照。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負面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河東獅吼」的情景就上演了。這就好比孩子已經在懸崖邊上了,又被推了一把。這種互動模式,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拒絕溝通的原因。
  • 孩子做錯事,到底該不該打?
    經常有家長問該不該打孩子,如果孩子做錯事不打,還怎麼教育孩子?那麼,孩子做錯事,到底該不該打?這個度家長怎麼把握?不打就代表不教育嗎?02 不打孩子不代表就放任孩子有些家長了解了打孩子的危害,後來面對孩子的種種不良行為,不敢打也不敢說。如果是這樣,你就是在做一個「假」家長。明明知道孩子不對,想打卻不敢打,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了。
  • 孩子做錯事,第一時間就讓他說「對不起」?你的教育可能有了偏差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怎麼辦?相信大多數講道理的家長都會讓孩子道歉。但是我前幾日卻遇到了這樣一個奇葩案例,讓我重新審視了孩子做錯事,第一時間讓她道歉這個事情,是否是對孩子最正確的教育。這讓我開始審視,孩子做錯事第一時間讓他道歉這個事情到底是對還是錯了。
  • 當孩子說狠話時,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隨著網絡用語的流行,很多孩子年紀小小就已經會說"網紅語言"了,然而這些語言裡面不乏一些低俗惡趣味的話,讓家長聽了很是不爽。尤其是當孩子學著大人的模樣放狠話時,都會把家長給震驚住。但有的家長會選擇充耳不聞,認為長大了孩子就會慢慢改掉。然而並非如此,教育孩子要講究時機,那麼當孩子說狠話時,家長的第一反應非常重要。
  • 當孩子說出「大人做錯事也要打屁股」,父母該怎麼辦?
    最近,在刷知乎的時候刷到了一個問題:3歲的女兒準備了一個尺子說「大人做錯事也要打屁股」,應該允許嗎?有一天,3歲的女兒準備了一個尺子對大人說「大人做錯事也要打屁股」。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反應?也許大家看到孩子的反應,會跟孩子父母剛開始的反應一樣,情不自禁地笑一下。這種話從孩子口中說出來時,站在大人的角度第一反應會覺得有點幽默和新奇,但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你會發現,她並沒有跟你開玩笑。
  • 當孩子膽怯退縮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後來聊天時,對方提到女兒的性格就來氣,表示沒見過這麼膽小的孩子。不僅僅是旅遊,生活中所有的麻煩都會讓她退縮,連上幼兒園跟小夥伴打個招呼都能嚇得躲家長身後。對於家長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但這也與家長的第一反應有關係,一起來看下吧。
  • 孩子叛逆心,都是因為家長做了這些
    孩子的做錯事時,通常有很多誘因。父母的態度與心理預期,以及家庭內部衝突,外界壓力等因素,都會引發孩子的問題的行為。心理預期:他是故意的。很多父母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他是故意惹事的,認為孩子明知道應該怎麼做的,卻是故意跟父母對著幹。特別是孩子說我就不,我不要的時候。
  • 當孩子開始說狠話,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語言是人類交流必須要用到的工具,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父母就開始慢慢教導他運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用語言去溝通。但是語言可不僅僅用於交流,有時還會用在宣洩上,當大人用一些比較負面的語言宣洩時,有很大可能會影響到孩子。
  • 孩子做錯事說謊時,我們知道不要懲罰孩子,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孩子總是會有意或無意的撒謊,讓家長又擔心又困擾。怎樣才能減少孩子說謊呢?讓孩子先保證說實話,可以減少25%的撒謊機率在讓孩子說話之前,先與孩子溝通,讓孩子保證能夠說實話。對於他們來說,說謊能讓自己避免因為做錯事而受到懲罰。
  • 孩子說「我不敢」時,家長第一反應很重要,不要只會說「別怕」了
    很多時候,孩子想要做一些沒做過的事,但是卻總是說「我不敢」,家長們一般都會安慰孩子說「別怕」,可是這樣說之後,為什麼孩子還是不敢嘗試呢?在孩子的世界中,就是相信怪獸是真實存在的,如果你站在成人的角度上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上沒有怪獸,孩子是理解不了的,有時候還會對家長產生「媽媽為什麼不信我說的?」這樣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