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區觀察與分析,閱讀書籍及指導策略(觀察記錄)【幼兒教案】

2021-02-15 幼兒教案

幼兒遊戲情況記錄:琳琳小朋友來到了語言區,她拿起了一本圖畫書。她翻開書本,一邊看嘴巴裡還要說一說。她看到了大象,忽然兩手抱在一起,往桌子上用力一砸,嘴巴裡發出「咚」的一聲;她看到了螃蟹,就對我說「老師,媽媽給我買螃蟹吃」;她看到了棒棒糖,就小音;看到一頁上有很多的小動物和小動物的影子,就問我「老師,這個是什麼呀?」我告訴她這是幫小動物找影子呢,你看看小熊的影子是哪一個?「她又在這一頁上看了好幾分鐘。

行為分析:語言——閱讀與書寫準備——目標1:愛護圖書,不亂撕、亂扔。在語言區的讀書氛圍中,琳琳在老師和小朋友們的陪伴下,能夠一頁一頁進行翻閱,愛護書本。語言——閱讀與書寫準備——目標2:會看畫面,能根據畫面說出圖中有什麼,發生了什麼事等。小班幼兒在閱讀時,會根據不同的內容作出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往往是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如琳琳以前可能在動物園或者電視中看見巨大的大象,就模仿大象沉重的動作,看見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螃蟹,自然而然想到媽媽,看見可以吃的棒棒糖就拿著吃了起來。

教師後續支持:根據這條目標「會看畫面,能根據畫面說出圖中有什麼,發生了什麼事等。」,可以對語言區中幼兒的閱讀書籍進行調整,除了放置圖片很多內容的書籍,還可以多放點帶有故事情節的圖書,幼兒在閱讀中,了解故事內容。同時也要慢慢培養班級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醒孩子不要發出過大的聲音,影響到其他正在閱讀的孩子。

角色遊戲:娃娃家(觀察記錄)幼兒遊戲情況記錄:班級的小菜場剛開出來,十分吸引孩子,小宇也其中之一。今天他是綠豆豆家的爺爺,他拿著小袋子,和其他幼兒在菜場一開門的時候就趕到了。他把小袋子打開

,然後手裡抓著一把茄子就想往裡面裝,我作為老闆問他:「你今天要買什麼呀?」小宇遲疑了一下,對我說:「老闆,我要買茄子。」然後我遞給了他一個茄子。我告訴他:「下次買東西的時候對我說一下,我來招待你。」後來小宇又來了菜場,他還是趁我不注意,抓了好多的蔬菜,就走了。如果被我看見了,他就會和我說出自己想買的東西,沒看到就自己亂抓一把東西。

    行為分析:菜場剛開出來,幾乎是一大幫孩子都要來,即使在角色遊戲開始前特意提醒了孩子們,還是不管用。小宇在我問他要買什麼的時候,能夠很清楚地說出來,表示他對買賣流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當老師沒看見他時,他還是會把一大堆東西都放到袋子裡,可能是因為新開出來的東西對幼兒是很大的吸引力,還有就是買賣的遊戲習慣還沒有形成。

    教師後續支持:1.繼續培養幼兒良好的角色遊戲習慣,小宇對買賣這方面比較有生活驚訝,可以請他來當賣菜的。他自己賣過菜以後,在賣菜的時候也知道要去和老闆對話,而不是隨便拿。

    2.在平時的角色遊戲講評環節,和幼兒討論應該買菜時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家裡買菜多少人要去,買菜的時候要怎麼說,禮貌用語方面的教育:歡迎光臨、謝謝、再見等。

小班語言區教師的觀察及指導策略

在小班語言區的活動中,教師的輔助指導是幼兒在閱讀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如何在區域中做到有效適時的指導需要教師在區域中不斷梳理總結經驗。下面我就結合實踐工作梳理一下教師在區域中指導的策略及方法,並對其進行分析。

一天,我在主題「好吃的食物」開展過程中發現了一本非常好的故事書《好餓的小蛇》,翻了一下裡面的內容,沒有過多的情節,沒有過多的文字,但每幅畫面中都是圍繞一條小蛇展開,給人感覺一目了然。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小班的幼兒閱讀。在投放前,我先了解了一下作者。作者宮西達也1956年出生於日本,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美術學科。著作有《你看起來很好吃》《我是霸王龍》《你真好》等作品。

於是就這樣,我把故事書投放進了閱讀區中,孩子們的第一次閱讀也由此開始了。不久敖敖發現了圖書,然後對我說「老師這裡面有樹葉蘋果還有小樹叢,還有一個蟲子。」「這是什麼?」我指著他說的蟲子問道。「這是蚯蚓。」這時玥玥過來看了看說「不對這是蛇。」「為什麼呢?」我問道。「我也不知道。」玥玥搖搖頭說。「那蚯蚓是什麼樣子,身體是什麼顏色呢?」我問道「蚯蚓是黑色。」玥玥說。「這是蛇,因為它是橘黃顏色的。」敖敖聽了我們說的話肯定回答。

通過第一次投放我發現寶寶對書中的主人公小蛇平時並不經常見,也沒有很多的前經驗。於是,針對故事,我準備了小蛇和蚯蚓的圖品掛在了圖書區中。孩子們通過觀察發現兩種動物的外形並不同,大小也不一樣。就這樣我們解決了幼兒發現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次,我並沒有著急為寶寶們講故事,而是請寶寶自己翻閱。萌萌邊看邊說「小蛇吃了一個蘋果,然後它的身體就變成了圓的身體。」「小蛇吃了一根香蕉,它的身體就變成了彎彎的。」「它看見一個三角形的東西,它就吃掉了,身體變成了三角形。」「它看見一個葡萄,吃掉了,變成了彎彎曲曲的。」「它看見一個菠蘿,他吃掉變成了一個扎扎的肚子。」「最後,它看見蘋果樹,爬了上去,變成了一個蘋果樹。」我耐心的聽完,問道「寶寶,你覺得哪頁最有意思最好看。」萌萌笑了笑說:「我覺得蘋果圓圓的那張最好看。」邊說萌萌就邊翻開了那頁給我看。我問道「為什麼喜歡它呢?」「因為它是圓圓的。」

通過第二次的觀察,我發現,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能夠說出故事的大概內容,孩子們大都喜歡圓圓的東西,對於圓的東西也會認識比較快。但是對於葡萄、菠蘿的形狀還不會用形容詞來形容。就這樣,我集思廣益。一起和孩子們觀看故事中水果和食物圖片及實物,一起引發孩子們說。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千奇百怪。這當中,我又幫助孩子梳理了很多形容詞,比如:帶刺的菠蘿、一顆一顆的葡萄等。書中的「飯糰」對於孩子很陌生,有的寶寶說是包子、有的說像粽子。只有仙仙說出了飯糰。我問寶寶怎麼知道。仙仙說「我家裡紅袋鼠的書裡就有飯糰,我還吃過呢!」就這樣,我邀請家長們帶著寶寶一起品嘗飯糰。寶寶看到了也品嘗過了飯糰。

在整個過程中,每個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都會有新的發現和不同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通過圖片食物支持,提問激發孩子們方法。過程中,孩子們的語言得到了輸出。並且很好的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於書中的內容也有了更深層的認知。

我想只有善於觀察、善於發問的教師才能激發起幼兒的不斷思考及表達。所以在閱讀區中,教師要做一個善於觀察、善於總結、善於梳理的人。幫助幼兒更好的在閱讀區閱讀圖書。

相關焦點

  • 【觀察與記錄】——幼兒園教師如何寫好幼兒觀察記錄
    2.觀察的系統性幼兒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過程,所以,觀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教師應該按計劃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也包括各個區域幼兒的表現和發展狀況進行系統的、有序的、有計劃的觀察,不能寫完一次觀察記錄,交上去就算完事了。觀察幼兒的過程就是研究幼兒的過程,只有不停地研究幼兒才會尋找到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
  •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精選16篇)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四):  小班幼兒日常活動中的觀察筆記  ――――記小沈的普通話進步  觀察對象:小班幼兒小沈  觀察時間:  小沈平時一向由媽媽給他接送,因此每一天來園較早。這天他又早早的第一個到校,媽媽一個勁地跟他說:「快叫老師早呀!」小沈沒有反應,低著頭繼續往前走。
  •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小班幼兒觀察記錄   爭吵是小班幼兒中不可避免的現象。
  • 幼兒園觀察記錄:如何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真正動起來
    區角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當中。它是幼兒園教育中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的有效形式。區角活動的內容與主題結合提升目的性;區角活動的材料與本土資源結合,凸顯本土性、季節性、可變性,富有特色。教師在區角活動的指導中應靈活多樣,巧用圖示法、觀察記錄法等有效策略,強調幼兒的主體地位,促進幼兒在快樂、主動的學習中富有個性的發展。
  • 靜心觀察 記錄成長-大豐港實驗幼兒園觀察記錄交流與分享活動
    觀察是一門藝術,記錄是一種語言,分析是一種能力,指導是一種智慧,它們都是教師讀懂幼兒生活、走進幼兒內心世界的橋梁。為進一步提高教師觀察幼兒、解讀幼兒的能力,幫助教師從專業視角有效的分析幼兒的遊戲行為與發展,並能給予正確指導策略,大豐港實驗幼兒園於7月15日——16日中午開展了觀察記錄交流與分享活動。
  • 幼兒園小班科學《水》教案【玩水五篇】水的作用【幼兒教案】
    ②、教師巡視啟發,鼓勵幼兒創造多種玩水的方法,並講述出來,引導幼兒觀察水會流。  ③、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玩水方法,進一步感知水會流。  ④、小結:水是會流動的。  2、火眼金金捉小魚,了解水是透明的。  ①、請幼兒按教師的指令在水裡捉魚,比比誰捉得又快又準。
  • 浦江縣大許中心幼兒園播報︱觀察記錄,讓幼兒的發展看得見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觀察
  • 高新區桃園幼兒園舉行觀察記錄撰寫培訓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師對幼兒觀察的認識,提高教師的觀察分析能力,近日,高新區桃園幼兒園舉行了「觀而思 察而行」觀察記錄撰寫培訓活動。活動當日,該園石太琴老師理論聯繫實際,從觀察記錄撰寫的方法、觀察記錄的基本格式、觀察記錄的注意點、觀察分析與支持策略等方面,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向教師闡述了觀察記錄幼兒活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策略。
  • 幼兒園小班教案:《顏色對對碰》
    幼兒園小班同課異構教案:顏色對對碰理論依據: 皮亞傑認為:「幼兒是在操作中認知的,提供給幼兒暗含教育價值的操作材料,能夠讓幼兒在操作中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獲取知識。」
  • 乾貨|寫給幼兒園教師的幼兒行為觀察秘笈!
    然後從幼兒的行為和行為變化中分析出他們的情感和需要並進行相應的指導。近年來,當我們越來越強調幼兒園教師觀察幼兒行為重要性的同時,不少幼兒教師卻在觀察幼兒的實踐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作為剛剛工作半年的新教師,在觀察幼兒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個無頭蒼蠅!!!不知道從何看起。
  • 如何寫好幼兒觀察記錄?領取指導手冊!(附觀察記錄表)
    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可是,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觀察?每一種觀察記錄需要從哪方面來記錄?
  • 【語言區】幼兒園語言區區域材料投放和布置
    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當下幼兒園中開展的語言區遊戲活動形式枯燥,材料單一,教師重視幼兒的語言表達結果而不重視過程性的學習。致使表達能力強的幼兒越來越自信。
  • 幼兒園小班塗色教案:我喜歡的小汽車
    【導讀】幼兒園小班塗色教案:我喜歡的小汽車 成功學員::我喜歡的小汽車          ★★★幼兒園小班塗色教案:我喜歡的小汽車作者:幼兒園  文章來源:幼兒園小班教案   更新時間:2013-2-28 9:43:34大班數學 科學 主題 語言 音樂 體育 美術英語 健康 遊戲 社會 安全 親子 案例中班 數學 科學 主題 語言 音樂 體育 美術英語 健康
  • 幼兒園小班教案:《顏色對對碰(第二版)》
    幼兒園小班教案:《顏色對對碰(第二版)》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0-31 14:2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
    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
  • 幼兒教師如何對幼兒進行行為觀察與分析
    [摘  要]了解兒童是教育兒童的前提和基礎,幼兒教師對幼兒行進行科學觀察,科學分析,尋求出幼兒行為背後的真實原因及需求,優化教育方案,調整教育策略,及時介入,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會觀察、能了解幼兒、理解幼兒、尊重幼兒、能給出合理的教育建議和策略,是幼兒教師區別一般幼兒撫養人最明顯的區別,因而幼兒教師對幼兒行為的觀察,屬於一種典型性的專業觀察,區別一般的觀察。
  • 小班幼兒玩沙活動創造性的指導策略
    【關鍵詞】小班幼兒;玩沙;創造力;指導策略 小班幼兒對沙子的喜愛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遊戲活動,是培養幼兒能力的良好手段。發展小班幼兒玩沙的創造力不但給幼兒在情緒上獲得了滿足,還在空間上給幼兒增加了認識能力,同時也在發展著幼兒的動手能力。
  • 幼兒園小班教案:《好吃的蔬菜》
    幼兒園小班教案:《好吃的蔬菜》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9-11 15:20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北京雛鷹寶貝:幼兒園老師如何觀察、記錄幼兒的遊戲活動?
    老師們都該知道在幼兒園,觀察幼兒是老師的工作內容之一,學會科學地觀察幼兒,就更成為每個幼兒教師都必須掌握的教育技能。觀察,通俗地講,就是用眼睛看周圍發生的事,將眼睛作為捕捉信息的主要途徑,這就是觀察。那到底該如何觀察幼兒?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且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教師對幼兒的觀察伴隨著幼兒園一日生活隨時隨地發生著。
  • 工業園中心幼兒園開展教師觀察記錄研討活動
    ,分析是一種能力,指導是一種智慧,它們都是教師讀懂兒童、走進童心的橋梁。《綱要》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觀察,分析並記錄幼兒的發展情況。」觀察記錄為教師的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據,沒有科學有效的觀察記錄,就難以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為了繼續幫助教師找準觀察的「眼」,掌握記錄的「式」,解讀幼兒的「行」,12月4日工業園中心幼兒園開展了關於「如何撰寫幼兒觀察記錄」的專題研討活動。