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自媒體時代的文學,必然帶有自媒體時代的鮮明特點。那麼自媒體時代文學與當代文學創作的關係如何?自媒體文學的易與難是什麼?9月8日,著名作家、陝西省作協副主席方英文受邀做客延安學習書院「聖地大講堂」,講述「自媒體文學的易與難」。在兩個多小時的專題講座中,方英文老師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和豐富有趣的事例深入剖析這一問題,讓在場百餘名聽眾受益匪淺。
「自媒體文學的易與難」
方英文結合自身多年的創作經驗,總結了自媒體時代文學的「易」與「難」:「自媒體時代文學有五個『易』:第一是隨寫隨發,自己可以自由發布;第二是立馬獲得知音,獲得共鳴;第三是對傳統文學載體產生強烈衝擊;第四是在朋友圈會形成小的風格相似的文學社團;第五是自媒體繁榮變得很容易。而『難』在於:自媒體文學的自由是相對的,它驕縱了我們對語言的精細把握,並且很難引起轟動……」會場內,來自延安各界的文學愛好者認真記錄著講座要點。
作為陝西文壇聲名遠播的「風雅名士」,近年來,方英文已出版各類作品五百萬字。擅毛筆寫作,風格峻拔,書文雙美。他以鮮明的個人特色廣受讀者喜愛,其三部曲《落紅》《後花園》《群山絕響》最具影響力,也奠定了他在陝西文壇的地位。此次專題講座通過對自媒體文學難易點的深入剖析,為現場聽眾釐清自媒體時代與當代文學創作的關係。
在講座後的籤售環節,方英文不僅帶來了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書《霜天自在》,還為讀者帶來其代表作《落紅》《群山絕響》《偶為霞客》。來自延安的文學愛好者郭願宏表示,講座的主題很契合現在大眾文學的消費趨勢,方英文老師對網絡文學的「難」與「易」講得非常到位,對於愛好文學的人來說收穫非常大。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白楊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媒體時代的文學除了擁有文學本身的特點,它還要順應時代潮流而具備時代特點。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意味著時間越來越趨向於碎片化,要適應這種趨向,就要求自媒體文學具備短小精悍的特點,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別人的目光。「聽了今天的講座後,我覺得我們各單位的自媒體平臺都要向這個方向去發展,這樣才會有更多人來關注。」
此次活動由中共延安市委組織部、延安學習書院(延安書局)、陝西人民出版社、《文化藝術報》社、延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延安市作家協會、延安市總工會聯合主辦。自今年4月以來,延安學習書院「聖地大講堂」已邀請著名作家高建群、阿瑩、朱鴻召以及著名書法家史星文來此舉辦了五場系列公益講座,對提升延安當地文化藝術事業起到了積極作用。
9月9日上午,受子長市總工會、子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邀請,方英文老師在該市職教中心綜合實訓樓做了同主題講座,會場二百餘名文學愛好者聆聽了該講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文化藝術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